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在一个毫无安全感的社会。情感是个不实在的东西;到处都充满了危险;可靠很难得。在这个物质的21世纪,我们能依赖的有什么?所以天将降大任于保险也。有了保险,似乎也就没有了后顾之忧。
对于保险,开始我很厌恶那些推销保险的业务员,他们就像苍蝇无孔不入,一旦得知了你的联系方式,就采用紧逼盯人的战术,只要不买他们的保险你就永无宁日,买了之后就永远“安宁”。卖保险结果弄成了买清静。
现在我的观念变了,人生毕竟还很漫长,变数太多,我不奢望自己的老年能有锦衣玉食的生活,但至少也不要太凄苦罢。
恰巧今天和一个保险公司的人吃饭,听他谈谈保险还很有意思。
他所在的保险公司,有三不保:
1.两年以内自杀的不保。
2.通过犯罪手段获取保金的不保。
3.被保险人被受益人杀害的不保。
接着举了几个例子分别介绍:
张国荣在自杀前曾在他们公司投保800万港币,而当他殒身一跳,两年不保的期限已经过去了,在哥哥的粉丝哀痛不已的时候,保险公司咬牙切齿地赔付了3000万港币。所以他提醒饭桌上的我们,如果要自杀,最好憋到两年以后,否则就是赔本赚吆喝,听个动静。我想果真能憋过去,也就没人自杀了。自杀的念头虽然有酝酿的过程,但发生时,就是过量的钠和水产生的剧烈化学反应,电光火石间,你能有什么办法?可我并不喜欢这样的例子,因为我是哥哥的粉丝。
通过犯罪手段获取保金,这不仅是骗保更是违法行为。但仍有成功的案例。买车的过程就存在极大的漏洞,有些售车人员会很热衷地告诉你怎样骗取车辆。只要花笔小钱向民工手中租借一张身份证,取得银行的信任获得贷款后,开着车到外省市更换车牌,重新交纳几万元的车险,就能“安全”上路了,所以要骗就骗辆宝马。民工可以说自己的身份证丢了。售车人员也赚到了佣金。最后恐怕就是银行、售车行、保险公司的拉锯战了。不过我倒喜欢这个结局,财富以违法的方式得到再次分配,至少农民兄弟有钱了。
香港电视剧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剧情:丈夫为妻子买下800万的保险,最后为了得到3000万的赔付金将爱妻杀死。这在保险公司是绝对不能赔付的。那个负责人的一个朋友刚刚为自己投保了200万人民币,之后就再也没睡过安生觉,天天梦见自己被作为受益人的妻子劈了。我觉得这个例子很有意思,他的所作所为传递出这么几个意思:他是个有钱的暴发户,否则谁会满世界宣扬自己投保了那么多钱;他与妻子的关系岌岌可危,即使没那么严重,也是互相猜疑,毫无信任感;或者他以为这样的调侃很幽默罢。
其实这样的保险,只是保险你被害而已,天天神思恍惚地琢磨自己被受益人害了,恐怕也是种精神病的幻想狂,搞不好没被害之前就恐惧得自杀了,不过劝他最好在两年以后了断。为了他的生命安全我倒是可以给他出个主意,就是帮他的妻子也买200万的保险,这就形成了牵制效应,类似当年冷战时的原子弹政策。谁也不敢先下手,要不就同时出手。
这些例子,又让我脆弱的心有些灰暗:当保险也变得不再安全的时候,我还能相信什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