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想說古典音樂,可一想自己幾乎只聽Bach,所以還是老實點針對Bach發言吧。又或者其他古典音樂可能不會讓我有那麼大感觸,當然未來就不好說了~~~
眾所周知我最最親愛的老Bach是複調音樂集大成者,眾生芸芸無論再大本事都像是《西遊記》中的猴子,永遠跑不出Bach大神的五指山,哈哈,每次提到這位泰山北斗,總忍不住自費給他抬抬轎子!!!
以Bach複調音樂傑出代表《The Art of
Fugue》(賦格的藝術)舉例,這部作品我已經聽過四個版本,連樂譜都淺淺閱過(誰快來救救這位魔怔的婦女呀,她根本就不識譜!!!)。可能很多人乍一
聽覺得好像旋律似乎有點亂,談不上什麼特別的悅耳。這可能是聽眾之前已經形成了一種路徑依賴,他們還是按著聽主調音樂的老樣子去感知複調音樂。怎麼說呢,
就好像他們只能看見在那遙遠的地方有棵水杉,這是一個模糊的整體印象,甚至由於距離太遠,也不太清楚到底是棵什麼樹,長勢如何等等。這時,你唯有走進渠,
才能看清枝椏的生長方式,每條樹枝間有高低、有起伏,卻疏密有致成長為一棵挺拔昂揚的水杉。例子雖然不合適,但複調音樂給你的感覺就是各個旋律間的層次結
構、乃至整體形成的美感,他們此起彼伏、疏落有致、互相配合,很邪門兒又很美妙。這種音樂鍛煉了你的耳朵去分辨複調音樂中的每一條旋律,漸漸則可以在一段
音樂中敏銳把握住兩個以上旋律。
Bach音樂之美,包括感性上的悅耳+同理性的思考。
最近一年多基本只聽Bach,使得耳朵益發靈敏,能聽出幾條旋律,但遇到的問題是有一次無意中聽到首過去喜歡的莫文蔚,沒有十幾秒就受不了了~~~在聆聽過程中,忽然就意識到一首個由兩部分組成:人聲+伴奏。
以前聽歌不會特別在意伴奏的存在,一首歌就是個整體。現在完全不同,感覺在聽歌時怎麼說呢,像是一邊有人在唱歌,另一邊又放著卡拉ok。
由於在Bach輔導下,能剔除人聲,直接感受伴奏音樂,結果非常不幸地發現配樂基本都特別乾癟單調乏味,那是種有規律不斷重複的節奏或者說是拍
子、鼓點,感覺是如此令人生厭、噁心,既不豐滿也鮮有音樂優美的旋律。我沒一點誇張,在說此話之前,已經暫時放下Bach,試著聽了各式各樣中外歌曲(現
在不佞認為除了古典音樂其他都是流行音樂,不要再跟我講那些亂七八糟什麼民謠、搖滾、鄉村等等,我只憑直覺說話),明顯感覺除非某個人聲特別有吸引力、歌
詞不錯,絕大部分流行歌曲無論多好聽,其配樂本質上相當無趣——注意,我說的是配樂,沒否定整首歌及人聲。(未聽Bach前的我,肯定會罵說這種話的人裝
屄,但當你真的深入聆聽過並熱愛其音樂,才能明白——啊,你是風兒我是傻,怪你年少太輕狂~~~)
有個想法,對於流行歌曲而言,配樂不能說不重要,但相對於歌詞,處於次要地位。畢竟那種配樂實在沒有什麼太大含金量,不信的話可以去KTV聽聽,
不要跟著唱,不要放原聲,就聽配樂,不用一分鐘就沒耐性了。流行歌曲,無論什麼分類,重要的還是歌詞,配樂則用以輔助烘托歌詞的氛圍,舉幾個著名例子
Bob Dylan《Blowing in the Wind》、Don Mclean《American
Pie》、鄧麗君《我只在乎你》、白光《魂縈舊夢》等等無論中外,這些優秀歌曲聽的都是『詞』。所以當過去給灣灣民謠彈吉他的話劇導演賴聲川在訪談中不屑
表示唱KTV沒有技術含量(只記得個大概),我就笑了,流行音樂配樂又有什麼技術可言~~~
另:大家可以注意一下,Bach音樂雖然有曲式但絕少出現重複性、有規律的拍子,有如行雲流水依勢而行;而流行音樂配樂形象點說特別像Sin、Cos曲線圖。
如果從西方音樂發展來看(中國古代以主調為主流),感覺大方向上變得愈來愈簡單:
從複調到主調(多旋律變單旋律);
從古典到流行(旋律、音樂性減弱,歌詞開始重要,為了適合演唱,音樂結構簡化,節奏感就是有規律的拍子鼓點逐漸加強);
從注重旋律到注重節奏。行至今日,連流行歌曲中的歌詞好像都不太重要了,最近流行的似乎是那些適合跳舞的音樂,節拍強烈,即節奏感壓過一切,很多時候連人聲基本都聽不到。
一路流行音樂聽下來,不禁感嘆,我親愛的Nina Simone又經住了nani時間的洗禮,她一個人就可以是一整個樂隊,她聲音的魅力能夠讓你忽略配樂的單調。
嚶嚶嚶,寫了這麼一大篇,好像在給Nina做廣告一樣,哈哈,其實不是的,只是不知道如何結尾嘛!
總之,愛上Bach是條不歸路,再回首時,很多過去喜愛的流行音樂已無法入耳~~~
nani,回來了,寫多點,我想睇 :)
回覆刪除說實話,Nina那種獨有的唱腔到現在是無人能及!
[版主回覆02/15/2012 14:26:17]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