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1日 星期四

文科生眼中的:转基因、反转基因、崔永元……




2015-11-29 16:30


1不看崔永元不知道,原来竟有这么多人反转基因~并以讹传讹转基因会影响生殖,进而断子绝孙~这 谣造的~真是专拣中国人忌讳的编~可惜科学家不会造谣说【转基因有壮阳作用】~这就是差距呀~为甚国人就是不明白,人类的分解、消化、吸收系统不说跟虫子 不一样,就是跟同为哺乳动物的汪星人,也有显而易见的差异

2随便举个例子~狗吃巧克力、葡萄、洋葱等会危及生命~可你会因为汪星人因吃巧克 力而死,就觉得自己吃了也一定会死吗?可见,人吃这些,不止不会有性命之忧,反而有益健康~当然吃什么都要有度, 否则即便是人类不可或缺的水,喝多了也要命~而昆虫跟人类的消化吸收系统就更不一样了~否则人vs虫有何区别?还是举个例子,苦瓜、辣椒、蒜等被认为较少 虫害,是它们天生不爱生虫吗?

3简单说是这类植物体内的某些化学物质,令大部分昆虫、草食动物不喜欢、生病、甚至死亡~所以它们长了记性, 便远离该植物~植物所产生的这种化学物质,其实就是用来驱除、杀灭天敌,用以自保~在自然界是很正常的演化过程+结果~同样是昆虫or其他动物吃了对它们 有毒有害的植物,就跟前面狗的例子1样,人吃不仅无害还有益健康~

4所以,转基因作物中有除虫功能怎么就难以理解了?很多国人总想当然以为 植物就是铁板一块、绿色无害~但事实是,很多植物会随着外界变化、天敌情况等作出反应,乃至随之演化出保护自己的物理or生化武器,驱赶or杀死天敌~进 而将这一切写入基因,改变原本的基因图谱~那么对农作物做此想,不是顺理成章吗?

5再次强调:人跟昆虫,即便是同为哺乳动物的狗,消化系统 差别很大~某些对它们有害、致死的食物,人吃就不会产生同样问题。不能否认,的确有对全物种通杀的化学大杀器,但科学家又不是要屠灭人类,还憋着得诺贝尔 呢,怎么可能喂人大杀器?为让自己不得好死吗?所以科学家在转基因作物、动物投入市场前,

6 会将其放在仿人的消化环境内看看分解出来的产物是什么~无害、健康,才会投入生产。很多人担心吃了转基因作物,会跟虫子一样跷辫子,那真是想多了。当然还 要重复1遍,吃什么都要有度,否则人离不开的水、氯化钠都会要你命。这也是科学家不可能100%确定、肯定、笃定转基因无害的1个原因。若说xx一定没问 题,就不是科学了,那是宗教

7作为1枚文科生+吃货表示,转基因理解起来不困难,转基因食物吃起来没障碍(我只担心对环境、其他物种的影 响)。但为何中国科学家在普及转基因时,会遇到如此巨大的障碍,甚至前所未见的反对声势?最可笑的是,居然到了今天,还在浪费时间跟无知+愚蠢的小农代表 崔永元及其领导的1批庸众乱斗~中国科学家真的觉得自己没一点问题?

8平心而论,我很理解国人对中国【专家】的反感~泯灭良知为party 背书的破事做得不要太多,早就透支了民众的信任;平常高高在上,动不动就文傻、你不懂的高冷嘴脸,令人生厌;最重要的是轻视科普。种种倒行逆施的作为,令 中国科学家陷入今天如此被动的局面,真的不需要反省吗?尤其在科普问题上,向外国科学家学学吧,看看国外都是多大牌的科学家(有些甚至是诺奖获得者级别 的)在热心开展科普工作,将复杂艰深的科学研究,讲得深入浅出有声有色,令普通人很好理解且喜闻乐见。科普的重要意义,不仅是分享知识、培植科研的后备力 量,同样也是在培育一个良好的科学舆论环境+氛围,令民众更好理解前沿科学,为科学作出有益于人类的贡献铺平道路。进而体现科学家的工作意义与价值。

崔 永元对于浅显的科学问题如此无知,近乎白痴,简直刷出了蠢即恶的新高度,但竟能在中国引导舆论攻击转基因,且混得风生水起,跟中国科学家不重视科普,是有 一定关系的。中国的确缺少科学的土壤,但在这个问题上,中国科学家有不可推卸的责 任,这不是一句国人无知就能解决的问题。否则崔永元也不会傻呵呵耀武扬威成这样。

2015年11月11日 星期三

原来《天龙八部》中的萧峰,借鉴了100多年前泰戈尔的小说《哥拉》Gora~

2014-10-21 16:40:27

以前就发现金庸特别能借鉴,从国外小说,到中国古典白话小说、文言小说都有。但万万没想到,连萧峰这一经典形象,都不是原创~反正我是不会相信世界上会有这么巧的巧合~只是金庸安排萧峰跟哥拉有了完全不同的结局~

以下引文摘自《身份与暴 力——命运的幻象》Identity and Violence The Illusion of Destiny (第二章 理解身份认同——优先性与理性)p31

一个世纪以前,拉宾德拉纳斯 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发表了他的孟加拉语小说《哥拉》(Gora)。其中主人公哥拉区别于其孟加拉朋友和家庭的地方是,他强烈地固守印度教的旧式习俗和传统,并且是一位坚定的宗 教保 守主义者(nani注:乔峰作为丐帮帮主,坚决维护大宋江山、热爱汉人身份,对“契丹狗”视如仇敌,还经常率丐帮攻击契丹军队)。但在小说结尾,泰戈尔把他置于一个极其难堪的处境,因为他的养母——他一直认为是自己的生母(nani注:桥三槐夫妇收养契丹人遗孤萧峰)——告诉他,他是一位被收养的孤儿,其爱尔兰亲生父母在1857年反对英国人的兵变中被叛 乱的印度士兵所杀害(“哥拉”意味着白皙,看来他那种非同寻常的肤色此前已引起怀疑,但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nani注:萧峰身上有本族的狼头纹身)。刹那间,哥拉那好斗的保守主义倾向被泰戈尔的笔触消融掉了,因为哥拉发现所有传统主义神庙的大门都向他——作为一个“外国人”——关闭了,而这恰恰是他一直以来所坚持的传统观念所要求的。(nani注:萧峰身份秘密被揭穿,结果无论丐帮、中原武林的大门都像他关闭,不仅连汉人都不是了,帮主职位也没了,甚至要除之而后快)

我们也会发现自身存在各种各样有关身份的困惑,虽然它们不一定像哥拉所处的困境那样严重。但承认这一点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把身份看作是一种发现。即便某个人发现了有关他or她自身的某个重要事实,也还有一个如何选择的问题。哥拉必须选择,他是继续坚持印度教的基本教义呢(尽管他现在与之不可避免地有了距离),还是改变他对自己的看法。最终,在其女友的帮助下(nani注:萧峰也有个女友阿朱,不介意其身份),哥拉决定把自己视为仅仅是一个栖身印度的人,不受宗 教、种姓、阶级或肤色的限制。即使至关重要的事实被挖掘出来,更重要的还是做出选择。生活不仅仅是命运。(nani注:只是萧峰的身份就预示着他的命运)

《起风了》之后,宫崎骏真的右转了?

有人因《起风了》便批评宫崎骏思想右倾、晚节不保~看到这种评论每每令我烦躁无比。一位杰出动画大师,在其一生中几乎已用所有电影表达出鲜明、深刻的反战 思想,对贪婪人性的憎恶,这一切在在证明大神永远不可能右转~可他为何又拍出被人抨击为洗白零式战斗机,与设计者崛越二郎的《起风了》?

大神对飞行的热爱渗透进其电影乃至灵魂。可作为二战飞机制造商之子,他深知这一爱好背后必然会带来血腥残忍的战争、杀戮~

二战时的意大利,红猪即便背负逃兵的罪名也毅然退出军队,变成猪避身孤岛,但他仍能自由翱翔于亚德里亚海蔚蓝的天际~虚构角色便有这样的特权呀~
可现实人物如崛越二郎又能有何选择?离开,就等于放弃毕生至爱的飞机设计,永远告别飞行~有时,他别无选择~也因为罪恶的战争,才有机会设计出从 纯审美角度看漂亮且性能优越的零式战斗机,这又是多么吊诡、讽刺~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那位在宫崎骏心中的男子汉崛越二郎便成了助纣为虐的帮凶,而零式战 斗机无形中自然成了侵略的工具~

【私以为】这是热爱和平、痛恨战争的宫崎骏,长久以来挥之不去的心结~是以他选择话题极其敏感的《起飞了》作为告别,试图解开纠结于心的问题,给自己一个交代;试图用自己的方式探寻崛越二郎的人生乃至心灵。那么,答案在哪里?
起风了……
结尾宛如诗歌吟唱而出的《飞机云》是对本片的最佳注脚:如今已无法得知……他人无法理解,然而 ,他却是幸福的,憧憬蓝天、奔向宇际,他的生命就是那朵飞机云……
对于崛越二郎,我们也许永难窥视其内心与真实想法,可是,优美的飞行器,何错之有?它只是用在了错误的人手上。结果,流线型潇洒穿梭于云端的0式 变成杀人利器。但在红猪那里,飞行艇是打击空盗,解救小朋友的好帮手;娜乌西卡驾驶滑翔器救回王虫宝宝、保护腐海、拯救村民;琪琪骑着扫把,送快递谋生、 坚强自立,还在危机关头紧紧抓住了蜻蜓的手……让人又爱又恨的飞行器是把双刃剑,正如结尾卡普罗尼所言:“飞机是受了诅咒的美梦。”但错的不是它,它该掌 握在正确的人手中。——这是宫崎骏自始至终真正想说的吧?

所以回到开始,大神并非洗白,其所有影片的内在逻辑,证明他不可能背弃信念,右转支持战争贩子、军国主义。《起风了》的确态度暧昧,毕竟对于资料较少的历史人物不能凭空过度发挥。但纵然含蓄,其反战思想是不变的,片尾在崛越口中如“地狱”般的飞机废墟,就是明证。

《昆虫总动员》Minuscule: la Vallée des Fourmis Perdues ——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

瓢生中的初次试飞以晕头转向跌跌撞撞开始,似乎预示着接下来满是坎坷艰辛的成长之路~~~

我们的主人公,那只有双大大眼睛的瓢虫君——叫她小瓢好啦,第一次离巢便摔了个狗啃泥;好不容易在父母指导下学会翅膀的使用方法,结果起起落落连条直线也飞不成,还被聒噪的小无赖苍蝇嘲笑~哎……生活就这样渐渐展露它残酷的真面目,连一只小瓢虫都不会放过呢~

这点磨难也仅仅只是开始,飞得还很不利索的小瓢,好奇打量这新奇的世界,山川壮美、草木茂盛、莺飞蝶舞……一个晃神,哎呀妈呀,爹妈、兄妹早已不 知去向!从此,小瓢踏上了一个瓢的修行之路……被坏蛋苍蝇欺负、摔断一边翅膀,凄风苦雨、孤身探险。通过曲奇罐交到新朋友黑蚂蚁,结伴而行,翻越高山、行 过溪流。小瓢还以自己的机智吓退敌人蜥蜴,救出黑蚂蚁,赢得了小伙伴的信任……这一路惊险不断、坎坎坷坷终于回到黑蚂蚁家,小瓢发现,断翅处长出了新翅 膀,伤口痊愈、有了新朋友,似乎一切都在转好。然而,更大的风暴即将到来。

红蚂蚁抢劫曲奇失败,便率大军进攻黑蚂蚁城堡。危在旦夕之际,唯一能够飞行的小瓢肩负重任,踏上来路带回制敌武器火柴。这次没有朋友陪伴,小瓢再 次孤身一瓢面对曾经惧怕的各种艰险,扛起沉重的火柴盒上路,智斗当初抱团掐她的无赖团伙苍蝇,战胜对黑洞未知的恐惧,抛弃舒适生活……及时送来火柴,最终 在灿烂烟火中,打退敌人,解救朋友,保住家园……

一轮满月之下,世界回归安宁。小瓢一路跌跌撞撞终于长成,新的生命也随之诞生。

看着是不是相当眼熟?这同大部分成长故事别无二致。介绍上说此片“与好莱坞动画趣味大有不同的欧式动画大片”,恰恰相反,此片是典型好莱坞风格, 与美国动画电影——如《海底总动员》《猫头鹰王国》《蚂蚁总动员》等一样,讲述的都是在拟人化的动物王国中,披着各种动物皮的人类小屁孩离开父母,独自面 对艰险,战胜恐惧,赢得友谊,最终获得胜利的成长励志类型片~

然而,《昆虫总动员》却能在一众同质化严重的类型片中独出心裁,带出很多新鲜元素。

一 全程无人类语言出现
在这样一部内容丰富、过程曲折、昆虫形象众多的动画片中,居然可以彻底抛弃人类语言配音,将故事演绎得生动鲜活,谁都看得懂,制作者巧思可见一 斑。每种动物:瓢虫、黑蚂蚁、苍蝇等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音效,以夸张搞笑的口型,使用人类听不懂的语言,交流着快乐、愤怒、攸关生死的各类话题(我最喜欢 那段无线电发报对答,太逗了!)。音效、肢体动作与剧情结合得天衣无缝,现场观众无论男女老幼都可以在这个语言的未知世界中,得窥动物们的小秘密。本片在 拟人的同时,却有那么点科学精神,让动物说起“自己的话”,唤起你去思考动物是否拥有语言?它们的交流方式是什么?
另外,如《鼹鼠的故事》中动物虽然也不说人话,但情节简单,制作难度远低本片。

二 小瓢是男是女?
鉴于本片拟人化风格,打观后感时,自然弃用人称代词“它”,而在选择“他”或“她”时却出现了问题~因为瓢虫的样子+无人声配音,你根本不知道小 瓢究竟是男孩还是女孩~也许很多人会觉得这个问题相当无聊。但换个角度就非常有趣了,过去看的欧美同类电影,全部是男孩视角,在那些杰克苏的世界中,男性 小屁孩历经挫折,最后一定会成为男子汉、小英雄~如此刺激有趣跌宕起伏的人生,似乎只与男孩有关,女孩都在干什么?不是玩玩洋娃娃就是等着英雄来拯救~类 似刻板的印象反复出现在电影中,固化了男性、女性的身份认同。
可小瓢的出现,不知出于无意or有意,模糊了性别,那么这只小瓢虫既可以是男孩也可以是女孩,虽然对男孩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对女孩则意义非常,电 影向她们展现不同以往的生活方式,扔掉洋娃娃,你也可以同男孩一样,独立自主、勇于冒险、披荆斩棘、战胜恐惧,与小伙伴并肩作战,赢得最终的胜利,成为小 英雌,获得自己的幸福生活!
既然主角没有明确男女,那么女孩很方便代入自己,突破对性别所固有的传统认知。
可以做一项调查,究竟有多少人在第一时间当小瓢是男孩?比例越高,越显示社会中一些根深蒂固的偏见。
相对照的是,大神宫崎骏大部分电影,与好莱坞成长类动画片截然不同,从少女视角出发,以认真、坚强、执着战胜各种困难。

三 真实自然场景 +3D效果
动画经历无到有,从2D到3D,尤其3D时代,由《玩具总动员》起,短短十多年,变化有如天翻地覆。人类依靠科技进步,以想象力不曾停止对自身的 挑战,奉献了一个又一个视觉奇观。每当你以为已经发展到极致时,谁知艺术家仍然能颠覆你的认知。《昆虫总动员》同样打破了我的惯有思维,此前完全想不到动 画竟能这样拍~

以往看过的3D动画片,动画角色与背景全部为电脑绘制。本片与众不同,作为背景的丛林、山川、瀑布等全部为真实大自然景观,在3D眼镜下,仿佛身 临其境,伸出手就能触摸到自然界中的水花、云霭、青烟、火焰……而以CG绘制的各种昆虫,同背景融为一体、浑然天成~就好像它们与你我一样生活在这个世界 中,假得这样真~

四 人 vs 自然
在宫崎骏的世界里,如《千与千寻》,人类制造大量垃圾,破坏生态平衡,伤害其他物种,估计终将为欲望吞噬、自取灭亡吧~
但在《昆虫总动员》中,黑蚁皇吃了人造曲奇,繁殖能力陡增;黑蚂蚁用烟花+火柴成功击退红蚂蚁;大火出现,是飞机的人工降雨挽救了森林、蚁巢……
后者会不会给小朋友误导,人与自然可以和谐相处,随便丢弃垃圾,也会得到小动物的合理使用?但愿是我想多了~
不难理解,本片只是想让动物利用其绝对不可能用到的东西,通过反差萌制造笑料。有人会说趣味横生,毕竟笑果明显,现场不时传来笑声。可换个思路,在这部拟人动画片中,若使用人工制品的动物变成人,还会搞笑吗?
说到底,所谓的想象力丰富,毕竟无法跳脱人本身的局限~

总之,本片情节紧凑、精彩纷呈、风趣幽默、画面新奇、引人入胜,虽然挑了点小毛病,但瑕不掩瑜。坐我旁边的老阿姨都看得特别开心,落幕时,有个男孩大哭,阿姨还跟孙女打趣说小弟弟太喜欢这片意犹未尽都舍不得离开才哭呢~

2013年4月6日 星期六


我現在上不了facebook,但gmail定時會收到facebook的消息;
幾乎每次都是【你認識William Tang嗎?】
我真的不認識William Tang呀!誰能告訴我他是誰呀?
我簡直好奇死了!

2013年2月13日 星期三

雪後頤和園,不似人間

好像是半個月前帝都下雪時拍的照片,一直犯懶沒寫blog。最近很閒就放上來吧。

那天頤和園,遊人沒往常多,進門後。


來到昆明湖前,被眼前景象鎮住了。當時漫天細雪,彷彿有薄薄霧氣籠罩,像是進入傳說中的『瓊樓玉宇』,頓時有種生在帝都還不錯的趕腳~~~
(請忽略手機渣畫質,現場美得讓人感動到想哭——話說nani在情感上是林黛玉體質哦)
其實,我不喜歡拍照,當時的景色、感動等等都留在記憶中,照片無論如何也無法還原原貌,傳遞自己當時的心情。但為了分享,觀眾姑且看看,自我想像下唄。



旁邊亭子,大家都在瘋狂拍照


什麼叫意境呀,照片左側是位紅衣女子給人拍照。要是當時有個好單反相機把這一幕拍下來,應該會很精彩。(她拍的是別人,而他們同時也成了別人的相中人,而我呢?這種關係微妙又有趣;況且景色又那麼美)
當天的頤和園,不需技術,隨便拍拍便可入畫。




遠處是萬壽山


昆明湖結了厚厚冰層,可以安全走上去;
在上面踩踩雪,幾乎是我每年去頤和園的至大樂趣。能看到遠處的十七孔橋嗎?


人工在湖面開鑿的井,不停抽水,不知用意為何?




現場出租冰車,可以坐上去滑滑冰哦


比較傳統的冰車


在湖面上拍萬壽山,真相很美,只是手機渣~~~


只要下雪,我就會簽名留念;雪下是冰,冰下是湖水


上岸。我身後是牌坊,這張拍歪了,不過難度好大~~~


過去老北京四合院就這樣







特別喜歡此處。當年造園人,很是下了番心思呢





井蓋也可以很美

石子路在雪中的另一個面目


雪中孕育蓓蕾的玉蘭花,毛茸茸花苞被雪覆蓋,可愛極了。


冬天的龍爪槐虬結蒼勁




這時有種穿越感




老北京茶湯


一處城關






城關另一面


【諧趣園】內,攝影愛好者們長槍短炮,我看他們快激動死了。要是能把園內遊人刪除就完美了。




我很喜歡拍在柳絲掩映下的建築物

















池中大紅鯉魚、錦鯉向各位請安

畫面朦朧是園方向池中注入溫水,不知道為什麼。不過它們與冷空氣相遇形成霧氣,讓人感覺跑到了仙境一樣,真心美哭了,我後面好多攝影愛好者在拍。
但是無論怎麼拍也拍不出現場氣息的流動。






接著上萬壽山,園林工人一直在清掃路面,新下的雪不一會又落滿地面









【四大部洲】組圖。
拍這套簡直冒著生命危險,此地路面主要是漢白玉,園林工人掃過雪後,融化的雪水在本就光滑的漢白玉上結成薄薄冰面,稍不留意就會滾下樓梯,極其危險。













這個位置下山,超級凶險呀,我可是冒著生命代價來拍照哇







精緻的瓦當




蘇州街,小晃一下,效果居然不錯




非常喜感的灰喜鵲小朋友。這隻灰喜鵲很胖,為什麼明明警覺性極強的小鳥會老老實實讓人呢拍照呢?









一切都是貪慾呀,一位阿姨餵了它好久,它在那那麼乖就是在等吃的~~~



阿姨人好好,拍我沒拍到照片,又拿出自己帶的好吃的餵。nani好想說,阿姨您也餵餵我吧,人家早飯中午飯都沒吃呢,嚶嚶嚶……


後面還有好多好玩的事兒、美好的景色,可惜手機沒電拒絕拍攝了。

放上我最喜歡的一張:

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