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
文選
左傳
蹇 叔 哭 師
冬,晉文公卒。庚辰,將殯于曲沃。出絳,柩有聲如牛。卜偃使大夫拜,曰:“君命大事,將有西師過軼我。擊之,必大捷焉。”
杞子自鄭使告于秦曰:“鄭人使我掌其北門之管,若潛師以來,國可得也。”穆公訪諸蹇叔。蹇叔曰:“勞師以襲遠,非所聞也。勞師力竭,遠主備
之,無乃不可乎?師之所為,鄭必知之。勤而無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誰不知?”公辭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師於東門之外。蹇叔哭之,曰:“孟
子,吾見師之出而不見其入也。”公使謂之曰:“爾何知!中壽,爾墓之木拱矣!”
蹇叔之子與師。哭而送之曰:“晉人禦師必於殽。殽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臯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風雨也。必死是間,余收爾骨焉”
秦師遂東。
==========
這篇是高中課文,不知道現在的高中課本有沒有。
結合上篇《燭之武退秦師》,魯僖公30年燭之武説服秦穆公退出和晉文公的聯盟,從而保全了鄭。過了兩年即魯僖公32年晉文公卒,這時也沒有秦晉聯盟了,爲什麽秦反而要襲鄭呢?當初促使秦退兵的諸條原因並沒消失:“越國以鄙遠”“亡鄭以陪鄰”“舍鄭以爲東道主”
我的疑問是,同一個秦穆公爲什麽會改變態度呢?
15:54
1. 又想了一下,現在襲鄭,還多了一個很不利的條件,就是夾在鄭和秦之間的晉,當初秦穆公背信棄義置同晉的聯盟于不顧,使得晉沒有一舉攻下鄭,那麽秦穆公就不怕懷恨在心的晉報復嗎?
2. 其次,就算晉文公死了,可這不等于晉的戰鬥力同時下降,難道因爲一個晉文公的死,晉忙於喪葬,秦穆公就以爲晉暫時不會打仗了,或者沒有心思他顧了?
3. 文中用了“潛”和“襲”,也就是暗中進行的。這可是越國的大規模行軍呀,怎麽可能不會被發現?
4. 即便偷襲成功,但是“越國以鄙遠”“亡鄭以陪鄰”等限制條件還是存在的。但反過來想,“舍鄭以爲東道主”如果鄭為己所有,那麽就能造成夾擊晉的狀態,可當
時秦的國力處於上升階段,與晉的實力是伯仲之間還是尚有不足?從戰爭的結果看,秦最終失敗了,那麽也就是秦的實力尚不如晉了?總之就是:想法很好,實力欠
奉~~~可見秦穆公算是個敢想敢干的急進派野心家吧。
16:46
5. 任何限制條件都是相對于實力而言吧,試想如果秦的實力大過晉,在秦晉殽之戰中得勝,不僅削弱了晉的實力,還可一舉攻下鄭,造成夾擊的形勢。但秦兵分兩処,自己的實力會不會被一分爲二?
6. 應該不會吧?以前玩戰爭RPG遊戲,做生意賺的錢不夠支付本國的開銷時,我就喜歡征討錢糧儲備豐富的國家,戰爭勝利,對方的財富也都歸我了~~~所以如果鄭是個富庶的國家,那可就賺了。
7. 也不對,殽之戰是大戰役,秦即使勝了,損失也會很大,且要“襲遠”,當初攻打鄭時,強大的晉還要同別國聯盟,那麽現在這個剛剛打過仗損失慘重的秦,還有能力攻下鄭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