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與抗震
有一位讀者看了大前天的專欄,寫信來更正我的錯誤:原來黎克特衡量地震的級數,每一級相差竟然是三十二倍,並非我以為的一倍──那不過是零點二級的差別。而如果在比例上相差兩級,實際強度則超高一千零二十四倍,絕對與約定俗成的數字觀念是兩碼子事。五一二的四川大地震專家最新評定為八級,其破壞力可以想像──「不可想像」較為貼切。過往偶爾也收到讀者的慷慨指教,因為關乎的不外吃喝玩樂,私下致謝之後在電子版盡量撥亂反正就算了,沒有鄭重在報上交代,這次當然例外,希望我的糊塗沒有造成任何不良影響。
連串的賑災活動,有人用了「抗震」這個字眼,我覺得似乎有商榷必要。面對突如其來的天災,縱使拿出眾志成城的團結力量,渺小的人類那有「抗」的可能?這不是悲觀,而是知己知彼。就算從癩蛤蟆大逃亡的賓虛場面識破玄機,預感天將降大難於斯地,最多馬上收拾細軟跟隨禽獸昆蟲大隊撤退,趁未震之前有咁遠走咁遠,脆弱的肉身憑什麼與大自然搞對抗呢?事發之後,能做的只有善後,更加談不上抗震。和八級的地動山搖比起來,餘震有點狐假虎威的意味,而且大致可以預測,然而就連這些「小意思」,我們也完全無能為力抗衡。
在這種時候想起張愛玲的《傾城之戀》,我也知道十分奢侈,但是范柳原的一番話清確在耳邊響起:「生與死與離別,都是大事,不由我們支配的。比起外界的力量,我們人是多麼小,多麼小!可是我們偏要說:『我永遠和你在一起;我們一生一世都別離開。』──好像我們自己做得了主似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