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31日 星期六

原来,人的成长就是对过去自己的背叛吧~~~

昨天因为要找东西,从Blog末尾开始翻起,对内容倒是没怎么细看,可掠过眼际的不少名字着实让我诧异——原来我曾经这么喜欢过他他他!!!
太震惊了!太不可思议了!果真是“往事不堪回首月明中”,堪惊堪惊……
倒不是说我记性有多差,完全不记得仅仅只是某几年前喜欢过谁。因为若是不看Blog,则那种欣赏、喜爱一般会象很多人随着岁月流逝淡淡散去,冲击不会如此强烈,反差也不会有多大。忘了就是忘了,平常生活中又接触不到,自然想不起来,更不可能唤起往昔的情感。可Blog记忆能力实在太惊人了~~~你某年某月某一天某一时辰的所思所想全随着键盘敲打忠实呈现在硬盘里显示器上,而我又是如此诚实可靠,北京市内也没特熟的人看这一亩三分地,那我当然是除了不想说的,基本上能写下来的也就全无做作了!!!
神呀,救救我吧……
结果就非常悲剧地发现,原来不幸的我曾喜欢过(对于目下的我而言只能用“厮”字辈去形容)梁文道这厮、罗永浩这厮、周恩来这厮……当然列表还能更长,只是我实在没耐心把Blog翻到底了(话外一句,还是有很多热爱经住了时间考验。)
 
厌恶周恩爱很简单,缘于对真实历史的进一步了解。另外,我不相信在土共这个从诞生之初就不干净乃至后来罪行累累罄竹难书的组织中,能有一朵清如水明如镜的奇葩也就是我们惯常所说的白莲花存在!这怎么可能呢?亲爱的同志们,在土共的粪坑里,他们相互制约的关键是什么?那就是他他他彼此都得是粪便,谁都不干净,谁也就都有着各自的把柄互相牵制,如此才能不分你我共同发财、仙福永享寿与天齐!否则在身边放这么一朵白莲花天天盯着你,估计要一天到晚提心吊胆自己会被其揭发给人民群众。况且了,既然身在那样的组织中,那么无论怎么洗白白,你都是罪不可赎的共犯。过去我异常憎恶土共肆意篡改历史、美化自身种种丑恶行为,现在渐渐往好处想,一旦人们知道了真实历史,明白自己曾经被怎样地蒙骗愚弄过,其转向速度会极快。所以问题的关键是,你怎样让他们了解史实——让我们感谢横空出世的互联网吧~~~
 
罗永浩呀,我几乎都快忘了有这么个人。就这么一个小人,过去幼稚如我也曾贪看过他的文字。说白了,我就是在这厮对AWW前后态度的巨大转变上彻底恶心他了(之前这厮有多谄媚尽人皆知,人一抓进去了屁都不放一个,好不容易放出来瞬间跳出来又腆着张肥脸去套近乎,面对别人质问更出言辱骂~~~——这不活脱脱的趋炎附势、见高踩低嘛),看看他在Twitter上跳梁小丑般表演我是流氓我怕谁,真令人齿冷。谁也没逼着他当真君子,但其行为是不是也太小人了?而他就是以流氓式的哥们儿义气做派掩饰自己伪君子的本质,又行小人之实——鼓掌,nani太善于总结性发言了!!!
 
梁文道吧,讨厌的过程相当复杂,之前听过他的一个书评节目《开卷八分钟》大赞台湾作家舒国治《理想的下午》如何如何澹泊名利宁静致远,好吧,反正湾湾作家的书我看的几率很小听过便算。可就在不久前逛豆瓣时偏偏让我看见网友指出这本书有段落抄袭美国作家Elwyn Brooks White的《Here is New York》(链接:真是天下文章一大抄啊)。对舒国治我没什么好说的,反正湾湾大部分作家也就那样了,不过可乐的是,就是这种为了钱、为了出书可以跑去抄译的人,居然大言不惭侈谈“我们缺的不是钱,是生活”,伪君子到如此地步,估计也就差挥刀一割岳不群了。可让人疑惑的是以读书快读书多著称的梁文道究竟有没有读过大名鼎鼎E.B.White的文字呢?那也只有天知地知他的良心知道了。另外一件是,梁文道曾不加掩饰嘲笑陶杰报纸缠头绯闻事件、作燕窝广告赚钱等等(我不认为文人出来做燕窝广告有任何问题,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嘛),当时我也觉得没什么,文人难免相轻。可就在今年内我又知道了梁文道出席地产发布活动,嘿!我忽然就不明白了,你现在一个卖地产广告的有什么资格嘲笑人家卖燕窝广告的?难道因为你脑袋上头发比陶杰少就可以清高吗?笑话!


再来就是马未都(目前他的我的列表里尚未进入“厮”字辈),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之前,我就知道他并有所欣赏,后来订阅了其在SINA的blog,开始还看的兴味昂然,后来则愈发扫兴,越来越厌恶他那套话语体系。可以说,我同他的审美趣味差别不大,但价值观差距有如南北两极,眼不见心静索性其blog的rss也删除了,当然此时还远未到不喜欢的程度。可转折就发生在这里,前阵子,我帮号称热爱文化的家长借了套《马未都说收藏(陶瓷篇上、下)》,老爸以眼花为由一眼没瞧,问题是我大老远从首都图书馆借来的,不可能一页不翻白白送回去,太浪费我的人工了!结果赶鸭子上架只能自己看,整套书阅完觉得马未都真是见广识多,经历有趣。 但无巧不巧的是,由于这套讲陶瓷的书燃起我对中国陶瓷的兴趣,结果又借了本叶喆民的《中国陶瓷史》,鉴于书太厚,就从兴趣最大的“建阳窑”翻起,万万想不到这本书里出现了同《马未都说收藏》中一模一样的段落,到底谁“借鉴”谁?我只知道马未都的书出版年晚于《中国陶瓷史》。


这时,就想到王菲歌中一段“一个一个偶像都不外如此,沉迷过的偶像一个个消失”,也许人的成长就是对过去自己的背叛吧。


虽然喜欢过的大多仿佛成了笑话,但吊诡的是为过去所恶的古典音乐、钢琴、小提琴、美国的民主自由、狗狗……,忽然由于自己的某种开窍一下子成为心头好。有时也不得不感叹,人的变化果然是匪夷所思呢,摸胡子~~~


2011年12月29日 星期四

汇报下近况

好久没上来,其实不是不写,只是在下想要勤奋了——好吧,你总是把遁词也说得如此漂亮,该打~~~
在2011立刻马上迅速就要瞬即结束之际,略微总结一下:

虽然是一如既往的不耐烦、混混沌沌。
但2011年读了不少书,大概30多本,马上要看完的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三国志》……哈,这么写好象《三国志》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写的一样……有时间要好好写写读后感啦。
当然作为忠实地文艺妇女,不佞在丰饶帝都自然也阅了很多展览、讲座、电影、舞蹈、舞台剧、音乐会,果真是一时半会儿都写不完呢,当然我是一定要总结的!!!
爱上Bach、GG,可说是今年最大的收获,感谢天感谢地,让我在有生之年得遇二人,听其音感其神,万千感慨无以名状无所形容。目前为止,Bach是我心灵最大的安慰……
有自得之时便忘不了犯傻的种种,总体上是益发谦+卑;可看到脑残仍忍不住狂性大发,奈何奈何……

最后,谢谢你们的关心惦记,虽然我的性格不大好,内里远比显露的阴郁……
承蒙错爱,唯有惭愧……



2011年10月7日 星期五

情為何物 - 邁克

邁克  蘋果副刊 2011-10-07 克社會
朋友為《翻兜有情郎》的基斯伊雲斯暈大浪,以「幾乎流鼻血」形容自己的狀況,這幾個字我雖然間中也用,見他言之鑿鑿倒忍不住噗嗤一笑:目擊下凡的美國隊長在剩女心靈雞湯裏出浴,任何基佬都有即射衝動吧?可是射精縱使所有健康成年男士都做,卻萬萬不宜宣諸於口,同樣是體液,流鼻血當然斯文得多,要是直言銀幕壯男的英姿令人幾乎爆漿,恐怕馬上接獲不雅投訴,要密密包上膠套才能出街。所謂文明,就是這個意思吧,與赤裸裸的真實保持相敬如賓的距離,把三分話說得悠揚閱耳,盡量不得罪集體道德觀。

譬如這兩天上了頭條的「婚外情」,便是一種公眾認可的說法,誰也不會撕破臉皮,粗聲粗氣質問情為何物。過來人不會不知道,罔顧婚書約束,偷偷與丈夫或太太以外的男女發生性行為,很多時候和尊貴的「情」字無關,尤其在男界,十個有九個都明瞭,自己的舉動和邱比特那支箭河水不犯井水。坦白說,開波的對手數十年沒換過,穿插的天天是同一副傢伙,叫床聲倒背如流,招式千遍一律,閨房還有什麼樂趣?對,擁着熟悉溫暖的身軀入睡,可以比服用安眠藥見效,醒來枕邊是化了灰也認得出的素面,提供的穩定感千金難買,然而睾丸素從來不講大話,心跳不加速就是不加速。靜靜雞攜秘書小姐共赴雲雨,剝下郵差叔叔的制服讓他按你的鈴,在後樓梯壓着十六樓 B座的李太砌生豬肉,深夜搭的士以另類方式付小費,統統都有調劑蒼白生活功能,統統都不可以算婚外情,只能算婚外性。

---------- 我是有感想的分割線 ----------
所謂文明,就是這個意思吧,與赤裸裸的真實保持相敬如賓的距離,把三分話說得悠揚閱耳,盡量不得罪集體道德觀。
邁克向來都講大實話,可惜不是一般人能接受~~~
最近開始用微博(Twitter的中國翻版),關注了幾個人,發現最不端著的是邁克,一直是那麼的青春洋溢機智犀利,雖然他年紀不小,但生理年齡對他而言不是問題。
現在陶傑也上微博,說話幽默、搞笑、諷刺、犀利!
最開心是,邁克、陶傑都回過我的問題喲,很幸運!!!

陶傑:http://weibo.com/2269904421
邁克:http://weibo.com/n/邁克就是邁克

2011年10月4日 星期二

《戀愛中的騙子》翻譯不行,為了Yates給一顆星~~~

liars in love
翻譯真糟糕,讀起來特別痛苦,速度很慢。我用看完一本《動物農場》的時間,才勉強爬完《戀愛中的騙子》第一篇小說《哦,約瑟夫,我很累》。幸好不是買的~~~
  下面說說閱讀中發現的問題。
  
  一、
  人稱代詞使用頻繁。尤其在一句話中不停重複。隨便找一段:
  在【她】父親來看望【她】的那個下午,【她】盡量跟戴維解釋看到自己的父親哭泣時,【她】感覺如何。他盡量安慰【她】、開導【她】。……
  P37
  短短一段,6個【她】。
  
  二、
  上面這句話,非常囉嗦,還有一個原因:
  她父親、自己的父親。這個父親,不就是主人公的父親嗎,而且前面有過交代,有必要不停標明嗎?
  在視角已定的情況下,我想誰也不會懷疑這位父親是別人的吧?
  在《哦,約瑟夫,我很累》中也是不停【我媽媽】【我爸爸】……例如:
  我们搬到庭院这里后没过几天,【我妈妈】就跟斯隆·卡伯特认识了,在【我妈妈】帮忙解决了约翰的上学问题后,两人的友谊就牢不可破了。【我妈妈】在哈德逊河畔的哈斯廷斯认识一家人,他们愿意通过让人寄宿来挣点钱,约翰就去那儿住,在那儿上学,周末才回来。那样安排,超出了斯隆能够轻松供得起的程度,但是她设法应付过来了,她对【我妈妈】一直感激不尽。
  一整段中4個【我媽媽】,這還不算,全篇小說,主角的媽媽、爸爸,絕大部分是以此形式出現。
  該譯者很喜歡在父親、母親前加人稱代詞。但他沒考慮到文章是有內在邏輯的,而且已經寫明視角,除非出現別人的父親、母親,根本沒必要不停強調。
  
  三、
  的、地、得、了,四字要慎用,而譯者處理方式很有問題。尤其“的”,使用密度過高。這是英式句子沒處理成流暢中文的顯著表現,或者說是英式句子對中文潛移默化的影響。
  
  四、
  語義重複;懶得再讀,不找了。
  開著網頁,就看到個例子,已經不是同義詞的重複。而是同一個字的反復使用,如:
  下面还有,可是『我们』露出尴尬的表情,肯定让她看出来『我们』知道她在居高临下跟『我们』【讲】故事;她一想到怎样快点【讲】完故事,就快快【讲】完了。然后,在沉思了一阵子后,她又试着【讲】别的,结果这次效果好很多。
  完整一段,居然有4個【讲】,這到底是詞彙貧乏、不動腦子、還是一味求快?
  更別提前半句那3個連著的『我們』了~~~
  
  五、
  英文語法結構的句子未經消化直接放上來。
  依舊是上面的例子:
  【下面还有,可是我们露出尴尬的表情……】
  把這句換成中文習慣的:
  【下面還有,可是我們面露尷尬……】
  
  意思沒有太大區別,不僅句子緊緻且更符合中文習慣,讀起來也不覺囉嗦。
  但這還只是小問題;
  類似英文定語從句那樣,譯者翻譯長句時,把主語甩到最後,前面羅列大量修飾性、解釋性詞彙。讀來十分辛苦。
  
  等等……
  總之,翻譯問題非常多。
  之前試閱過《戀愛中的騙子》,印象極佳,第一時間就把讀後感放上豆瓣。原本期待滿滿,沒想到竟如此糟糕,失望呀。

2011年8月27日 星期六

對Bach的認識每深入一點……

對Bach的認識每深入一點……
那濃重的無力、自卑,便逐漸加深……
這個人他已經不是人類了好嗎?
他是神呀!
甚至因為他的存在,我從徹底的無神論者,開始相信J.S.Bach一定是下凡的上神,啟迪庶民聆聽他帶來的天國的樂音,而死亡又將其帶走,最後重歸天堂。
這麼看來……
我就算窮盡一生也配不上他了!

本來想輕鬆調侃一下的,可還是掩飾不住內心深重的無力、自卑。
今天,聽著聽著The Art of Fugue,忽然有種落淚的衝動。
過去的我,肯定會嘲笑這種行為過於矯情~~~
現在卻切身體會到那份心情。
他教會了我謙卑……

2011年8月24日 星期三

兲朝的苦逼生活……

在兲朝,我們到底過著怎樣的苦逼生活呢?舉個栗子:

前兩天,上兲朝特別著名的網絡商店『京東商城』想買個特別著名的瑞士SIGG水瓶。京東口碑很好,最初以電腦配件、整機起家,貨品保證沒有假貨,且價格公道,當然還有不得不提的京東客服MM。所以我非常信賴這家網絡公司。時至今日,他家連Birkin、Cartier、Rolex等奢侈品都敢放上網賣,渠道很厲害~~~

基於種種理由吧,我就相信他家的SIGG水瓶不會假(可想而知外面假貨有多少~~~),正好看中一款軍壺促銷,下單前按習慣查評論,赫然發現底下已經鬧開鍋。
首先很多人爭論瓶子到底是真是假,為什麼沒掛牌、沒貼紙、包裝簡陋?為什麼瓶口沒塗層?頁面介紹說是瑞士原裝,怎麼盒子上是made in china?無論客服MM怎樣承諾,不少人就是不信。當時我有點幻滅,內心不停小劇場,難道連京東都靠不住?!不停說服自己,他市場份額那麼大,如果公然賣假,SIGG會不知道?所以應該沒問題吧,但又怎麼解釋以上那麼多問題?

是真是假還沒解決,又有很多人質疑內壁塗層到底是新是舊(2008年以前舊塗層含有毒成分BPA),對於該問題,網友們的曬圖貼把這麼一個小小的水壺前後左右上上下下裏裏外外照了個透!最後終於確定是淡黃色的新塗層,只是瓶口一圈沒有。
但根本的真假問題還沒解決,就算他塗層看著新,沒準也能造假呀!結果最絕的來了~~~一位網友直接給SIGG總部寫信,終於確認是真的~~~這也就是互聯網時代了,要放過去我們買個水瓶為明辨真假恐怕就要給遙遠的瑞士寫封航空信,最快一個禮拜來回,若真還好,要是假的,時間、金錢都白搭了~~~

但上面很多問題還沒解決,結合各方消息,最後有細心網友抽絲剝繭分析了一下:SIGG軍壺的瓶蓋的確產自瑞士;但壺身在中國生產(SIGG水瓶只有軍壺壺身由中國製造,其他基本款皆為瑞士原裝)。兩部分在中國組裝。顯而易見,京東以部分代替全體,還玩了個文字遊戲。
總之,京東雖然沒賣假貨,但他也沒那麼老實。

還有一例,今天跑去買馬克杯,跟銷售人員聊到瓷器含鉛問題,對方說很難直觀從杯子上看出是否超標,不過質檢機構有監督,未通過質量認證的產品不能擺上來。我立刻反問:“你相信這些質檢機構嗎?反正我不信。”對方答:“是呀,我也不信,牛奶都那個樣子……”

之所以費了很多筆墨,哦不,應該是擊打鍵盤的卡路里去詳細解釋以上過程,首先是想清楚擺明在兲朝所謂盛世下普通民眾深深的不信任感。我們中的很多人不相信那些國內企業,無論他怎樣保證,就算名氣再大也會懷疑其製假賣假(要知道,為此倒下的『名企』太多了);
其次,我們周圍充斥著各式各樣的次貨、假貨,看到什麼都要懷疑,都快把普通消費者逼成準專家,而且你只懂某一方面遠遠不夠,食物、百貨、家電等等只要跟你生活沾邊,就有必要全面暸解。否則不知何時就會吃虧。
以上所有的不信任,歸根結底是誰造成的?又是誰把我們這些普通消費者逼成準專家?你可以說企業無良,但這都是企業的錯嗎?那請問政府的監管在哪裏?他們屍位素餐,該管的不管,根本不把自己的職責,更重要的是人民的生命安全當回事。浪費著我們繳納的全世界數一數二的高額稅金,卻只對貪污腐敗有興趣;企業犯了大錯不要緊,若賄賂到位就能擺平一切。所以平民如我,只能靠自己甄別一切。
再想想7.23溫州動車事故,簡直不寒而栗~~~

說真的,我作為一個普通人生活在一個社會中的要求並不高。很簡單一點,大家都尊重某套合理的公共秩序,自覺維護公序良俗,不要越界就不會侵犯到別人。
我也不想成為什麼所謂各個方面的準專家。我不希望走到超市,要拿個放大鏡仔細研究成分表,記住每個化合物的名稱、作用。我最簡單的要求不過是,隨手買個商品,不用調查、研究、分析,他就是安全的讓人放心的。
但是,這些其實很簡單的要求,在兲朝都是永遠不可能實現的奢望呀巴扎黑!



2011年8月16日 星期二

王羽佳

看《蘋果日報》花邊新聞說鋼琴家王羽佳穿著暴露。就隨手Google一下她的音樂,沒想到居然如此驚艷,技術好又有靈性。這是感興趣的第一個華人鋼琴家。

不過,她還是太年輕有點愛演,但瑕不掩瑜,希望她能有更好發展。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E0OTg1OTQ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