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21日 星期三

劫 - 陶傑



天災人禍,華文報刊最濫用的標題,叫做「浩劫」。浩劫,英文Disaster,貶低了中文「劫」字的含義。劫,是中文里一個很深奧的字眼,來自佛經。「劫」是時間的量衡,本來很中性:「劫者,蓋是紀時之名,猶年號耳。」

這就顯出佛教的大氣魄了。有如了解相對論,必先由四度空間著手,學佛的人,先要明白「劫」是甚麼意思:時空無垠,不可以用俗世的年、月、日計算,無窮無盡的時間,才叫做「一小劫」。八十小劫,才合成「一大劫」。大劫之中,分為四節,分別叫成、住、壞、空,各含二十小劫。颶風、海嘯、地震,只是「壞劫」名下的「大三災」,在佛家的時空里,「災」的級數遠比「劫」小,至於恐怖襲擊、戰爭、糧荒,則另列在「成劫」的名下,只屬「小三災」。

佛教是智者的學問,需要一點數學和物理的頭腦。作曲家也要數學好,因為作曲也有點像數學的階段演算,許多節樂章,組成一支交響樂,佛教的成、住、壞、空,不就是樂章嗎?其他的大災小災,就是雜亂而有序的音符了。怪不得弘一法師李叔同也是音樂家。

佛家看「劫」,超然而中立,無所謂悲哀,因為劫後必有重生,重生就有新的希望。「大水大火大風之災,一切除去之,而更立,生人又歸淳樸,謂之小劫。每一小劫,則一佛出世。」

這段話,出自《隋書》。在中國歷史上,隋朝是一個很不怎麼樣的朝代,論暴政,隋煬帝不及秦始皇,論腐敗,隋代也比不上朱姓明朝,唯以《隋書》解佛,今日看來一樣生動:發生大災難,所謂「發揮團結力量,顯示人性光輝」,即是「生人又歸淳樸」之意,但「淳樸」可以維持多久?漸漸救災物資,有人哄搶,慈善募捐,也有騙徒冒掠了,可以共患難,不可以共安樂,此之謂也。

一個「劫」字,胸懷混沌,卻別有華嚴美態。中國的知識份子,悟得這個「劫」字,世事就看破了。清末詞人蔣春霖,生在鴉片戰爭和「太平天國」匪患的亂世,即有「待銷盡、華鬘小劫,洗冰淚、招客說傷心」之句。皇天崩暗,后土脊頹,四時兵火,五湖蒼煙,也只是花蔓小劫而已,學佛真是最好的EQ訓練。

今日大陸的「全國哀悼」,仔細看看,少了甚麼?少了一位國家級的大法師,率領一群高僧,正如歐西,有難時需要教皇。佛學令人排解憂傷,因為地藏菩薩本願經說:「微塵一物一數,作一恆河,一恆河沙,一沙一界,一界之內,一塵一劫,一劫之內,所積塵數,盡充為劫。」這一切,平掃買LV、喝拉弗的物質無神論者,自然裝載無心。

多可惜呀,如果愛恩斯坦懂中文,也懂佛學。「一恨鰣魚多刺,二恨海棠無香,三恨紅樓未完」,補一恨:四恨愛恩斯坦無緣說佛論劫數。佛教和相對論,是相通的,在千空的幻劫之外,隱隱迢迢,並成一團寶藍的星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