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31日 星期六

好有愛

前陣子看人說馮翊綱曾在文章里透露黃士偉是同志來的!
哈哈,我眼神夠犀利,早就有這個懷疑啦——好得意的說!
馬上回帖:
看來我猜對了~~~

但沒想到的是黃士偉和宋少卿一樣大~~~

結果今天看到有人回復:
看來我猜對了~~~

但沒想到的是黃士偉和宋少卿一樣大~~~
---------- ----------
上头这句我用"西班牙文"念的,哈哈。

沒想到自己無意中說了這么一句~~~滅哈哈,好想聽宋少卿用西班牙文念一遍呢……
可惜,不是瓦舍迷一定看不出笑點~~~
為什么身邊看瓦舍的人那么少呢~~~
遠目……

居然被我找到了視頻!!!人品太好了!



2009年1月29日 星期四

武侠世界的三国演义 - 和菜头

原來和菜頭也喜歡古龍呀,都提高到“大師”的地位上啦,滅哈哈!看得我心花都怒放了!!!是的是的,在我心中古龍大俠一直是宗師級的~~~
在生活上,古龙是三个人里唯一一个坚持生活即艺术的人。他活在一个武侠世界里,有美女醇酒,有千金散尽,和他笔下的人物并没有什么不同。所以,古龙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
嗯……這段寫得就是那么回事兒!!!

梁羽生的文平平淡淡,實有流水帳之嫌,說他是個匠人毫不委屈~~~
有一點同和菜頭看法不同,金庸憑《鹿鼎記》《天龍八部》已可擺脫大匠地位,正在向大師的道路前進時又封筆了~~~那我就當他是江郎才盡好啦,滅哈哈……
對金庸比較反感的是他“借鑒”的能力,不得不說他看過的書確實不少,在這些書的基礎上他做到了信手拈來、融會貫通,總能游走于“抄襲”的邊緣~~~前期還可以理解,可是到了后期,在《鹿鼎記》里也能看到借鑒的影子,這就有些說不過去了~~~

另外,可能是受古龍大俠風范的影響,老實領教不來金庸的八面玲瓏、長袖善舞,說他是作家,倒不如說他是個成功的商人~~~他的作品和人格要分開看~~~當然這沒什么不好,只是我更傾向于古龍這類人如其文的作家,尤其在武俠小說領域,才益發的詩意、暢快,既有快意恩仇,亦有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無奈同蒼涼……

鑒于和菜頭的電腦能力太強,就不給出鏈接了,怕他看出反鏈——人家會害羞滴~~~
以下為全文:
武俠世界的三國演義

梁羽生去了,古龙走得更早,只剩下金庸。我小学时代里武侠世界的三分天下终于一统,央视的张大胡子高举金庸的招牌一路高歌猛进,大概以后的小朋友就知道金大侠了吧?

金庸做报人,当年在香港撰文大骂CCP,又用《笑傲江湖》影射时局。但是不妨碍多年后归来,大唱赞歌。一帮互联网精英被钱烧傻了,请他去西湖论剑,去华山论剑,他也欣然答应。浙江大学请他去教书,招收博士生,他比互联网精英烧得还昏,真接了博导的帽子戴上。央视要拍他的《笑傲江湖》,他收一块钱版税,给足面子。拍出来恶评如潮,他也能勃然变色,和广大网民怒在一起。金庸这个人八面玲珑,长袖善舞,又懂得顺势而为,见机行事,一世做人多金有名,真是很像曹阿瞒。

古龙和另外两位相比,实在是时代的不幸。金梁不过是匠人而已,古龙是真正的大师。考虑一下古龙的时代背景就能理解他的伟大---无论是传统武侠还是新派武侠已经大行其道,武侠这种文学体裁被写得密不透风,但是古龙能够用一杆笔杀出重围,劈出了自己鲜明的风格,塑造出不输于金梁笔下的文学形象。他所写的李寻欢、楚留香别有Smart的风流潇洒趣味,更具备中国武侠中没有的西方人本思想,强过在金庸、梁羽生这样在传统武侠上叠床架屋的大匠太多。

有人喜欢把古龙的成功归结为才华或者是聪明,这对古龙并不公平。如果看过古龙早期的作品就知道,金庸、梁羽生那样的武侠小说他也能写,而且技巧和文笔都不输于他们。但是,这么写下去,他无非是金庸第二,梁羽生第二。所以,他以一人之力开辟出了一种完全不同的武侠小说,彻底摆脱了所谓新派武侠的路数,自成一派,做了古龙第一。在生活上,古龙是三个人里唯一一个坚持生活即艺术的人。他活在一个武侠世界里,有美女醇酒,有千金散尽,和他笔下的人物并没有什么不同。所以,古龙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可惜天妒英才,英年早逝,让人联想起三国里吴国的孙策。

梁羽生的武侠小说和武侠的关系不大,看下来都是一帮带兵刃的古代知识分子。他的国学和历史底子对于他的小说并没有多少正面贡献,反而因为它们束缚了创作的手脚。梁羽生的武侠小说始终有种不够舒展的感觉,论富丽堂皇不如金庸,论构思精巧不如古龙,笔法枯涩凝滞,故事性不强。秀才带刀,始终没有真正的草根侠客那种洒脱爽利的劲头。对于读者来说,读梁羽生的武侠小说是一种受教育的过程,诗词、历史、文化样样都有,唯独不是一种享受。

在武侠小说的领域里,梁羽生的贡献在于开山。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会被记住,但是未必吃的时候用上了镇江香醋,也不会有姜末去腥。在传统武侠之外,梁羽生贡献了新派武侠。虽然没有办法和古龙这样的大宗师相比,但是不能否认他在文学史上的价值。谈到新武侠,必然要谈到梁羽生。只是作品如何,那就见仁见智了。他的一千万字的作品,到今天能让人记得的并不多,让人还能提及的角色也并不多。一个对自己有所期许的旧式知识分子以武侠小说而闻名于世,怕未必见得是一件愉快的事情。所以,金庸要去当博导证明自己对历史有造诣,梁羽生要谈大众文化强调武侠也有文化价值,风光背后都是内心的煎熬。考虑到梁羽生的格局和水准,可以参照蜀汉的刘备。

如今三足鼎立的局面已经终结,偶然看到后人还在模仿金庸就觉得惋惜。金庸的全胜其实已经封杀了新武侠领域内的一切可能,要想在武侠小说上有所建树,就只能走古龙的路。然而看看温瑞安就知道,这条路何其困难,多么容易就画虎不成反类犬。反而是黄易继承了古龙的衣钵,因而让我们今天看到无数YY和穿越武侠。但是,武侠小说走到这里也已经到了尽头,气数尽散,只能是小众的读物。所以,在周星驰的《功夫》里,伟大的侠客们隐藏在猪笼城寨,在寻常琐碎的生活里慢慢老去。


2009年1月26日 星期一

一個笑話

《笑林廣記》是本極有趣的笑話集,“據周作人《苦茶庵笑話選》(北新版)考證,該書內容是從馮夢龍《笑府》丶李卓吾《笑倒》丶石天基《笑得好》另等書中選輯出來的。”

這本集子,對明清兩季的時弊多有嘲諷,尤其是貪官、武官、酸秀才、醫生、僧道等等。也許很多人以為笑話的作用不過是解悶、引人發笑。然而《笑林廣記》,未嘗不可視作是對當時社會环境及眾生態一種戲謔的反映。反過來想,為什么時人會以此作為笑料?而聽者為什么又會發笑?其中的邏輯關系是有相當社會基礎的。就好像現在流行于網絡的各種諷刺笑話,如果它們能保留更長的時間,那么幾十年後它們也就成為了今天歷史的佐證。

李敖曾說過,請注意歷史上嚴厲反對(or积极倡导)的事情,那么在當時就一定是相當猖獗(or消极)的。所以我養成了一種反過來看的習慣,去外地的時候,你會發現當地政府掛出橫幅、寫出布告需要打擊的事情,那么在當地就一定是屢禁不止的。

《笑林廣記》也可以這么看,雖然其中不乏低俗、下流、惡俗不堪的內容,拋開這些不談,你能從中看到當時普通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舉個例子,以前看書總見人提到丁祭,記憶深刻的是《桃花扇》一齣丁祭暴打褲子襠里軟那是相當精彩,可丁祭之后該怎么辦?尤其是我這種吃貨,就相當關心那些祭品的去處,結果在《笑林廣記》里就找到了去處。

因為是笑話,那么也不可過于認真,所以就要結合同時代的筆記、小品去印證其真實性。總之多看基本書,大約沒什么壞處,頂多是像我一樣擁有一顆邪惡的小靈魂罷了。其实,看多了你会发现《笑林廣記》基本上是一本相當靠譜兒的世情書。
話說回來,從該書中也能看出,笑話這東西果真是有時代性,我經常會給人講其中一個《哭響屁》做測試,至今為止沒有一個人聽得出門道~~~
 一人以幼子命犯孤宿,乃送出家,僧設酒款待。子偶撒一屁甚響,父不覺大慟。
僧曰:「撒屁乃是常事,何以發悲?」
父曰:「想我小兒此後要撒這個響屁,再不能夠了。」

如果對當時的風土人情、僧侶生活沒有一點了解是笑不出來的。其實,今人本來應該看得懂,只不過中國政府的愚民教育讓你變得不懂了。你如果能明白這則笑話,就會知道自古至今的和尚大多不是什么好東西。真正談得上是得道高僧如弘一者那是少之又少,大多數還是像今天少林寺里那位CEO,除去一個光頭是普通人沒有的,反倒益發地勢力、貪婪、淫穢。所以聽人談到對CEO和尚的不忿,我倒以為大可不必動怒,此類敗壞德行的和尚,古已有之本不稀奇,佛門向來不是什么清凈地。

如果還看不懂呢,再轉一段鄭板橋的《与豸青山人书》:
  刑律中之笞臀,實屬不通之極。人身上用刑之處亦多,何必定要責打此處。設遇犯者美如子都,細肌豐肉,堆雪之臀,肥鵝之股,而以毛竹板加諸其上,其何忍乎?豈非大殺風景乎!夫堆雪之臀,肥鵝之股,為全身最佳最美之處,我見猶憐,此心何忍!今因犯法之故,以最佳最美最可憐之地位,迎受此無情之毛竹大板,焚琴煮鶴,如何慘怛?見此而不動心憐惜者,木石人也。女人之兩隻乳,男子之兩爿臀,同為物之最可愛者。人無端而犯法,其臀則未嘗犯法,乃執法者不問青黃皂白,動輒當堂吆喝,以笞臀為為刑罰之第一聲,此理實不可解。

  我又不知當初之制定刑律者,果何惡於人之臀,懲罰時東也不打,西也不打,偏欲笞其無辜之臀也。臀若有口,自當呼冤叫屈。昔宰范縣時,有一美男犯賭被捉,問治何罪,按律須責四十大板,當堂打放。餘謂刑罰太重,曷不易之?吏對不可。余無奈坐堂,但聞一聲呼喝,其人之臀也褪露於案前,潔如玉,白如雪,豐隆而可憐,笞責告終,幾至淚下。人身上何處不可打,而必打此臀,始作俑者,其無後乎!足下嘗謂犯法婦女之摑頰掌嘴,最為可憐可痛。桃腮櫻口,豈是受刑之所在乎?板橋則謂男子笞臀,尤可痛惜。聖朝教化昌明,恩光普照,將來省刑薄稅,若改笞臀為笞背,當為天下男子馨香而祝之!

我邪惡滴一笑,滅哈哈……滅哈哈……應該懂了吧。請注意標紅處,嗯……鄭板橋同學滴性取向實在值得大書特書一下下啦!!!

看到這篇文字就想到李漁《無聲戲 - 男孟母教合三遷》,與此文頗有異曲同工之妙,抄錄於本文結尾,聊備一格(請注意,里面的尤瑞郎是一個男人):
……
  皂隸拖下去,正要替他扯褲,忽然有上千人擁上堂來,喧嚷不住。福建的土音,官府聽不出,太守只說審屈了事,眾人鼓噪起來,嚇得張惶無措。你道是什麼緣故?只因尤瑞郎的美豚,是人人羡慕的,這一日看審的人,將有數千,一半是學中朋友,聽見要打尤瑞郎,大家挨擠上去,爭看美豚

  皂隸見是學中秀才,不好阻礙,所以直擁上堂,把太守嚇得張惶無措。大守細問書吏,方才曉得這個情由。皂隸待眾人止了喧嘩,立定身子,方才把瑞郎的褲子扯開,果然露出一件至寶

  只見:嫩如新藕,媚若嬌花。光膩無滓,好像剝去殼的雞蛋;溫柔有縫,又像?出甑的壽桃。就是吹一口,彈半下,尚且要皮破血流;莫道受屈棒,忍官刑,熬得不珠殘玉碎。皂隸也喜南風,縱使硬起心腸,只怕也下不得那雙毒手;清官也好門子,雖一時怒翻面孔,看見了也難禁一點婆心。
  太守看見這樣粉嫩的肌膚,料想吃不得棒起。欲待饒了,又因看的人多,不好意思。皂隸拿了竹板,只管沿沿摸摸,再不忍打下去。挨了一會,不見官府說饒,只得擎起竹板。
……
遙想當年南風之盛,實令今人遐想無限……

另外補充一句,發現如今有些人極其無恥,把古人的東西直接拿過來翻成普通話就敢號稱原創了,欺負古人不會找你要版稅嗎?!過分!!!


2009年1月25日 星期日

新年要幸福......

新年了,照例不看春晚,倒是滿喜歡在各個blog里切換,看他們都寫了些什么~~~
看了很多,還是最喜歡沈睿老師的文,樸素的文字里脈脈的溫情……
這樣的幸福,真是難得呀……
牛年要來了

周五晚上看了一个很长的英国电影《重访布莱特晒德》。我们都喜欢。

周六,一个学生要补考,我去学校给他做补考。他说,学生会把你吃掉的。我没说话。上上个星期日,已经毕业的学生给我写信说来看我,我很忙,可是不愿说不,就招待他们。他们一个要去日本在海军基地工作,一个要去飞行学校做海军陆战队的飞行员。吃饭聊天,整整聊了一个下午。总是这样,周末的时候,会有学生请我帮助。我很少说不,因为我毕竟是老师。可是今天开车去学校的时候,肚子疼起来,我只想躺下,真希望我当时没答应他。

学生补考完,从办公室出来,天气寒冷。刚才看了温度,跟北京差不多,虽然最低气温比北京高,但是最高气温几乎一样。我回到家,上床躺着。他给我做了茶,茉莉花茶放进牛奶。我说,你为什么不记得?中国的茉莉花茶不能放奶,只有英国茶可以放奶,不然不好喝,再说,茉莉花茶的水不能滚开,八成开就行了。他说,我从来不喝茶,怎么能记得你的复杂的泡茶程序?我都没注意我给你的是什么茶。我拿了一包就是了。我没说话,是的,他一辈子没喝过茶。他不喜欢茶。我的茶叶也是复杂,他不懂。他给我拿了止疼片来,要我吃。我吃了,躺在那里,他过来也躺下,陪我说话。我们谈昨晚我们看的英国电影。他认为这个电影讲的是艺术和宗教的关系。我想这个电影讲的是宗教的黑暗。喜欢黄昏躺在床上和他闲聊。

他是一个非常坚定的无神论者。他开玩笑说,他刚刚打完上帝的屁股。上帝已经承认错误了,不能再蛊惑老百姓。我摇头:你接受过天主教的洗礼,从小就去教堂,怎么如此不宗教?他说,从六岁起我在教堂帮助神父做礼拜,我就明白上帝是神父拿来吓唬人的。他给我讲他小的时候在教堂里淘气的事情。他说教堂里的胖神父非常贪婪,常常到各家去要这要那。他很讨厌这个神父。弥撒完有的时候他会帮助从教徒那里敛钱。他说我偶尔会偷偷地拿一块钱,去买糖果吃。一次他被他哥哥发现了,他不得不从此跟哥哥分这一块钱。后来来了一个新的神父,他喜欢新神父,就从来没再做过。他的哥哥现在是一个非常虔诚的教徒。我说你哥哥大概是给你赎罪。他点头,说,几年前他回到他出生的村庄,来到那个小教堂,给教堂里放了一笔钱。我不信教,但是我来偿还我小的时候淘气偷的钱。我怀疑上帝就是从这件事开始的。因为我担心上帝会看见,会惩罚我。结果上帝什么也没看见,我明白没有惩罚这一说。我说,惩罚会是你来生的事情。他说,你说的是佛教吧,不是天主教!我们笑。

我好一点,起来,穿好我刚买的银灰色的毛呢连衣裙,这条裙子过膝盖,镂空绣花,Lord & Taylor大减价,我买得十分得意,再套上我的新高筒靴,一身新,过年的样子。他抬头看看在镜子前自我欣赏的我,说,看起来像个小学老师制服。我冷眼看自己,还真是。笑:要好好听老师话啊!他帮我戴好帽子穿好外套,外面寒风凛凛。我一身新,高高兴兴出去吃饭,庆祝中国新年。

从餐馆回来,他看电视,我跟朋友在电话上聊天。睡觉的时候,他在我耳边说,祝你新年快乐。我说,还得等呢。今天早上醒来,他又在我耳边:祝你新年快乐。我说,还得等呢。他忍不住大叫:你天天都说中国新年,连新年的饭都吃了,新年的觉也睡了,怎么新年还没到?中国的新年快来吧!我祝贺新年都祝累了!

我笑:明天才是牛年呢。
1/25/2009
祝每个这里看我的朋友中国新年快乐!

轉載出處:牛年要來了


2009年1月15日 星期四

Try to Remember - 玻璃之城






含淚推薦!!!

在看唐魯孫先生的一系列書,饞蟲大起!!!
太好看了!!!
我餓了!!!
吃貨的心……澎湃了!!!
好糾結!!!
所以,甭說什么“含淚推薦”了,就是“泣血推薦”都成,只不過哭不出來罷了~~~

以前看周作人、梁實秋二先生所述北京之吃食,大抵普普通通平平常常,甚至不乏粗陋之處,給人感覺實與六百余年帝都之繁盛相去甚遠。
再看“饞人”如唐先生,則境界大開,全不是當初的“錯覺”~~~
估計這就是窮學者同富室大家、官商巨子的區別吧~~~

另外,其中濃郁的北京味兒,就是身在北京都已經感受不出多少了!
說真的,如今的北京,三代以上操北京話的北京人都少見,沒有語境,北京話里一些專有用語實在沒什么機會也想不起來說,可是在唐魯孫先生的書里,太身臨其境了!!!
什么塊兒八毛、海啦去了、烏漆麻黑、像不像三分樣、滿擰、擺譜兒、打哈哈兒、白嘴兒、溜溜縫兒……親切得不得了!
記得有一次聽人說“麻利兒的”,都能把我感動壞了,更何況是這本書,簡直俯拾皆是,太感動了~~~激動得我連看了一半兒的電視劇Agatha Christie's Marple都扔一邊兒去了~~~


2009年1月8日 星期四

怎么會這樣……

怎么會這樣……
搜Henri Salvador的資料,突然看見有人說他已經過世了!瞬間怔住……
開什么玩笑!這簡直是胡說!咒Salvador的人其心可誅!
立即上wiki一查,

原來……
卻是我后知后覺……
2008年2月13日Henri Salvador已於家中過世,時年90~~~

眼中一片酸澀……
怎么會這樣……
我心心念念還盼著有朝一日可以去看他的現場……
怎么會這樣呢……
知道Gainsbourg過世時,我想幸好還有Salvador~~~
沒想到,連他也……
一個時代結束了……

想到他的Dans mon île,只是覺得難過……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