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4月20日 星期三

秦可卿的睡房

先说清楚,红学我没研究,就是书看过2遍多,看过俞平伯先生和高阳评红楼的两本书,在电视上看过刘心武讲评红楼,其他也就没什么了。发现一些好玩的东西,关于秦可卿的睡房,先把书中那段打下来:
宝玉觉得眼饧骨软,连说“好看!”入房向壁上看时,有唐伯虎画的《海棠春睡图》,两边有宋学士秦太虚写的一幅对联,其联云:
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笼人是酒香。
案上设着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一边摆着飞燕立着舞过的金盘,盘内乘着安禄山掷果伤了太珍乳的木瓜。上面设着寿昌公主于含章殿下卧的榻,悬的是同昌公主制的联珠帐。
这段里提到的古代典故有:
一、《海棠春睡图》:据说画的是杨贵妃的醉态;
二、秦太虚写的一幅对联:书上说秦观写词,多是男女情爱;
三、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
四、飞燕立着舞过的金盘;五、安禄山掷果伤了太珍乳的木瓜;
六、寿昌公主于含章殿下卧的榻:书上说寿昌公主可能是梅花掉脑门上分五瓣的那个寿阳公主:“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
七、同昌公主制的联珠帐。

刘心武:他分析秦可卿的身世可能和满洲宫廷有密切的关系,但是作者不好明言,只能影射着写,上面这段全都和宫廷典故有关系,作者不可能莫名其妙地写这么一大段房间陈设,他的目的就是想旁敲侧击地说明秦可卿是某皇亲贵戚的孩子。

高阳:他分析上面这段写极秦可卿卧室奢华的排场,而且影射她生活作风的风流。(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人描写一个人的性格不见得直接说她如何如何,常用的手法是通过她生活的环境来进行侧面的烘托),还有她的名字“情可轻”以及最后的结局“秦可卿淫丧天香楼”,都是呼应。

我觉得刘心武哗众取宠,秦可卿的身世确实可疑,
第二遍的时候就有这种感觉,尤其是她出生的家庭本身是很卑微的,秦钟甚至连学都上不起,而秦可卿只是个领养的孩子,她怎么就能嫁到贾家这个名门望族?而且不是作妾,还是族长的妻子?她身上可疑的地方太多,但是把睡房的描写和秦可卿的身世联系在一起,就显得有点牵强了。高阳就比较实在,所以批得也比较合理。举“秦可卿睡房”的例子,其实我是想说红学研究的分歧,就好像一百个人心中有一百个贾宝玉。《红楼梦》这么纷繁的一套书,只是小小的睡房就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批法,这也只是我看到的,别人不知道还能批出什么模样。

第一次看只是觉得这是本相当好看的小说,最爱贾宝玉的性格,也说不好是什么性格,就是很招我喜欢。金陵十二钗我一个都不爱。80回末尾,晴雯“抱屈夭风流”,宝玉作《芙蓉女儿诔》,我哭得个死去活来,就想这要是到后面十二钗风流云散,那得多惨呀!
结果80回以后,感觉像流水帐、记事本,一点文采都没有了。于是更加坚信后四十回是什么人添上去的.

不过对这个问题,刘心武和高阳也有不同的见解:
刘心武:后四十回绝对不是曹雪芹的手笔,从文字到思想内容,结局就更荒谬了,简直是以大团圆收场;
高阳:后四十回是曹雪芹的手笔,虽然文字远不如前八十回,最重要的思想内容发生的变化,可能作者碍于当时文网的森严,而且自己的家族同清室有着莫大的关系,所以抄家什么内容不能写得太惨烈罢。

我觉得,《红楼梦》顶多算是很好看的通俗流行小说,宝玉的性格确实是超越时代的,尤其里面关于人生的看法,都是我欣赏的,但决不是我最喜欢的小说,我看红学研究觉得就是大开眼界,总有吓一跳的感觉,很多红学家一辈子就是研究红楼梦,例如周汝昌先生,也怪不容易的,老先生引张爱玲为红学上的知己,张爱玲写了本书叫《红楼梦魇》,我觉得周汝昌就被红楼梦给魇住了,以为红楼完全写真,年谱也编好了,就差成魔。而张爱玲甚至都研究到小脚的问题~~~(刚从网上下载了《红楼梦魇》,我觉得自己至少看《红楼梦》十遍以上才有资格和底气看这本书,只是大略地翻了一下。)

说了这么多,其实我只是个普通读者,只有普通的看法,只是很单纯地喜欢看一本小说而已。我绝不信后四十回是曹雪芹的手笔,第一遍看完,做梦都在想,忽然红学家发现了真正的后四十回,那肯定是伟大的发现,肯定有一票读者会哭晕过去的。

2005年4月20日(农历二〇〇五年三月十二, 谷雨)星期三
---------- ----------
2007年12月29日,補記:
在杭州碰到的日本女孩,居然可以每年讀一次紅樓~~~
也是真的沒想到,紅樓在日本居然有這么忠實的讀者~~~
看來自己讀紅螺仍然嫌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