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6月30日 星期四

《徒然草》——吉田兼好 (三)

第一四二段
……
舍世之人孑然一身,与万物无涉,每多蔑视牵累多者遇事谄人且嗜欲深,此时属不当。若以当事者之心忖度之,
为其所爱之亲与妻子故,忘廉耻,为盗贼,亦属必然也。捕缚盗人,但因其恶行而治其罪,何如使世趋治,免世人于饥寒乎!人无恒产则无恒心,人穷则为盗,世不
获治则有冻馁之苦,罪人亦不可绝迹。陷人苦境,使人犯法,复治之以罪,实可悯已!

然而如之何始可惠人耶?上去奢费,抚民劝农,则下有利,无可疑也。苟衣食粗足,犹为恶事,是可谓真正之盗人矣。

第一四六段

明云座主遇相者,问曰:“余得无兵仗制难耶?”
相者曰:“确是有相。”

问曰:“何谓也?”
曰:“君身原无伤害之虞,然苟思及此并蒙垂询,是既已有危难之前兆矣。”

后明云果中矢而亡。

第一五零段
“欲习得艺能之人,当其未臻精熟时,未必愿为人所知,唯于暗中努力,而一俟艺能成就,始出现于人众之中,是则诚为可慕也。”此人只所常言者。

然作如此语者,必不能习得一艺也。

自艺能未精之辈而侧身于名手之中,备受嘲讽而不以为耻,不顾他人之非议而仍能泰然好之不止者,于此艺虽无天分,然不泥于其道,复不任意妄为,年复一年,终能出平庸之辈而臻于名手之位,德高望重,博得无双之名。

天下有名手之称者,其始皆有拙劣不堪之名,又有最劣之瑕疵,然斯人也,谨守正道,不自放任而终成一世之名家、万人之师表,此事诸道均无以易也。

第一八八段
……
年幼之时,于诸事欲立身,亦欲成大道,习技艺,为学问,劳心筹划久远之计,但终以来日方长,遂至怠惰,故仅纠缠于当前琐事以送日月,一事无成而身老矣。终则未精一艺,亦未能力身若始初所设想者,纵悔恨亦不得返老还童,而若下坡之车轮,速入衰老之境也。
……

第一八九段
今日虽思欲为某事,而此外又有其他急事,如此一日遂于忙乱中度过矣。

等待之人,有事不来;
不速之客,飘然而至。
可靠之事,不能如愿;
不意之事,反甚遂意。
烦难之事,圆满了结;
简易之事,却生遗患。

日日度日,绝不与所设想者相似。
一年间事亦若此,一生间事亦若此。
虽云前之所望皆不得实现,自亦有不与本愿相违之事,要之终觉事物难定。若唯觉世事无定,是诚为至确之论也。

第一九四段
达人观人之眼当无丝毫舛误之处。
譬如某人构虚言于世以惑众,有径信以为真而为之所绐;
有信之甚笃,更以己意附会之者;
有于诸事皆不在意,而不留心于此者;
有略生疑惑,然而难以确之可信或不可信者;
又有虽不以为然,然自忖既已有人言之,事亦容或有之,遂不复深究者;
又有经过种种推量,若有所悟,颔首会意,面露微笑,实则一无所知者;
又有先做种种推测,似觉有理,既而又似觉有误,因而处于疑惑状态者;
又有无何可怪,拍手而笑者;
又有心知其伪而口不言,心知其为流言而又不拟有所举措,因而与不知之人混同者;
又有自始即心知虚言之本意,然非但不加嘲笑,反而推波助澜,助纣为虐者。
知事物之真相者于愚者中之此等伎俩无论言辞与神色均能有所感受并详知之而无所遗漏。矧明智之人见迷惑之我辈实了如指掌也。
但此等推量,皆不得准佛法而言之也。
(作者观察细致,思维更是缜密、深刻。)


2005年6月27日 星期一

极不明白的事

为什么每次打完针后就有人拍我的左胳膊,周日打完针,最疼的周一、周二大家就跟赶集似地,向我大掌挥来。不打的时候反而没人拍,他们是不是都算计好日子了?!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2005年6月26日 星期日

左右手



不知道为何你会远走
不知道何时才再有对手
我的身心只适应你
没力气回头

不知道为何你会放手
只知道习惯抱你抱了太久
怕这双手一失去你
令动作颤抖

尚记得
左手这一脸温柔
来自你热暖在枕边消受
同样记得当天一脸哀求
摇着我右臂
就这样而分手

从那天起我不辨别前后
从那天起我竟调乱左右
习惯都扭转了呼吸都张不开口
你离开了却散落四周

从那天起我恋上我左手
从那天起我讨厌我右手
为何没力气去捉紧这一点火花
天高海深
有什么可拥有

留住你别要走
无奈怎能够
除下在左右我的手扣
有爱难偷



2005年6月25日 星期六

《烈火中永生》中的一个问题

2005年是赵丹先生诞辰90周年,喜欢赵丹,但他的电影看得实在是少,一下子想到《烈火中永生》中的许云峰,心中无尽感慨。
《烈火中永生》电影中有一个细节,许云峰来到普志高经营的书店,书店里的广告牌子上有这样几个字:
《风萧萧》  无名氏
《风萧萧》为长篇間諜小说,曾连载于《掃蕩報》,描写了國民黨地下工作者与扶桑人针锋相对的斗争,书店出此广告显然是为了掩饰其共產黨身份,其用意在今天看来倒真是幽默。
不过《红岩》有一个明显的错误,《风萧萧》的作者根本不是无名氏,而是徐訏。

那么现在我就有点糊涂了,到底这是普志高的错误还是剧务的問題,如果是剧务的错误那也没什么可说的;如果这是电影为了表现普志高的警惕性较低,根本从未读过
掃蕩報》和《风萧萧》的单行本,因疏忽弄错了名字,犯了这样一个低级错误,业务素质如此之低的地下工作者不被國民黨盯上,还
真是怪呢。
时隔多年不知还有谁能解答这个疑问。

我所看过徐訏的长篇小说仅《风萧萧》,看得最多的还是中短篇小说,尤为引人的是他对世情的洞悉,于笔端不温不火,一一道来。更为可观的是他对心理的描写,可与之相比较的我只想到了茨威格。二者均以描写细腻著称,徐訏冷静客观,后者热情却无节制。

徐訏这个名字大家恐怕比较陌生,他和张爱玲、无名氏、钱钟书在抗扶桑战争中后期曾是风头极健的作家,解放后声名一度沉寂。同张爱玲、钱钟书相比,徐訏恐怕知者甚少。
关于他的生平及介绍大家可以搜搜,我就不多说了。总之这是我极爱的一位现代作家。在我的博客提一提,虽然影响不大,能有更多的人知道他,也是好的。

2005年6月25日(农历二〇〇五年五月十九)星期六

及:发现赵丹同徐訏的缘分不只《烈火中永生》,二人均于1980年过世。
又及:发这么篇博客,也有敏感词汇,不知道还有人能看懂吗。


  


2005年6月24日 星期五

《徒然草》——吉田兼好 (二)

第七七段
世间有一时喧腾众口之事,然本应于之无涉者却知之甚悉,既以语人,复详询于人,是甚不足取!此种情况尤以穷乡僻壤之僧众为甚。彼辈热心探寻一如己事,复侃侃而谈如数家珍,竟不知彼辈何以知之如此详尽也。
(这隔今天不就是八卦嘛)

第七九段
无论何事均作不甚了然之状,此种态度至佳。上品之人虽知之而不做知之之态,而来自鄙野之辈反作似无所不通之应答。因此闻之者为之无地自容,而其人反自鸣得意,甚卑劣也!明辨之道,必讷于言,不问则不答,是实大佳事。

第八二段
或曰:“薄绢制装裱甚易损坏,奈何!”
顿阿闻之:“薄绢装裱物之上下两端易磨损,轴上螺钿制贝片有脱落者,皆大佳事!”此实为卓见。

或谓一部草纸装帧格调不一,望之令人不快,然弘融都云:“凡物必整齐成套,此无聊人所为之事。未若参差残缺为佳!”此语诚有味。事事皆整齐一致,实不堪也。

未了之事保其原状,不独有味,且予人以生机无尽之感。又有人曰:“营造大内亦必留若干未了之处。”先贤所著内外之文,残缺文章段落亦甚多也。
(作者跟我想得差不多,最后一段可以参照《红楼梦》)

第一零八段
……

有人来告我命必尽于明日,则今日存命之间可恃者何事,可为者又何事耶?然而我等存命之今日一日或彼时复又何异?一日之中,饮食、便通、睡眠、言语、行走等
等不得已而浪费多时。其余暇虽不多,却用之于无用之为无益之事,讲无益之语,思无益之事,如此则岂止推移时日,是为旷日度月送却一生,愚之尤者也。

第一一二段
……
人间之交往,欲去之无一不难。若随世俗而难于缄默,则交往不绝,欲多身苦,心无瑕日,一生但阻于杂务小节,空空度过矣。

日暮而途远,吾生已蹉跎。当前正放下诸缘之时也。既不欲守信,亦不欲顾及礼仪。不解此意者谓此人为狂人,谓此为丧心与无情。然谤既不介意,誉自亦不入于耳也。
(痛快!)

第一一六段
昔人拟定寺院之名以及此外诸物之名时毫不穿凿,但就其本来面目平易称之而已。近时则闻多有运思过深而欲于名称之上炫示才华者,甚可厌也。

人名用僻字,无聊之举也。凡事必求新奇,好异说,浅才必有之事也。
(我家孩子以后就叫“三儿”“四儿”,其实古龙后期作品的人名都很平易)

第一二三段
为无益之事以排遣时日者,可谓愚人。亦可谓为僻事之人。为国为君而必为之事多矣,故余暇无几。人身不得已而为之事,第一,食物;第二,衣服;第三,居所。人间大事不过此三者。不饥、不寒、不为风雨所犯,静以度世,人生乐事也。

但人皆患病,为病所困则愁苦难忍,故医疗之事不可忘。衣、食、住与医药四者求而不得谓之贫;此四者不缺谓之富;营求四者之外谓之骄。四者但求俭约,则无人不足矣。
(我对“富”“幸福”的理解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了)

第一二七段
改之而无益之事,虽不改可也。


闲的,说说衣服吧

今年,我疯迷上了白球鞋,以前很讨厌白色鞋子,现在竟然变性了,这正所谓世事无常才有趣嘛!
白球鞋,系带和不系带的配休闲服真是漂亮,不费什么心思就可以穿出个人的风格,总之今年就是喜欢白球鞋了。
但愿这个帖子别让房房看到,否则这厮又要暧昧地跟我提什么《苦月亮》了:
。人家会脸红地!


下面的话题就女孩子了
说说内衣吧,我特别特别喜欢jockey的内衣,北京只在东方广场看到过。
这个牌子的内衣样式简洁,没有那些花俏的装饰,可设计者却相当注意细节的刻画,尤其是内衣上柔和的弧度,必定是用心之作。有些种类内衣肩带的设计也很特别。
我的习惯是一旦喜欢上什么东西和牌子,属于天长地久型的,这放到广告术语中,就是品牌忠诚度高的优质客户哦。所以这里有卖东西的,一定要努力争取我哦。


----------- -----------
2008年1月5日,補記:
現在還在穿jockey~~~,這個牌子的衣服確實不錯


2005年6月21日 星期二

《徒然草》——吉田兼好 (一)

第五段
身遭不幸而忧思甚深者,率尔落发皈佛,此实不足取。何如紧闭双扉,若存若亡,于一无所待之中静度流光,此则余之所望者也。显基中纳言云,以无罪之身而思一望所之月,余深有同感焉。 

第六段
自身尊显者亦无子嗣为佳,况碌碌之辈哉!若前中书王、九条之太政大臣、花园之左大臣皆愿及身绝嗣。染殿之大臣亦云:“无子孙乃大佳事。有子孙儿不肖则可悲已!”语见世继翁之故事。昔圣德太子修造御墓时亦云:“此处应断,彼处应切,欲令断绝子孙之后。” 

第七段
若无常野露水不消,鸟部山云烟常住,而人生于世亦得不老不死,则万物之情趣安在?世间万物无常,唯此方为妙事耳!
…… 

第二五段
飞鸟川之深渊与浅滩变易不定,世之无常亦若是也。时移事易,乐尽悲来;华馆春风化作荒郊野外,或屋庐依旧,而主人已非畴昔。桃李无言,孰可与昔者?况远古高贵之遗迹,又实若浮云朝露耶!

……尤是观之,过滤身后诸事甚不智也。 

第二六段
有不待风吹而自行散落者,人心之花是也。忆昔伊人之深情挚语,一一了无遗忘,而其人则成路人矣!其悲盖过于死别焉! 

故有见染丝而悲者,有见逵路而泣者。堀川院百首之歌中有云:
旧地情深我又来,
伊人不见此心哀。
墙边芳草丛生处,
唯见菫花数朵开。
如此寂寞之景,诚或有之。 

第二九段

静思之,万事中唯往昔之恋情最难忘。人定之后,欲遣长夜,乃清理什物,而于欲弃去之故纸中见王者手迹与乘兴所画之画,而此心遂萦怀于当日情景中。至于在世
者之书信,以其年久,亦不禁忆及系何时、何年之事而感慨系之矣!昔日常用之器具,本无心护持而长久无损者,亦令人黯然神伤! 

第三十段
……
怀念者在世时尚且如此,矧斯人不久亦当物化,则仅借传闻而有所知之子子孙孙更有何感情可言?此后即不复有人凭吊此地,乃至何人之墓亦无人知,年年唯有情者动情而一望墓上至春草而已!终而临风呜咽之松亦不待千年而摧折为薪,古墓则犁为田地,并其形迹亦不可求索矣,悲夫! 

第三八段
……
唯就力求智慧与欲为贤者之人言之,智慧出则有虚伪,才能徒增烦恼而已。

传闻而知者与夫学而知者非真智也。何谓智?可与不可,一也。何谓善?至人无智、无德、无功、无名。何人知此,何人传此于后世?此非隐德而守愚,盖已并贤愚得失之境而超越之矣。以愚迷之心求浮世之名利,率皆此类也。万事皆非,既不足道亦不足愿也。 

第三九段
人或问法然上人:“念佛时常有睡意,是行不坚定,如之何可除此障耶?”
答曰:“请于醒时念佛可也。”
此言何等可感!
……

(可能很多人觉得这段话讽刺又幽默,但我讨厌和尚这种答非所问的聪明话,不过提问人的这个问题也真是呆。) 

(我喜欢在很短的空闲时间读些简短的小故事,看完聊斋又找了本吉田兼好的《徒然草》,这是很有意思的短篇小散文,作者的某些思想挺合我的胃口,今天摘抄的段落,除了第三九段,都是我极喜欢的。)

2005年6月22日(农历二〇〇五年五月十六)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