第一四二段
……
舍世之人孑然一身,与万物无涉,每多蔑视牵累多者遇事谄人且嗜欲深,此时属不当。若以当事者之心忖度之,
为其所爱之亲与妻子故,忘廉耻,为盗贼,亦属必然也。捕缚盗人,但因其恶行而治其罪,何如使世趋治,免世人于饥寒乎!人无恒产则无恒心,人穷则为盗,世不
获治则有冻馁之苦,罪人亦不可绝迹。陷人苦境,使人犯法,复治之以罪,实可悯已!
然而如之何始可惠人耶?上去奢费,抚民劝农,则下有利,无可疑也。苟衣食粗足,犹为恶事,是可谓真正之盗人矣。
第一四六段
明云座主遇相者,问曰:“余得无兵仗制难耶?”
相者曰:“确是有相。”
问曰:“何谓也?”
曰:“君身原无伤害之虞,然苟思及此并蒙垂询,是既已有危难之前兆矣。”
后明云果中矢而亡。
第一五零段
“欲习得艺能之人,当其未臻精熟时,未必愿为人所知,唯于暗中努力,而一俟艺能成就,始出现于人众之中,是则诚为可慕也。”此人只所常言者。
然作如此语者,必不能习得一艺也。
自艺能未精之辈而侧身于名手之中,备受嘲讽而不以为耻,不顾他人之非议而仍能泰然好之不止者,于此艺虽无天分,然不泥于其道,复不任意妄为,年复一年,终能出平庸之辈而臻于名手之位,德高望重,博得无双之名。
天下有名手之称者,其始皆有拙劣不堪之名,又有最劣之瑕疵,然斯人也,谨守正道,不自放任而终成一世之名家、万人之师表,此事诸道均无以易也。
第一八八段
……
年幼之时,于诸事欲立身,亦欲成大道,习技艺,为学问,劳心筹划久远之计,但终以来日方长,遂至怠惰,故仅纠缠于当前琐事以送日月,一事无成而身老矣。终则未精一艺,亦未能力身若始初所设想者,纵悔恨亦不得返老还童,而若下坡之车轮,速入衰老之境也。
……
第一八九段
今日虽思欲为某事,而此外又有其他急事,如此一日遂于忙乱中度过矣。
等待之人,有事不来;
不速之客,飘然而至。
可靠之事,不能如愿;
不意之事,反甚遂意。
烦难之事,圆满了结;
简易之事,却生遗患。
日日度日,绝不与所设想者相似。
一年间事亦若此,一生间事亦若此。
虽云前之所望皆不得实现,自亦有不与本愿相违之事,要之终觉事物难定。若唯觉世事无定,是诚为至确之论也。
第一九四段
达人观人之眼当无丝毫舛误之处。
譬如某人构虚言于世以惑众,有径信以为真而为之所绐;
有信之甚笃,更以己意附会之者;
有于诸事皆不在意,而不留心于此者;
有略生疑惑,然而难以确之可信或不可信者;
又有虽不以为然,然自忖既已有人言之,事亦容或有之,遂不复深究者;
又有经过种种推量,若有所悟,颔首会意,面露微笑,实则一无所知者;
又有先做种种推测,似觉有理,既而又似觉有误,因而处于疑惑状态者;
又有无何可怪,拍手而笑者;
又有心知其伪而口不言,心知其为流言而又不拟有所举措,因而与不知之人混同者;
又有自始即心知虚言之本意,然非但不加嘲笑,反而推波助澜,助纣为虐者。
知事物之真相者于愚者中之此等伎俩无论言辞与神色均能有所感受并详知之而无所遗漏。矧明智之人见迷惑之我辈实了如指掌也。
但此等推量,皆不得准佛法而言之也。
(作者观察细致,思维更是缜密、深刻。)
2005年6月30日 星期四
2005年6月27日 星期一
2005年6月26日 星期日
2005年6月25日 星期六
《烈火中永生》中的一个问题
2005年是赵丹先生诞辰90周年,喜欢赵丹,但他的电影看得实在是少,一下子想到《烈火中永生》中的许云峰,心中无尽感慨。
《烈火中永生》电影中有一个细节,许云峰来到普志高经营的书店,书店里的广告牌子上有这样几个字:《风萧萧》 无名氏。
《风萧萧》为长篇間諜小说,曾连载于《掃蕩報》,描写了國民黨地下工作者与扶桑人针锋相对的斗争,书店出此广告显然是为了掩饰其共產黨身份,其用意在今天看来倒真是幽默。
不过《红岩》有一个明显的错误,《风萧萧》的作者根本不是无名氏,而是徐訏。
那么现在我就有点糊涂了,到底这是普志高的错误还是剧务的問題,如果是剧务的错误那也没什么可说的;如果这是电影为了表现普志高的警惕性较低,根本从未读过
《掃蕩報》和《风萧萧》的单行本,因疏忽弄错了名字,犯了这样一个低级错误,业务素质如此之低的地下工作者不被國民黨盯上,还
真是怪呢。
时隔多年不知还有谁能解答这个疑问。
我所看过徐訏的长篇小说仅《风萧萧》,看得最多的还是中短篇小说,尤为引人的是他对世情的洞悉,于笔端不温不火,一一道来。更为可观的是他对心理的描写,可与之相比较的我只想到了茨威格。二者均以描写细腻著称,徐訏冷静客观,后者热情却无节制。
徐訏这个名字大家恐怕比较陌生,他和张爱玲、无名氏、钱钟书在抗扶桑战争中后期曾是风头极健的作家,解放后声名一度沉寂。同张爱玲、钱钟书相比,徐訏恐怕知者甚少。
关于他的生平及介绍大家可以搜搜,我就不多说了。总之这是我极爱的一位现代作家。在我的博客提一提,虽然影响不大,能有更多的人知道他,也是好的。
2005年6月25日(农历二〇〇五年五月十九)星期六
及:发现赵丹同徐訏的缘分不只《烈火中永生》,二人均于1980年过世。
又及:发这么篇博客,也有敏感词汇,不知道还有人能看懂吗。

《烈火中永生》电影中有一个细节,许云峰来到普志高经营的书店,书店里的广告牌子上有这样几个字:《风萧萧》 无名氏。
《风萧萧》为长篇間諜小说,曾连载于《掃蕩報》,描写了國民黨地下工作者与扶桑人针锋相对的斗争,书店出此广告显然是为了掩饰其共產黨身份,其用意在今天看来倒真是幽默。
不过《红岩》有一个明显的错误,《风萧萧》的作者根本不是无名氏,而是徐訏。
那么现在我就有点糊涂了,到底这是普志高的错误还是剧务的問題,如果是剧务的错误那也没什么可说的;如果这是电影为了表现普志高的警惕性较低,根本从未读过
《掃蕩報》和《风萧萧》的单行本,因疏忽弄错了名字,犯了这样一个低级错误,业务素质如此之低的地下工作者不被國民黨盯上,还
真是怪呢。
时隔多年不知还有谁能解答这个疑问。
我所看过徐訏的长篇小说仅《风萧萧》,看得最多的还是中短篇小说,尤为引人的是他对世情的洞悉,于笔端不温不火,一一道来。更为可观的是他对心理的描写,可与之相比较的我只想到了茨威格。二者均以描写细腻著称,徐訏冷静客观,后者热情却无节制。
徐訏这个名字大家恐怕比较陌生,他和张爱玲、无名氏、钱钟书在抗扶桑战争中后期曾是风头极健的作家,解放后声名一度沉寂。同张爱玲、钱钟书相比,徐訏恐怕知者甚少。
关于他的生平及介绍大家可以搜搜,我就不多说了。总之这是我极爱的一位现代作家。在我的博客提一提,虽然影响不大,能有更多的人知道他,也是好的。
2005年6月25日(农历二〇〇五年五月十九)星期六
及:发现赵丹同徐訏的缘分不只《烈火中永生》,二人均于1980年过世。
又及:发这么篇博客,也有敏感词汇,不知道还有人能看懂吗。
2005年6月24日 星期五
《徒然草》——吉田兼好 (二)
第七七段
世间有一时喧腾众口之事,然本应于之无涉者却知之甚悉,既以语人,复详询于人,是甚不足取!此种情况尤以穷乡僻壤之僧众为甚。彼辈热心探寻一如己事,复侃侃而谈如数家珍,竟不知彼辈何以知之如此详尽也。
(这隔今天不就是八卦嘛)
第七九段
无论何事均作不甚了然之状,此种态度至佳。上品之人虽知之而不做知之之态,而来自鄙野之辈反作似无所不通之应答。因此闻之者为之无地自容,而其人反自鸣得意,甚卑劣也!明辨之道,必讷于言,不问则不答,是实大佳事。
第八二段
或曰:“薄绢制装裱甚易损坏,奈何!”
顿阿闻之:“薄绢装裱物之上下两端易磨损,轴上螺钿制贝片有脱落者,皆大佳事!”此实为卓见。
或谓一部草纸装帧格调不一,望之令人不快,然弘融都云:“凡物必整齐成套,此无聊人所为之事。未若参差残缺为佳!”此语诚有味。事事皆整齐一致,实不堪也。
未了之事保其原状,不独有味,且予人以生机无尽之感。又有人曰:“营造大内亦必留若干未了之处。”先贤所著内外之文,残缺文章段落亦甚多也。
(作者跟我想得差不多,最后一段可以参照《红楼梦》)
第一零八段
……
若
有人来告我命必尽于明日,则今日存命之间可恃者何事,可为者又何事耶?然而我等存命之今日一日或彼时复又何异?一日之中,饮食、便通、睡眠、言语、行走等
等不得已而浪费多时。其余暇虽不多,却用之于无用之为无益之事,讲无益之语,思无益之事,如此则岂止推移时日,是为旷日度月送却一生,愚之尤者也。
第一一二段
……
人间之交往,欲去之无一不难。若随世俗而难于缄默,则交往不绝,欲多身苦,心无瑕日,一生但阻于杂务小节,空空度过矣。
日暮而途远,吾生已蹉跎。当前正放下诸缘之时也。既不欲守信,亦不欲顾及礼仪。不解此意者谓此人为狂人,谓此为丧心与无情。然谤既不介意,誉自亦不入于耳也。
(痛快!)
第一一六段
昔人拟定寺院之名以及此外诸物之名时毫不穿凿,但就其本来面目平易称之而已。近时则闻多有运思过深而欲于名称之上炫示才华者,甚可厌也。
人名用僻字,无聊之举也。凡事必求新奇,好异说,浅才必有之事也。
(我家孩子以后就叫“三儿”“四儿”,其实古龙后期作品的人名都很平易)
第一二三段
为无益之事以排遣时日者,可谓愚人。亦可谓为僻事之人。为国为君而必为之事多矣,故余暇无几。人身不得已而为之事,第一,食物;第二,衣服;第三,居所。人间大事不过此三者。不饥、不寒、不为风雨所犯,静以度世,人生乐事也。
但人皆患病,为病所困则愁苦难忍,故医疗之事不可忘。衣、食、住与医药四者求而不得谓之贫;此四者不缺谓之富;营求四者之外谓之骄。四者但求俭约,则无人不足矣。
(我对“富”“幸福”的理解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了)
第一二七段
改之而无益之事,虽不改可也。
世间有一时喧腾众口之事,然本应于之无涉者却知之甚悉,既以语人,复详询于人,是甚不足取!此种情况尤以穷乡僻壤之僧众为甚。彼辈热心探寻一如己事,复侃侃而谈如数家珍,竟不知彼辈何以知之如此详尽也。
(这隔今天不就是八卦嘛)
第七九段
无论何事均作不甚了然之状,此种态度至佳。上品之人虽知之而不做知之之态,而来自鄙野之辈反作似无所不通之应答。因此闻之者为之无地自容,而其人反自鸣得意,甚卑劣也!明辨之道,必讷于言,不问则不答,是实大佳事。
第八二段
或曰:“薄绢制装裱甚易损坏,奈何!”
顿阿闻之:“薄绢装裱物之上下两端易磨损,轴上螺钿制贝片有脱落者,皆大佳事!”此实为卓见。
或谓一部草纸装帧格调不一,望之令人不快,然弘融都云:“凡物必整齐成套,此无聊人所为之事。未若参差残缺为佳!”此语诚有味。事事皆整齐一致,实不堪也。
未了之事保其原状,不独有味,且予人以生机无尽之感。又有人曰:“营造大内亦必留若干未了之处。”先贤所著内外之文,残缺文章段落亦甚多也。
(作者跟我想得差不多,最后一段可以参照《红楼梦》)
第一零八段
……
若
有人来告我命必尽于明日,则今日存命之间可恃者何事,可为者又何事耶?然而我等存命之今日一日或彼时复又何异?一日之中,饮食、便通、睡眠、言语、行走等
等不得已而浪费多时。其余暇虽不多,却用之于无用之为无益之事,讲无益之语,思无益之事,如此则岂止推移时日,是为旷日度月送却一生,愚之尤者也。
第一一二段
……
人间之交往,欲去之无一不难。若随世俗而难于缄默,则交往不绝,欲多身苦,心无瑕日,一生但阻于杂务小节,空空度过矣。
日暮而途远,吾生已蹉跎。当前正放下诸缘之时也。既不欲守信,亦不欲顾及礼仪。不解此意者谓此人为狂人,谓此为丧心与无情。然谤既不介意,誉自亦不入于耳也。
(痛快!)
第一一六段
昔人拟定寺院之名以及此外诸物之名时毫不穿凿,但就其本来面目平易称之而已。近时则闻多有运思过深而欲于名称之上炫示才华者,甚可厌也。
人名用僻字,无聊之举也。凡事必求新奇,好异说,浅才必有之事也。
(我家孩子以后就叫“三儿”“四儿”,其实古龙后期作品的人名都很平易)
第一二三段
为无益之事以排遣时日者,可谓愚人。亦可谓为僻事之人。为国为君而必为之事多矣,故余暇无几。人身不得已而为之事,第一,食物;第二,衣服;第三,居所。人间大事不过此三者。不饥、不寒、不为风雨所犯,静以度世,人生乐事也。
但人皆患病,为病所困则愁苦难忍,故医疗之事不可忘。衣、食、住与医药四者求而不得谓之贫;此四者不缺谓之富;营求四者之外谓之骄。四者但求俭约,则无人不足矣。
(我对“富”“幸福”的理解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了)
第一二七段
改之而无益之事,虽不改可也。
闲的,说说衣服吧
今年,我疯迷上了白球鞋,以前很讨厌白色鞋子,现在竟然变性了,这正所谓世事无常才有趣嘛!
白球鞋,系带和不系带的配休闲服真是漂亮,不费什么心思就可以穿出个人的风格,总之今年就是喜欢白球鞋了。
但愿这个帖子别让房房看到,否则这厮又要暧昧地跟我提什么《苦月亮》了:
。人家会脸红地!
下面的话题就女孩子了
说说内衣吧,我特别特别喜欢jockey的内衣,北京只在东方广场看到过。
这个牌子的内衣样式简洁,没有那些花俏的装饰,可设计者却相当注意细节的刻画,尤其是内衣上柔和的弧度,必定是用心之作。有些种类内衣肩带的设计也很特别。
我的习惯是一旦喜欢上什么东西和牌子,属于天长地久型的,这放到广告术语中,就是品牌忠诚度高的优质客户哦。所以这里有卖东西的,一定要努力争取我哦。
----------- -----------
2008年1月5日,補記:
現在還在穿jockey~~~,這個牌子的衣服確實不錯
白球鞋,系带和不系带的配休闲服真是漂亮,不费什么心思就可以穿出个人的风格,总之今年就是喜欢白球鞋了。
但愿这个帖子别让房房看到,否则这厮又要暧昧地跟我提什么《苦月亮》了:
下面的话题就女孩子了
说说内衣吧,我特别特别喜欢jockey的内衣,北京只在东方广场看到过。
这个牌子的内衣样式简洁,没有那些花俏的装饰,可设计者却相当注意细节的刻画,尤其是内衣上柔和的弧度,必定是用心之作。有些种类内衣肩带的设计也很特别。
我的习惯是一旦喜欢上什么东西和牌子,属于天长地久型的,这放到广告术语中,就是品牌忠诚度高的优质客户哦。所以这里有卖东西的,一定要努力争取我哦。
----------- -----------
2008年1月5日,補記:
現在還在穿jockey~~~,這個牌子的衣服確實不錯
2005年6月21日 星期二
《徒然草》——吉田兼好 (一)
第五段
身遭不幸而忧思甚深者,率尔落发皈佛,此实不足取。何如紧闭双扉,若存若亡,于一无所待之中静度流光,此则余之所望者也。显基中纳言云,以无罪之身而思一望所之月,余深有同感焉。
第六段
自身尊显者亦无子嗣为佳,况碌碌之辈哉!若前中书王、九条之太政大臣、花园之左大臣皆愿及身绝嗣。染殿之大臣亦云:“无子孙乃大佳事。有子孙儿不肖则可悲已!”语见世继翁之故事。昔圣德太子修造御墓时亦云:“此处应断,彼处应切,欲令断绝子孙之后。”
第七段
若无常野露水不消,鸟部山云烟常住,而人生于世亦得不老不死,则万物之情趣安在?世间万物无常,唯此方为妙事耳!
……
第二五段
飞鸟川之深渊与浅滩变易不定,世之无常亦若是也。时移事易,乐尽悲来;华馆春风化作荒郊野外,或屋庐依旧,而主人已非畴昔。桃李无言,孰可与昔者?况远古高贵之遗迹,又实若浮云朝露耶!
……尤是观之,过滤身后诸事甚不智也。
第二六段
有不待风吹而自行散落者,人心之花是也。忆昔伊人之深情挚语,一一了无遗忘,而其人则成路人矣!其悲盖过于死别焉!
故有见染丝而悲者,有见逵路而泣者。堀川院百首之歌中有云:
旧地情深我又来,
伊人不见此心哀。
墙边芳草丛生处,
唯见菫花数朵开。
如此寂寞之景,诚或有之。
第二九段
试
静思之,万事中唯往昔之恋情最难忘。人定之后,欲遣长夜,乃清理什物,而于欲弃去之故纸中见王者手迹与乘兴所画之画,而此心遂萦怀于当日情景中。至于在世
者之书信,以其年久,亦不禁忆及系何时、何年之事而感慨系之矣!昔日常用之器具,本无心护持而长久无损者,亦令人黯然神伤!
第三十段
……
怀念者在世时尚且如此,矧斯人不久亦当物化,则仅借传闻而有所知之子子孙孙更有何感情可言?此后即不复有人凭吊此地,乃至何人之墓亦无人知,年年唯有情者动情而一望墓上至春草而已!终而临风呜咽之松亦不待千年而摧折为薪,古墓则犁为田地,并其形迹亦不可求索矣,悲夫!
第三八段
……
唯就力求智慧与欲为贤者之人言之,智慧出则有虚伪,才能徒增烦恼而已。
传闻而知者与夫学而知者非真智也。何谓智?可与不可,一也。何谓善?至人无智、无德、无功、无名。何人知此,何人传此于后世?此非隐德而守愚,盖已并贤愚得失之境而超越之矣。以愚迷之心求浮世之名利,率皆此类也。万事皆非,既不足道亦不足愿也。
第三九段
人或问法然上人:“念佛时常有睡意,是行不坚定,如之何可除此障耶?”
答曰:“请于醒时念佛可也。”
此言何等可感!
……
(可能很多人觉得这段话讽刺又幽默,但我讨厌和尚这种答非所问的聪明话,不过提问人的这个问题也真是呆。)
(我喜欢在很短的空闲时间读些简短的小故事,看完聊斋又找了本吉田兼好的《徒然草》,这是很有意思的短篇小散文,作者的某些思想挺合我的胃口,今天摘抄的段落,除了第三九段,都是我极喜欢的。)
2005年6月22日(农历二〇〇五年五月十六)星期三
身遭不幸而忧思甚深者,率尔落发皈佛,此实不足取。何如紧闭双扉,若存若亡,于一无所待之中静度流光,此则余之所望者也。显基中纳言云,以无罪之身而思一望所之月,余深有同感焉。
第六段
自身尊显者亦无子嗣为佳,况碌碌之辈哉!若前中书王、九条之太政大臣、花园之左大臣皆愿及身绝嗣。染殿之大臣亦云:“无子孙乃大佳事。有子孙儿不肖则可悲已!”语见世继翁之故事。昔圣德太子修造御墓时亦云:“此处应断,彼处应切,欲令断绝子孙之后。”
第七段
若无常野露水不消,鸟部山云烟常住,而人生于世亦得不老不死,则万物之情趣安在?世间万物无常,唯此方为妙事耳!
……
第二五段
飞鸟川之深渊与浅滩变易不定,世之无常亦若是也。时移事易,乐尽悲来;华馆春风化作荒郊野外,或屋庐依旧,而主人已非畴昔。桃李无言,孰可与昔者?况远古高贵之遗迹,又实若浮云朝露耶!
……尤是观之,过滤身后诸事甚不智也。
第二六段
有不待风吹而自行散落者,人心之花是也。忆昔伊人之深情挚语,一一了无遗忘,而其人则成路人矣!其悲盖过于死别焉!
故有见染丝而悲者,有见逵路而泣者。堀川院百首之歌中有云:
旧地情深我又来,
伊人不见此心哀。
墙边芳草丛生处,
唯见菫花数朵开。
如此寂寞之景,诚或有之。
第二九段
试
静思之,万事中唯往昔之恋情最难忘。人定之后,欲遣长夜,乃清理什物,而于欲弃去之故纸中见王者手迹与乘兴所画之画,而此心遂萦怀于当日情景中。至于在世
者之书信,以其年久,亦不禁忆及系何时、何年之事而感慨系之矣!昔日常用之器具,本无心护持而长久无损者,亦令人黯然神伤!
第三十段
……
怀念者在世时尚且如此,矧斯人不久亦当物化,则仅借传闻而有所知之子子孙孙更有何感情可言?此后即不复有人凭吊此地,乃至何人之墓亦无人知,年年唯有情者动情而一望墓上至春草而已!终而临风呜咽之松亦不待千年而摧折为薪,古墓则犁为田地,并其形迹亦不可求索矣,悲夫!
第三八段
……
唯就力求智慧与欲为贤者之人言之,智慧出则有虚伪,才能徒增烦恼而已。
传闻而知者与夫学而知者非真智也。何谓智?可与不可,一也。何谓善?至人无智、无德、无功、无名。何人知此,何人传此于后世?此非隐德而守愚,盖已并贤愚得失之境而超越之矣。以愚迷之心求浮世之名利,率皆此类也。万事皆非,既不足道亦不足愿也。
第三九段
人或问法然上人:“念佛时常有睡意,是行不坚定,如之何可除此障耶?”
答曰:“请于醒时念佛可也。”
此言何等可感!
……
(可能很多人觉得这段话讽刺又幽默,但我讨厌和尚这种答非所问的聪明话,不过提问人的这个问题也真是呆。)
(我喜欢在很短的空闲时间读些简短的小故事,看完聊斋又找了本吉田兼好的《徒然草》,这是很有意思的短篇小散文,作者的某些思想挺合我的胃口,今天摘抄的段落,除了第三九段,都是我极喜欢的。)
2005年6月22日(农历二〇〇五年五月十六)星期三
2005年6月20日 星期一
宵夜
宵夜和三个浙江女孩一起。
在北京吃到了地道的浙江家常菜。
同样的年纪
最小的女孩闯荡京城十四年,只喝了一杯扎啤,疲态尽露,他们说她失恋了。
一对姐妹中的姐姐,发誓2008年以前结婚。
妹妹的孩子已经两岁。
他们说我好似乖乖牌的淑女哦。
也不知道要说什么,回到家,就想记下今天碰到的人。
他们早熟却不世故,似今天般没有利害关系,我是喜欢他
这是我从未接触到的一些人,浙江人有浙江人的圈子,如果不是我认识其中的一个女孩子,根本就不会知道我家不远处有间在浙江人中著名的浙江馆子。
那个妹妹对我说:“因为你是北京人,所以你不知道。”
这话看似平常,其实有大道理。
私底下看他们嬉笑怒骂,用半吊子的英语对男人品头论足,真是有趣。
我有个毛病,喜欢看人说话,最好玩的是碰到吹牛皮的家伙,我会微笑地摆出副倾听的姿态,等此人吹到眉飞色舞时,我暗里也乐翻了天。这样的开心果可真是多。
三个女孩豪爽、大方,无一丝矫揉造作之气,有的事业有成却相当认真、谦虚,听他们聊天则是相当愉快的事情。
2005年6月21日(农历二〇〇五年五月十五, 夏至)星期二
哈哈,今天夏至了。
在北京吃到了地道的浙江家常菜。
同样的年纪
最小的女孩闯荡京城十四年,只喝了一杯扎啤,疲态尽露,他们说她失恋了。
一对姐妹中的姐姐,发誓2008年以前结婚。
妹妹的孩子已经两岁。
他们说我好似乖乖牌的淑女哦。
也不知道要说什么,回到家,就想记下今天碰到的人。
他们早熟却不世故,似今天般没有利害关系,我是喜欢他
这是我从未接触到的一些人,浙江人有浙江人的圈子,如果不是我认识其中的一个女孩子,根本就不会知道我家不远处有间在浙江人中著名的浙江馆子。
那个妹妹对我说:“因为你是北京人,所以你不知道。”
这话看似平常,其实有大道理。
私底下看他们嬉笑怒骂,用半吊子的英语对男人品头论足,真是有趣。
我有个毛病,喜欢看人说话,最好玩的是碰到吹牛皮的家伙,我会微笑地摆出副倾听的姿态,等此人吹到眉飞色舞时,我暗里也乐翻了天。这样的开心果可真是多。
三个女孩豪爽、大方,无一丝矫揉造作之气,有的事业有成却相当认真、谦虚,听他们聊天则是相当愉快的事情。
2005年6月21日(农历二〇〇五年五月十五, 夏至)星期二
哈哈,今天夏至了。
2005年6月19日 星期日
2005年6月17日 星期五
忙中偷闲,书还是要看的
一、《中的精神》
刚看完吴清源先生的《中的精神》,先生是围棋圣手,曾在升降十番棋的数年对战中战胜日本所有敌手,可惜的是没有被封为“名人”。
对
于围棋我连门外汉都算不上,但仍然看过一些过于围棋的书,多年前朋友拿出小田健的《棋魂》极力推荐,我的压力很大,因为看他的书总要汇报感想,我根本不明
白围棋,《棋魂》虽然是少年漫画,恐怕我也是看不懂的,盛情难却,干脆掠过棋谱,看看故事情节好了。事实证明,朋友的眼光是错不了的,《棋魂》我看了三
遍,从中了解到很多日本围棋界的掌故,本因坊秀策、本因坊、“名人”以及一些基本的围棋常识。最为意想不到的是我最爱看的段落竟然是围棋对战。
今天看《中的精神》,发现《棋魂》中甚至没有提到最年轻的“名人”林海峰,大名鼎鼎的吴清源先生也没有位置,我这么引申又跑到中日民族仇恨上了,其实没必要对少年漫画太过认真。但我还是要较真地提出来。
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段落是先生对围棋的理解:
“据说围棋史产生于古代中国尧舜时期,有着5000年的历史。我认为在古代,围棋是研究天文或是年历的道具。棋盘是由纵横19条线组成,以天元为中心共有361个交叉点。我认为古代是用这个表示方向、角度或是四季。
另外,中国古代认为,在空无一物的宇宙里,‘一阳’是产生生命的根源。从‘一阳’分成阴和阳,然后形成万物。围棋有黑白棋子,所以这一定也是来自阴阳思想。说不定也是占卜吉凶的工具吧。总而言之,棋盘即是宇宙。
棋盘的中心‘天元’,在中国被称为‘太极’。用《易经》里的话说,就是从无声有的最原始的一点……”
看到这里,一下子想到了小田健精心绘制的各种棋谱,看过的英雄应该记得,那些棋谱真有宇宙的感觉。
书中至为强调的“中的精神”,以我如今的理解力和经历是难以明白的,或许看到了一丝微光,但对我这个大俗物来说,也是一辈子难以企及的高度。
二、《史奴比——黄金五十年》
比
较好玩的是,刚刚放下书,就看见床上还摆了本又厚又大的《史奴比——黄金五十年》,看名字史奴比是主角,可我最喜欢的是查理-布朗,这个饱受挫折,越挫越
奋的孤独小宝宝让我阴暗的心理平衡了不少,哈哈,其实我是怜惜他的。所以我喜欢“花生村”这个名字,因为那里不止这只小狗,没有露西、莱纳斯、查理一堆伙
伴,史奴比其实是死的。
这本书的价格我一直忘不了:168元,当初我怎么就这么舍得花钱捏?
说道四格漫画,不能不提到
《三毛流浪记》,我忽然想,zg做了那么多的宣传都抵不上这一部漫画在我心理的分量,看到三毛终于迎接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生活温饱时,我由衷地为
他高兴。想到李敖说过zg的宣传工作较之解放前逊色太多了。不知道张乐平先生作画时是否受到了政治信仰的影响,但漫画中的悲天悯人,在以后的漫画中是难得
见到的,看三毛我总有欲哭无泪的感觉……
三、《聊斋志异选》
还
有《聊斋志异选》,每天只在空闲时看一两个小故事,所以进度很慢。书中的女子个个出色,有主见、敢行动、爱恨分明,聊斋里的文弱书生倒成了烘托女性形象的
摆设。可《中的精神》中吴清源先生是因为生活没有人照顾才娶妻,古代女子嫁人时都会说什么“为君奉针黹”“为君奉箕畚”等等,可以看出女人就是个家务劳动
的工具,这里我也不想说女权主义,因为确实不懂得,只是没有看到爱情的影子。曾听过这样的说法,彼时的男性在家庭中是找不到爱情的,而勾栏中反见出真爱。
不知这话是否属实,可例子确实比比皆是:比如李娃、比如李香君、比如那个画家(忘记名字了)。聊斋中的狐鬼倒都有些勾栏中人的风采,上次引用的那段鬼话
“春风一度,即别东西,何劳审究。岂将留名字作贞坊耶?”,我以为有反封建的嫌疑,其实把它放在烟花女子口中也就不稀奇了吧。
四、《镜花缘》
最
后是《镜花缘》,前几天天天抱着电脑看电子书,眼睛算是彻底近视了,暂时放下休息眼睛。这是部极好玩的书,唐敖周游海外各国,很明显作者含着讽世的意思,
例如几天前我摘抄的“长人国”。接着看到了“智佳国”,那里的人是“……彼此争强好胜,用尽心机,苦思恶想,愈出愈奇,必要出人头地,所以邻国以‘智佳’
呼之。他们只顾终日构思,久而久之,心血耗尽,不到三十岁,鬓以如霜,到了四十岁,就如我们古稀之外;因此无长寿之人……”
立刻想到了
《天涯-明月-刀》中的公子羽,傅红雪第一次见到他时,他已满头白发苍老不已,智佳人就是公子羽的写照,公子羽的命运被道破后,我曾为古龙的设计拍案叫
绝,总感叹这需要怎样的想象力呢,原来古龙是有老师的,听说七种武器,古龙也曾向欧洲小说家如莫泊桑等偷师,虽然有那么一点点失望,但也决不妨碍人家喜欢
古龙!
这阵子只看了这四本书,除了《花生村》是看过多遍的,其他的都是第一次看,说都是很好的书
。
刚看完吴清源先生的《中的精神》,先生是围棋圣手,曾在升降十番棋的数年对战中战胜日本所有敌手,可惜的是没有被封为“名人”。
对
于围棋我连门外汉都算不上,但仍然看过一些过于围棋的书,多年前朋友拿出小田健的《棋魂》极力推荐,我的压力很大,因为看他的书总要汇报感想,我根本不明
白围棋,《棋魂》虽然是少年漫画,恐怕我也是看不懂的,盛情难却,干脆掠过棋谱,看看故事情节好了。事实证明,朋友的眼光是错不了的,《棋魂》我看了三
遍,从中了解到很多日本围棋界的掌故,本因坊秀策、本因坊、“名人”以及一些基本的围棋常识。最为意想不到的是我最爱看的段落竟然是围棋对战。
今天看《中的精神》,发现《棋魂》中甚至没有提到最年轻的“名人”林海峰,大名鼎鼎的吴清源先生也没有位置,我这么引申又跑到中日民族仇恨上了,其实没必要对少年漫画太过认真。但我还是要较真地提出来。
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段落是先生对围棋的理解:
“据说围棋史产生于古代中国尧舜时期,有着5000年的历史。我认为在古代,围棋是研究天文或是年历的道具。棋盘是由纵横19条线组成,以天元为中心共有361个交叉点。我认为古代是用这个表示方向、角度或是四季。
另外,中国古代认为,在空无一物的宇宙里,‘一阳’是产生生命的根源。从‘一阳’分成阴和阳,然后形成万物。围棋有黑白棋子,所以这一定也是来自阴阳思想。说不定也是占卜吉凶的工具吧。总而言之,棋盘即是宇宙。
棋盘的中心‘天元’,在中国被称为‘太极’。用《易经》里的话说,就是从无声有的最原始的一点……”
看到这里,一下子想到了小田健精心绘制的各种棋谱,看过的英雄应该记得,那些棋谱真有宇宙的感觉。
书中至为强调的“中的精神”,以我如今的理解力和经历是难以明白的,或许看到了一丝微光,但对我这个大俗物来说,也是一辈子难以企及的高度。
二、《史奴比——黄金五十年》
比
较好玩的是,刚刚放下书,就看见床上还摆了本又厚又大的《史奴比——黄金五十年》,看名字史奴比是主角,可我最喜欢的是查理-布朗,这个饱受挫折,越挫越
奋的孤独小宝宝让我阴暗的心理平衡了不少,哈哈,其实我是怜惜他的。所以我喜欢“花生村”这个名字,因为那里不止这只小狗,没有露西、莱纳斯、查理一堆伙
伴,史奴比其实是死的。
这本书的价格我一直忘不了:168元,当初我怎么就这么舍得花钱捏?
说道四格漫画,不能不提到
《三毛流浪记》,我忽然想,zg做了那么多的宣传都抵不上这一部漫画在我心理的分量,看到三毛终于迎接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生活温饱时,我由衷地为
他高兴。想到李敖说过zg的宣传工作较之解放前逊色太多了。不知道张乐平先生作画时是否受到了政治信仰的影响,但漫画中的悲天悯人,在以后的漫画中是难得
见到的,看三毛我总有欲哭无泪的感觉……
三、《聊斋志异选》
还
有《聊斋志异选》,每天只在空闲时看一两个小故事,所以进度很慢。书中的女子个个出色,有主见、敢行动、爱恨分明,聊斋里的文弱书生倒成了烘托女性形象的
摆设。可《中的精神》中吴清源先生是因为生活没有人照顾才娶妻,古代女子嫁人时都会说什么“为君奉针黹”“为君奉箕畚”等等,可以看出女人就是个家务劳动
的工具,这里我也不想说女权主义,因为确实不懂得,只是没有看到爱情的影子。曾听过这样的说法,彼时的男性在家庭中是找不到爱情的,而勾栏中反见出真爱。
不知这话是否属实,可例子确实比比皆是:比如李娃、比如李香君、比如那个画家(忘记名字了)。聊斋中的狐鬼倒都有些勾栏中人的风采,上次引用的那段鬼话
“春风一度,即别东西,何劳审究。岂将留名字作贞坊耶?”,我以为有反封建的嫌疑,其实把它放在烟花女子口中也就不稀奇了吧。
四、《镜花缘》
最
后是《镜花缘》,前几天天天抱着电脑看电子书,眼睛算是彻底近视了,暂时放下休息眼睛。这是部极好玩的书,唐敖周游海外各国,很明显作者含着讽世的意思,
例如几天前我摘抄的“长人国”。接着看到了“智佳国”,那里的人是“……彼此争强好胜,用尽心机,苦思恶想,愈出愈奇,必要出人头地,所以邻国以‘智佳’
呼之。他们只顾终日构思,久而久之,心血耗尽,不到三十岁,鬓以如霜,到了四十岁,就如我们古稀之外;因此无长寿之人……”
立刻想到了
《天涯-明月-刀》中的公子羽,傅红雪第一次见到他时,他已满头白发苍老不已,智佳人就是公子羽的写照,公子羽的命运被道破后,我曾为古龙的设计拍案叫
绝,总感叹这需要怎样的想象力呢,原来古龙是有老师的,听说七种武器,古龙也曾向欧洲小说家如莫泊桑等偷师,虽然有那么一点点失望,但也决不妨碍人家喜欢
古龙!
这阵子只看了这四本书,除了《花生村》是看过多遍的,其他的都是第一次看,说都是很好的书
2005年6月16日 星期四
《镜花缘》中花的分类
上次只摘了花中十二友,下面把《镜花缘》中关于花的分类都列出来
《镜花缘》对花的分类为“拾贰师”、“拾贰友”、“拾贰婢”:
所谓师者,即如牡丹、兰花、梅花、菊花、桂花、莲花、芍药、海棠、水仙、腊梅、杜鹃、玉兰之类,或古香自异,或国色无双,此拾贰种,品列上等。当其开时,虽亦赏玩,然对此态浓意远,骨中香严,每觉肃然起敬,不啻事之如师,因而叫做“拾贰师”;
他如珠兰、茉莉、瑞香、紫薇、山茶、碧桃、玫瑰、丁香、桃花、杏花、石榴、月季之类,或风流自赏,或清芬宜人,此拾贰种,品列中等。当其开时,凭栏拈韵,相顾把杯,不独蔼然可亲,真可把袂共话,亚似投契良朋,因此呼之为“友”;
至于奉献、蔷薇、梨花、梨花、木香、芙蓉、蓝菊、栀子、绣球、罂粟、秋海棠、夜来香之类,或嫣红腻翠,或送媚含情,此拾贰种,品类下等。当其开时,不但心存爱憎,并且意涉亵狎,消闲娱目,宛如解事小环一般,故呼之为“婢”
《镜花缘》对花的分类为“拾贰师”、“拾贰友”、“拾贰婢”:
所谓师者,即如牡丹、兰花、梅花、菊花、桂花、莲花、芍药、海棠、水仙、腊梅、杜鹃、玉兰之类,或古香自异,或国色无双,此拾贰种,品列上等。当其开时,虽亦赏玩,然对此态浓意远,骨中香严,每觉肃然起敬,不啻事之如师,因而叫做“拾贰师”;
他如珠兰、茉莉、瑞香、紫薇、山茶、碧桃、玫瑰、丁香、桃花、杏花、石榴、月季之类,或风流自赏,或清芬宜人,此拾贰种,品列中等。当其开时,凭栏拈韵,相顾把杯,不独蔼然可亲,真可把袂共话,亚似投契良朋,因此呼之为“友”;
至于奉献、蔷薇、梨花、梨花、木香、芙蓉、蓝菊、栀子、绣球、罂粟、秋海棠、夜来香之类,或嫣红腻翠,或送媚含情,此拾贰种,品类下等。当其开时,不但心存爱憎,并且意涉亵狎,消闲娱目,宛如解事小环一般,故呼之为“婢”
2005年6月15日 星期三
《镜花缘》中谈到茶
一、关于“茶”的来历
茶即古“荼”字,就是《尔雅》“荼苦槚”的“荼”字。《诗经》此字虽多,并非茶类。至荼转茶音,颜师古谓汉时已有此音,后人因茶有两音,放缺一笔为茶,多一笔为荼,其实一字。
据妹子愚见:直以“古音读荼,今音读茶”最为简截。至于茶之名目:郭璞言早采为茶,晚采为茗;《茶经》有一茶、二槚、三蔎、四茗、五荈之称;今都叫做茶,与古不同。
若以其性而论:除明目止渴之外,一无好处。《本草》言:常食去人脂,令人瘦。倘嗜茶太过,莫不百病丛生。
二、古代茶叶也有造假的:
谭蕙芳道:“适才姐姐言茶时多假,不知是何物作的?这假茶还是自古已有,还是起于近时呢?”
紫
琼道:“世多假茶,自古已有。即如张华言‘饮真茶令人少睡’。既云真茶,可见前朝也就有假了。况医书所载,不堪入药,假茶甚多,何能枚举。目下江、浙等处
以柳叶作茶;好在柳叶无害于人,偶尔吃些,亦属无碍。无如人性狡猾,贪心无厌,近来吴门有数百家以泡过茶叶晒干,妄自加药料,诸般制造,竟与新茶无二。渔
利害人,实可痛恨。起初制造时,各处购觅泡过干茶;近日远处贩茶客人至彼卖货,未有不逮干茶以做交易。至所用药料,乃雌黄、花青、熟石膏、青鱼胆、柏枝汁
之类,其用雌黄者,以其性淫,茶时亦性淫,二淫相合,则晚茶贱片,一经制造,即可变为早春批;用花青,取其色有青艳;用柏枝汁,取其味带清香;用青鱼胆,
漂去腥臭,取其味苦;雌黄性毒,经活甚于砒霜,故用石膏以解其毒,又能使茶起白霜而色美。人常饮之,阴受其毒,为患不浅。若脾胃虚弱之人,未有不患呕吐、
作酸、胀满、腹痛等症。”
---------- ----------
2008年1月5日,補記:
可見,中國人造假\販假的傳統自古已有,源遠流長至今呢~~~
紙包子是假茶葉前世的輪回呀~~~
茶即古“荼”字,就是《尔雅》“荼苦槚”的“荼”字。《诗经》此字虽多,并非茶类。至荼转茶音,颜师古谓汉时已有此音,后人因茶有两音,放缺一笔为茶,多一笔为荼,其实一字。
据妹子愚见:直以“古音读荼,今音读茶”最为简截。至于茶之名目:郭璞言早采为茶,晚采为茗;《茶经》有一茶、二槚、三蔎、四茗、五荈之称;今都叫做茶,与古不同。
若以其性而论:除明目止渴之外,一无好处。《本草》言:常食去人脂,令人瘦。倘嗜茶太过,莫不百病丛生。
二、古代茶叶也有造假的:
谭蕙芳道:“适才姐姐言茶时多假,不知是何物作的?这假茶还是自古已有,还是起于近时呢?”
紫
琼道:“世多假茶,自古已有。即如张华言‘饮真茶令人少睡’。既云真茶,可见前朝也就有假了。况医书所载,不堪入药,假茶甚多,何能枚举。目下江、浙等处
以柳叶作茶;好在柳叶无害于人,偶尔吃些,亦属无碍。无如人性狡猾,贪心无厌,近来吴门有数百家以泡过茶叶晒干,妄自加药料,诸般制造,竟与新茶无二。渔
利害人,实可痛恨。起初制造时,各处购觅泡过干茶;近日远处贩茶客人至彼卖货,未有不逮干茶以做交易。至所用药料,乃雌黄、花青、熟石膏、青鱼胆、柏枝汁
之类,其用雌黄者,以其性淫,茶时亦性淫,二淫相合,则晚茶贱片,一经制造,即可变为早春批;用花青,取其色有青艳;用柏枝汁,取其味带清香;用青鱼胆,
漂去腥臭,取其味苦;雌黄性毒,经活甚于砒霜,故用石膏以解其毒,又能使茶起白霜而色美。人常饮之,阴受其毒,为患不浅。若脾胃虚弱之人,未有不患呕吐、
作酸、胀满、腹痛等症。”
---------- ----------
2008年1月5日,補記:
可見,中國人造假\販假的傳統自古已有,源遠流長至今呢~~~
紙包子是假茶葉前世的輪回呀~~~
2005年6月12日 星期日
2005年6月11日 星期六
迷迷糊糊的
快把博客弄成读书笔记了,其实这两天写的信都要比博客的文字量大很多。博客至今,很少谈及私事,听人说博客大多有点露阴癖,至少这在我身上是不成立的,我总是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鬼話還是會說一些的,哈哈,心里清楚就好了。
希望有人看我的博客,甚至一度很关注点击率与留言,可以毫不谦虚地说我是认真负责的人,只要认定作什么事情,就要尽量做好,所以即使整天脑袋空空、迷迷糊
糊,仍然坚持博客。這樣一個没长性的人,能坚持到今天,已是很不容易的事情,相交多年的姐姐隔了数月来看,有些驚訝:“没想到你还在写。”
他知道我有半途而废的毛病。可见写了这么久是件值得热烈鼓掌的事情。
这阵子,随便打些什么字,都很难进行下去,总是言不及义,也不知道要说什么,也许是生活太平淡了(我好像也不喜欢热闹的生活),也许是我太沉默了。更多的时候我喜欢看别人说。
总在找一些好玩的文字,也许人人都不轻松,能在这里找到点快乐,我也心满意足。
拉杂地写下这些,只是希望常来的十几位英雄好汉莫怨我懒散。也许我会有清醒的一天吧。
忽然想到花生村里的一群孩子,仰视天上的浮云,说着自己的幻想。可如今的城市连一块完整的天空都快找不到了,更可悲的是,没有了那个心情,甚至连发呆都不能专注,头脑中只是一片浑沌的迷雾……
还有很多事情,全都是片断,说不下去了
希望有人看我的博客,甚至一度很关注点击率与留言,可以毫不谦虚地说我是认真负责的人,只要认定作什么事情,就要尽量做好,所以即使整天脑袋空空、迷迷糊
糊,仍然坚持博客。這樣一個没长性的人,能坚持到今天,已是很不容易的事情,相交多年的姐姐隔了数月来看,有些驚訝:“没想到你还在写。”
他知道我有半途而废的毛病。可见写了这么久是件值得热烈鼓掌的事情。
这阵子,随便打些什么字,都很难进行下去,总是言不及义,也不知道要说什么,也许是生活太平淡了(我好像也不喜欢热闹的生活),也许是我太沉默了。更多的时候我喜欢看别人说。
总在找一些好玩的文字,也许人人都不轻松,能在这里找到点快乐,我也心满意足。
拉杂地写下这些,只是希望常来的十几位英雄好汉莫怨我懒散。也许我会有清醒的一天吧。
忽然想到花生村里的一群孩子,仰视天上的浮云,说着自己的幻想。可如今的城市连一块完整的天空都快找不到了,更可悲的是,没有了那个心情,甚至连发呆都不能专注,头脑中只是一片浑沌的迷雾……
还有很多事情,全都是片断,说不下去了
长人国
看《镜花缘》,这段关于长人的对话,把说大话的人连损带骂,含蓄幽默,写得真是妙:
多九公道:“今日所见长人并不算长。若以极长的比较,他也只好算个脚面。老大向在外洋同几位老翁闲谈,各说生平所见长人。:”
内中有位老翁道:“当日我在海外,曾见一个长人,身长千余里,腰宽百余里;好饮天酒,每日一次五百斗。当时看了,甚觉差异。后来因见古书,才知名叫‘无路’。”
又一老翁道:“老朽向在丁零之北,见一长人,卧在地下,其高如山,顿脚成谷,横身塞川,其长万余里。”
又
一老翁道:“我曾见一极长之人,若将无路比较,那无路只好算他脚面。莫讲别的,单讲他身上这件长衫,当日做时,不但天下的布都被他买绝,连天下的裁缝业都
雇完,做了数年才能做成。那时布的行情也长了,裁缝工价也贵了,人人发财。所以布店同裁缝铺至今还在那里祷告,但愿长人再做一件长衫,他们又好齐行了。彼
时有一个裁缝,再那长衫底襟上偷了一块布,后来就讲这布开了一个大布店,从此弃了本行,另做布行交易。你道这个长人身长若干?原来这人连头带脚,不长不
短,恰恰十九万三千五百里!”
众老翁都问道:“为何算得这样详细?”
老翁道:“古人言由天至地有如此之高,此人恰恰头顶天,脚踹地,所以才知就事这个里数。他不独身子长的恁高,并且那张大嘴还爱说大话,倒是身口相应。”
众老翁道;“闻得天上刚风最硬,每每飞鸟过高,都被吹的化为天丝。这位长人头既顶天,他的脸上岂不吹坏么?”
老翁道:“这人极其脸厚,所以不怕风吹。”
众老翁道:“怎晓他的脸厚?”
老翁道:“他脸如果不厚,为何满嘴只管说大话,总不怕人耻笑呢?”
旁边有位老翁道:“老兄以为这人头顶天、脚踹地就算极长乐,那知老汉见过一个长人,较之刚才所说还长五百里。”
众老翁道:“这人比天还大,不知怎能抬起头来?”
老翁道;“他只顾大了,那知上面有天,因此只好低头混了一世。”
又一老翁道:“你们所说这些长人,何足为奇!当年我见一人,睡在地下就有十九万三千五百里之高,背脊在地,肚腹顶天,这才大哩!”
众老翁道:“此人肚腹业已顶天,毕竟怎样立起?倒要请教。”
老翁道:“他睡在那里,两眼望着天,真是目空一切,旁若无人。如此之大,莫讲不能立起,并且翻身还不能哩!”
多九公道:“今日所见长人并不算长。若以极长的比较,他也只好算个脚面。老大向在外洋同几位老翁闲谈,各说生平所见长人。:”
内中有位老翁道:“当日我在海外,曾见一个长人,身长千余里,腰宽百余里;好饮天酒,每日一次五百斗。当时看了,甚觉差异。后来因见古书,才知名叫‘无路’。”
又一老翁道:“老朽向在丁零之北,见一长人,卧在地下,其高如山,顿脚成谷,横身塞川,其长万余里。”
又
一老翁道:“我曾见一极长之人,若将无路比较,那无路只好算他脚面。莫讲别的,单讲他身上这件长衫,当日做时,不但天下的布都被他买绝,连天下的裁缝业都
雇完,做了数年才能做成。那时布的行情也长了,裁缝工价也贵了,人人发财。所以布店同裁缝铺至今还在那里祷告,但愿长人再做一件长衫,他们又好齐行了。彼
时有一个裁缝,再那长衫底襟上偷了一块布,后来就讲这布开了一个大布店,从此弃了本行,另做布行交易。你道这个长人身长若干?原来这人连头带脚,不长不
短,恰恰十九万三千五百里!”
众老翁都问道:“为何算得这样详细?”
老翁道:“古人言由天至地有如此之高,此人恰恰头顶天,脚踹地,所以才知就事这个里数。他不独身子长的恁高,并且那张大嘴还爱说大话,倒是身口相应。”
众老翁道;“闻得天上刚风最硬,每每飞鸟过高,都被吹的化为天丝。这位长人头既顶天,他的脸上岂不吹坏么?”
老翁道:“这人极其脸厚,所以不怕风吹。”
众老翁道:“怎晓他的脸厚?”
老翁道:“他脸如果不厚,为何满嘴只管说大话,总不怕人耻笑呢?”
旁边有位老翁道:“老兄以为这人头顶天、脚踹地就算极长乐,那知老汉见过一个长人,较之刚才所说还长五百里。”
众老翁道:“这人比天还大,不知怎能抬起头来?”
老翁道;“他只顾大了,那知上面有天,因此只好低头混了一世。”
又一老翁道:“你们所说这些长人,何足为奇!当年我见一人,睡在地下就有十九万三千五百里之高,背脊在地,肚腹顶天,这才大哩!”
众老翁道:“此人肚腹业已顶天,毕竟怎样立起?倒要请教。”
老翁道:“他睡在那里,两眼望着天,真是目空一切,旁若无人。如此之大,莫讲不能立起,并且翻身还不能哩!”
2005年6月9日 星期四
我家的茉莉花开了!
我家的茉莉花开了!葱绿的一大片叶子中点缀着几朵小小的白花。
茉莉(与郁金香同)是我的最爱,她在《镜花缘》中位列拾贰友第二:……珠
兰、茉莉、瑞香、紫薇、山茶、碧桃、玫瑰、丁香、桃花、杏花、石榴、月季之类,或风流自赏,或清芬宜人,此拾贰种,品列中等。当其开时,凭栏拈韵,相顾把
杯,不独蔼然可亲,真可把袂共话,亚似投契良朋,因此呼之为“友”;
是呀,这话不错,茉莉是很平常的花朵,养来也不费什么肥料和工夫,我家最老的茉莉可算花神,长我数岁,几乎有30年的历史。我的许多记忆都和这花分不开,说是朋友还怕花看我不起呢。如果我有很好的文笔一定要细细地记下来,不敢多说,实在是怕对不起花呀。
茉莉(与郁金香同)是我的最爱,她在《镜花缘》中位列拾贰友第二:……珠
兰、茉莉、瑞香、紫薇、山茶、碧桃、玫瑰、丁香、桃花、杏花、石榴、月季之类,或风流自赏,或清芬宜人,此拾贰种,品列中等。当其开时,凭栏拈韵,相顾把
杯,不独蔼然可亲,真可把袂共话,亚似投契良朋,因此呼之为“友”;
是呀,这话不错,茉莉是很平常的花朵,养来也不费什么肥料和工夫,我家最老的茉莉可算花神,长我数岁,几乎有30年的历史。我的许多记忆都和这花分不开,说是朋友还怕花看我不起呢。如果我有很好的文笔一定要细细地记下来,不敢多说,实在是怕对不起花呀。
2005年6月7日 星期二
《荷花三娘子》
《聊斋志异》,《荷花三娘子》中有一段很有意思:
湖州宗湘若,士人也。秋日,巡视田垅,见禾稼茂密处,阵摇甚动,疑之。越陌往觇,则有男女野合。一笑将返。即见男子腼然结代,草草径去。
女子亦起。细审之,雅甚娟好。心悦之,欲就绸缪,实惭鄙恶。乃略近拂拭曰:“桑中之游乐乎?”女笑不语。
宗近身启衣,肤腻如脂,于是,挼莎上下几遍。
女笑曰:“腐秀才!要如何便如何耳,狂探何为?”
诘其姓氏。曰:“春风一度,即别东西,何劳审究。岂将留名字作贞坊耶?”
宗曰:“野田草露重,乃山村牧猪奴所为,我不习惯。以卿丽质,即私约亦当自重,何至屑屑如此!”女闻言,极意嘉纳。
这是不是就叫做一夜情捏
------------ ----------
我看《聊斋志异》,发现里面的大姑娘小媳妇(精灵鬼怪),作风多属豪放派。本文的女狐言语实在豪爽,如此句:“春风一度,即别东西,何劳审究。岂将留名字作贞坊耶?”,何其潇洒,最后一句简直就是蔑视封建礼教,有些思想甚至比我前卫。
蒲松龄笔下化身为狐鬼的女子大多坦白直率,较之那些文弱书生要强悍许多、甚至有所担当。
这是当时男人心中幻想的女性形象吗?
当时的女性,除了勾栏中人,现实中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
哎呀,还有很多不明白的东西呀
------------ ----------
2008年1月5日,補記:
現在看慣這類書,不覺有何驚訝之處~~~
你會發現在古代,孝子忠臣,貞潔烈婦,那簡直就是少之又少~~~尤其是和尚,更沒幾個好東西~~~
所以節婦要立牌坊,因為他們的數量真的很少,否則人人都是節婦,還用得著立牌坊?
當代中國的教育存在很大問題,
他們喜歡蒙蔽視聽,喜歡虛構豐功偉績,當然更喜歡歌功頌德,
結果我們從書本學到的東西,大多是模棱兩可的,甚至是虛假的;
這樣的我們,當接觸到更為真實的世界時,作何感?
是不是會對當局易發地不信任?
更為嚴重的是,當教育后產生的錯覺與真實比較后強烈的反差,
會讓人開始懷疑一切,否定一切,那么這意味著,過去教育的目的就全部白費;
那對當局而言還有什么意義呢?
湖州宗湘若,士人也。秋日,巡视田垅,见禾稼茂密处,阵摇甚动,疑之。越陌往觇,则有男女野合。一笑将返。即见男子腼然结代,草草径去。
女子亦起。细审之,雅甚娟好。心悦之,欲就绸缪,实惭鄙恶。乃略近拂拭曰:“桑中之游乐乎?”女笑不语。
宗近身启衣,肤腻如脂,于是,挼莎上下几遍。
女笑曰:“腐秀才!要如何便如何耳,狂探何为?”
诘其姓氏。曰:“春风一度,即别东西,何劳审究。岂将留名字作贞坊耶?”
宗曰:“野田草露重,乃山村牧猪奴所为,我不习惯。以卿丽质,即私约亦当自重,何至屑屑如此!”女闻言,极意嘉纳。
这是不是就叫做一夜情捏
------------ ----------
我看《聊斋志异》,发现里面的大姑娘小媳妇(精灵鬼怪),作风多属豪放派。本文的女狐言语实在豪爽,如此句:“春风一度,即别东西,何劳审究。岂将留名字作贞坊耶?”,何其潇洒,最后一句简直就是蔑视封建礼教,有些思想甚至比我前卫。
蒲松龄笔下化身为狐鬼的女子大多坦白直率,较之那些文弱书生要强悍许多、甚至有所担当。
这是当时男人心中幻想的女性形象吗?
当时的女性,除了勾栏中人,现实中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
哎呀,还有很多不明白的东西呀
------------ ----------
2008年1月5日,補記:
現在看慣這類書,不覺有何驚訝之處~~~
你會發現在古代,孝子忠臣,貞潔烈婦,那簡直就是少之又少~~~尤其是和尚,更沒幾個好東西~~~
所以節婦要立牌坊,因為他們的數量真的很少,否則人人都是節婦,還用得著立牌坊?
當代中國的教育存在很大問題,
他們喜歡蒙蔽視聽,喜歡虛構豐功偉績,當然更喜歡歌功頌德,
結果我們從書本學到的東西,大多是模棱兩可的,甚至是虛假的;
這樣的我們,當接觸到更為真實的世界時,作何感?
是不是會對當局易發地不信任?
更為嚴重的是,當教育后產生的錯覺與真實比較后強烈的反差,
會讓人開始懷疑一切,否定一切,那么這意味著,過去教育的目的就全部白費;
那對當局而言還有什么意義呢?
2005年6月6日 星期一
《雷曹》
《聊斋志异》,《雷曹》中有这样一段:
适昼晦欲雨,闻雷鸣。
(男主角)乐曰:“云间不知何状?雷又是何物?安得至天上视之,此疑可解。”
(雷曹)其人笑曰:“君欲作云中游耶?”
少
时,乐倦甚,伏塌假寐。既醒,觉身摇摇然,不似榻上,开目,则在云气中,周身如絮。惊而起,晕如舟上,踏之软无地。仰视星斗,在眉目间。遂疑是梦。细视星
嵌天上,如老莲实之在蓬也,大者如瓮,次者如Pǒu(“陪”字右半边,是这个字的左半边;“瓦”字在右边),小如盎盂。以手撼之,大者坚不可动;小者动
摇,似可摘下者。遂摘其一,藏袖中。拨云下视,则银海苍茫,见城郭如豆。
看摘星这段,立刻想到《鼹鼠的故事》中,鼹鼠在洞中拾到宝石,安到天上的故事。动画和文中的描述很接近,如“星嵌天上”,后面对星星的形容“入夜,则光明焕发,映射四壁”。
不
过这段有个问题,文中最后一句在空中“见城郭如豆”,也就是作者知道近大远小的道理,可是到了天上对星星的形容:“如老莲实之在蓬也,大者如瓮,次者如
Pǒu,小如盎盂”,最大的也就是个瓮,怎么到了天上距离星星越近,星星反而小了。因为我们在地上看星星也可以形容为“豆”,如果到了天上其大小就应该像
地上的城郭了。虽然想象力丰富,抛开是否科学的前提,如对应着“城郭如豆”,却存在逻辑错误。
这当然不能苛责作者了,只是我爱挑错而已。
又想到亦舒写过的话:“我们都知道星星不是五角形的,可是你能教幼稚园生在天上画一块陨石。”
想象力的问题,又何必较真呢。
适昼晦欲雨,闻雷鸣。
(男主角)乐曰:“云间不知何状?雷又是何物?安得至天上视之,此疑可解。”
(雷曹)其人笑曰:“君欲作云中游耶?”
少
时,乐倦甚,伏塌假寐。既醒,觉身摇摇然,不似榻上,开目,则在云气中,周身如絮。惊而起,晕如舟上,踏之软无地。仰视星斗,在眉目间。遂疑是梦。细视星
嵌天上,如老莲实之在蓬也,大者如瓮,次者如Pǒu(“陪”字右半边,是这个字的左半边;“瓦”字在右边),小如盎盂。以手撼之,大者坚不可动;小者动
摇,似可摘下者。遂摘其一,藏袖中。拨云下视,则银海苍茫,见城郭如豆。
看摘星这段,立刻想到《鼹鼠的故事》中,鼹鼠在洞中拾到宝石,安到天上的故事。动画和文中的描述很接近,如“星嵌天上”,后面对星星的形容“入夜,则光明焕发,映射四壁”。
不
过这段有个问题,文中最后一句在空中“见城郭如豆”,也就是作者知道近大远小的道理,可是到了天上对星星的形容:“如老莲实之在蓬也,大者如瓮,次者如
Pǒu,小如盎盂”,最大的也就是个瓮,怎么到了天上距离星星越近,星星反而小了。因为我们在地上看星星也可以形容为“豆”,如果到了天上其大小就应该像
地上的城郭了。虽然想象力丰富,抛开是否科学的前提,如对应着“城郭如豆”,却存在逻辑错误。
这当然不能苛责作者了,只是我爱挑错而已。
又想到亦舒写过的话:“我们都知道星星不是五角形的,可是你能教幼稚园生在天上画一块陨石。”
想象力的问题,又何必较真呢。
2005年6月5日 星期日
换名字了
博客的名字换了,以前是“没什么”,以后就是“路过”
当时觉得“没什么”名字可用,也不好概括自己的个性或博客的性格。时间久了,发现“没什么”有点矫情,貌似不在乎、无所谓,其实也不过牢骚满腹,不吐不快,怎可说“没什么”,显然名不符实。
“路过”让我想到一个朋友,那时我意志消沉,以为没有什么是永垂不朽的,友情也是这样的。曾对他说:“幸好我们认识,如果我们的人生是两条平行线,那有多无趣呀。”
朋友说:“你不认识我,又怎知会无趣?”
我答:“因为认识了你,才知道这个世界是多么的可爱。可惜的是,也许我只是你生命中的过客,我们虽然相遇,但就像两条相交的直线,终究会分开吧。”
朋友沉默良久,答:“我们是依靠彼此转动的齿轮,紧紧地咬合在一起,怎么可能分开?”
彼时,翻出旧信,不觉洒泪,形象模糊了,甚至连记忆都不清晰了。我要不停地提醒自己,曾经有这样的一份感情,难过的并非失去,而是那已逝的热情。
现在,不再为过客、永远这样的词汇而苦恼。因为早已明了没有永远,大家都是彼此的过客吧
。
------------ ------------
2008年1月8日,補記:
文中的傷感至今仍會打動我~~~
但,我們都知道時光荏苒,人事變遷,很多情感都不復從前;
追憶當初,如今亦不會徒增煩惱~~~
想來,是有趣的;
最近,想得更多的是旅行,舒適的生活,很多很多的銀子~~~
当时觉得“没什么”名字可用,也不好概括自己的个性或博客的性格。时间久了,发现“没什么”有点矫情,貌似不在乎、无所谓,其实也不过牢骚满腹,不吐不快,怎可说“没什么”,显然名不符实。
“路过”让我想到一个朋友,那时我意志消沉,以为没有什么是永垂不朽的,友情也是这样的。曾对他说:“幸好我们认识,如果我们的人生是两条平行线,那有多无趣呀。”
朋友说:“你不认识我,又怎知会无趣?”
我答:“因为认识了你,才知道这个世界是多么的可爱。可惜的是,也许我只是你生命中的过客,我们虽然相遇,但就像两条相交的直线,终究会分开吧。”
朋友沉默良久,答:“我们是依靠彼此转动的齿轮,紧紧地咬合在一起,怎么可能分开?”
彼时,翻出旧信,不觉洒泪,形象模糊了,甚至连记忆都不清晰了。我要不停地提醒自己,曾经有这样的一份感情,难过的并非失去,而是那已逝的热情。
现在,不再为过客、永远这样的词汇而苦恼。因为早已明了没有永远,大家都是彼此的过客吧
------------ ------------
2008年1月8日,補記:
文中的傷感至今仍會打動我~~~
但,我們都知道時光荏苒,人事變遷,很多情感都不復從前;
追憶當初,如今亦不會徒增煩惱~~~
想來,是有趣的;
最近,想得更多的是旅行,舒適的生活,很多很多的銀子~~~
"囊涩"
这俩字我认识,意思我知道。看到《聊斋志异》中《鸦头》竟然也给它下了注解,我还窃骂,注者也太瞧不起人,以为大家都不识字了
。“囊涩”不就是说没钱嘛,我一天到晚就喊着“囊中分外羞涩”。
翻过篇来看到注解栏,没想到关于“囊涩”竟有典故:晋阮孚游会稽,有人问他囊里有什么东西。他说,只有一个钱看着囊子,怕他羞涩。
实
话,看完我就傻了,这么常用的词不只有典,而且还相当幽默。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不只句句有典,简直就是词词有典,再说咱用的还是象形文字呢,每个字都有个
小故事。如今我说话,就好像跑到了雷区,小心谨慎,总琢磨,这个词是不是又有什么典故是我不知道的?其实最简单的就是翻个“白眼”还有个典故呢
。
这全都暴露出我的无知,浅尝辄止。不过要做个称职的中国人也真难,不只要通读二十四史,还要熟悉经史子集,这样至少看《聊斋志异》才算没什么障碍了,哎呀,路还真长呢
。
翻过篇来看到注解栏,没想到关于“囊涩”竟有典故:晋阮孚游会稽,有人问他囊里有什么东西。他说,只有一个钱看着囊子,怕他羞涩。
实
话,看完我就傻了,这么常用的词不只有典,而且还相当幽默。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不只句句有典,简直就是词词有典,再说咱用的还是象形文字呢,每个字都有个
小故事。如今我说话,就好像跑到了雷区,小心谨慎,总琢磨,这个词是不是又有什么典故是我不知道的?其实最简单的就是翻个“白眼”还有个典故呢
这全都暴露出我的无知,浅尝辄止。不过要做个称职的中国人也真难,不只要通读二十四史,还要熟悉经史子集,这样至少看《聊斋志异》才算没什么障碍了,哎呀,路还真长呢
2005年6月3日 星期五
《狐谐》
《聊斋志异》,《狐谐》中的一段。作者笔下的女狐相当诙谐,这段编排得巧妙:
一日,置酒高会,万(男主角)居主人位,孙与二客分左右座,上设一榻屈狐。狐辞不善酒。咸请坐谈,许之。酒数行,众掷骰为瓜蔓之令。客值瓜色,会当饮,戏以觥移上座曰:“狐娘子大清醒,暂借一觞。”(注:瓜蔓之令是酒令中的一种)
狐笑曰:“我故不饮;愿陈一典,以佐诸公饮。”孙掩耳不乐闻。
客皆曰:“骂人者当罚。”
狐笑曰:“我骂狐何如?”
众曰:“可!”
于是倾耳共听。
狐曰:“昔一大臣,出使红毛国,着狐腋冠,见国王。王见而异之,问:‘何毛皮,温厚乃尔?’大臣以‘狐’对。王言:‘此物生平未曾得闻。狐字字画何等?’使臣空书而奏曰:‘右边是一大瓜,左边是一小犬。’” 主客又复哄堂。
一日,置酒高会,万(男主角)居主人位,孙与二客分左右座,上设一榻屈狐。狐辞不善酒。咸请坐谈,许之。酒数行,众掷骰为瓜蔓之令。客值瓜色,会当饮,戏以觥移上座曰:“狐娘子大清醒,暂借一觞。”(注:瓜蔓之令是酒令中的一种)
狐笑曰:“我故不饮;愿陈一典,以佐诸公饮。”孙掩耳不乐闻。
客皆曰:“骂人者当罚。”
狐笑曰:“我骂狐何如?”
众曰:“可!”
于是倾耳共听。
狐曰:“昔一大臣,出使红毛国,着狐腋冠,见国王。王见而异之,问:‘何毛皮,温厚乃尔?’大臣以‘狐’对。王言:‘此物生平未曾得闻。狐字字画何等?’使臣空书而奏曰:‘右边是一大瓜,左边是一小犬。’” 主客又复哄堂。
2005年6月2日 星期四
《连琐》
《聊斋志异》,《连琐》中记一个死了20年的鬼变人的具体方法和过程:
(女鬼连琐)曰:“久蒙眷爱,妾受生人气,日食烟火,白骨顿有生意。但须生人精血,可以复活。”
(男主角杨于畏)杨笑曰:“卿自不肯,岂我故惜之。”
女云:“交接后,君必有念余日大病,然药之可愈。”遂与为欢。既而着衣起,又曰:“尚须生血一点,能拚痛以相爱乎?”
杨取利刃,刺臂出血;女卧榻上,使滴脐中。乃起曰:“妾不来矣!君记取百日之期,视妾坟前有青鸟鸣于树颠,即速发冢。”杨谨受教。
出门,又嘱曰:“慎记勿忘,迟速皆不可!”乃去。
越拾余日,杨果病,腹胀欲死。医师投药,下恶物如泥,浃辰而愈。计至百日,使家人荷锄以待。日既久,果见青鸟双鸣。杨喜曰:“可矣!”
乃斩荆发圹,见棺木已朽,而女貌如生。摩之微温。蒙衣舁归置暖处,气咻咻然,细于属丝。渐进汤□(这个字不认识,查字典没找到,偏旁部首不会形容),半夜而苏。每谓杨曰:“贰拾余年如一梦耳!”
---------- ----------
看了这么多鬼、狐,就没看见一个难看的,不是艳绝、就是殊丽
。是不是长相平常的就不好意思出来混了
。所以女鬼要想复活的先决条件就是要漂亮,否则谁肯为她献身
---------- ----------
2008年1月5日,補記:
交合是為了得到“精”;
“尚須生血一點”自然是為了得到“血”;
這樣“精血”齊備,鬼便順利改造為人了。
(女鬼连琐)曰:“久蒙眷爱,妾受生人气,日食烟火,白骨顿有生意。但须生人精血,可以复活。”
(男主角杨于畏)杨笑曰:“卿自不肯,岂我故惜之。”
女云:“交接后,君必有念余日大病,然药之可愈。”遂与为欢。既而着衣起,又曰:“尚须生血一点,能拚痛以相爱乎?”
杨取利刃,刺臂出血;女卧榻上,使滴脐中。乃起曰:“妾不来矣!君记取百日之期,视妾坟前有青鸟鸣于树颠,即速发冢。”杨谨受教。
出门,又嘱曰:“慎记勿忘,迟速皆不可!”乃去。
越拾余日,杨果病,腹胀欲死。医师投药,下恶物如泥,浃辰而愈。计至百日,使家人荷锄以待。日既久,果见青鸟双鸣。杨喜曰:“可矣!”
乃斩荆发圹,见棺木已朽,而女貌如生。摩之微温。蒙衣舁归置暖处,气咻咻然,细于属丝。渐进汤□(这个字不认识,查字典没找到,偏旁部首不会形容),半夜而苏。每谓杨曰:“贰拾余年如一梦耳!”
---------- ----------
看了这么多鬼、狐,就没看见一个难看的,不是艳绝、就是殊丽
---------- ----------
2008年1月5日,補記:
交合是為了得到“精”;
“尚須生血一點”自然是為了得到“血”;
這樣“精血”齊備,鬼便順利改造為人了。
2005年6月1日 星期三
《莲香》
《聊斋志异》里《莲香》中有一段鬼的爱情观,很有意思:
(女鬼)曰:“妾,李通判女。早夭,瘞于墙外。已死春蚕,遗丝未尽。与郎谐好,妾之愿也;致郎于死,良非素心。”
(女狐)莲曰:“闻鬼物利人死,以死后可常聚,然否?”
曰:“不然!两鬼相逢,并无乐处,如乐也,泉下少年郎岂少哉!”
莲曰:“痴哉!夜夜为之,人且不堪,而况于鬼!”
李问(就是文中的女鬼):“狐能死人,何术独否?”
莲曰:“是采补者流,妾非其类。故世有不害人之狐,断无不害人之鬼,以阴气盛也。”
---------- ----------
狐女莲香与鬼女同时爱上了桑生,生同鬼女夜夜缱绻,以致命悬于丝,上面的对话是女狐对女鬼的质问。原来鬼跟鬼在一起无丝毫趣味,非要同人欢好,才能尽兴,这也怪贪得无厌的。
不过狐却可分为“采补者流”和善类,文中的女狐莲香多次救治桑生,与其交也未见异常。
周作人先生爱收集这些鬼怪故事,他就研究过鬼是否能长大的问题。先生遍览古籍,写出了洋洋大观的文字。这也引发了我的兴趣,不过我就是小儿科,只是翻翻《聊斋志异》而已。
(女鬼)曰:“妾,李通判女。早夭,瘞于墙外。已死春蚕,遗丝未尽。与郎谐好,妾之愿也;致郎于死,良非素心。”
(女狐)莲曰:“闻鬼物利人死,以死后可常聚,然否?”
曰:“不然!两鬼相逢,并无乐处,如乐也,泉下少年郎岂少哉!”
莲曰:“痴哉!夜夜为之,人且不堪,而况于鬼!”
李问(就是文中的女鬼):“狐能死人,何术独否?”
莲曰:“是采补者流,妾非其类。故世有不害人之狐,断无不害人之鬼,以阴气盛也。”
---------- ----------
狐女莲香与鬼女同时爱上了桑生,生同鬼女夜夜缱绻,以致命悬于丝,上面的对话是女狐对女鬼的质问。原来鬼跟鬼在一起无丝毫趣味,非要同人欢好,才能尽兴,这也怪贪得无厌的。
不过狐却可分为“采补者流”和善类,文中的女狐莲香多次救治桑生,与其交也未见异常。
周作人先生爱收集这些鬼怪故事,他就研究过鬼是否能长大的问题。先生遍览古籍,写出了洋洋大观的文字。这也引发了我的兴趣,不过我就是小儿科,只是翻翻《聊斋志异》而已。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