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31日 星期四
《斷背山》下,那一刻無關男女
初夏五月底,冒著乍起的熏風細雨,去中國電影資料館館觀看《Brokeback Mountain》(斷背山 李安)。
由李安執導這部2005年的老片,時隔七年,我才第一次完完整整觀看~~~之前幾年間,早有兩撥人馬在我頭腦中跑馬圈地:
第一撥是陶傑、邁克當年同步撰寫的評論文章,由於年代久遠,只依稀記得他們評價一般般,這就影響我當時決定放棄此片。更因為,此前剛看過《推手》《臥虎藏龍》觀感不佳,完全消耗掉了《喜宴》累積的信心,只是隨意下了個判斷:李安,江郎才盡矣。
第二撥,則是Annie Proulx所著《Brokeback Mountain》原作短篇小說。能看到此書真的只是一個巧合,我的Opera瀏覽器有個訂閱,天天收些經典文章。『《斷背山》原著……』幾個字樣出現在標題欄時,隨意瀏覽下發現篇幅並不長,才決定一看。幸好它是個短篇,我才不致錯過這樣一部經典愛情小說。以及由斷背山開始,Ennis與Jack經歷貧窮困頓、離散波折、事業變遷、結婚生子,雖不能常相廝守,但長達二十餘年的愛情守望。縱使結尾Jack以死告終,可這份愛Ennis至死不渝。
那也是二三年前的事情了,時至今日,很多細節早已模糊,然而,永遠難忘的是書中Ennis去Jack父母家,Ennis發現廿餘年前,遺失在斷背山上的襯衫,被Jack的外衣套好鄭重收藏在衣櫃中。那一刻,我失聲痛哭到難以自持。那天深夜,我就像自虐一樣,反反復復只看二人在斷背山上的一切,以及結尾。當結局已知,重溫過程中,你才知道在作者看似平淡的敘述下,Jack原來早已用情至深到如斯境地!
一方面是對原著抱持極大好感,另一方面是對李安的不信任,恰逢中國電影資料館2012年5月31日放映此片,內心忐忑中期望李安不要毀了小說。可這並沒有什麼底氣,經典著作改編成電影,在我以往的觀影經驗中,成功機率很低,李安難道會例外?
資料館今次又坐滿了人,很難得,但不意外。燈光熄滅,熒幕中人影初現,隨著劇情發展,紙本小說中的Ennis、Jack、斷背山,無論人物、場景從我的記憶中一一復活,他們有了血肉、呼吸、聲音,鮮活的生命……
電影《斷背山》遠遠超過預期,它忠於原著,完美再現書中一切,原本帶著有色眼鏡跑去找茬兒的我,根本挑不出一點刺兒!
而李安的處理更讓我注意到曾經忽略的很多細節:
Ennis久曠之身於酒精作用下,無法抵抗Jack的主動,二人一夜混亂。Ennis明確表示自己不是同性戀,不會再有第二次。是夜,Jack在Ennis對面敞開的帳篷中,在Ennis視線下,一件一件脫掉身上衣服,躺下來。直到Ennis衝進去,我整個人都被這一舉動深深震撼了。
這到底是怎樣一種破釜沉舟?我們可以設身處地換位思考一下。Ennis要是沒進來該怎麼辦?Jack未來將面對什麼?好一點是對方不理不睬,被冷漠羞辱的同時自己則裸著身子在寒冷大山中輾轉反側孤枕難眠;更不堪的是對方未來可能的嘲笑咒罵,成為眾人笑柄,為主流社會拋棄,Jack一定會不得好死。美國清教徒為主的保守社會,現在稍好,六〇年代根本容不下同性戀,Ennis記憶中被虐待致死的同性戀老人,就是行為出挑者的基本歸宿。
況且,裸體是每一個人最脆弱的時候,Jack面對Ennis當真如張愛玲所說在愛情面前低到塵埃中,甚至連尊嚴都不要。沒有言語、無聲的決絕,不考慮未來沒想過結果。這一刻,他像個孩子心無雜念,單純、任性地只要心愛的那個男人。天蒼蒼野茫茫,兩顆孤獨的心在此刻相遇,幸好他沒有辜負他……Ennis進來的第一句話是“對不起!”他一直都明白Jack的無助、脆弱、希翼與——愛。
為什麼很多人評論此片過於平淡、沉悶?可惜他們沒有看到李安不動聲色間的細膩安排。第一次性愛只是性衝動,Ennis與Jack劃清界限後一整個白天,導演交代二人看似沉悶的一天,Ennis照常牧羊;Jack照看營地時,光著身子洗衣服。清晨醒來後他怎麼可能沒有希望?結果被拒絕的現實狠狠回擊了他,沒有愛人任何關切、呵護,就著山中冷冰冰的溪水赤裸身體清洗掉一夜纏綿的痕跡,這是怎樣的寂寞與傷痛?波瀾不驚下暗潮洶湧。Jack絕不是臨時起意,他一定想得非常清楚,他明明知道現實,可最後仍然不顧一切。那不是之前為了滿足性慾的勾引,那是堅定不移執著的愛。
Jack難道傻嗎?他是美女心中的寵兒;稍耍手腕,便成為富商的女婿;業績出眾、事業有成;曾經視他無物的老丈人也被收服……經歷少時困頓,之後Jack的人生,從各種意義上來說都稱得上是成功人士,他簡直精明到滑頭。就是這樣的一個Jack,面對愛情時,無論年紀多大,卻像個孩子天真任性執拗,一本真純;唯有愛情,同性戀的身份,是他此生唯一的『弱點』。
Jack為什麼那麼渴求愛情?只有在與世隔絕遠離人煙的斷背山,他理想中威士忌如泉湧的桃花源中,才能放下人世間一切負擔疲累、勾心鬥角、喧囂擾攘,每年與Ennis擁有只屬於彼此短暫的幸福生活,成為真正的自己。
第二個細節,是最後一幕,Ennis放好女兒遺忘的毛衫,鏡頭切向衣櫃門內側:斷背山的明信片下,二十多年前,Ennis同Jack打架後染滿血跡的襯衫,仍是老樣子,過去它被Jack衣服套住,細心收藏在老家衣櫃中;而今,這襯衫套住Jack的衣服,永遠住在Jack心嚮往之卻不能至的Ennis家,而櫃門的另一邊,鏡頭切向狹窄小屋窗外一望無際的芒草地……
縱使生活依舊逼仄、荒涼,Jack、斷背山、他與他的愛情,永遠留在Ennis的視線中;隨著每一次打開櫃門,Ennis的心上人,便照亮他灰暗的人生。
此刻,我再次潸然淚下,完全顧及不了旁邊觀眾會看到我涕淚俱下的醜樣子~~~
我非常喜歡那一幕,斷背山明信片、兩件襯衫、小屋室內、窗外芒草交相出現在同一鏡頭中,含義深邃、雋永。這一切全拜導演精巧構思所賜。
第三個細節,則是Ennis妻子那條線。講述一位妻子知道丈夫同性戀行為後整個心路歷程:為丈夫的出軌痛苦流淚、徹夜難眠;曾想過種種方法留住丈夫的心,讓他多陪女兒去教會(結果Ennis已經顧不上地獄之火對同性戀的焚燒了);一次又一次檢查那根嶄新釣魚竿是否用過,可她留在上面的字條卻從未打濕,十多年來Ennis沒帶過一條魚回家;離婚後聖誕夜的總爆發,控訴Ennis的無情,與為人不齒的同性之愛。她默默承受了太多太多背叛、傷痛;而面對世俗壓力,不讓家庭、女兒受到父親同性戀這一身份的傷害,又不得不啞忍苦楚。到底李安一直都很善良,沒有為了拔高Jack與Ennis的愛情,忽略雙方妻子,真實描述了她們受到的傷害、辛酸、不幸。
總之,《Brokeback Mountain》值得去影院觀看,不只為景色之壯美,也唯有在那樣的斷背山下,隔絕世俗的一切,人類回歸自然,才會明白何謂真我,什麼才是所謂真正的愛——那一刻,無關男女。
注:
一、標題,改自梁實秋的“你走,我不送你;你來,無論多大風多大雨,我都會去接你。”
二、那片草地不見得是芒草,具體什麼草不太清楚;我不過是借用木原音瀨《箱之中》《檻之外》系列小說番外的一個標題《芒草地》的意向,最重要的是都跟是同性戀小說。
腹誹:
一、李安莫不是同性戀吧,他貌似已經拍過三部同志電影了~~~
二、Ennis跟Jack不同,按說不應該是天生的同性戀,一個大直男怎麼會知道第一次走後門要用到唾沫潤滑?這算一個細節上的瑕疵吧~~~
2012年5月30日 星期三
木原的寂寞
我的一個主貼下,自己關於木原回帖的集合:
发表于 2011-8-29 23:47 |只看该作者
哎呀,你寫的這些,簡直同我的想法不謀而合。
關於那種痛徹心肺的感受,有時候我甚至不是因為小說中的種種愛情,而是那一幕幕赤裸裸的現實。木原小說一大特色就是在冷漠的現實、人際關係中難得的有一絲溫情,一絲甜,你說得很精準——『回甘』。說真的,他的小說我絕大部分都讀到落淚。
另一層是,委婉細膩彷彿捉摸不到,潛藏於人性深處某些心思、悸動,或者是個人難以宣之於口的,但卻被被木原捕捉並表達出來。所以有時我會非常感慨,居然有個遠在日本的作家如此暸悟你的想法~~~
木原的人物or情節匪夷所思,這點確實很神,就像很多人所說木原最大的特點是能把雷題材寫得很萌。明明不合理的,在他筆下水到渠成。
其實,我看的13L小說並不多,讀過木原後,更對其他13L小說沒興趣了。
发表于 2012-5-30 00:35 |只看该作者
這個板塊不讓同一貼中超過兩次回覆,所以我只能在主貼回了。
哈,你引述的川端康成文字翻譯不錯,非常有質感,不知道是哪個版本,想去看看^^那段很像中國古典詩歌中揮之不去的“閒愁萬種”“惆悵依舊”,無可名狀難以言說,唯有嘆息一聲。
又或是,常常走在鬧市街巷,如川端康成筆下的寂寞也會莫名湧出,自己從一片喧囂中抽離,一切繁華與我無涉~~~
到底是日本人更寂寞,還是其他什麼人,我不知道。也許不過是寂寞的我們,看見了木原筆下的寂寞,感同身受罷了。
木原厲害之處,是沒有現今愛情小說(含耽美+BG)那些遍地高帥富,素食愛情的種種流弊。她能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捕捉細節、感情中的微妙變化,描摹出所謂愛情的種種面目。且不拘泥於狹小的愛情,每次我都能從她的小說中看到自己的某些面目,可愛可憎可笑不一而足。某個層面上你可以說,她已經涉及到了人性的深度,最顯著的例子,是《井》+《Hope》系列。
木原即便是在創作並不被主流認可的邊緣耽美小說,但我卻一廂情願地以為她是有一定抱負的。
发表于 2011-8-29 23:47 |只看该作者
哎呀,你寫的這些,簡直同我的想法不謀而合。
關於那種痛徹心肺的感受,有時候我甚至不是因為小說中的種種愛情,而是那一幕幕赤裸裸的現實。木原小說一大特色就是在冷漠的現實、人際關係中難得的有一絲溫情,一絲甜,你說得很精準——『回甘』。說真的,他的小說我絕大部分都讀到落淚。
另一層是,委婉細膩彷彿捉摸不到,潛藏於人性深處某些心思、悸動,或者是個人難以宣之於口的,但卻被被木原捕捉並表達出來。所以有時我會非常感慨,居然有個遠在日本的作家如此暸悟你的想法~~~
木原的人物or情節匪夷所思,這點確實很神,就像很多人所說木原最大的特點是能把雷題材寫得很萌。明明不合理的,在他筆下水到渠成。
其實,我看的13L小說並不多,讀過木原後,更對其他13L小說沒興趣了。
发表于 2012-5-30 00:35 |只看该作者
這個板塊不讓同一貼中超過兩次回覆,所以我只能在主貼回了。
哈,你引述的川端康成文字翻譯不錯,非常有質感,不知道是哪個版本,想去看看^^那段很像中國古典詩歌中揮之不去的“閒愁萬種”“惆悵依舊”,無可名狀難以言說,唯有嘆息一聲。
又或是,常常走在鬧市街巷,如川端康成筆下的寂寞也會莫名湧出,自己從一片喧囂中抽離,一切繁華與我無涉~~~
到底是日本人更寂寞,還是其他什麼人,我不知道。也許不過是寂寞的我們,看見了木原筆下的寂寞,感同身受罷了。
木原厲害之處,是沒有現今愛情小說(含耽美+BG)那些遍地高帥富,素食愛情的種種流弊。她能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捕捉細節、感情中的微妙變化,描摹出所謂愛情的種種面目。且不拘泥於狹小的愛情,每次我都能從她的小說中看到自己的某些面目,可愛可憎可笑不一而足。某個層面上你可以說,她已經涉及到了人性的深度,最顯著的例子,是《井》+《Hope》系列。
木原即便是在創作並不被主流認可的邊緣耽美小說,但我卻一廂情願地以為她是有一定抱負的。
2012年5月29日 星期二
為什麼過去會不喜歡古典音樂?——高雅音樂的說法害死人
自從愛上Bach神的作品,總是感覺不可思議,曾經根本聽不進去古典音樂。而現在的突變,簡直是對過去自己的顛覆~~~
梳理下思路,古典音樂最初進入視野,應該是跟各種介紹、宣傳中頻頻出現的『高雅音樂』密不可分。當時年幼無知的我為了讓自己活得更『高雅』,曾強迫自己每年按時收看兲朝中央電視台轉播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連續幾年正襟危坐一路聽下來,付出大量時間、精力,『高雅』『高貴』『高級』等道德情操指數卻一點都沒有得到提高!頓時有種受騙的感覺~~~
更痛恨的是,這種感覺根本有口難言,因為一旦你在大庭廣眾之下誠實講出心聲:高雅音樂不能讓自己變高貴。可能引來責難:黃口小兒信口雌黃,原本素質就低,還妄想變高雅?內外因共同起作用,你不知道內因是關鍵嗎?朽木不可雕也,你懂嗎?
結果我除了在心中偷偷喜歡古典吉他、opera,對其他古典音樂類型全無興趣。(總有人把“歌劇”“音樂劇”混為一談,所以用英文表示)
——為何不能公開說自己喜歡這兩樣?
——因為要是不喜歡流行音樂,別人就認為你在『裝屄』嘛。有沒有發現現在中國人真奇怪,原本好好的『附庸風雅』不會說,一律等而下之以『裝屄』代替~~~記得過去王小波批評中國文化界過於【媚雅】,可現在卻跑到了反面,【媚俗】得一塌糊塗,文化人不說幾個『屄』『肏』,都不好意思在圈子裏混。他們做著文化相關工作,卻不想不願不敢在字面上跟『文化』發生任何關係,若別人以『文化人』呼之,對方反而認為那是極大的諷刺、侮辱,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中也沒比這更離奇的事情吧。
總之,在聽音樂方面,我就屬於那種兩頭不討好的人,真實想法從來憋在心中,沒膽宣之於口。
其間,無意中從電視、廣播中聽到古典音樂,也曾試著去暸解,這會不會跟虛榮心有關?還是認為自己隨著成長認識會有所提高,順其自然也能接受高雅音樂?幾方面原因都有吧。可能過去聽慣了流行歌曲,它們勢必會有個標題,歌詞則圍繞該標題講故事。那麼,古典音樂中的無標題音樂,首先就被我排除,既沒標題也沒歌詞,那它到底在講什麼?你要讓我怎麼理解一首曲子的中心思想?所以,現在能理解最開始我為什麼會喜歡opera了吧~~~
之後轉戰標題音樂,比如Vivaldi《四季》,確實非常動聽,可我又覺得它跟四季關係不大,曾試著跟北京的春夏秋冬一一對應,無功而返後發現作者的四季發生地本來就不在帝都,就算我當時在意大利,估計心境又跟Vivaldi不能同步,畢竟恨別鳥驚心感時花濺淚;而Beethoven著名的《命運》在敲門,缺少慧根的我頂多也只聽出了敲門聲,且私心腹誹這敲門聲實有擾民之嫌。當時,在我看來,標題音樂不過是作者的生搬硬造,進而給聽眾過度闡釋、牽強附會的可能,另一方面無形中又限制了聽眾的想像力。
從此,所謂“高雅音樂”無論有無標題,我一律嗤之以鼻,各種挑剔。諸如,
指揮到底幹嘛用的,他們是演員嗎,站在台上不覺得礙眼礙事兒嗎?長相平平,就不要出來的瑟了,謝謝。
譜子就那一個,一段音樂有必要那麼多版本?到底是太閒,還是為圈錢?
瞧瞧這幫演奏者,總是穿著禮服演奏,票還賣那麼貴,是不是只有這樣才顯得高雅?!
……
結果,嚶嚶嚶,這一切負面認知都被我最最親愛的Johann Sebastian Bach神顛覆了!!!
只是一次聽到Bach的Lute Suite(當然,我只有可能通過古典吉他界接觸到Bach音樂~~~),居然驚訝發現,聽著聽著就自然放下手頭工作,原本當作背景的音樂越來越清晰,那種音樂不僅僅只是悅耳,他能幫你從實際中抽出,沉入疊層架構的音樂邏輯中,探尋旋律的變化,暫時放下一切。這真是一種很奇妙的感受,雖然說不清楚,但我想很多喜歡Bach的同好,應該跟我同感吧。
之後,是Goldberg、Brandenburg、大小無、12等等一發不可收拾,以往對古典音樂認知的很多謬誤,隨著暸解的深入,終於知道當初自己是如此可笑:
指揮怎麼可能不重要?他們不只表達了自己對樂曲的闡釋。更掀起各個潮流,幫助大家更好認識、理解古典音樂,比如本真派,這種探索不只有意義,更有趣味。
繼而,我也開始熱衷多版本對比,聽一聽每個指揮、演奏者的想法。哦,原來一樣的譜子,可以有那麼多不同的詮釋,無形中豐富了自己的世界。另外,每個時代推出新版本,新一代人總是將新的認知融入到音樂中,讓古典音樂歷久彌新,幾百年來一直散發著新的生機。
演奏者穿禮服是對音樂的尊重,人家學習音樂付出大量時間精力金錢,票價稍貴非常合理~~~
與上面對照,如此180度轉變,幾乎沒有任何思想準備就發生了,Bach神真的讓我改變很多。現在聽音樂已經不只為悅耳,其內在音樂邏輯層次、複調音樂複雜結構令感性的聽音樂,變為理性思維活動,當你追尋每條音樂線,感受他們之間的對話、交鋒、和諧共處,真心非常有意思。
過去的我,肯定會說寫下這種話的人是在故弄玄虛,現在看來當初我錯得有多離譜。
說真的,要不是遇到Bach神,我恐怕會一直對古典音樂抱有偏見。
不過,話說回來『高雅音樂』的說法,實在快害死『古典音樂了』了吧~~~
首先,到底是誰想出『高雅音樂』?我打本文時,正聽著Bach神的Italian Concerto,間或挖下鼻孔。那我的行為會帶壞音樂,使其變得不高雅嗎?就算我天天聽Bach音樂,也難免挖鼻孔、撓痒癢,上個廁所什麼的。創造“高雅音樂”四個字的人,難道因為聽了這種音樂,就能與以上行為隔絕嗎?我想也未必;不考慮行為,那就看思想,我怎麼覺著有些打著『高雅音樂』旗號的人,思想未見高雅,倒是相當齷齪呢?
第二,即便我現在如此喜歡複調音樂,也沒覺得自己高雅到哪兒去。思想道德情操就算提高了,也跟這種音樂沒太大關係。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所謂『高雅音樂』字面意思的反面是什麼?顯然是『不高雅音樂』,潛台詞就成了除了『高雅音樂』,其他音樂都不高雅,都顯得低俗。那人家流行音樂的聽眾,自然覺得對方自恃甚高、附庸風雅,道不同不相為謀。無形中等於為『古典音樂』的推廣設置了門檻——你既然如此高不可攀,那我也沒必要費盡攀了。
最後推薦一款音樂播放器,Foobar2000,支持各種格式,可建立多個“播放單playlist”(跟瀏覽器的標籤一樣),尤其在進行多版本對比時極其方便。
如下圖:
梳理下思路,古典音樂最初進入視野,應該是跟各種介紹、宣傳中頻頻出現的『高雅音樂』密不可分。當時年幼無知的我為了讓自己活得更『高雅』,曾強迫自己每年按時收看兲朝中央電視台轉播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連續幾年正襟危坐一路聽下來,付出大量時間、精力,『高雅』『高貴』『高級』等道德情操指數卻一點都沒有得到提高!頓時有種受騙的感覺~~~
更痛恨的是,這種感覺根本有口難言,因為一旦你在大庭廣眾之下誠實講出心聲:高雅音樂不能讓自己變高貴。可能引來責難:黃口小兒信口雌黃,原本素質就低,還妄想變高雅?內外因共同起作用,你不知道內因是關鍵嗎?朽木不可雕也,你懂嗎?
結果我除了在心中偷偷喜歡古典吉他、opera,對其他古典音樂類型全無興趣。(總有人把“歌劇”“音樂劇”混為一談,所以用英文表示)
——為何不能公開說自己喜歡這兩樣?
——因為要是不喜歡流行音樂,別人就認為你在『裝屄』嘛。有沒有發現現在中國人真奇怪,原本好好的『附庸風雅』不會說,一律等而下之以『裝屄』代替~~~記得過去王小波批評中國文化界過於【媚雅】,可現在卻跑到了反面,【媚俗】得一塌糊塗,文化人不說幾個『屄』『肏』,都不好意思在圈子裏混。他們做著文化相關工作,卻不想不願不敢在字面上跟『文化』發生任何關係,若別人以『文化人』呼之,對方反而認為那是極大的諷刺、侮辱,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中也沒比這更離奇的事情吧。
總之,在聽音樂方面,我就屬於那種兩頭不討好的人,真實想法從來憋在心中,沒膽宣之於口。
其間,無意中從電視、廣播中聽到古典音樂,也曾試著去暸解,這會不會跟虛榮心有關?還是認為自己隨著成長認識會有所提高,順其自然也能接受高雅音樂?幾方面原因都有吧。可能過去聽慣了流行歌曲,它們勢必會有個標題,歌詞則圍繞該標題講故事。那麼,古典音樂中的無標題音樂,首先就被我排除,既沒標題也沒歌詞,那它到底在講什麼?你要讓我怎麼理解一首曲子的中心思想?所以,現在能理解最開始我為什麼會喜歡opera了吧~~~
之後轉戰標題音樂,比如Vivaldi《四季》,確實非常動聽,可我又覺得它跟四季關係不大,曾試著跟北京的春夏秋冬一一對應,無功而返後發現作者的四季發生地本來就不在帝都,就算我當時在意大利,估計心境又跟Vivaldi不能同步,畢竟恨別鳥驚心感時花濺淚;而Beethoven著名的《命運》在敲門,缺少慧根的我頂多也只聽出了敲門聲,且私心腹誹這敲門聲實有擾民之嫌。當時,在我看來,標題音樂不過是作者的生搬硬造,進而給聽眾過度闡釋、牽強附會的可能,另一方面無形中又限制了聽眾的想像力。
從此,所謂“高雅音樂”無論有無標題,我一律嗤之以鼻,各種挑剔。諸如,
指揮到底幹嘛用的,他們是演員嗎,站在台上不覺得礙眼礙事兒嗎?長相平平,就不要出來的瑟了,謝謝。
譜子就那一個,一段音樂有必要那麼多版本?到底是太閒,還是為圈錢?
瞧瞧這幫演奏者,總是穿著禮服演奏,票還賣那麼貴,是不是只有這樣才顯得高雅?!
……
結果,嚶嚶嚶,這一切負面認知都被我最最親愛的Johann Sebastian Bach神顛覆了!!!
只是一次聽到Bach的Lute Suite(當然,我只有可能通過古典吉他界接觸到Bach音樂~~~),居然驚訝發現,聽著聽著就自然放下手頭工作,原本當作背景的音樂越來越清晰,那種音樂不僅僅只是悅耳,他能幫你從實際中抽出,沉入疊層架構的音樂邏輯中,探尋旋律的變化,暫時放下一切。這真是一種很奇妙的感受,雖然說不清楚,但我想很多喜歡Bach的同好,應該跟我同感吧。
之後,是Goldberg、Brandenburg、大小無、12等等一發不可收拾,以往對古典音樂認知的很多謬誤,隨著暸解的深入,終於知道當初自己是如此可笑:
指揮怎麼可能不重要?他們不只表達了自己對樂曲的闡釋。更掀起各個潮流,幫助大家更好認識、理解古典音樂,比如本真派,這種探索不只有意義,更有趣味。
繼而,我也開始熱衷多版本對比,聽一聽每個指揮、演奏者的想法。哦,原來一樣的譜子,可以有那麼多不同的詮釋,無形中豐富了自己的世界。另外,每個時代推出新版本,新一代人總是將新的認知融入到音樂中,讓古典音樂歷久彌新,幾百年來一直散發著新的生機。
演奏者穿禮服是對音樂的尊重,人家學習音樂付出大量時間精力金錢,票價稍貴非常合理~~~
與上面對照,如此180度轉變,幾乎沒有任何思想準備就發生了,Bach神真的讓我改變很多。現在聽音樂已經不只為悅耳,其內在音樂邏輯層次、複調音樂複雜結構令感性的聽音樂,變為理性思維活動,當你追尋每條音樂線,感受他們之間的對話、交鋒、和諧共處,真心非常有意思。
過去的我,肯定會說寫下這種話的人是在故弄玄虛,現在看來當初我錯得有多離譜。
說真的,要不是遇到Bach神,我恐怕會一直對古典音樂抱有偏見。
不過,話說回來『高雅音樂』的說法,實在快害死『古典音樂了』了吧~~~
首先,到底是誰想出『高雅音樂』?我打本文時,正聽著Bach神的Italian Concerto,間或挖下鼻孔。那我的行為會帶壞音樂,使其變得不高雅嗎?就算我天天聽Bach音樂,也難免挖鼻孔、撓痒癢,上個廁所什麼的。創造“高雅音樂”四個字的人,難道因為聽了這種音樂,就能與以上行為隔絕嗎?我想也未必;不考慮行為,那就看思想,我怎麼覺著有些打著『高雅音樂』旗號的人,思想未見高雅,倒是相當齷齪呢?
第二,即便我現在如此喜歡複調音樂,也沒覺得自己高雅到哪兒去。思想道德情操就算提高了,也跟這種音樂沒太大關係。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所謂『高雅音樂』字面意思的反面是什麼?顯然是『不高雅音樂』,潛台詞就成了除了『高雅音樂』,其他音樂都不高雅,都顯得低俗。那人家流行音樂的聽眾,自然覺得對方自恃甚高、附庸風雅,道不同不相為謀。無形中等於為『古典音樂』的推廣設置了門檻——你既然如此高不可攀,那我也沒必要費盡攀了。
最後推薦一款音樂播放器,Foobar2000,支持各種格式,可建立多個“播放單playlist”(跟瀏覽器的標籤一樣),尤其在進行多版本對比時極其方便。
如下圖:
2012年5月27日 星期日
這到底是一本多麼奇怪的雜誌呀
《三聯生活周刊》今年第十八期封面故事——《Facebook的社交統治力 每人值5美元》。我對這類選題毫無興趣,匆匆翻頁過程中,至少從各小標題能看出,該雜誌社足足花了30頁裏裏外外前前後後上上下下對Facebook進行了非常全面的分析、報導。
可翻到最後,我越來越奇怪,這本雜誌到底要幹什麼?眾所周知,但凡在兲朝用過互聯網的網友,若不通過複雜技術手段翻越中國互聯網防火牆(GFW),Facebook、YouTube、Twitter等這類全球知名主流網站,中國網友根本無法瀏覽。時至今日,喪盡天良的GFW更高更厚更強,能翻過去的網友屈指可數。在絕大多數身居中國大陸的網友都不能正常登錄Facebook的情況下,《三聯生活周刊》洋洋灑灑花費大幅篇幅報導Facebook究竟意義何在?
無論Facebook對人際關係產生多大影響,就算他改變了全世界可與中國人有什麼關係?兲朝網友明顯被GFW隔絕、孤立在了世界之外。難道《三聯生活周刊》的每一位編輯、記者跟我們普通中國人不一樣,他們都生活在外國,所以才對Facebook熟練應用,暸解得那麼透徹?那這本雜誌到底是給中國人看的,還是給外國人看的?可它明明寫的都是簡體中文。這潛台詞是不是說,你看我能上Facebook,氣死你們這幫中國人?“氣人有笑人無”就是這副嘴臉吧?
可據我觀察他們的主編朱偉(我訂閱了其新浪微博,主要看那他介紹古典音樂)明顯又生活在中國,也就是說他要上Facebook肯定也要翻牆咯,那我可不可說他們是揣著明白裝糊塗?在看似全面報導的假象下,絕口不提Facebook在中國的真實情況;絕口不提Facebook招股書上中國政府對其的封鎖;絕口不提全世界只有四個國家不能正常瀏覽Facebook,而中國就是最大的一個。
不是說雜誌在中國報導Facebook不重要,但既然你的受眾是中國人,那為什麼閉口不談中國網友面對Facebook時最重要的問題——無法正常瀏覽,沒有這個大前提你做任何報導,都是片面、有失偏頗、不負責任的;談什麼Facebook的重大意義,對中國網友而言都是鏡中月水中花隔靴搔癢。看雜誌在那裏煞有其事裝模作樣,我只是覺得諷刺、搞笑。
當然,他們肯定會說,要是談了GFW,雜誌社會遭到整肅、撤換編輯。那也就是說,他們為了所謂的政治正確、更重要的是自己的身家安全,一個以傳播事實,做客觀平衡報導的新聞媒體,就可以自我閹割,片面報導,抹殺真相咯。
事實上他們就是這麼做的,這就是媒體的墮落。而面對這種墮落,他們可以振振有詞為自己辯護,什麼不得已而為之,我們也有難處……那你就不要號稱自己做的是“新聞”“報導”啦。名聲、利益什麼都不想放棄,卻唯獨忘了自己的新聞操守。
之前,該雜誌另一封面故事——《中國特色 油價疑問》,更加沒有底線。看似公正的報導下,為發改委各種辯護,違心談了半天油價在中國高漲是合理情況,卻對油價上漲對通貨膨脹、對民生的影響視而不見,明顯誤導視聽。
現在最熱的方舟子質疑韓寒代筆,無論網上網下鬧得沸沸揚揚甚囂塵上,這樣一件對中國文化、中國社會有重要影響、涉及面極廣,引起各界關注的大事件,《三聯生活周刊》卻沒有一丁點兒反應,就好像他們的編輯記者完全沒生活在這片土地上一樣。
然而恰巧,我又看到《新民周刊》上一篇《三聯生活周刊》副主編苗煒(好像是這個職稱)的專欄,他在談及電影界問題時,倒是有這樣一番宏論:“咱們這裏講究關係,講究面子,人家給你面子,你不好意思不要臉。有一種是大誇讚,圈子好多出演電影的明星,稱兄道弟,××熟絡,這種讚美基本就是混圈子,都為混個臉熟,不得罪人,懂事兒。”(我手寫摘抄太亂,現在自己都看不懂了,謄錄出現錯誤,見諒。)
對所謂文化圈圈子文化的上述描寫,不正好解釋了媒體對韓寒行騙十三年啞然失聲的真正原因?
這就是他們作為媒體人的“職業操守”,到底,他們維護的是圈子的利益,所謂的新聞只是他們謀生的手段罷了。
過去我曾那麼喜歡《三聯生活周刊》,現在雖說不上失望,只是過去的喜愛已經一去不復返。
2012年5月24日 星期四
《人口原理》摘抄+感想(《An Essay on the Principle of Population》 Thomas Robert Malthus)未完待續
天神神呀,我覺得自己靈魂都要受傷了!!!
最近幾天一直在看《人口原理》,邊看邊摘抄+寫感想~~~而且現在人愈來愈懶連word都不開,打東西都在瀏覽器opera附帶的“筆記”中,用了很多年都沒出過問題。我一直很信任opera的!!!
但悲劇發生了,今天寫最後三章的摘抄+感想,都是非常重要的段落,結果我直接在標籤頁打開“筆記”接著上次的寫,而不是在側邊欄打開“筆記”。等我花了很多時間辛辛苦苦打了那麼多字,用心寫了那麼多感想,隨著我關掉“標籤頁”的“筆記”,就全都莫名消失了!!!天呀,這絕對是opera的bug,太致命了,傷死我了。
我是屬耗子的,落抓就忘,寫過什麼全忘了,神呀,最後三章那麼多字,還要再補一遍,神呀!!!
所以,今天明明可以放上全版,結果只能放不完整版了,天呀!!!
好啦,我去看BL安慰下自己受傷的心靈~~~
《人口原理》摘抄+感想(《An Essay on the Principle of Population》 Thomas Robert Malthus)
Robert Thomas Malthus(馬爾薩斯 1765-1834) 英國著名經濟學家、人口學家
本書出版於1798
我這種死文科生,貌似是不應該跟經濟學著作產生任何關係的~~~唉,並不是哪根神經接錯了,其實是受人影響,就“破著頭髮”讀了。(感謝韓寒大才子貢獻“破著頭髮”一詞)
《人口原理》,光看名字,恐怕非專業人士如我都會以為它跟其他經濟學著作一樣晦澀艱深,外行人難以理解。其實大謬不然,本書很容易理解。況且某一著作之所以被目為經典,就是其智慧洞見不拘泥於某一時代,足可散發光耀古今的魅力。
讀經典,也可免於被市面上不負責任的評論文章誤導。無論書評、樂評、影評等各種評論,評論者有意or無意,都有可能存在誤解、曲解、亂解,進而使讀者誤會原作者、原著。我們常常可以看到那些與原著大相徑庭的評論,有時你甚至不得不懷疑,我們真的看的是同一本書?所以,盡量跳開評論,直接同第一手資料對話。
所以,沒必要被《人口原理》《社會契約論》等等這些可怕的名字嚇到,他們的內容真的非常有親和力,吐血推薦!
第一章
p3
人類究竟是從此會以加速度不斷前進,前景遠大得不可想像呢,還是注定要永遠在幸福與災難之間徘徊,儘管作出種種努力,仍然距離想要達到的目標無線遙遠。據說,這是當前爭論的重大問題。……
(nani評:似乎人類每時每刻都在談論這些問題。)
p6
我認為,我可以正當地提出兩條公理。
第一,食物是人類生存所必需的。
第二,兩性之間的情慾是必然的,且幾乎會維持現狀。
自從我們對人類有了一些暸解,這兩條法則,似乎一直是關於人類本性的固定法則。
(nani評:Malthus看問題犀利透徹,但限於時代,他不可能預見到未來會出現避孕套、避孕藥、墮胎手術等,幫助控制人口。)
……
上述兩項公理如果被接受,那麼,我就可以說:“人口的增殖力是無限大於土地為人類生產提供生活資料的能力的。”
如果不抑制人口,它便會按幾何比率高速度地增加,而生活資料卻只以算術比率增加。稍通算術的人都會知道,與後者相比,前者的力量有多麼巨大。
“食物為人類生活所必需”這是一條有關人類本性的法則,根據這條法則,必需使這兩種不相等的能力保持相等。這就意味著,獲取生活資料的困難會經常給人口施加強有力的抑制,種種困難必然會在某地發生,很大一部分人口也必然會強烈地感到這種困難。
大自然在整個動物界和植物界極其慷慨地播散生命的種子。但她在給予養育生命種子所必需的空間和營養方面,卻一直較為吝嗇。我們這個地球上的生命種子,如果得到充足的食物和空間,經過幾千年的繁殖,會擠滿幾百萬個地球。但貧困這個專橫且無處不在的自然法則卻可以把它們限制在規定的範圍內。植物與動物都受制於這一偉大的限制性法則。人類雖有理性,卻也不能逃避這一法則的制約。在植物和動物當中,自然法則表現為種子不發芽,害病和夭折;在人類當中,自然法則表現為苦難與罪惡。苦難是貧困的絕對必然的結果。罪惡也是貧困很可能會帶來的後果。因此我們看到罪惡遍及各處,但也許不應該把罪惡稱為貧困的絕對後果。可是我們可以通過歷練道德,使一切罪惡的誘惑受到抑制。
人口的增殖力和土地生產力不等是自然的,然而偉大的自然法則卻必須不斷地保持它們的作用的相等。我認為,這就是阻礙社會自我完善的不可克服的巨大困難。跟它比起來,所有其他困難都是次要的,微不足道的。這一法則制約著整個生物界,我看不出人類怎樣能逃避這一法則的重要。任何空想的平等,任何大規模的土地調整,都不會消除這一法則的壓力,即使僅僅消除一百年也不可能。因而,讓全部社會成員都過上快樂閒適的幸福生活,不但有自己和家人的生活,無論如何那都是不可能的。
因此,我們的前提如果是正確的話,那麼,由此得到的結論必然是全體人類的可完善性否定。
我所提及的論點大概如上所述,下面我還要仔細地加以考察。我想,經驗作為一切只是的真正源泉和基礎,無疑將證實這個論點的真實性。
(nani按:這一點同《禮記·禮運》中『飲食男女,人之大慾存焉』觀點一樣,『飲食』就是指“食物”;『男女』即“兩性之間的情慾”,明顯都是『人之大慾存焉』。)
第二章
p8
因此,在一個國家中,如果誰都權利平等,道德風氣良好,風俗淳樸,有非常充裕的生活資料,誰都不擔憂家人的生活 ,人口增殖力就可以不受抑制地發揮作用,那麼,這個國家人口的增長速度就會比迄今已知的人口增長速度要大得多。與歐洲任何近代國家相比,美國的生活資料一直較為充裕,風俗較為淳樸,所以也較少地抑制早婚。正因為如此,我們發現,該國的人口每二十五年就翻一番。
p10
如果有大量人口由一國移居他國,那麼顯而易見的,是因為這個國家發生了某種不幸的事情。這是因為,除非原居住國使人實在不能安居樂業,或移動往國有可能給人帶來巨大好處,否則,很少有人會願意離棄他們的家族、親戚、朋友和故土而定居異國他鄉。
……
(假設人口增長受到的抑制已被完全消除)……設世界人口為任意數目,比如說10億,那麼人口將按1、2、4、16、32、64、128、256、512的比率增加,而生活資料將按1、2、3、4、5、6、7、8、9、10的比率增加。兩百年後,人口與生活資料的比將為512比10,三百年後,人口與生活資料的比將為4096比13,兩千年後,兩者的差距將幾乎無法估算,儘管到那時產量已增至極高的水平。
這個假設沒有對土地的產量作任何限制,土地產量會不斷增加,甚至可能超過人們所能指出的任何數量;然而每個時期的人口增殖力仍然佔據著優勢,要使人口的增長比生活資料的增長的水平低,那只能通過強有力的自然法則持續不斷地作用,使較強大的人口增殖力得到抑制。
下面讓我們對這種抑制所能起到的作用進行考察。就植物和動物來說,情況很簡單。它們受強大的本能驅使而繁衍自己的物種 ,這種本能不受理性的妨礙,或者說不會因為擔心其後代的生活而受到妨礙。因此,由於這種自由,繁殖力於是充分發揮,而它所造成的過分結果又因空間與營養的缺乏而受到抑制,對動物和植物來說,這是共同的,但動物還要被相互殘食所抑制。
對於人類,這種抑制作用則更為複雜。人類受同樣強大的本能驅使而繁衍自己的種族,但理性卻出面進行干預,向他們提出這樣的問題,即如果無力供養子女,是否可以不生育。在平等狀態下,問題也許就這麼簡單。但在目前的社會狀態下,人們還會考慮另外一些問題。如果生育孩子,生活地位是否會降低?生活是否會遇到比現在更多的困難?是否要更賣力地幹活?如果家庭人口很多,即使盡最大努力能否養活他們?是否會看著子女受凍挨餓,而自己又無能為力?是否會深陷不能自食其力的貧困之境,而不得不由他人施捨生活?
人們認為,在一切文明國家裏,正是由於這些思考使許多人不能遵從及早愛上一個女人的自然法則。這種限制即使不是絕對會、也幾乎必然會產生罪惡。不過,在所有社會,即使在最放縱邪惡的社會 ,合乎道德地愛慕一個女子的傾向也總是十分強烈,以致人口會不斷增加。人口的不斷增加使社會下層階級沈淪於貧困之中,他們的困境永遠也不會因此有明顯的改善。
讓我們假定某個國家的生活資料,僅僅能夠使其居民過安樂生活。在即使是最放縱邪惡的社會中也可見到增加人口的不斷努力,會使人口的增加超過生活資料的增加。因此,之前養活700萬人口的食物,現在必須在750萬或800萬人口之間進行分配。結果窮人的生活必然會大大惡化,許多窮人必然會陷於極為悲慘的境地。由於勞動者的數目也多於市場所能提供的工作機會,勞動力的價格必然趨於下降,與此同時,食物的價格則趨於上升。所以,勞動者要掙得和以前一樣多的工資,就得更賣力地工作。在這種艱苦時期,結婚會嚴重受到阻礙,養家糊口也難上加難,以致人口處於停滯狀態。這個時候,勞動價格低廉,勞動者人數充裕,勞動者不得不更勤奮地工作,這些會鼓勵耕作者向土地投入更多的肥料,進行更加全面的改良,直至生活資料和人口恢復最初的比例。在這個時候,勞動者的境況會有所好轉,人口所受到的抑制也會有所放鬆。勞動者生活境況的惡化與改善,就是如此周而復始、不斷循環。
第三章
p15
貧困抑制了較強的人口增殖力,使人口與生活資料保持平衡。
(nani評:與眾不同的是,中國人,尤其農民,即便非常貧苦困難,依舊生個沒完沒了。也許他們生子的目的是為了不再貧困、養兒防老、延續血脈,總之這點跟Malthus的分析不同)
p16
阿拉里克、阿提拉、成吉思汗及其周圍的大臣們,或許是為了榮譽,為了贏得大征服者的名聲而連年征戰,但導致北方未開化民族大遷徙,推動他們在不同時期揮師南下,侵擾中國、波斯、意大利乃至埃及的真正原因,卻是食物的匱乏、人口的增長超過了生活資料的增加。
第四章
p20
那麼人口為什麼沒有迅速增加呢?……答案在於,預防性的抑制和積極的抑制,阻止了人口的自然增長。所謂預防性的抑制,指的是人們對養家糊口的擔憂。所謂積極的抑制,指的是一些下層階級實際所處的困難境地,使他們不能給予子女原本應該給予的食物和照料。
第五章
p28
……消除社會下層階級的貧困,的確是一項很艱難的工作。實事求是地說,這部分社會成員所遭受的困苦與壓迫,乃是一種頑疾,非人類智慧所能治愈。假如要我提出一種緩和痛苦的方法(按病的性質來說也只能提出緩和痛苦的方法),則首先要完全廢除所有現行的教區法。這將使英國農民享有行動自由,而他們現在幾乎不能說享有行動自由。這樣,他們便可以不受限制地選擇居住地,哪裏工作機會多,勞動價格高,就居住在哪裏。勞動市場將因此處於自由狀態,而不會像現在這樣,長期阻礙勞動價格不能隨需求而增加的種種障礙也就消除了。
第二,鼓勵人們開墾荒地,耕種新土地,竭盡全力鼓勵農業而不是製造業,鼓勵耕種而不是畜牧。應盡力削弱和取消所有那些與同行業工會、學徒制有關的制度,這些制度致使農業勞動的收入低於工商業勞動的收入。因此,如果一個國家偏向於手工業工人,這個國家就絕不會生產出全部它所需要的食物數量。鼓勵農業、刺激耕種、既有助於向市場提供愈來愈多的有利於健康的職業,又可增加國家的農業產量,從而使勞動的相對價格得到提高,使勞動者的生活境況得到改善。……
(nani評:有一點不能苟同,現代,歐美國家盛行大農場、機械化耕作,所能提供的相關職業很少。即便如中國,由於土地分散在各小農戶手中,無法實現機械化,使用人力較歐美更多,但仍有相當多的富餘勞動力,從蔚為大觀的農民工人數可管窺一二,當然這也是農村人口過多所致。)
p29
在所有有著悠久歷史的國家,除了上述抑制人口的那兩大因素,即我所說的預防性抑制和積極性抑制之外,尚有對婦女的不道德習俗、影響健康的製造業、流行病和戰爭等抑制因素。所有這些抑制因素不外乎貧困與罪惡兩大類。每當這些因素被極大削弱時,人口便較為迅速地增長。
(nani評:到了今天的中國,還要加上有毒食物、造假產品,對malthus這應該算一條新的對人口的抑制因素,它也『不外乎貧困與罪惡兩大類』。因為『貧困』,人們吃不起健康食物,若按正常標準生產的食物成本極高,普通人根本消費不起,結果為了賺錢不擇手段的人們『罪惡』地發明出有毒食物、造假產品,以次充好,從而降低成本。這個惡性循環不斷生根發芽,結出了遍地假貨奇葩之國——兲朝。)
第七章
p38
如果幾年間一國出生數與死亡數之比表明人口的增加大大超過該國生產物,或獲得物按比例增加的數量,我們就可以明確斷言:除非移民,不然死亡數就會迅速超過出生數,並可以斷言這幾年人口的增加不能表明該國人口的實際平均增加情況。如果沒有出現其他一些減少人口的原因,該國無疑就會發生週期性流行病或饑饉。
衡量任何國家人口真實而持續不斷增加的唯一準確標準,是生活資料的增加。……(nani注:另一種情況)即:這時,其人口持續不斷增加,而生活資料卻得不到增加,中國似乎就是這樣的國家。如果我們已知的有關中國的各種記述可靠,則中國下層階級人民已經習慣於幾乎靠少的不能再少的食物來維持生活。中國的法律使得該國人口慢慢顯現出了增長的趨勢。處於這種狀態的國家必然會常常爆發饑饉。在其人口同生活資料的比例如此之大,以致其平均產量只夠維持居民生命的國家,時令不好所導致的任何短缺都必然會帶來嚴重後果。
(nani評:別的時候不知道,但想想1949年土共建立政權後長期的『配給制』,無論糧食、副食品or其他輕工業產品一律憑票供應,嚴格限制每個人的使用量,這說明那時中國的農業、工業不能滿足所有人的正常需求,而人口又是如此巨大,那麼當權者充分滿足自己的各種需求後(他們採用特供制度,簡稱『特供』),對其而言等而次次次之的普通屁民只配得到少到不能再少只夠維持餓不死狀態的食物、製成品。即便生活在首都北京,普通人也同樣吃不飽,家人對挨餓一直記憶猶新,我媽口頭禪是“六〇年挨餓的時候”“我可餓怕了”;我爸的胃酸老毛病,也是當年只有紅薯可吃,吃壞了胃……所以Malthus分析得沒錯,而中國當時簡直長期處於饑饉狀態,更有持續三年的大饑荒死人三千萬以上。)
p39
如果通過促進耕作增加對農業勞動的需求,並由此增加農村生產的產品數量,改善勞動者的生活狀況。那麼就完全不必擔心人口按比例增加了。以其他任何方式實現這一目的的嘗試都是不道德的、殘忍的和暴虐的。因此在任何有自由傳統的國家是不可能成功的,推動人口增加也許是國家的統治者和富人饒有興趣的事情,因此這樣可以降低軍費以及在國外銷售的製造品的成本。但是對於這一類嘗試,尤其是當這種嘗試打著所謂仁慈的騙人招牌,因而被普通人民興致勃勃,誠心誠意接受的時候,貧民之友應該留心觀察,全力抵制。
(nani評:Malthus犀利、透徹!結合下中國國情,想想當年毛臘肉為什麼那麼積極推動增加人口,並對生孩子多的母親冠以“英雄母親”的稱呼?再想想現在統治者、兲朝媒體、企業經營者為何總是抱怨中國的“人口紅利”即將消失?對臘肉而言,他說得好聽是為了中國能有更多勞動力,建設祖國大好河山,而他心中真正的想法恐怕正跟George Orwell《動物農莊》中的豬主席一樣要組織維護自己統治的狗軍團;於後者,人口多提供的勞動力多於市場提供的數量,則勞動力價格必然下降,同時便減少“國外銷售的製造品的成本”,所謂的“人口紅利”就是“廉價勞動力”充分供應。)
p41
饑饉似乎是自然最後,最具破壞性的手段。人口增加的能力大大超過土地生產人類生活資料從而減少人口的作用。它們是破壞大軍的先鋒,往往獨立完成這種可怕的行為。如果他們在消滅人口的戰役中失敗了,疾病流行、瘟疫、傳染病和黑死病就會以嚇人的隊形進攻,殺死數以萬記的人。如果仍不能完全成功,嚴重而不可避免的饑饉就會從背後潛步走進,以強有力的一擊,使世界的人口數量與食物數量得至平衡。
(nani評:Malthus所處時代所限,他不可能想像到未來醫學、科學的飛躍性發展,已經解決相當多可對人類進行大規模消滅的惡性流行病。且隨著避孕藥、避孕套、墮胎手術相繼出現,在發達國家人口一直維持在合理範圍內,如西北歐中一些國家、日本,甚至出現人口負增長,以致不得不鼓勵生育;但兲朝永遠是奇葩一朵,當年毛臘肉鼓勵生育造成中國人口迅速膨脹,到後來惡果顯現不得不對人口增長進行干預,但中國不少窮人還是生個沒完不生出兒子不罷休,從來也不考慮你是不是養得起、孩子未來的教育、生活質量。
首先這些人肯定是不理性的,這恐怕跟所處環境文化(延續血脈)、受教育少有關;其次,國家沒有建立能讓他們安心的養老保障。)
第十一章
p61
其實,純粹性愛的快樂,與最進步的理性和最高尚的美德並不矛盾。一個人若體驗過純潔性愛的真正快樂,那麼無論經他體驗過的理性的快樂多麼巨大,也禁不住經常回顧那一時期,認為它是自己整個一生中最愉快的時刻,對其心馳神往、深情懷念,並且非常希望自己能再度生活在那個時期。理性的快樂超越肉體快感,與其說是在於它較為真切和根本,不如說是在於它持續時間較長,牽涉面較廣,並且不易使人滿足。……按照葛德文先生的說法,道德就是對結果的打算,或者像亞齊康德·巴勒十分恰當地表述為,道德就是神的意志,是由一般便利推斷出來的。按照這兩個定義,肉體的快感如果不會產生不幸的結果,就不違反道德法則,如果對它的追求有所節制,為智力的發展留有極大餘地,則無疑會增加生活中快感的總和。
……
在對一切享受(無論肉體的還是智力的)的追求中,理性即我們能夠估算結果的能力,都是適當的矯正者和指導者。因此,較高的理性往往可以防止縱慾過度,但它絕不會因此而滅絕這種快樂。
……關於消滅兩性之間情慾,迄今尚未取得顯著進展。因此,設想這樣一種消滅,只是提供了一種毫無事實根據俄的推測,未得到任何哲學上、概然性的支持。
(nani評:沒錯兩性之間情慾沒法消除,交配的衝動是本能——繁衍的本能。但Malthus不知道,後來出現了各種有效的避孕手段,結果情慾依舊,原本該生的孩子卻都沒生出來,甚至在發達國家人口出現負增長~~~還是要感謝那些發明避孕措施的科學家、發明家,他們解決的了人口過度增長的問題,同時也就消除了——至少在發達國家消除了貧困和罪惡對人口的抑制作用。而Malthus據人口理論所反對的葛德文、孔多塞等人設想的平等自由、可完善性社會,其實在發達國家已經實現了。當然,這絕不是Malthus的問題,畢竟他沒開天眼,能知道幾百年後的事兒)
第十二章
p68
凡是注意死亡表的人都可以確切看到,平均說來,婦女壽命較男人長,雖然我不能說婦女的智力較低,但我以為,必須承認,由於婦女所有教育不同,致力於富有生趣的精神活動的婦女不想男人那樣多。
(nani評:現在認為女性更長壽是因為,較之男性,女性沒有那麼多諸如酗酒、吸菸、嗑藥等不良嗜好,女性很少貪慾、好勇鬥狠、衝動行事不計後果。綜合以上原因,女性相對於男性整體壽命更長。)
人生於世而必死同任何永恆的自然法則一樣是確定無疑的,而且依據的理由也同任何永恆的自然法則一樣。
(nani評:看Malthus火急火燎苦口婆心給大家分析,人不得不死,人不能永生,真是替他辛苦又覺分外喜感)
第十四章
p77
……我充分相信自己的判斷,認為任何社會是不可完善的,不僅就葛德文先生所理解的這個詞的廣義角度,而且我認為就連整個社會的狀況與結構,也不可能向著好的方面發生明顯而驚人的轉變。所謂整個社會不可能向好的方面轉變,我是指,下層階級,即人類最多且從總的觀點來看最為重要的那一部分人的生活狀況,絕不會得到巨大而顯著的改善。我敢斷定,在任何古老的國家,不管富人作出多大犧牲或努力,下層階級人民的生活也不可能達到三十年前美國北方各州人民的那種水平。倘若我能活1000年,而自然規律又保持不變,則我敢肯定,根本不會發生與我的上述論斷相矛盾的事情。
(nani評:哈哈,看來話不能說絕,Malthus真是託大了。自然規律的確保持不變,但問題是誰也想不到後世科技發展突飛猛進,他所“反對的人類和社會的可完善性的論點”中“人口原理”在發達國家早已動搖,人口沒有過分增長,自然也不會攤薄所有人能獲得的食物財富甚至是幸福。那必然不會影響“社會向可完善性發展”)
第十五章
p84
生產奢侈品的勞動,雖然有助於分配全國的產品,不會以權力敗壞所有者的道德,不會因依附性降低勞動者的人格,但卻無助於改善窮人的境況。製造業勞動的大幅度增加,雖然比農業勞動需求的增加更有助於提高勞動的價格,但是由於在這種情況下,全國的食物數量不可能相應增加,因而窮人得到的利益僅僅是暫時的,因為與勞動的價格相比,食物的價格必然會上漲。
(nani評:第二句話,極其符合中國現狀,但為什麼兲朝糧價卻沒有大幅攀升呢?
兲朝現政府雖然一直強調農業之重要性,但他們在實際操作中,則是為了製造GDP拉動就業,最重要的是填滿自己的口袋,拼命發展房地產業、製造業,甚至不惜侵占良田。結果,雖然我們總能從新聞媒體上知道中國畝產又創新高,糧食總產量每年都在漲。可真實情況卻是,兲朝不僅經濟作物如大豆、玉米進口量已經遠超本國產量,甚至主糧的進口量一直在高速增長,泰國的稻米已經不夠進口的了,最近的消息是開始進口美國大米,這也就是為什麼在通脹如此嚴重的兲朝,糧食價格沒有其他商品漲幅那麼瘋狂;而兲朝另一增加糧食、平抑糧價的“特色”方法,就是有毒食品,前面說過人們沒法消費安全食品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價格太高,以次、以假充好則能顯著降低成本,並且能對變質農產品循環再利用。)
悲劇在這裏發生了,哭著跑去看BL!!!
第十六章
2012年5月3日 星期四
GG談Sviatoslav Richter
nani前言:我對古典音樂演奏家、指揮家的理解,全部來自他們的Bach作品。當中最愛GG,其次Karl Richter。接觸Sviatoslav Richter只有一套12平均律,同GG的版本對比,前者溫柔、浪漫;後者更為跳脫、另類。因為不佞只是剛接觸古典音樂,所知甚少,一次乍聽《聖母頌》(好像是這個名字)根本沒想到來自老Bach的12,看人介紹又跑去溫習了一下GG的版本,才震驚於GG心眼兒實在是壞透了~~~在我看來那完全是種顛覆性的詮釋,打破人們習慣的解讀,難怪我一開始聽不出來《聖母頌》跟12的關係~~~之後接著聽Sviatoslav Richter的12,才找回聖母的感覺~~~剛才看到一段GG談S Richter,下面放上來。
GG說:我一直认为在音乐表演界有这么两类演奏者:一种是将手中乐器发挥到极至的演奏者,另一种是与其相反的。 如果我们可以相信历史记载的话,我们看到李斯特、帕格尼尼,还有近现代很多技巧卓绝的演奏家都是属于第一类的。这类演奏者致力于向观众展示自己与手中乐器的关系,并让这种关系成为所有注意力的焦点。 而另一类演奏者则会完全越过演奏技巧这个层面,创造出一个将他们自己与乐谱直接联系起来的幻觉,这种幻觉给了听者一种置身其中的感觉,如同自己投入参与到音乐当中而不是演奏中。在我们的时代,第二类演奏者中恐怕没有比S.里赫特更好的例子了。
我刚说过这类演奏者创造出来的是一个幻觉,确实如此,因为任何演奏者若要忽视乐器技巧上的千变万化是不可能的。 但可能的是,他可以达到一个与乐器完美的联姻,这种联姻使一切技术细节都变得不重要了,所有手段都服务于音乐结构,这时演奏者还有听众就会完全忽视那些花哨肤浅的眩技,而将精力集中到音乐内在的灵魂与气质上。从另一个方面看,演奏者是不可能以贝多芬的方式演奏贝多芬,莫扎特的方式演奏莫扎特的,如果能够完美再现这一过程的话,音乐生活将会变得枯燥;因为这意味着只需要一种终极的权威的诠释,剩下要做的只是将这个诠释不断的重复。 S.里赫特可以将自己巨大的个人性格注入到作曲家和听众之间,这样使我们每次聆听时都会从一种全新的角度看待作品,如同发现一部新作品一样。
我第一次听里赫特演奏是1957年5月,在莫斯科音乐学院,当时的曲目是舒伯特的降B大调奏鸣曲,他最后的奏鸣曲,也是最长的一首。 里赫特的演奏是我听过最慢的,将本身已经很长的曲子变得更长。 说到这里应该坦白两件事。第一,也许听起来比较另类,我对舒伯特的音乐并不感冒,我很不适应曲子中运用的重复的音乐结构,而且在听舒伯特的长曲子时总是感到局促不安。 第二,我几乎不出席现场音乐会,宁愿在家里听录音,这样可以不受外界或视觉上的干扰。 我提这些是因为当里赫特以极慢的速度弹奏这首极长的曲子时,我告诉自己,后面一小时够我受的。
但实际发生的是,在之后的一个小时里,我被带进了一种催眠状态。 所有关于舒伯特音乐的成见全都抛之脑后,那些我认为次要的音乐细节全都变成了有机的组织,很多细节我到今天还都印象深刻。 在我眼前发生的就像是两个看上去对立的性质融为一体,高度理性的结构剖析通过近乎于即兴演奏的方式呈现出来。 这一刻我意识到,我面对的是我们这个时代所出现的最强有力的沟通者,诠释者。 --格伦古尔德
GG說:我一直认为在音乐表演界有这么两类演奏者:一种是将手中乐器发挥到极至的演奏者,另一种是与其相反的。 如果我们可以相信历史记载的话,我们看到李斯特、帕格尼尼,还有近现代很多技巧卓绝的演奏家都是属于第一类的。这类演奏者致力于向观众展示自己与手中乐器的关系,并让这种关系成为所有注意力的焦点。 而另一类演奏者则会完全越过演奏技巧这个层面,创造出一个将他们自己与乐谱直接联系起来的幻觉,这种幻觉给了听者一种置身其中的感觉,如同自己投入参与到音乐当中而不是演奏中。在我们的时代,第二类演奏者中恐怕没有比S.里赫特更好的例子了。
我刚说过这类演奏者创造出来的是一个幻觉,确实如此,因为任何演奏者若要忽视乐器技巧上的千变万化是不可能的。 但可能的是,他可以达到一个与乐器完美的联姻,这种联姻使一切技术细节都变得不重要了,所有手段都服务于音乐结构,这时演奏者还有听众就会完全忽视那些花哨肤浅的眩技,而将精力集中到音乐内在的灵魂与气质上。从另一个方面看,演奏者是不可能以贝多芬的方式演奏贝多芬,莫扎特的方式演奏莫扎特的,如果能够完美再现这一过程的话,音乐生活将会变得枯燥;因为这意味着只需要一种终极的权威的诠释,剩下要做的只是将这个诠释不断的重复。 S.里赫特可以将自己巨大的个人性格注入到作曲家和听众之间,这样使我们每次聆听时都会从一种全新的角度看待作品,如同发现一部新作品一样。
我第一次听里赫特演奏是1957年5月,在莫斯科音乐学院,当时的曲目是舒伯特的降B大调奏鸣曲,他最后的奏鸣曲,也是最长的一首。 里赫特的演奏是我听过最慢的,将本身已经很长的曲子变得更长。 说到这里应该坦白两件事。第一,也许听起来比较另类,我对舒伯特的音乐并不感冒,我很不适应曲子中运用的重复的音乐结构,而且在听舒伯特的长曲子时总是感到局促不安。 第二,我几乎不出席现场音乐会,宁愿在家里听录音,这样可以不受外界或视觉上的干扰。 我提这些是因为当里赫特以极慢的速度弹奏这首极长的曲子时,我告诉自己,后面一小时够我受的。
但实际发生的是,在之后的一个小时里,我被带进了一种催眠状态。 所有关于舒伯特音乐的成见全都抛之脑后,那些我认为次要的音乐细节全都变成了有机的组织,很多细节我到今天还都印象深刻。 在我眼前发生的就像是两个看上去对立的性质融为一体,高度理性的结构剖析通过近乎于即兴演奏的方式呈现出来。 这一刻我意识到,我面对的是我们这个时代所出现的最强有力的沟通者,诠释者。 --格伦古尔德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