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2月28日 星期一

《谁来和我干杯》——关于武侠(三)

关于武侠(三)


  王度庐的作品,不但风格清新,自成一派,而且写情细腻,结构严密,每一部书都非常完整。

  他的名著《鹤惊昆仑》、《宝剑金钗》、《剑气珠光》、《卧虎藏龙》、《铁骑银瓶》,虽然是同一系列的故事,但每一个故事都是独立的,都结束得非常巧妙。

  他也是第一个将写文艺小说的笔法,带到武侠小说中来的人。


  和他同时的名家,还有郑证因、朱贞木、白羽,除了这几人外,写《胜字旗》的还素楼主,写《碧血鸳鸯》的徐春羽,虽然也拥有很多读者,但比起他们来就未免稍逊一筹了。

  郑证因是我最早崇拜的一位武侠小说作家,他的文字简洁,写侠林中事令人如身历其境,写技击更是专家,几乎能将每一招、每一式都写得极生动逼真,所以有很多人都认为他本身也并定精于技击。

  他是位多产的作家,写的书通常都很短,所以显得很干净利落,其中最长的一部是《鹰爪王》,最有名的一部也是《鹰爪王》,他的写作路线,仿效的人虽不多,但是他书中的技击招式和帮会规模,却至今还被人在采用,所以他无疑也具有一派宗主的身份。

  如果将当时的武侠小说分为五大门派,还珠楼主、王度庐、郑证因、朱贞木、白羽,就是五大门派的掌门人。


  朱贞木的《七杀碑》、《罗刹夫人》、《艳魔岛》、《龙冈恩仇记》……

  白羽的《十二金钱镖》、《毒砂掌》、《狮林三鸟》……

  每一本都是曾经轰动一时的名著,都曾经令我废寝忘食,一看就是一个通宵。

  除此之外,不定期有部书虽然不太为人所知,却是我最偏爱的。

  那就是白羽翮于芳合著的《神弹乾坤手》和《四剑震江湖》。


  我一直不知道于芳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只写了这样短短的两部书,就不再有作品问世了。

  事实上,这些名家的作品都不太多,而且在二十年前,就已几乎不再有新作问世,所以在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之间的一段时候,可以算是武侠小说最消沉的一段时候。

  在这段时期汇总,只除了一位抄袭的“名家”,将还珠楼主书中的“黑摩勒”和“女侠夜明珠”,抄成了一部很畅销的武侠小说。


  直到五十年代开始后,才有个人出来“复兴”了武侠小说,为武侠小说开创了一个新局面,使武侠小说又蓬勃发展了二十年。

  在这二十年中名家辈出,作品之丰富和写作技巧的变化,都已到达一个新的高峰,比起还珠楼主他们的时代,尤有过之。


  开创这个局面的人,就是金庸。


2005年2月27日 星期日

认亲

听说凡是等级制度嚴苛的国家都有一套复杂的尊卑規矩,從表面看主要反映在称谓上,例如日本语中的谦辞就极繁杂,对不同的人要说不同的话,交談時就要加入很多表示身分的词语,以示等级区别。所以我总是想,日本人对猪会说什么话呢?显然他们对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事先就已经给你划好位置。那他们喂猪的时候要怎么说呢?我不会日本话,也就不会说了。(這種話實在過分)

听说日本的那一套都是盛唐时,从中国传过去的。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尊卑长幼的关系其实从亲戚关系可窥得一二。

不知道为什么在这方面我总是缺根筋,从前家里来亲戚一般都会把我打发出去,因为不管同一位亲戚来几趟,我永远记不住他在我家亲戚表上的位置,经常是管舅妈叫成了姨妈等等。家人看我20好几的人连基本常识都分不清楚,觉得很是丢脸。

这些都很复杂,为什么要给每个不同的人以完全不同的称谓呢?你看外国人多简单,一个表弟、表妹就解决了,能知道性别就可以,反正都是自己人还要分什么内外?

我大胆猜测了一下,中国13亿人口不是吹出来的,可见中国人一个家族的子孙繁衍得特别旺盛,总不能全都1、2、3、4……地编下去吧,为了弄清楚你到底是谁,所以爸爸家的、妈妈家的都起上了特别的名字,省得串亲戚的时候找不到自家的孩子。

幸好现在流行独生子女,我也是80后生育高峰时孕育的一个,所以没有爸爸妈妈培育的兄弟姐妹,这除了让人觉得有点孤独外,最大的好处就是以后我的孩子不用再去学习叔叔、大爷、姑姑、舅妈、姨妈、表弟、表妹、堂弟、堂妹这一套。

不见亲戚但总不能躲一辈子,一次就被我撞到了枪口上。爸爸让我招待一个从未见过的小女孩,并告诉我她的名字、在家里的具体位置。放學回到家,一个陌生的面孔等在那里,我一下子就蒙住了,她的名字和称谓我居然沒一點印象,家长都不在也不能幫忙介绍!脸一下子就红了,那个女孩子比我还腼腆,更不知道說什么好。作為姐姐,我不得不主動打开僵局:“我爸爸已经说过了,你是不是就是我爸爸的妈妈的妹妹的儿子的女儿?”

妹妹站在旁边想了很久终于说:对,我就是你叔叔的女儿……


《谁来和我干杯》——关于武侠(二)

关于武侠(二)


  平江不肖生和还珠楼主都是才气纵横、博闻强识的天才作家,他们的作品都是海阔天空,任意所之,雄奇瑰丽,变化莫测的。

  平江不肖生向恺然,和三湘奇侠是同一时代的大人物,他的《江湖奇侠传》据说就是根据柳森严的传说加以渲染写成的,书中的主角——“金罗汉”吕宣良的弟子柳迟,就是柳森严的化身。

  但后来故事的发展,已完全脱离了这条主线,前面写的绝顶高手,到后来竟变成了不堪一击的人物,很多人看这部书,都是看了一半兴趣就降低了,正如有些人看“红楼”只看前八十回;看“三国”看到死诸葛吓走活司马后就罢手一样。

  因为后面的一段,看了实在有点叫人泄气,但前面的一段,却是非常精彩的,甚至可以说是百看不厌,所以《江湖奇侠传》不但在当时可以轰动,而且在武侠小说中,也可算是本不朽的名著。

  这种只有一半精彩的名著,例子并不少,《格列弗游记》和《镜花缘》也是这样的——最妙的是,这两本书本身也有很多相像的地方,前面一大半,都是假借一些幻想中的王国,来讽刺当时社会中的病态,和人性中可悲可笑的一面。

  《格列佛游记》中,有大人过和小人国,《镜花缘》中,也有君子国和女儿国,这种奇妙的组合,实在是非常有趣的,由此可见,东方人和西方人的哲学思想,在基本上并没有太大的分歧,只可惜后世的读者,往往只接受书中趣味的吸引,而忽略了其中的寓意。


  《蜀山剑侠传》的结构虽然也很散漫,趣味确实一致的,每一个人物的性格,都绝对能前后呼应,每一个人的来历和武功,都交代得非常清楚,而且层次分明,若单以武侠小说二论,这本书无疑要比《江湖奇侠传》成功。

   除了写人物生动突出外,书中写景,也是一绝,写古代的居室之美,服用器皿之精,饮食之讲究,更没有任何一本武侠小说能比得上。看这本书的时候,无异同时看了一本非常有趣的食谱和游记。

  我一向认为武侠小说的趣味,本该是多方面的,多方面的趣味,只有在武侠小说中,才能同时并存。——侦探推理小说中没有武侠,武侠小说中却能有侦探推理;言情文艺小说中没有武侠,武侠小说中却能有文艺言情。

  这正是武侠小说一种非常奇快的特性,像《蜀山剑侠传》的写法,正好能将这种特性完全发挥。

  所以这种写作的方式,一直在武侠小说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还珠楼主李寿民也因此而成为承前启后、开宗立派的一代大师。

  除了“蜀山”之外,还珠楼主著作有《柳湖侠隐》、《长眉真人传》、《峨嵋七矮》、《云海争奇记》、《兵书峡》、《青门十四侠》、《蛮荒侠隐》、《黑森林》、《黑蚂蚁》以及《力》等……其中大多数都和“蜀山”又很密切的关系。

  这些书,几乎没有一部是真正完整结束的,因为他定的局面实在太大,所以很难收拾残局,直到现在为止,还是有很多武侠小说会犯同样的毛病。

  但是和还珠楼主同一时代的作者中,却又一个人从未受到他的影响,这人就是王度庐。


  -------------------------

  说到未完成,先生就有很多部书是虎头蛇尾的。例如《飞刀又见飞刀》,讀者紧张了半天,李坏和月神终于要痛苦地开打了,翻过去竟然只写了个悲情的开放性结局便戛然而止,气得我差点没把书撕了;

  更离谱的要算《白玉老虎》,大小姐华丽出场后,只告诉了“白玉老虎”的秘密,一大堆问题都没解决就不写了。想來恐怕是千头万绪,先生都不知道
该怎么结束了,如果真写下去,铺得恐怕比《鹿鼎记》还要长罢。但是这也太让读者着急了,好不容易找到了它的续集《白玉雕龙》,可是越看越不对劲,文风很有
问题,返回去看序言才知道那是别人代写的!

  到现在为止《飞刀又见飞刀》和《白玉老虎》一直是我心中的痛,整部书都很好看、情节精彩、文字华丽,但老是悬着那么多问题,如鲠在喉,真tnnd难受!

  

  最让人生气的就是《风云第一刀》。李寻欢和上官金虹开打前,又是勘查地形、又是奇峰陡起、天机老人死了、林诗音那里也出了问题,整得这叫一紧
张……我以前看书习惯先看结尾,为得就是不让自己太着急,能气定神闲地看完整部书,虽然知道结局,但仍然不知道那必胜的一战到底是怎么打的。李寻欢终于到
了上官金虹的老巢,气氛也累积到了极点,好戲就好開場了……

  转过来,李寻欢神态自若、施施然地走了出来,那场令风云变色的江湖第一大战竟然结束了!气到無語,第二天回到班里和才子抨击了半天。

  

  不得不说,古龙确实是营造气氛的高手,尤其是在决战前。当然,我们的主角一定是死不了的,但读者仍然禁不住着急上火……我想他就是武侠小说创
作中的高手罢……其实死不可怕,但是等死的过程很可怕。我想古龙在创作的过程中一定是深谙“过程”的个中滋味。这也是人生的真谛:结果很重要,但是相对于
过程,结果就显得没那么要紧了。


2005年2月26日 星期六

停电

昨天夜里22点40分时忽然停电,紧接着传来我暴怒的声音:“我的硬盘毁了!”忽然断电对硬盘的损害是相当大的。而且还有很多没有保存的文件!都想哭了!
唯一可以安慰自己的是,我的文字处理工具是office2003,它有很好的自动保存功能,所以我就等着来电了。

一片漆黑,无事可做。开始在自己那个20多平方的小屋子里溜达,我发现除去障碍物,走一圈一共十二步。也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只是叨唠着一个念头,快来电……快来电……等我打开手机查看时间已是凌晨1点多……原来我竟无意识地走了一个多小时。

这时我才开始头疼,这两天的作息时间又被我弄乱了,不到4点钟,我是睡不着的,漫漫长夜,恐怕是不会有电了,我该怎么办!

摸黑找出了听过无数遍的马三立先生的两张相声CD,幸好CD机还有电,躺在床上,心说这就是老艺术家的魅力,听多少遍我都能笑出来。意识渐渐朦胧,我迷迷糊糊地感觉有一个情节没听见,又把CD倒了回去。这才悔恨地发现,马上就要睡着了,一下子又清醒了。我发誓以后催眠,绝不用相声。第一张听完了,第二张听完了,没能睡着……

躺在床上胡思乱想。人真的是离不开现代的工具了,我对自己不能控制的热情喜欢强制地压抑,比如过分依赖电脑时,我会让弟弟把硬盘拿走,这样电脑我就不能用了。但是如果没电,尤其是夜里,就好像缚住了自己的手脚,总觉得缺了点什么,有点心神不安,当然我不可能开着灯睡觉,但是就在我需要它的时候,它反而没了,就未免太让人上火了!尤其是当一切成为了习惯,那么这种失去真的是让人浑身不自在。

这就是现代人的臭毛病,古人没电不是照样也活过来了?但是这种前进的过程是不可逆的,所以我没必要谴责自己。那么古人在冬天的夜里早早地就没了照亮的东西,他们能做点什么呢?不是古人真的很难想象,也许就是长夜无聊,古时女子才发明了刺绣和纺布这样单调重复的工作,日子就在这种无聊循环的动作和“咔嚓”的声响间,蹉跎了无数女子的韶华青春。她们把自己的年华细细地织进了那些绣件和织锦中,今人看到的艺术品,只是慨叹它们的美丽罢,其实这全是用绣女织女们的美丽交换过来的……

这让我想起了爸爸曾向我痛数的儿时血泪史,当时他一个瘦瘦弱弱的小孩子,去永定河游泳,回来时发现自己放在河边的鞋子不见了,战战兢兢地光着脚走回家,不仅被爷爷暴打一顿!还给饿了整整一天。

我心疼爸爸,就跑去向奶奶控诉他们当年虐待儿童的恶行。奶奶却笑笑地对我讲起了根由:那时家里穷没钱买鞋,爸爸穿的鞋,是奶奶头天晚上在小油灯下刚做完的,那是熬了很多夜一针一针亲手衲鞋底子做出来的,所谓的小油灯就是书上说的“一灯如豆”,做到后半夜眼睛不停地流泪。刚刚做好的新鞋就被他弄丢了,这样不体谅家长的孩子能不打吗?
爸爸和奶奶我都是心疼的,但我不得不站在了奶奶一边。

想着想着,我也终于睡着了。


我是舒淇死忠的粉丝

不记得自己是何时喜欢上她,只是从第一次到现在,我就没变过心。

曾经喜欢过的女星有很多:奥黛丽·赫本、英格利·褒曼、费雯·丽、莫文蔚……但她们都如过眼的云烟,早已不复当初的喜爱。唯一不变的只有舒淇罗蜜·施耐德
所以我总是尽量收集她俩的电影作品,近日下载了舒淇的《韩城攻略》和《玉女心经》。《韩城攻略》中她一如既往地可爱,最迷恋她那娇憨一笑,尤其是纯洁中一抹冶艳的风情,真让人烧心!
当然,我知道她拍三级片起家,很多人在评价美丽的时候总要牵扯到诸如道德、出身等问题,纯情和脱衣女郎有什么关系?简直就是太荒谬了。这些看法都是个人的观点,但我只觉得,一个人皮相的魅力和所谓的道德评价有什么直接关系吗?难道因为她拍过三级片,她这个人的本身就不美丽了吗?至少我看《玉女心经》时,只是觉得她的脸孔和身材都很吸引我而已,这些无非更增加了我对她的死忠。

最喜欢舒淇的电影还是《玻璃之城》,张婉婷导演顶着巨大的压力让这个三级片演员演绎了一个女人从清纯大学生到成熟后那短暂的一生,导演是有眼光的,舒淇自然而不造作的表演,让人浑然忘记她的故偶。她应该是一个天生的演员罢。

众所周知,陈宝莲殒身一跳早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而舒淇这位和她有着同样三级片經歷的女演员不仅没有在混乱的娱乐圈中沉沦到底,反而闯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真的让我钦佩。我无意用这些,强迫别人接受不喜欢的东西。说了这么多,只是希望舒淇可以拥有自己的幸福,当然还要拍出更多更好的电影,我会支持她的!

想到自己比较傻的事,前两天弟弟问下载了什么好电影。我说有舒淇的《玉女心经》,看过以后真想抽自己,主角们脱光光地表演着“十八般武艺”,这要是让弟弟看见了,一定以为我这个清纯的姐姐变坏了,竟然看上了三级片!況且真把文件给了他,不是教他坏吗。虽然男孩子们私下里看得肯定比这个还厉害,但我当姐姐的,说出来就有点教唆犯的嫌疑。可是舒淇的电影又不舍得删,隐藏文件的方法弟弟是知道的,那我决定编个瞎话,把文件的名字变成黑格尔的《小逻辑》,再把后缀名改成ebx电子书转存到D盘,然后骗他说文件破损让我给删了,如果他不信就是翻遍我那80G的硬盘也找不到,就算他真想研究一下哲学问题,可是文件他又没办法打开。哈哈哈……


《谁来和我干杯》——关于武侠(一)

关于武侠(一)


  关于武侠小说的源起,一向有很多种不同的说法——自太史公的《游侠列传》开始,中国就有了武侠小说——这当然是其中最堂皇的一种,但接受这种说法的人并不多。

  因为武侠小说是传奇的,如果一定将它和太史公那种严肃的传记相提并论,就未免有点自欺欺人了。

  在唐人的小说记事中,才有些故事和武侠小说比较接近。

  《唐人说荟》卷五,张骞的《耳目记》中,就有段故事是非常“武侠”的。

  “
隋末,深州诸葛昂,性豪爽,渤海高瓒闻而造之,为设鸡肫而已。瓒小其用,明日大设,屈(屈:既邀请之意)昂数十人,烹猪羊等长八尺,薄饼阔丈余,裹馅粗如
庭柱,盘作酒碗行巡,自作金刚舞以送之。昂至后日,屈瓒所屈客数百人,大设,车行酒,马行炙,挫碓斩脍,硙砾蒜齑,唱夜叉歌狮子舞。瓒明日,复烹一双子十
余岁,呈其头颅手足,座客皆喉而吐之。昂后日报设,先令美妾行酒,妾无故笑,昂叱下,须臾蒸此妾坐银盘,仍饰以脂粉,衣以锦绣,遂擘腿肉以啖。瓒诸人皆掩
目,昂于奶户间撮肥肉食之,尽饱而止。瓒羞之,夜遁而去。


  这段故事描写诸葛昂和高瓒的豪野残酷,已令人不可思议,这种描写的手法,也已经和现代武侠小说中比较残酷的描写接近。

  但这故事却是片断的,它的形式和小说还是有段很大的距离。

  当时,民间的小说、传奇、评话、银字儿中,也有很多故事,是非常“武侠”的,譬如说:盗盒的红线、昆仑奴、妙手空空儿、虬髯客,这些人物,就几乎已经和现代武侠小说中的人物互无分别。


  武侠小说中,最主要的武器是剑,关于剑术的描写,从唐时开始,就有很多比现代武侠小说的描写更神奇。

  红线和大李将军的剑术,已被渲染得几近神化,但有关公孙大娘的传说,却无疑是有根据的,决非空中楼阁。

  杜甫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其中對公孙大娘和她弟子李十二娘剑术的描写,就是非常生动而传神的: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燿如羿射九日落,蛟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入江海凝清光……

  杜甫是个诗人,诗人的描写,虽不免近于夸张,可是以杜甫的性格和他的写作习惯看来,他纵然夸张也不会太离谱。

  何况,号称“草圣”的唐代大书法家张旭,也曾自言:“吾始闻公主与担夫争路,而得笔法之意,后见公孙氏舞剑器,而得其神。”

  由此可见,公孙大娘不但实有其人,她的剑术,也必定是非常可观的——剑器虽然不是剑,是舞,但是舞剑也必然可以算是剑术的一种,只可惜后人看不到而已。

  那么,以此类推,武侠小说中有关武功的描写,也并非全无根据,至少它并不像一些“文史界的为道者”所说的那么荒谬。


  这些古老的传说和记载,点点滴滴,都是武侠小说的起源,再经过民间的评话、弹词和说书的改变,才渐渐演成现在的这种形式。

  《彭公案》、《施公案》、《七侠五义》、《小五义》和《三侠剑》等,就都是根据“说书”而收写成的,已可算是我们这一代人所能接触到的最早的一批武侠小说。

  《七侠五义》本来并没有七侠而是《四侠五义》,后来经过一代文学大师俞曲园先生的增订修改,加上黑妖狐智化、小诸葛沈仲元、小侠艾虎,才变为现在这种版本,而风行至今。

  所以,严格说来,俞曲园也是我们这些“写武侠小说的”的前辈。

  张杰鑫的《三侠剑》是比较后期的作品,所以它的形式和现在的武侠小说最接近。

  这本小说中最主要的一个人物,本来应该是“金镖胜英”,他的“迎门三不过”、“甩头一只”、“鱼鳞紫金刀”,都是“天下扬名的武器”,但他却并不是个可以令人热血沸腾的英雄人物。

  他太谨慎,太怕事,而且有点老奸巨滑,他掌门弟子黄三太的性格也一样,比起来,伤在黄三太镖下的山东窦尔墩,就比他们又豪气得多,但窦尔墩后来却偏偏又被黄三太的儿子黄天霸击败了。

  胜英、黄三太、黄天霸,本来是一脉相承的英雄,但却又偏偏不是真正的典型英雄人物。

  胜英是“剑客”艾莲池的第四个徒弟,但武功比起他的师兄弟来,却差得很多,非但比不上他的大师兄“镇三山、辖五岳,赶浪无丝鬼见愁,大头鬼王” 夏侯商元,就算跟他的五师弟“飞天玉虎”蒋伯芳、六师弟“海底捞月”叶潜龙比起来,也望尘莫及。

  所以我以前一直想不通,张杰鑫为什么要将他书中的英雄写成这么样一个人,直到现在我才了解,他当时这么样写,是有他的苦衷的。

  在清末那种社会环境里,根本就不鼓励人们作英雄,老成持重的君子,才是一班人认为应该受到表扬的。

  武侠小说也和别的小说一样,要受到社会习惯的影响,所以从一本武侠小说中,也不难看出作者当时的时代背景。


  张杰鑫的这本《三侠剑》,非但结构散漫,人物也太多,并不能算是本成功的小说,因为这本小说,本来就不是有计划写出来的,而是别人根据人的“
说书”笔录的,叫座的说书,应听众和书场老板的要求,欲罢不能,只有漫无限制地延长下去,到后来当然难免会变得尾大不掉,甚至无法收场。

  我特别提出这本书来,就因为后来所有的武侠小说,几乎全都犯了这种通病,人物和故事的发展,常常都會脱离主线很远,最显著的两个例子,就是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奇侠传》和环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


-----------------------------------------

这篇打得我的手都快碎了


2005年2月25日 星期五

反监视

想起当年台独小打小闹时的事。

当年国民党对台独打击得很严厉,台独分子都被监视起来。很多被监视者对特务的监视也是心知肚明的,所以都是闷坐家中,切断了与外界的联系,生怕牵扯到别人。

但有这么一个台独分子很幽默,自从他被监视后,天天跑去爬山锻炼身体,风雨不改,特务就得天天跟着去爬山。因为特务经常换没什么人能像他那样坚持爬山的,每次都累得体力不支。
一次,他爬着爬着,看到特务还在半山腰呼哧带喘地看着他,就微笑地向特务招了招手

最后特务被整得不成了,跑去商量:您爬山的时候慢点。我们挣点钱也不容易,也要养家糊口。



《谁来和我干杯》——关于武侠

关于武侠


  听说倪匡准备写《中国武侠小说史》,对一个写武侠小说的人说来,这实在是件非常值得欢喜兴奋的事。

  武侠小说之由来已久,武侠小说之不被重视,也由来已久,现在终于有人挺身而出,为这种小说作一个有系统的记录,使它日后也能在小说的历史中占一席地,这件工作的本身,已无疑是武侠小说历史中的一大盛事;只要是些武侠小说的人,都应该来共襄盛举。

  所以我也不免见猎心喜,只可惜我既没有倪匡兄那么大的魄力,也没有那么大的本事,我只不过像是个献曝的野人,想把我对武侠小说的一点点心得和感想写出来,既不能算正式的记录,更不能算严肃的评论。

  假如它还能引起读者诸君一点点兴趣,为倪匡兄的工作,作一点铺路的工作,我就已心满意足。

  

----------------------------------

先生太谦虚了


2005年2月24日 星期四

推荐一款花花爱吃的面

四川的宜宾燃面

朋友在学校的重庆风味摊子端来了一大碗奇怪的面条,这是种拌面,上面撒着熟花生粒、腌制的碎菜、炒熟的肉末、细细的糖末。本来花花极讨厌面条,在朋友的劝说下,我只尝一小口。立刻被那种味道迷住了,这是我从来没接触过的一种口感:辣、麻、甜、酸,五味中除了苦,已经基本全了,但搭配得很合理,让人百吃不厌,大热的天气,大大的一碗面,总能被我这个没什么胃口的小姑娘吃光。
这种奇怪的面条就是“宜宾燃面”,为什么叫燃面呢?服务员说,一直以来就是这么称呼的,它就叫这个名字。我猜也许是那种火辣辣的口感让人有种燃烧起来的感觉,而且整碗面的颜色相当漂亮,红红火火好像燃烧了起来


这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每次都要大师傅亲自调味,如果是徒弟下手,总觉得已经跑了味道,还要找到服务员让大师傅重新调制。
其中最特别的是他们独门秘制的辣椒酱,不知制作工艺如何,每次我去吃面都会多要一些辣椒酱带回家下饭

后来摊子的大师傅换了,燃面的味道也全然变了模样,我就再也没去吃过。
逛街的时候,我经常跑到重庆小吃店询问是否有“宜宾燃面”,服务员都冷冷地告诉我,重庆的馆子里没有宜宾面

很久以后,和一群人去吃四川馆子,在那个装修得极漂亮的大饭馆里,我竟然在主食中发现了“燃面”,价钱相当贵10多元一碗,我急急地点来,那小小的一碗里,只是放了点红辣椒油、熟花生粒。虽然味道比学校小铺子的差很多,但价钱却高出了2倍多


自从大师傅走后,我就再也没吃过好吃的宜宾燃面



《谁来和我干杯》——秀兰与东林

秀兰与东林


  一

  东林食府在永康街,巷子前端有著名的永康街生煎包子,距离新近崛起的秀兰小吃也仅有一箭之远,一家新开的店铺能够在这两家名店中生存已经不是件容易事了,何况他们卖的东西又几乎完全跟秀兰差不多,样子反而好像少了些。

  在这种情况下,他的生意还能越做越好,当时是有原因的。

  鱼虾新鲜,小菜时新,口味地道,这当然是原因之一,可是严格说来,也并没有太大的特色,比起秀兰、淞园来,也没有太特别的地方,我想到那里几位老板娘迎人的笑脸,是可以增进人们食欲的最好佐料。

  到一些有名的小吃店去,本来多少总难免会受点气的。在那些地方,能够给你个座位,给你点东西吃,已经是很给你面子了,如果你还有脸东挑西拣的,嫌少嫌慢,就未免太不识相了。

  可是现在你居然能在一家好吃的小吃店里看到笑脸,你会不会以为你走错了地方?


  二

  秀兰小吃,近年来声明甚著,里面的小菜五花八门,时常变化更新,家腌的白肉和几样拿手名菜,各具特色,风味确实极佳,只要能够吃得到嘴,就算罚站半小时,也是值得的。


2005年2月23日 星期三

换首歌真难!(Perry Como)

由Perry Como演唱两支Lightly Latin风格的歌曲《Yesterday-昨日》和《Manha De Carnaval》



::URL::
http://www.panda123.cn/Panda123/html/zt327.ram


“五行中生金克木”的下对

一、“世间哪有花无缺

1. “有”和“无”:是一对反义词;
2. “花”和“缺”:都算“世间”里的东西,前者是具体的,后者是抽象的;
3. “花无缺”:是古龙先生小说《绝代双骄》里的男配角。

这条是以前一个论坛里,才子对的。但第2条解释太牵强;第3条解释是小说人物。所以对得不工整。

二、“
七律里寻唐解元

1. “寻”和“解”:是一对反义词;
2. “唐”和“元”:是朝代名,而七律这种古诗的体裁,从我国古代一直到近代,尤以唐宋元明清的七律诗多,其中唐和元也正是朝代名;
3. “唐解元”:是对唐寅的尊称。

这条是以前一个论坛里,呆子对的。但第2条体裁和朝代名称显然关系不大;不过这是我看到对得最好的下对了;尤其是那对反义词,想法很妙;整体的意思也很合理,在诗中寻觅前人风采,也很有味道了。

三、“
四君子中梅兰芳

1. “中”和“兰”:不是一对反义词;
2. “梅”和“芳”:中只有梅是四君子“梅兰竹菊”中的一个,“芳”就不算了;
3. “梅兰芳”:是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老师的名字,但是排列顺序、反义词都不公整。

这条是我的博客里,“漂漂的点心”对的。虽然不工整,但花花很感动,本以为会没人搭理我的茬儿,不当回事儿
。没想到仍然有人支持!赞一个!


其实我没有准备奖品,因为这个对子确实挺难的。但只有点心一个试着对了,所以我还是有奖品哦,虽然你捏不到人家的脸了
,听说你最近喜欢珠宝
,不过就是把我
卖了也是不值一两银子滴,我先想想送你什么,这样你把自己方便的联系地址告诉我,等我选好了,给你寄过去。
(地址发我邮箱或者用悄悄话留言,随你方便



《迷上瘾》 requiem for a dream

排在世界十大禁片的第八位,评比的依据是什么?被禁的理由在哪里?不太明白

我算是抗击打系数很强的人了,只要不是人头满世界飞的那种,基本上什么电影我都能看下去。但是这短短的102分钟,却让我分外沉重,我表情严肃全身紧张,总有关上电脑的冲动,但仍然坚持看到了剧终,我知道我在害怕什么:苟且地生活、年华的流逝、孤独地终老……也许以我的年龄有些杞人忧天,但我无法控制自己不去想到这些。

我可以猜到结果,我知道那些梦想恐怕会破灭,但是当我看到四个人满怀梦想的时候,我甚至希望电影就此停止。果真如此,那就是个童话了,现实总是会给你希望,接着将它活生生地撕裂,看到失望的结果还是好事情,最可怕的是一辈子不知道结果,一辈子都在等待那个没有结果的期盼。

这是一个关于梦想破灭的故事,如果我是导演,我就会拍一部没有梦想和希望的电影,因为没有希望也就无所谓失望。

可没有梦想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呢?浑浑噩噩、饱食终日、得过且过……那么《requiem for a dream》 这个故事又该从何开始?也许就从它残酷的结局开始罢:母亲痴呆地凝视着电视、断臂的男人痛苦地挣扎、女人为了获得毒品淫荡地扭动着身体、黑人在监狱里从噩梦中惊醒……

头脑中仍浮现着母亲充血的双眼,满脸的皱纹、灰白的头发、不合适的红裙……这是一个可怕的故事,它让我从空中跌到了人间,不能逃避正视这一切,但我却没有勇气,我知道自己致命的弱点在哪里……


《谁来和我干杯》——淞园食府

淞园食府


  一

  在台北的小吃店中,以“食府”为名的,在我的记忆中印象比较深刻的,一共有三家,除了淞园外,较早的一家是“红豆”,较晚的一家是“东林”。

  红豆食府在白宁南路,大概就是現在一家皮鞋店的旧址,字号甚老,是我学生时代常去光顾的地方,不但物美价廉,一味“葡国鸡饭”,用小洋铁盆装上来,利用微火焗好,颜色金黄,焦香四溢,器皿虽不美,滋味之美,至今犹令人垂涎三尺。


  二

  红豆结业已久,淞园是我早年光顾之处,店设大安街,门面装潢甚佳,小菜的风味亦佳。

  他们卖的盆菜、面点、黄鱼、狮子头、小砂锅,也都是地道的江浙家庭口味,但却不像“秀兰”、“东林”,并不以此为号召。

  他们的口味以清淡独家见称,盐加得不多,不加味道,非常适于现代医学卫生。我的朋友爱吃味精,每去必定另外要小碟,他们又照办不误,店主人陈老板夫妇将大生意改作小生意,一样的和气生财。

  他们的黄豆都是经过精挑细选,剥除如栗子,一碗排骨面汤清面爽,排骨嫩而厚,绝不在台北任何一家排骨大王之下,只可惜他们并不想做“大众化”生意,连客人好像都要经过精挑细选的。


2005年2月22日 星期二

阳光灿烂 大风骤起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贼心不死。
是贼是兵?
是贼也是兵,是兵也是贼。

水至清则无鱼,水至污亦无鱼。

不说不是不想,所说却并非所想。

上火,一壶绿茶。
浇不熄肺火,
肺火禁不住肝火,
肝火赶不上欲火,
欲火敌不过心火,
心火归于三味真火。
火、火、火,烧得真干净。

火借风势,燎原而过,死灰一寂。
空荡荡、寂寥寥,
一线之隔,天上人间。

青烟而去,未知何方,渺渺然,魄散无踪。
风声瑟瑟,凛然而恸。


《谁来和我干杯》——武昌街上

武昌街上


  近年来,武昌街上电影院林立,比台北其他任何一条街上的电影院都多,大家遂名之为“电影街”,却不知武昌街上的小吃店也不少,而且有四家是好吃的人早已耳熟能详的。

  现在我们从街头字號最老的一家说过来。


  味增汤与咖喱饭。

  味增汤和咖喱饭几乎已经成了日常人最喜爱的便餐,在台湾,也是种极普遍的食物,只可惜做得好的并不多。

  现在我說的味增汤,是非常平民化的,汤里只看得见葱花和豆腐,饭是用一个大盘子装一碗子白饭,上面再浇上浓浓的一勺咖喱汁,汁里有肉类、红萝卜、马铃薯和洋葱,其简陋当然不可和大饭店里的咖喱餐相提并论,可是做得好的话,也别有风味,而且非常解馋。

  武昌街口近沅陵院街处有一处木板店,作的汤和饭都极好,另外还卖炸肉、煎鱼,白切猪豚、糖醋排骨、炒白菜和炒鸡蛋等有限几样菜,是多年的老字号了,虽然也没有明确的招牌,可是一到中午饭口上,附近的“上班族”全都争先而来,真的时常有排队的事发生。

  老板薄利多销,二三十年来也赚了不少,有时候也会上白碧华殿和舞厅散步一番,遇见熟人,故作神秘状地偷偷一笑,示意彼此守密,大家就心照不宣,反正再去的时候,老板也不会在饭上多浇一勺咖喱的。


2005年2月21日 星期一

《谁来和我干杯》——鸭肉扁

鸭肉扁


  一

  老牌的鸭肉扁,在武昌街和中华路的转角处,十几年来,生意天天都好得造反。

  那里的陈设简陋,又没有冷气,炎夏劈日,一碗热汤下去,如蒸三温暖,可是吃客仍然照旧排队去吃,毫无怨言。

  这没有别的原因,只不过他们的价钱虽贵一点,可是东西拿出来,绝对货真价实,绝不偷工减料,用来下面的汤,其味浓郁,风味独特,不但可以吃,而且可以享。

  沿着中华路往新世界那个方向走,还有一家鸭肉扁,叫十字轩,据说和武昌那一家也颇有渊源,只不过两家店的招待真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味道却是路口那一家浓得多。

  我跟几个朋友有一點深具同感——要想享受一点伙计的笑容,就千万不要到生意特别好的小吃店。

  可是生意不好的小吃店伙计,有时候也一样面色如土,就令人想不通了。


  二

  剑潭著名的米粉汤附近,有一家卖鸭肉扁的小点叫“有良心的黑店”,店名甚噱,并此一记。

  “鸭肉扁”者,鹅肉是也。


------------------------------

嘴馋的花花有点晕:敢问鸭肉扁到底是什么,北京市哪里有卖的?真想尝尝呢!


2005年2月20日 星期日

花花看过的漫画

日本:
《奥尔菲斯之窗》
《苍之封印》、《紫眸少女》、《双胞少女》、《灵猫》、《天是红河岸》、《筱园千惠短篇集》
《森林小天使》
《伯爵千金》、《尼罗河女儿》
《恋物语》、《芭蕾天使》、《芭蕾娃娃》、《少女神驹》、《白木兰圆舞曲》
《绝爱》、《独占欲》
《香浴球少女》
《东京巴比伦》、《圣传》
《婆娑罗》、《短篇集》
《月光迷情》、《竹取物语》、《清水玲子短篇集》
《兔子仙太郎》
《天马血族》、《竹宫惠子短篇》
《恐怖宠物店》
《魔幻游戏》

《灌篮高手》
《幽游白书》、《Level E》
《棋魂》
《铳梦》
《神犬阿西》
《星矢圣斗士》
《机器猫》
《蜡笔小新》
《地狱老师》
《拍卖会》
《神探寒雨良》
《火影忍者》
《钢之炼金术士》
《名侦探柯南》
《伊藤润二短篇集》

中国:
《三毛流浪记》
小儿书(看得太多了,80年代的小孩都应该看过吧)
《黑血》
《雪椰》
《倩女幽魂》
《倾国怨伶》

蔡志忠系列

美国:
《史奴比》
《唐老鸭和米老鼠》
《Futurama》

欧洲:
《丁丁历险记》

(还有一些暂时想不起来了)


《谁来和我干杯》——排骨大王

排骨大王


  位于“明星”隔壁的排骨大王,也是多年老店,二十年前,“路透社”的蔡文智兄弟带我去过,已经是一楼一层的局面,卖的东西只比现在少原盅汤,福州鱼丸、酸辣汤、卤菜而已,味道则二十年未变。

  那里店铺门口,总是摆着一锅炸排骨鸡腿鱼排的老油,黑黝黝的,在大家还不懂老油可以致癌的时候,这锅油反而代表他们的老字号,味道浓。

  就算现在,只要味道真的好吃,一点点可能会致癌的消息,还是吓不走老吃客的。

  可是谁也不知道为了什么原因,这家老字号的排骨大王竟然做了一件令人百思不解的事,居然“冒险”将他们卖的排骨变少了,也变薄了。

  肉不够厚,炸起来就干了,排骨一干,吃起来就不再有那种丰富多汁解馋的感觉,于是“排骨大王”这四个字,其中至少有两个字已经可以存疑。

  也许这位“大王”的老板其志已不在“排骨”,否则还是不要存侥幸之心的好,要知道吃客的嘴是谁也骗不过的。


2005年2月19日 星期六

春节期间,出个原创的对子

五行中生金克木

请对者注意:
1.“生”、“克”是一对反义词。所以您的对子必须嵌一对反义词;

2.“金”和“木”是五行“金、木、水、火、土”中的两样东西。所以您的对子也要在某几样东西中挑出两样来进行合理的组合,例如:八卦、八音、四大名旦、中国省市的简称等等,都可以作为选择范围;

3.“金克木”是五行中一对克制的组合,但却组成了金克木先生的名字。所以您的对子里的两样东西再加上反义词中的一个字,组合出来的三个字必须是个中国名人(不包括小说人物)。

编上对虽然有点难,但比起编下对,上对还是相对容易些。所以有兴趣的朋友可要好好想想哦。

这个对子也不太难,最好先从人名入手,人名可以包括名人的姓名、字、号、庙号、谥号等等。例如:柳永,原名柳三变;加上他的字也可说柳耆卿;或者加上他的官职称柳屯田。这三个都是可以用的。这样范围就广了。

如果对出来了,请像我那样注明相对应的1、2、3,以作为解释。

如果对得好,我有奖励哦,截止时间,今年元宵节最后一秒



这个世界乱套了

两个小学生,站在音像店前,从蔡伊琳的歌曲,说到张韶涵的新专辑。我在旁边假装看唱片,偷听了很久。想想我上小学时,学校教得是《让我们荡起双桨》、《二小放牛郎》……我不上小学已经很久了,不知道现在是否还有这个标准的儿童歌曲。小学校里现在还有音乐课吗?如果有,他们都唱什么?那两个小学生告诉我他们像“电眼娃娃”张韶涵那样《快乐崇拜》着“性感百变小天后”蔡伊琳的《看我七十二变》,我感觉很欣慰,至少还算提了句孙悟空。

正在上大学的弟弟,开始疯狂喜欢摇滚乐,尤其是那些宣泄性极强的摇滚吉他。我问他摇滚是什么,他告诉我:干嘛问为什么,喜欢需要理由吗?不需要吗?你听这……多痛快。说了一堆专业名词,我一个也搞不懂。我的想法很简单如果你喜欢摇滚乐至少要知道什么是摇滚乐吧。也许我的态度很狭隘,听音乐靠得就是直觉,能跟着摇头晃脑、全身哆嗦就成。什么、为什么、怎么样,那就是学术问题了。用弟弟的话说:我从来不看乐评,我喜欢什么,用得着他们告诉我?

去k歌,开始选那些老歌,邓丽君和蔡琴。拖着嗓子,缓缓慢慢摇摇荡荡,朋友听见都觉得烦,怎么速度这么慢,哼唧半天也没到主旋律呢。我也觉得自己挺老土,但我既耍不过周杰伦的舌头,也不明白SHE到底在说什么,总不能让我在KTV里丢人吧。我也想试着赶赶潮流,可潮流风向阴晴难定,变化太快,我全不理解。发现自己不只慢半拍后,显然我的努力过于徒劳,看来我注定要成为时尚的弃儿,所以改名叫自己阿花,一土到底。

几个月前,我54岁的爸爸向我反映,郑秀文唱歌很好听,雨泉乐队真不错。我立刻呆呆地定在当场,他不是应该喜欢京戏和罗大佑吗?爸爸竟然比我时髦,喜欢这么“骚”的歌。说完就用他那“小小竹排江中游”的嗓子为我演唱了雨泉的“有梦做理想,追逐自由什么的闪电”。眼放精光,活力再现,他的花白头发也好像是时尚青年们故意染成的样子,《眉飞色舞》好不年少。我至少要感谢传媒,让爸爸超越了年龄的限制,这比听相声管用多了,相声也不过“笑一笑十年少”,听首歌爸爸就能一下子年轻30多岁,俨然一个手拿麦克,活蹦乱跳的青涩少年了。

小学生应该算儿童,却没有可听的少儿歌曲,听说现在性早熟,所以早点受性感和电眼的教育也是应该的;弟弟算青少年,他知道流行音乐没性格,做人就要特立独行,就成了个摇滚爱好者;我算青年人,却有点早衰,提前步入了中老年。爸爸算中老年人,却没有可听的中老年歌曲,像打了激素,吃了再青春的补药,容光焕发似少年人。你说这个世界还不够乱套吗?


《谁来和我干杯》——关于排骨面

关于排骨面


  台北最大众化的面食品,除了牛肉面外,当然要数排骨面,走到马路上放眼望去,“排骨大王”也跟“牛肉大王”一样满街都是,可是真正能把一碗排骨面做好的有几家呢?

  做排骨面看来虽简单,其实学问却很大,首先是一碗面汤,一定要做得清而鲜腴,油而不腻,那至少要用肉骨头文火吊出来的高汤才行,下面当然也有考究,面要下得清清爽爽,漂漂亮亮,一根根排起来,决不能有纠缠不清的现
象,上面如果再加上一点开胃的酸菜,这碗面就可以算合格了。

  可是排骨面最后最重要的一部分,自然还是那一块排骨,肉要选得好,火候要恰到好处,一定要把厚厚的一块排骨炸得丰富而多汁,味道也要够浓,才能配得上清爽而不腻的那一碗面。

  如果偷工减料,排骨切得不够厚,一炸起来,肉就干了,一口咬下去,就好像咬到了一块外面裹着面粉油炸甘蔗板,那就惨绝人寰了。

  遗憾的是,今年来这种惨绝人寰的事,台北市好像还真不少,一个人如果能在台北市吃到一碗像样的排骨面,我劝他一吃完就应该赶快去买张奖券。

  为了免得伤感情,台北的排骨面,还是少说为妙。

  少说并不是不说,台北还是有几家排骨面是可以吃得过的,较平民化的是“金园”,较贵族化的是“淞园”


  一、正宗老牌金园排骨本店

  在某一方面说来,金园作生意倒是很企业化的,居然把它的招牌出售,造成了很多分店,可是大概因为是心理作用,我还是认为真正老牌本店的味道最道地。

  金园的面和汤都做得不错,汤鲜面爽,上面还有一点口味相当好的酸菜,排骨虽然有时会炸得略焦,大多数时候都能保持丰富多汁的品味,泡排骨的香料据说是家传秘方,老板娘脸上中年不见笑容,也有点像是蜀中唐门专管毒药暗器独门配方的姑奶奶。


  二、“淞园”食府

  淞园在仁爱路大安路,店面装潢布置都很雅致,主人与老板娘都是见过世面的,风采甚可喜,面点小菜也颇有风味,我们这里只说排骨面。

  那里的排骨面汤更清,面更爽,排骨炸得更肥嫩,口味虽然清淡了一点,却很适合现在的卫生标准,只不过一个人要想进去只吃一碗排骨面就出来,恐怕连走进去都有点不好意思走进去了。

  还有几家的排骨面,是以清炖排骨汤一盅,配阳春面一碗,那又是排骨面另外一宗,不在此说了。


2005年2月18日 星期五

大风过境,一片狼藉


哈哈,头发又长长了。
没有编麻花辫子,只是一边绑了一个垮垮的辫子,
我觉得自己真像初中生,太感动了!热烈鼓掌


昨天还特意喷了点安利的“保湿顺发喷雾”,不是做广告,安利的产品真是好。以前我的头发很糟糕,很毛躁,短短的就分叉。听朋友介绍用了他们的洗发水、护发素、喷雾后,才能留这么长的头发。尤其是那个喷雾,效果很明显,喷后的第二天就能感觉到头发更加柔顺、还很亮呢。就是太贵了,这点用完了,也就没得使了。


刚刚又看了一遍《火影忍者》122集,第二爱的奈良鹿丸,大显神威,力克劲敌!这部动画里最喜欢看他打架,有勇有谋,才智超人,虽然都是作者设计出来的,但我就是喜欢他!谁也不能说他不好!

今天真没什么可说的,除了睡觉就是看电影

bt了“全球十大禁片”,今天看了两部日本的:


大岛渚的《感官世界》

觉得导演在追求某种极致的东西,比如里面的性爱,男人说做爱时,如果勒住对方的脖子,会感受到极度的快感。女人照方抓药,勒死男人,割下了他的性器官带在身上四天不弃不离,终被警察抓获。据说这是个真实的故事。
最幸福的感觉多是带着种痛苦,性爱的快感更接近疼痛,当这种疼痛达到极限时,极端的女人自然会想到勒死爱人。
以前还看过这个导演的《御法度》,也是对嗜血和杀人所追求的一种极致。
好像日本人就是逃不出这个圈子了。

谷崎润三郎在《春琴抄》(但愿我没记错)里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女人毁容后,不想被心爱的男人看到,男人就把自己的眼睛弄瞎了。这还拍成了电影,由《血疑》的男女主角主演。
还有个中国故事,不过没那么血腥:汉武帝的一个夫人,即将死去。武帝跑去看她,却被女人挡在了门外,因为女人不想心爱的男人看到她憔悴的容颜,生离死别的关键时刻,却没看到最后一眼。
其实女人追求的这种刻骨铭心有什么用呢?她根本不是为自己活着的。

屁!又跑题了。但主体还是明显的,追求极致,别太极端。否则普通人就不能接受了。

为了显示自己不只看到了性爱,我要说里面还有日本军人出征的镜头(电影背景是二战初)。那我要升华一下电影的主题,是不是还有反战的意思呢?男人只顾着做爱**都不打了。可见打仗没有做爱重要!


takashi miike的《切肤之爱》

讲的是一个中年丧偶的男人,7年后通过试镜相中了一个温柔恬静的女孩。两人交往中发生了一些恐怖事件。简直就是太可怕了,当初看贞子的时候,也没觉得怎么样,今天是真的被吓倒了,有兴趣的可以看看。除了恐怖的情节外,故事很吸引人,现实与梦境的交织,悬念设计得很是精彩,尤其是结尾,更有意思。


忠贞

昨天夜里,一个男孩沉痛地說“我心情很不好,我的前女友和别的男孩子上床了。然后我发现自己还是那么在乎她。”

莫名其妙地,我有点理解他的感受:

1. 我觉得男孩不是更在乎那个女孩本人,而是更在乎他曾经的所有权,一样东西被他们碰过了——尤其是女人,别人再有所染指就好像是侵犯了自己的领地,或者说是弄脏了。

2. 如果男孩首先和另外的女孩上床,他恐怕也不会这么难受。那时他就占据了一定的心理优势,我比你更先寻到新欢,这显示了我的男性魅力。

3. 男孩恐怕会有这样的想法,虽然两人已经分手,但他会幻想女孩永远为他保持忠贞,男孩不可能为了那薄弱的忠贞而与女孩和好,但是骄傲、自负的心理会让他们产生种很强的占有欲,他们希望那忠贞永远为自己保留。

这样的男孩很沙文,其实是相当传统的中国男性。
一直喜欢乱慨叹传统的凋敝,其实那是根性的东西,怎么也变不了。


《谁来和我干杯》——关于牛肉

关于牛肉


  台北的牛肉面,其实还有很多家都不错,“永康街小公园”的、“仁爱路名人巷”的、“老张”和“老邓”,清真馆的牛肉泡馍,都是台北的“名小吃”,只不过他们的面味道虽佳,却没有什么特色,又很多甚至只不过是步人后尘而已,做得再好,总还是缺少了一点开拓者的气势。

  另外还有一家,虽然不以牛肉面闻名,可是牛身上的东西,他们都卖,多年前就号称牛肉大王,而且是真有一点大王的样子。


  一、欣福牛肉大王

  欣福在公园后的怀宁街,门口两个炉子,一个炉子卖壳黄,一个炉子卖生煎馒头,大炉有另一炉,炉上吊一瓦钵,里面滚滚的一锅汤,美得冒泡,就是这家店里最叫座的牛鞭汤,汤醇而浓,可以挂朽,只不过价钱有点辣手,所以老吃客常常只喝汤不吃鞭,堂倌也不会给你臭脸看。

  这家店的堂倌,大多是二十年以上的老伙计了,也都是店东的老伙伴,人来自天南地北,说的话南腔北调,不是老客人,很难听懂。

  这家店的老板,也是个绝人,很绝。


  二、欣福与幸福

  今日之欣福,即昔日之幸福,老板姓陈,兄弟两人,怀宁街与衡阳路转角处那几家店面,大概是他们的祖产,分家后兄弟各得一份,哥哥开家幸福牛肉面,弟弟却开了家幸福理发店。

  说起这家理发店,倒真是大大有名,雇佣女子理发师为男士理发,它无疑是台北第一家,陈老板很会做生意,而且噱头不止一点呢,居然想到将他的女
子理发师组成一支篮球队,组团劳军,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使得“幸福理发”也随之声名大噪,生意越做越大,到后来竟用原有地皮翻建成今日的“太阳大饭店”。
陈老板当然也成了台北商界的闻人。

  用牛肉大王的哥哥,做人做事做生意都和弟弟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除了十几年前将原有的木板屋改建成现在砖屋,他的店几乎完全没有变动,卖的各种牛肉小吃也一直秉持着二十年前的风味,老主顾们闭着眼睛都能吃得出来。

  那里的牛肉面、生煎包、蟹壳黄,倒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精彩的牛鞭汤和牛尾汤和他们的独门小炒,火爆牛心、麻辣牛筋、炒牛百叶,都很不错,尤其是一样回锅牛肉,更是獨沽一味,百吃不厌。

  据我所知,这二十多年来,他们除了在去年增加了样小火锅和一样雪里蕻炒牛肉丝外,其他的几乎完全一成不变,这位陈老板做生意的保守,也就可想而知了。


2005年2月17日 星期四

花花很喜欢哦(Sous Le Ciel De Paris)

由Andy  Williams和Mantovani分别演绎的法国名曲《Sous Le Ciel De Paris(法)-在巴黎的天空下》



::URL::
http://www.panda123.cn/Panda123/html/zt364.ram






姑姑的两个事情


带朋友给弟弟修电脑,弟弟找不到了十字改锥,拍着头无奈地说着:哎呀……人老了,就是记性不好……
我听后,指控到:你……你也好意思说自己老!我跟你许颖姐姐还没说话呢,你什么意思呀?!
正巧,姑姑端着菜,笑眯眯地说:你们说什么呢?
我把原话告诉了姑姑,姑姑听后就笑了:你们谁都别说自己老,我比你们谁都老,我还没说话呢,你们也好意思说老!


姑姑很爱自家的大小子,我和弟弟比身高,姑姑极得意地说:你弟弟170,配你这么高的女孩差不多

我差点没哭了:可您得问问,我这么高得女孩愿不愿意嫁他这么高的男孩呀……


《谁来和我干杯》——再说牛肉面

再说牛肉面


  台北卖牛肉面的实在太多,五花八门,尤其是几家特别的,更不可不说,故再说之。

  有名的无名店。

  常到圆环一带去的人,都知道天水路那头有两家“名小吃”,一家是延平路口的卤肉饭,一家是比较靠近圆环的牛肉大王。

  这家店在一个楼梯口下,店是横的,宽而不深,店门前有个大锅,一锅清汤,几百牛肉,杂以牛鞭牛筋,炉火常年不息,汤清几乎见底,味鲜而纯,要吃牛肉汤的,堂倌取巨勺一勺,去解腕刀割牛肉成片,配以姜丝,佐以辣椒酱油,好吃。


  牛无蛋,若有,则与人之蛋是一样的蛋了,吃蛋补蛋,牛蛋据说也是男人的大补物,而且很不难吃。不吃辛辣的,可以佐沙茶用番茄炒,味道也不错,只可惜店里没冷气,吃完之后,如洗蒸气浴,刚添加的新鲜荷尔蒙,十分钟也要被蒸掉三分。

  若问这家店叫什么名字,大家都傻了眼,一起呒牵羊,“无名”者往往反而很有名,也可以算是件很绝的事。

  

  ---------------------------------

  以前我有股好学精神,初中上生物课,老师讲:当兔子的精子遇到卵子的时候,受精就完成了。我在下面认真地问(声音够老师听见了):老师,精子怎么才能遇到卵子呢?

  老师斜看了我一眼,根本没理我的茬儿,继续讲了下去。


  通过这件事情,可以看出:

  1. 花花是个充满好奇心的好孩子,对不明白的问题就一定要弄清楚,有股积极向上的执著劲儿。

  2. 老师太敷衍人,不能有问必答,可见老师也不是全知全能的。

  3. 花花其实很不遵守课堂纪律,随便插话。

  4. 生物老师很奇怪,根本就没有批评我违反课堂纪律。


  扯了这么多,其实想说。如果换到初中的我,看到古龙的这段话,一定会问:牛不是胎生动物吗?怎么会有蛋?那不成鸭了?


  对了这篇文字和主题一点关系都没有,名字是“再说牛肉面”,可内容说得却是“牛肉”。



2005年2月16日 星期三

躺在床上想起个事儿

躺在床上看娱乐新闻说玉女徐静蕾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源自茨威格的这部小说。
我就想到,周伯通的双手互搏的功夫,是不是金庸先生从茨威格的《国际象棋》上借鉴来的思路呢



爸爸说这叫空虚

这两天莫名其妙地有点神不守舍。
脑袋沉沉,内里空空,不能思考,已经真空。
茫茫然,不知道应该做点什么。

除了睡觉找不出更好的排遣方法,
每到夜里却不想睡觉,看书看到屁股疼,倒在床上,无聊的电视剧,在那里只是一种声响。但过分的安静我会害怕,也不知道要做些什么。
直到困极,才去睡,我不想躺在床上辗转反侧。

一团乱麻,剪不断理还乱,却不是离愁。
这是为什么?没心情理会,本已很乱,不想凭添新题。

有太多的问题是我无力解决的,淤积在头脑中,成了一块负累。
它们互相交织、缠绕、打结。

2007年10月25日,補注:
姑娘,你那時的心情,好差


离开

漂漂的点心忽然发来短信,说要来北京工作常住。
我的第一反映是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情了?
劝她不要冲动,至少要先找到工作再来,而且住房、水土、家庭、朋友等等很多的问题都要考虑到。尤其像我们这么可爱的女孩子是需要别人照顾的,放弃了原住地跑到个陌生的城市,两眼一摸黑什么都要从头开始。最重要的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都要重新去建立,亲戚少、朋友少,简直就是人生二次来过了。虽然新生了,却失去了本土24年的优势。哪天想回老家,原先的一些关系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化。
所以决定离开土生土长的城市,并不是一句话的的事情。

不知道点心为什么想要离开上海,但她的心情我是了解的:都住了24年了,真有点烦了。
其实我早已厌烦北京,我了解她的想法,因为我也不想呆在这里了。我天天希望能找个外地的工作,趁早离开这里。如果真能找到外地的工作,我恐怕会有点不计后果的冲动。
虽然我喜欢当北京人(不是周口店山里的),说北京话。但是这个城市让我倍感陌生,我真的不喜欢这个现代化的大城市了。
为了能给自己留下一点美好的印象,我想离开,那样至少我能让回忆把北京修复得完美一点。当然前途的问题远没有这么浪漫,北京是否符合我的想像真的和我个人扯不上什么关系。
这样的理由未免薄弱甚至是有些冠冕堂皇。
可为什么那么厌恶这个老家呢?我自己也理不出个头绪来。
或许是我需要一种勇气,我想换一个生活方式。
其实城市都是一样的,真正不一样的恐怕还是人吧。
如果人不改变,到哪里都是一样的。
很会给自己上课,但是我真的很想离开北京

《谁来和我干杯》——老董与小而大

老董与小而大


  台北还有两家很有名的牛肉面馆,真正有名却不是牛肉面,真正好吃的也不是牛肉面。


  一、小而大

  “小而大”是家湖南面馆的名字,不但名字起得绝,另外还有个很绝的地方。

  这家面馆好像永远都跟着《新生报》在跑,《新生报》在中山堂旁边时,它的店就开在报馆后面的转角处,《新生报》搬在国事活动中心后面,它的店也跟着搬了过去。

  这家店卖的面和湖南米粉都很不错,可是最精彩的,还是一味心肺汤,汤熬成乳白色,心肺切得飞薄,佐料是香茶胡椒,热腾腾的一碗端上来,台北找不出第二家。

  后来店搬了,搬到东区,《新生报》却没有搬,这家店脱离《新生报》后,居然也渐渐消失了,你说是不是怪事一件!


  二、老董

  老董其实賣得并不是牛肉面,而是咖喱牛肉油豆腐细粉,本来只不过是成都路屋檐下的一个小摊子,那时候“国宾”大戏院还叫做“美都丽”,专映国片。

  老董身材不高,宽厚而精壮,一头卷发,每天天没亮就把摊子摆起来了,咖喱细粉做得也很入味,几年下来,很攒了几个钱,唯一的嗜好只不过是喜欢赌两手。

  一个人有了一点钱的时候,只要有这么样一个嗜好也就已足够了,足够把钱送走。


2005年2月15日 星期二

乱弹在今天


中午醒来漫天漫地的白雪,昨天湿冷的空气,让我以为是春风吹散了些微的寒意。但今天却有这样的惊喜。我总是喜欢在想得到的情况下遇到的那些想不到的好事情,这是一场我想象不到的大雪,索性足不出户,既不会坏了兴致,也不会糟蹋大好的雪景,眼不见心静,窝在床上,简直就是我能想象的最大的福气。


重看古龙先生的《欢乐英雄》,这是个百看不厌的故事,就是格言稍微多了点。他的英雄是欢乐的,他喜欢欢乐的事情。

我现在比较象王动,根本就是不动,床不只是床,更是我的饭桌、书桌、后花园、健身房……


在msn上和别人聊天,忽发了一大堆感慨:

“其实人生在世,就是互相被耍而已,人们自为自己聪明的时候其实是被人耍了。大家都是彼此的玩物”。

“事实就是这样的,身在此山中,所以会自以为没有被人耍。就好像我爱耍别人,但是我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什么时候就被别人耍了,彼此玩弄就是这样。所以知道自己被耍了就应该装糊涂,所谓难得糊涂,这就是我的理解。”

听者以为我受了刺激。我觉得和欢乐的英雄们有关系,可他们是欢乐的,否则就是这清冷的天气作怪罢。


喜欢冬天吃冰棍,今天竟吃了两根,和路雪的“牛宝宝”、伊利的“真棒”,合起来就是“牛宝宝真棒”,不成我又要害羞了……大家不要说我色哦。


我发现当傻子、痴呆甚至是流氓有时候很方便,至少不用冠冕堂皇地说什么,即便说了,谁又能跟傻子、痴呆甚至是流氓较真儿?

我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就是傻子。只可惜这个世界傻子太少,聪明人太多。物以稀为贵,我决不能变节。否则就没人玩弄我了,否则我的想象力就全都浪费了,否则我也不会看到如此有趣的人生。


今天下雪,我却想在这样的天气穿着裙子去抓蝴蝶!
我想穿裙子!穿裙子!穿裙子!


刚刚把暖壶摔了,这是不是叫碎碎平安呢。
本命年还没开始多久就遇上这么吉利的预兆。

2007年10月25日,補注:
又是心情不好的一天
甚寥落~~~


《谁来和我干杯》——有关牛肉面的种种

有关牛肉面的种种


  除了唐矮子之外,台北还有几家有名的牛肉面不可不记。

  台北的牛肉面虽然以标榜川味正宗为首,“清香”次之,可见台湾口味的牛肉面,也有它的独特之秘,口味比较清淡的人,对它反而特别有份偏爱。


  一、王胖子

  唐矮子的伙计中,资格最老的一位,颀长瘦削,目光炯炯,长得极似当年的神射手王毅军,陈祖烈遂为他取名为王毅军,大家也照喊不误去,可是唐矮子去国后,传他衣钵的,却是王胖子。

  王胖子人高马大,腰粗十围,长得和唐矮子大异其趣,他卖的面却是唐门真传,烫、辣、麻,川味正宗,如假包换,本来店铺开在新生南路和信义路十字路口桥头,后来也去了美国。


  二、桃源街

  在台北各家牛肉面中,名头最响、买卖做得最大最久、赚钱也最多的,还是桃源街的老王记。他们的牛肉面味道并不有什么特色,可是真材料,上面快速,而且首创免费附赠酸菜,所以生意一直不错,近年来已经面圆圆作富家翁了。

  老王记的老板娘,至今还高坐柜台收账,一碗面一碗钱,点滴不漏,平时喜浓妆,与友辈与店记话家常,说的无非是在美国赚屋若干,装修未用若干,听得无数十元来吃碗牛肉面的小市民们,一个个目定口呆,佩服得差点就要当场跪下去。


  三、一品风味

  位于昆明街的一品牛肉面,历史颇久,狭长的门面,好像是在一个小胡同里搭起来的,煮面的炉子摆在当门处,里面七八张木桌子,已经洗得发白,后面的门户,就是主人的居处,也打扫得一尘不染,迎风一快木块“闲人免进,非请莫入”。

  店里至今未装冷气,穿堂风却吹得甚凉,价钱却是“一品”的,店里的陈设虽简陋,而且时常休假,生意却仍很好,有人往往跋涉长途,冒着碰壁的危险去吃他一碗牛肉面,区区在下就是其中之一。

  除了牛肉汤牛肉面外,那里什么都不卖,可是他们卖的汤和面,的确是黄牛肉用文火炖出来的,味道清纯隽永,佐料辣椒酱也是自制的精品,非但在台北别无分号,在别的地方,恐怕也很难吃得到这种独特的风味。

  这种风味和风格维持了近三十年,一成未变,改变的只是房东夫妇的孩子们都长大了,老板娘在用竹筷挟牛肉时的专注与慎重,简直就好像老派的商人在选择钻石一样,令人不禁觉得这碗面的价值分外不同。


2005年2月14日 星期一

《宝莱坞生死恋》

昨天夜里看印度电影《宝莱坞生死恋》,本来我不爱看印度电影,怎奈帅哥太帅
,美女太美
,全都是喜欢的类型,而且过分养眼,我还是看了下去。

这部电影可真长呀,算上广告时间差不多有4个多小时,从22:30一直看到了凌晨2点多。还好我手疾眼快,趁着广告时间在博客上发了两个帖子


介绍一下,男主角就是那个面孔正、身材好、尤其眼神更迷人的《阿育王》的男主角
。女主角也没有曾经印度电影中的强壮,纤细的腰肢不盈一握、皮肤看上去更是细腻柔滑、很契合男人的怀抱,眼睛一眨一眨的,简直就是太撩人了
!……真想上去咬他俩两口


不喜欢印度电影,主要是歌舞太多,什么都听不懂,而且一听就头疼!可能是现代国际化的程度太高了,所以我觉得电影里的歌曲很世界,除了乐器是印度以外,里面的配乐都具有流行的潜质。

最要命的是那些舞蹈,配上华丽的印度纱丽,美女翩翩起舞,很性感!女主角简直就是仙女!我现在不再感觉舞蹈是个无聊的东西了,那是一种怎样的语言呢?我不好形容,只是被迷得傻呆呆地。印度舞蹈好像和其他舞蹈不太一样的地方就是演员的面部表情都相当丰富。眉目流转、明眸善睐,一个个都好像不食人间烟火,但似乎纯洁间又都有点勾引人犯罪的意思!


虽然里面有很多小瑕疵,比如男主角好像有花不完的钱、印度高尚住宅好像都很适合偷窥……但电影的大主题却很鲜明:就是门第之见破坏了美满的姻缘。很明显这在影射印度的种姓制度。以前只是从书里知道婆罗门、刹帝利、首陀螺、吠舍这四大种姓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级差,尤其是被排除在四大种姓外的贱民,更是被迫害得极其惨烈。看着女主角绝望地伸着双手被关在了门内,我深深地感觉到:种姓制度害死人呀!所以电影中曾有这样的台词:她(女主角)跟我们有什么不同,我们呼吸着同样的空气,吃着同样的粮食、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这到底有什么区别?!难道仅仅因为这是舞女(女配角)住的地方,白云就会绕过她的房屋?微风就不会从她的窗户穿过吗?

不过里面最让我这个外国人奇怪的是,印度人好好的印度教(或称婆罗门教)不信了,怎么都改信基督教了?男主角口口声声喊着:哦……上帝呀;哦……我要到上帝的国度去了。这让我不免猜想导演的企图。难道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因为种姓制度的很大程度缘于印度教,而最高一层的就是婆罗门,也就是僧侣贵族,他们掌控着社会的精神生活。难道导演的意思是如果印度人都能像男主角那样有英国留学的背景(现代化教育),同时改信了宗教信仰,那么绵延近千年的种姓差别就能有根本的改善吗?这我也只能存疑了,还没看到相关的导演采访。(不过如果导演真这么想,那就太天真了)

最后导演还是相当悲观,男人弥留的眼神间依稀看到女人奔跑过来的身影,森严的大门却在两人接触的一刹那,将恋人的世界生生分为两半……电影也走到了尽头。那一抹亮黄色的纱丽在女人的身后扬起,那是女人最后的华丽罢,失掉了恋人的她即将枯萎,月神的光彩也为她的泪水而黯然神伤……

我想说,结尾真的很煽情,那样的爱情虽然很不现实,但我还是会感动……开始按习惯以为一定会是个美满的结局,没想到却是这样。所以现在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就是男主角最好能和女主角再拍一部电影,如果是三级片那就更养眼了!

《谁来和我干杯》——唐矮子牛肉面

唐矮子牛肉面


  牛肉面,可以说是台北市最大众化的一样小吃了,各式各样的卖牛肉面的店铺摊贩,遍布台北的大街小巷,风味迥异,各擅胜场,有的还自称有“独门秘方”,吃起来滋味也确实与众有点不同。

  在百花纷陈的牛肉面中,首先说唐矮子。

  那时候正是三军球场的全盛期,七虎斗大鹏后,克难、国光、铁路、警光、虎风、大道,甲组的篮球队固然是精英辈出,就连乙组的追风、力力,球技也有足观处。

  那时候我们有几个朋友,每当三军球场有好戏登场时,就拉着当时的篮球王子陈祖烈带我们去看“赠球”,看完球就去吃唐矮子。

  那时候东门宝宫戏园对面的一块空地上,摊贩林立,紧靠着面临信义路一幢灰暗色的大楼,大楼下有走廊颇长,宽也有一两丈,唐矮子的面摊,就摆在走廊里,除了牛肉面外,还卖蒸饺、小菜、担担面、素椒炸酱,每一样都很入味,牛肉面更辣得过瘾。

  陈祖烈嗜辣,每次吃唐矮子,都辣得满头大汗,好像刚赛过一场球一样,非到宝宫对面去喝碗冰凉的绿豆汤不可。

  唐矮子短小精悍,每天练担石锁,练出了一身好肉,人又豪爽,格老子的硬是条汉子,虽然卖牛肉面,却交了不少朋友,后来陈祖烈老朋友帮他去美国开店,不知道是不是美国牛肉面的第一家?


---------- ----------

(怀疑电子书的排列有问题,所以把这节提前了)



2005年2月13日 星期日

就没见过我这么浪费网费的

昨天晚上一个老师反复追问我如何看待某人对我的评价。 
这样的问题,有些好笑,别人的评价关我什么事?但有个词叫作“自省”,通过别人的评价你可以修正自己的言行举止,更加地合乎一个社会人的标准。
但是对有些人的评价,我却根本不在乎,这有很多种可能:有些人非要拿自己的一套标准去规范你,如果不遵守那就是禽兽,面对这样的人,我只能说我是禽兽,我不想做跟他们一样的人;有些人的评价对我而言根本名不副实,所以我不在乎这样的评价。
事实上,对上面的两种看法,我都没什么意见。因为我的意见不算数,别人认定了的事情我何必费心去修改呢?
但最可悲的地方是我真正在乎的评价,我真正在乎的那些人,却总不给我评价。这是让我很难过的地方,那时我会痛恨自己的无知,甚至憎恨这个被人不值一暇的自己。

而且我很奇怪一个无关的局外人,为什么那么关心我怎么看别人对我的评价?事实上我根本没什么看法,那我自然什么都说不出来了。
别人的评价,那也许代表了我的某个侧面,那是别人的主观评价,左右不了。但我有了人类的七情六欲,就应该有所反映,所以我的反映就是无动于衷。这证明那些评价不能打动我一分。

所以问题的关键是发问者为什么要这样问我呢?他没有说,我只能自己猜测:
也许……那我就要平和一下,发问者觉得评价者的结论是中肯的,他不想直接批评我,所以旁敲侧击地要我说说对评价者的意见。那么发问者和评价者应该算是一个国度的,可惜我是个圈外人,事实上我根本不在乎那样的批评;

也许……那我就要无聊一下,发问者可能是闲得无聊,没话找话。那我只能送他一句话老北京的俏皮话:六必居酱瓜;


也许……那我就要卑鄙一下,我会以为发问者有偷窥的欲望。我觉得这很有趣,首先我没什么想法,果真有了想法,我也不会告诉他真话。可悲的是,我说了真话竟没人信,甚至发问者还以为我在兜圈子;而且一个人如果这么问,按常理他就一定有后话,我不知道他的后话是什么,因为我没一点兴趣;


也许……那我就要狂想一下,发问者可能和评价者串通了,想套我的话而已。我不能给他什么答案,因为我没什么想法。

这几个“也许”只是我的猜测,我不想知道这里的答案,因为我不关心,这么写无非是我想锻炼一下自己思维的逻辑性而已。其实我只是觉得发问者很八卦地在自己扯蛋,他蛋不疼,我却感到乏味了。不过通过昨天的聊天我真的知道了,原来一个人可以无聊没品到什么程度,甚至到最后他还扯上了暧昧的捕风捉影,简直就是下流了,最后我真心疼自己的上网费


我还要啰嗦一句:发问者你有什么资格这么问?!再进一步你我亲密到什么程度你可以这样质问?!

看起来很不谦虚吗?谦虚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我总不能跟弱智说,我没你有智慧罢!那不成了欺负残疾人了吗。所以谦虚也要有个可比性。
我分明知道自己的弱点,希望有人能看穿我的弱点甚至发现那不自知的缺点。如果有这样的人,那就一定是我的知音。也许他(她)会因我的弱点和缺点而轻视我。但是那样的评价会激励我的上进。我会努力向那些我敬仰的、能看透我的人学习。这是很真诚的话,但是那样的人恐怕是不屑于抽出时间去看我,更何况是可贵的批评。所以我只能看书了,在那里我会看到自己的无知、浅薄、虚伪、挑剔、任性……

记得周作人先生在回忆录最后一篇文章中,对他和鲁迅先生的矛盾做出的回应就是“不辩解说”。真是明智之举!私人的恩怨为什么要公之于众?难道就是为了满足别人的偷窥欲?好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事实上,我和陌生的评价者连私人恩怨都还扯不上呢,他对我也许只是随便说说,风轻云淡的事情,也许他本人都忘记了。我又何必当真,太当回事,甚至还要去珍而重之地思考再思考,那我不是缺心眼,就是犯贱了


2007年10月25日,補注:
過去我可真能寫呀~~~


《谁来和我干杯》——台北的小吃

台北的小吃


  一

  看梁实秋先生和唐鲁孙先生写信,总会看得馋虫大起,半夜三更跑到厨房去翻箱倒屉找东西解馋,只可惜这个世界上像梁唐兩先生文中所写的那种能解馋的东西好像已愈来愈少了,我当然更没有那样的口福。

  可是自从渡海来台念书以来,在台北也断续耽了三十年月,其间“穿过大街,走过小巷”,对台北的小吃,倒不陌生。

  一个好吃的人在这方面多少总有些心得的,现在陆续写出来,诸公同好。


  二

  写的虽然是台北的小吃,可是天下的小吃,道理大多是一样的,都是以“好吃、经济、实惠”为主要条件,其中“好吃”一项,自然要列为第一优先。

  除此之外,当然还要写一点风情和风味——去吃这些小吃时能感受到的风情和风味,我相信不在台北的人,一样也能感受得到。

  因为照片往往比真景更美,纸上谈兵,也往往比真刀真枪根动人遐思,扑克到纸上的台北小吃,说不定会比真的吃到嘴边能解馋,是耶非耶?也只有待到看过之后才知道了。


2005年2月12日 星期六

抽自己 (漢語言相關)

听别人说“汉语言文字已经彻底堕落了”。我是一介小民,当然没有资格发这样的议论。但我心直口快,还是转述了出来,敢这样转述恐怕会被人讥为无知、狂妄……谁叫我是小民呢,您别太拿我当回事。

有人曾说:“我从不看活人的书。”这句话狂吗?我不觉得,在我看来这倒是很实在的一句话。我没他那么决绝,至少我还看些活人的书,例如杨宪益、叶嘉莹……等等诸位先生的著作。

当然我也看过,一两本活得很滋润的当代作家的书,但是看过了,只是觉得自己像生了停食着凉的病,总要上吐下泻后才能喘口气。所以我也没办法,在中国作家中我只能找五四运动附近的作者看。这是不让自己生病、浪费时间的好办法。

为什么这些人的作品会如此地吸引我?以我的学养,很难概括地说出什么特点,但是他们对语言文字的运用却让我觉得那样的文字早已成为了他们的骨血,有个词叫作“学贯中西”,我想用在这些先生身上绝不为过。至少我能从那些著作中感觉到一种文字的美感,“美”是个很玄的词,国外有厚厚的“美学”,所以我所谓的美是自己的个人感受,真的不足为外人道也。

而今人的文字呢?把无聊的幽默当成了人生的大智慧;把无趣的逗趣当成了天赋的优点;把无味的调侃当成了处世的哲学;现在写文章的卖点是看你怎么能糟改祖国的文字,也许有人会骂我不能与时俱进云云,抱歉,这方面我就是抱定守旧的观点了;这让我想到了一个北京人常说的字:“贫”。至少在我看来当下的文字越来越贫了,你别说也许贫也能是个优点,随便抓个人还贫不出那个水准呢。

有些人似乎把文字当成了工具,只是用来说事儿,一点咂么的味道都没有了。也许我这样的看法太文科生,事实上能把事情说清楚了就不容易。但如今对文字的最高标准似乎就变成了能把事情说清楚,那我们就真对不住古人留给我们的五千年灿烂的文化了。

我看现在的很多文字都好像冯小刚的电影:就是贫。把你说晕了算是成功,但晕过总会清醒,之后再见到了这样的文字,我会堵上自己的眼睛,因为我知道 “贫”后面还有个“乏”字,玩闹但是空洞的贫乏,我一点也不喜欢。也有人说,这是幽默,你不能欣赏。没错,面对这样的幽默,我没有相对应的幽默细胞去理解。只是觉得乏味、反胃。恐怕在有些人看来,这也反证了我是乏味与反胃的罢。

现在我找不到几个能对自己文字负责的当代作家了,写字很简单,跟上厕所一样。文字已经不是可以珍而重之的了,它很像钞票,随着印刷机的转动,一下子就是一大堆。至少作为硬通货的金子还要组织人力物力去挖掘一番罢。当然现在耍着文字玩儿的人,很容易获得钞票。世风日下,如今中国就流行这个。

中国有本古书《说文解字》,它告诉我每一个字都不简单,意思都大了去了。如今这些美妙的文字就像良家妇女都被龌龊的流氓强奸了。可事实上,这个世界怎么可能没有妓女和流氓?看来是我太挑剔。但是当全天下只剩下了妓女和流氓,也许他们连什么是文字都忘了。当然如果真有这样的天下,谁还会记得曾经的良家妇女呢?结果我们的文字就真的彻底堕落了。

在写这样的文字之前,我就觉得在把自己推进一个陷阱。我以这种理直气壮的口气叫嚣,似乎就能撇清自己,显得自己很高尚不留于俗似的。事实上,我天天也在写博客,其实就是天天在不由自主地制造垃圾,我有多希望自己别再制造下去,我也希望自己可以写出很漂亮的文字。也许这就是所谓批评的尴尬之处,当你批评的时候,别人会很自然地想到你有什么资格可以批评,优秀的文字是批评的前提罢。而且只要一开始,就会显得批评者似乎站在了一个高于别人的位置上,这样“站在下面的人”恐怕会反问,你凭什么高高在上?你的欣赏角度能代表的只是你个人的观点,它们不见得高尚多少!你根本没权力以自己的标准要求别人!也许我应该用沉默去表示我的不满更为安全,但我是个年轻人,总有股血性不吐不快,所以说出这样的话会让我陷于被嘲笑的位置。但我总有权力要求不受污染,要求看到更好的文字,做出青年人的责任,提倡这个社会应该换一个文风了。

当所有人都对文字的堕落视而不见,都对强奸文字的流氓顶礼膜拜,都对堕落了的文字拍手叫好时,那我们五千年来的文化,还有什么可留恋的地方呢?也许我没有资格发言,那这些话就是狗屁罢,幸好狗屁只是一股子气而已,谁能拿它当真。

说到这里其实是我不识相,真真看不懂别人高妙的文字,我实在不配做他们的读者。

注:我已经尽了很大的力在表达自己,怎奈力有不逮,总是不能清楚地更深一层了。
说了很多话更像是为自己辩解。我觉得自己是无趣的,但又真诚地想说点什么。其实我清楚自己的无力。所以全部写完了,我只想抽自己,这我还是有点力气的。

2007年10月24日,補注:
文字太啰嗦了~~~
但中心思想無太大變化~~~
最近看了寫古書,發現現代人很多都在抄古人~~~越來越抽抽了~~~
最無奈的,是那些以臭為美的主~~~
注意,臭氣永遠都是一團一團地存在著……


《谁来和我干杯》——第二十一节 不是朋友

第二十一节 不是朋友


  一

  我有一位朋友,大家都知道他是我的好朋友,而且是我的好兄弟,他们都错了。

  他根本不是我的朋友,也不是我的兄弟。

  他只不过是我这一生中最亲密而且对我最好的一个人而已。

  对我来说,他甚至不是一个人。

  因为我觉得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可能有他这种人,杀头也没有。

  ——可以为了朋友牺牲自己的人也许还有,可以为了朋友抑低自己的人,这种人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吗?

 
  二

  我有一个小女孩,很小,很笨,只有一点很奇怪,她居然很了解我和那位朋友的友情!

  她没念过很多书,可是她知道一句话——人生得一知己,死而无憾!

  然后她告诉我:“你这一生,又这么一个朋友,已经可以死了!”

 
  三

  问题是,她是不是真的想我去死呢?

  答案是:是的。

  ——因为只有死人才不会去交别的女朋友。


  四

  原因是,女人宁愿她的男朋友去死,也不愿意他去交别的女孩!


2005年2月11日 星期五

换首歌 (EDITH PIAF)

法国传奇女歌手EDITH PIAF的两支名曲《LA VIE EN ROSE-玫瑰人生》和《HYMME A L’AMOUR-爱之颂》



::URL::
http://www.panda123.cn/Panda123/html/zt202.ram

2007年10月24日,補記:
不喜歡PIAF,聲音的戲劇性太強~~~


《谁来和我干杯》——第二十节 不是不是

第二十节 不是不是

  

  一

  人生,并不是很有意思的,幸好也不是完全没有意思的。

  人生最大的自由就是“想”,只有想才可以完全自由,你爱去想,就去想,爱想什么,就想什么,多自由,多快乐。

  哈哈。

  

  二

  这个世界上,这个人生,再也没有比想更不快乐的事情了,从古到今,从今到晚,从死到活,都没有。

  因为你想的事,通常都是你绝对做不到的。

  你日日夜夜地去想,想得要死要活,想得死去活来,想得满地乱爬,想得快要痴了,你能想得到吗?

  哈哈。

  我想崔苔菁想得要死,我能想得到吗?

  哈哈。

  

  三

  可是一个人遇见要想得,要想很多事,甚至要想一些你永远不能做到的事,甚至要想一些别人都觉得你是疯子的事。

  去想,哈哈。

  不想。

  死。

  

  四

  人生有很多事都是这样子的。


2005年2月10日 星期四

《简爱》

我和很多80年代的孩子一样,都喜欢上海电影译制片场的老电影,那些熟悉的声音是我不能忘记的。有时候听到了电影的原版,我会惊异,剧中人物怎么说起了这种鬼话!他们的声音不是这样的!而且变了味的电影我也不爱看了。

所以不知道是电影本身吸引了我,还是那些声音更吸引人,或者是电影和声音都是引人入胜的。但更多的时候,我知道是自己的记忆骗了我。

有一句话是:“情歌总是老的好……”,我到现在还都会唱《红莓花儿开》、《三套车》、《喀秋莎》……等等这样的老歌。可这用在电影上似乎就不是成例,当然我还是会喜欢《两个人的车站》、《莫斯科不相信眼泪》、《办公室的故事》这样的前苏老电影,但是曾经的最爱《茜茜公主》却让我相当失望……其实电影没变、配音没变,唯一变了的只有我。那么恐怕令人失望的就是我自己罢……

前两天,看了上译的老电影《简爱》,罗切斯特是“巴顿将军”主演的那个版本。遗憾的是《简爱》也是一部让我失望的电影,小说我是看过的,看后也并未怎样地感动,甚至连情节都快忘记了。但是电影里的经典镜头和台词,我却熟悉得很。重看后,我又犯起了老毛病:给电影挑刺儿。我看电影的特点是:如果我从始至终都没有想到为电影挑刺儿,那么这部电影我就一定会喜欢……这表示我已融入到电影的情节中,来不及思考更多的问题。自然这样的好电影我会重看很多遍。否则我就会发点小牢骚,例如《简爱》,给我的感觉就是一部拼凑而成的电影,情节的发展并不流畅、相当生硬。他俩怎么就产生了那样的爱情?罗切斯特为什么就离不开简爱了?而且巧合的事情未免太多,跟常理不合呀……这些疑问,电影都没有给我很合理的解释。

所以像我这么看电影,也就体会不到什么乐趣了;但是反过来看,为什么这样的电影不能给我带来乐趣呢。那恐怕就是我太挑剔了,尤其是喜欢死抓着那些儿时的回忆不放,同时又对它们寄予了太美妙的幻想,接着失望会随之到来。如果不想失望,难道要埋葬自己的过去重新来过吗?那简直就是天方夜谭,所以失望总是难免。这样的回忆好像是人的影子,永远也离不开人的身体。我记得一个童话,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大英雄,战胜了世界上最邪恶的敌人,多年后无意间瞥见了自己的影子,竟被活活地吓死了。

似乎一直在说废话,这就好像女孩子间的聊天,从《简爱》聊到了英雄的影子。哎……还真是拿自己没办法呀……其实我还没往下发挥,那就真的和主题无关了。

从活活吓死自己的英雄,又想到了金庸先生武侠小说中的独孤求败,位于绝顶之巅,其实是高出不胜寒。他战胜了所有的对手,证明了自己的存在。那么未来他还要靠战胜谁来更加巩固这样的存在呢?当天下已经没有敌手的时候,对好战的英雄而言,那根本与死无异。而二战后的巴顿将军就是一位活着的死人,没有战争毋宁死,所以在汽车间的战斗中,他死了,你可以说那种死是一种失败,但巴顿将军的胜利是他毕竟死在了“战场”上——交通混乱后的车战。

好了这么联想下去,我终于又扯回了开始时的“巴顿将军”,也不能算太跑题了。

《谁来和我干杯》——第十九节 不是自由

第十九节 不是自由


  一

  一位朋友说:“这个世界上,只有想是最自由的。”因为每个人都可以随便去想。

  他还说:“如果一个人放弃去想,这个人就放弃了他快乐的权利。”

  这位欧阳是我的挚友,有时候他放个屁,我都认为是香的,他说的每一句话,我都同意。

  如果他说有一种两根花角的鹿能很快奔跑的动物是猪,我也同意。

  可是我就不同意他有关“想”的那一种说法。

  ——因为只有“想”,才是最不自由的。


  二

  你可以去想你高兴去想的每一件事。

  每个人都可以去想它高兴去想的任何一件事。

  你可以去想你是孙悟空,你可以去想你是秦始皇,你甚至可以去想你是玉皇大帝,为所欲为,随心所欲。

  可惜这不是“想”,而是“幻想”。


  三

  那么,“想”是什么呢?

  你做错了一件事,你一心“想”不去“想”它,你爱过一个人,那个人抛弃了你,你发誓再也不去“想”这个人这件事了。

  可是每当你人单影只,辗转不能成眠时,你要不去想的事,忽然间在一刹那间就涌到你的心头了。

  ——人类为什么总是要想一些他不该去想的事呢?这是不是人类最大悲哀之一?


2005年2月9日 星期三

鸡年第一天

今天早晨我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大年初一,弟弟竟然跑来走亲戚!据这个顽劣少年说他8点多就来了,等了半个小时才好意思敲我的门。

年三十要守夜,他怎么那么有精神!我可是凌晨四点才睡的!

迷迷糊糊地打开门,最要命的是他见了面就数落我又胖了,腿又粗了……大过年的,也不知道说点拜年话!不过看在他很真诚的份上,姑且原谅他好了。

弟弟的到来却给我带来了一个消息,他的父母,也就是我的姑姑和姑父随后就到。我立刻清醒,以光速换了衣服、刷牙、洗脸。在新年的第一天离开了家门。

劳动群众的新仇旧恨加在一起,肯定会在今天对我集体清算!阶级斗争的时代应该过去了,但是人民内部的矛盾斗争仍然激烈。我很久没跟爸爸说话了,之前姑姑已经来了电话训斥过,我敷衍过去后,仍然维持原样。如果今天被他们逮个正着,那就真的死无葬身之地了。我都没做考虑就逃了出去。

早晨9点,风很大,零下7度。倒霉的日子又碰上了鬼天气。我也不知道要去哪里。弟弟劝我去菜百看黄金首饰!我告诉他我对那个没兴趣,因为我觉得英镑比较温暖!

抓个公共汽车,上了就有座,这可真不像北京呀……

哆哆嗦嗦地坐到了总站,找了个饭馆喝了碗热豆汁加咸菜,我觉得自己真的是可怜到家了。

这么早,街上冷冷清清的,我都不知道该上哪去……

那我就在寒风中散散步罢!

终于商店开门了,但说到逛街,我实在没什么购买力。

看到小姐们积极地为我推荐,我就替她们不值,她们不知道自己其实碰上了个穷鬼。

乱转了半天,也不知道时间怎么过去的。

下午我又不远百里跑到了西单的打折书店,攥着手里的那点小钱儿,我下了半天的决心,还是没买书,手头囤积了好多都没来得及看呢,等看完了再买别的罢,今天就当省钱了。

以前到这里只是逛人民文学的打折摊子,从来没看一眼别的摊位,今天为了空耗时间,竟然让我有了很大的收获。发现一个专卖漫画的摊子,正版、港版、盗版的漫画应有尽有,一套正版《钢之炼金术士》打完折后就60多元。

最棒的是角落里的一个杂志摊子,简直就是个杂志的海洋,而且价钱极低。例如《三联生活周刊》2004年以前较老的杂志1元一本;2005年开始较新的10元三本,虽然我很久不看这本杂志了。但架不住低价的诱惑,只用了10块钱就买到了今年的1、6(这可是最新的哦)两期和去年的《新闻周刊-选萃月刊》(Newsweek的中文精萃月刊,我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杂志)。感觉真是赚到了,只三联的杂志我就省了10元钱,新闻周刊标价港币35元,这我就不会算了。以后我肯定是到那里买杂志,不过就是没有《读书》。

逛无可逛,天也黑了,姑姑该回家了,那我也回家罢……
19点30到家,出去差不多10个小时了。
神呀,新年的第一天我是孤苦伶仃的一个人在外面度过的。

2007年10月24日,補注:
年年如此,呵呵


《谁来和我干杯》——第十八节 不是不能

第十八节 不是不能


  有人说,快乐是不能分享的,因为让你快乐的事,别人并不一定会觉得快乐,有时甚至反而会觉得嫉妒、愤怒、生气。

  事实是不是这个样的?不是,至少我觉得,快乐并不是不能分享,因为你所让人分享到的,并不是那件令你快乐的事,而是一种快乐的气氛。

  有一句已经快老掉牙的新名词说:“快乐与香水,能令自己芬芳,也能令别人愉快。”这句话也像是别的“老词”一样,有它一定的道理。

  如果你心里快乐,显得生气勃勃,充沛活力,别人自然也会跟着受到你的鼓励而振奋起来,如果你一定要学英国的顽固绅士和我们的魏晋的士大夫一样,一定要认为喜怒不形于色才算君子风度,那些别人当然也不能一口把你咬死。

  最可怕的是,有些人非但不愿意让别人分享他的快乐,甚至不愿意让自己快乐起来,日日月月,每一天他好像都能找出一点能让他自己不快乐的理由来。

  春天他总是要伤春短,秋天他总是难免悲秋,失意时垂头丧气,怨天尤人,得意时又怕半空中一跤从青云里跌出去,整天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哪里能笑得出来。

  遇见这种人,最好的法子就是赶快溜之大吉。


2005年2月8日 星期二

本命年

又到鸡年,这是我人生中的第二个本命年,不知道为什么,中国人要天上十干、人间拾贰支地轮回,天人结合就是六十年一个甲子。这么看来再过三个本命年,我没准也能混成个笑眯眯的弥勒佛,听什么都顺耳了。人的一生能有几个本命年?10个?那是老妖精。据说基因改造能延长人的寿命,难道没人觉得老死不死的,是个挺痛苦的事儿吗?当然了也许飞来横祸,第三个本命年都没闯过去,我还没经历过,所以也没什么发言权。

看来本命年是个挺盛大的事情,为什么呢?可能历来如此罢。我是属鸡的,在现代看来这是个让人脸红的属姓,我只知道鸡奸是男人干的事情,可为什么女人是鸡就是妓女了呢?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恐怕又有什么典故是我不知道的罢。所以旁人意有所指的时候,我会告诉他:我属鸡,但不是鸡。这样的玩笑不好笑。

我不迷信,或者说是个没有宗教信仰的人,所以我走夜路时,只是怕人,从不疑神疑鬼。但逢事总有例外,我就害怕本命年。

从小听奶奶说,本命年很重要,逢到这一年都要围红腰带,好像是为了挡煞,因为在本命年人是会倒霉的。到底有什么煞呢?我不明白,既然我在这一年出生,煞没给我挡回妈妈肚子里去,就证明它是个好东西。可是,人生下来又算什么呢?它果真有趣吗?人是为了有趣而生下来的吗?苦乐参半的人生到底是为了什么?加缪说那是西西弗的背石上山,我总用它来激励自己,但我还是觉得这样的奋斗很有点阿Q,自己骗自己罢,或者说就是找个理由活下去,在这个问题上我不如阿Q。那么也许这个煞就是我们恶心的人生罢。

可我到了今天也没有什么红腰带,甚至连个红头绳都没有,所以十二年一轮回,我总是很倒霉。十二年前,我经历了人生中的第一次重大挫折,当时没有感觉,但是这后来的十二年证明了那个预言。我就一步错,步步错地混到了第二个本命年。今年我又会遭遇什么呢?当然这些事情我说了不算,也许这个想法明天就变卦呢。

我大可把本命年的倒霉解释为巧合,年年都有人本命年,年年都有人耳提面命地告诉你它很危险。所以我会很自然地把一些不顺利解释为本命年的煞。这样暗示惯了,我就相信这个传统的迷信了。这是我自己的事情,我犯不着批判自己,事实上怎么过着舒服,怎么过呗。

本命年呀,它只是告诉我,人生真的很短暂,过好了你才能有五个,过不好也许连一个都碰不上。
人生的年头,按长里算会觉得太短,按短里算会觉得太长。患得患失是长性罢。
其实人生无常才有趣不是吗?
心如止水就是佛陀了,可谁见过真正的佛呢?

越写越跑题了,不知道谁能看得明白。

2007年10月24日,補注:
我那一段時間是在強顏歡笑~~~
一直都不快樂~~~


今天

今天除夕,我不知道应该怎样度过。
下午才起床,不洗脸不刷牙,枯坐在电脑旁,
看了贺电、贺信、贺词,我知道,真的是新年了。
但是这样的新年和每一天都是一样的,没有别人的提醒,我快忘记了。

总有人问我,在看什么书。这么问我的人觉得看书是个高尚的事情,
我却觉得可笑,我看书无关宏旨,就是解闷而已,其实我不喜欢看书,但是除了看书我又能干什么呢。好像我也没别的什么爱好了。
所以今天我还是看书,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
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选择了这么一本书,其实就是在打《谁来和我干杯》的时候无意中双击了这本书而已,我做什么事情好像都是碰巧,碰巧点开了,那就碰巧看看吧。

刚才爸爸问我要不要跟他们一起吃饭,我没有说话,更连一眼都没有看他。
我觉得自己挺畜牲的,也许这就是我的本性罢,所以也改不了了。

对了刚刚看到了烟花,听到了炮仗的声音,虽然我这里是禁放区,但是人们都发了疯地放,甚至有那种很大型的礼花。这才有新年的样子,这才让人高兴!

所谓的禁放
,现在和一纸空文没什么区别。谁叫人们被暴行整得太压抑了!过年不放炮那能是年吗?顶风直上的放炮精神才是中国人的精神!

《谁来跟我干杯》——第十七节 不是评估

第十七节 不是评估


  一

  人生是什么?

  “不如意常八九。”

  人生中的确有很多不如意的事——明明已达到成功边缘的挫败,多年的幸福只因为一件小事而离散的婚姻,长久的奋斗只因为一点疏忽而造成的消沉。

  这些事情都常常会令人恨不得一头撞死,因为这些事情都是无可奈何的。

  “无可奈何”,岂非就正是人生中最悲伤中的悲伤。

  就算你有八百匹五花马、七千件千金裘,都拿去换了美酒,这种无可奈何的悲伤,还是无法消得去的。

  可是人生中无疑还是有很多值得珍惜的事,朋友间的一夕长谈,内心深处的一点点共鸣,风尘中偶然逢得的知己,在“世人皆曰杀”的情况中,偶然有一两人能“吾意独怜才”。

  这些都是能使人从内心深处感觉到温暖的事,只要有一点点这种温暖的回忆,已足以度过老年寂寞的冬天。

 
  二

  宝剑有双锋。

  人生中有很多事都一样。

  刺猬只有刺,没有皮毛,在寒冷时只有互相依偎取暖,也经常会刺痛对方。

  “我们靠在一起,虽然不冷了,可是却会刺痛,不靠在一起,虽然不痛,却会冷。”这是一种说法。

  “我们靠在一起,虽然有点痛,却不冷了,不靠在一起,虽然有点冷,却不痛了。”这又是另外一种说法。

  人也像刺猬一样,有的悲观,有的乐观,有的只想到痛苦的一面,却忘了人生中毕竟还有欢乐。

  我看电影,总喜欢快乐的结局,我看小说,总喜欢有欢乐的结束。

  我自己写也一样。

  我总觉得,人生中不如意、不快乐的事已够多,已不需要我们再去增加。

  喜剧所表达的,也许永远不如悲剧那么深刻,欢乐的意境,也许永远没有悲伤那么高远。

  可是我宁愿让别人觉得我俗一点,我也宁可去歌颂欢乐,不愿去描述悲伤。

  不管怎么样,阳光普照的大地,总比“灯火阑珊处”好。


---------------------------------

有时我太过理性,因为“成功边缘的挫败”,那是你还不够努力;“多年的幸福只因为一件小事而离散的婚姻”,其实矛盾已经日积月累,只是在一件小事上爆发而已;但这些只是小毛病。


有时我太过感性,因为我知道“无可奈何”是怎样的味道,是怎样的沉痛,不知道怎样去形容那种无力,明明就在眼前却无能为力,明明已经尽力却无可挽回……

 
可“不管怎么样,阳光普照的大地,总比‘灯火阑珊处’好。”


2005年2月7日 星期一

别学做饭

年年三十午夜都要吃饺子,我不知道为什么要吃饺子,但是已经习惯了,那就继续吃下去罢。

赶到那一天,我会提前和好面,醒在旁边;妈妈切菜、拌完馅后。我压皮儿,爸爸包,我俩配合的速度相当快,100多个小饺子,1个多小时就能完成。奶奶在的时候总是会在这时提醒我:剂子多大,就压多大的皮儿,春节是绝对不能把剂子改小的。奶奶知道我喜欢喜欢薄皮儿大馅儿的小饺子,看见了大剂子就一定要改小,所以年年都会反复叮嘱我。春节为什么就不能改小剂子呢?当初我没问,现在就更不知道了。

我不爱吃饺子,但是家人却怎么都吃不腻。可爱的我就总是要迁就他们的爱好,但是如果想让我吃饺子就一定要薄皮儿大馅儿的小饺子,一口儿一个,面越少越好。这么挑剔,就只能自己来压皮了,其实家人怎么就不能体会到我的良苦用心呢?我还不是希望他们能多吃点菜,少吃点面嘛,这对身体好。

一家子围在桌边包饺子,感觉特别其乐融融罢。但是我却要奉劝可爱的女孩子们,千万别学会做饭。否则你就要倒霉了。我就是最好的例子。

一年初中的暑假,家人都没时间照顾奶奶,就派我去照顾奶奶的饮食起居。说来头疼,那时我连火都不敢碰,做饭真是麻烦的问题。可是在奶奶的悉心指导下,我也做得有模有样。一般家常菜都不成问题,再难一点的烙馅饼、蒸包子、煮饺子、手擀面都可以全套对付,其中最拿手的就是炒饼。后来我有点沾沾自喜,到处显摆自己会做饭了。

一天爸爸吩咐道:今天咱们吃饺子,你买点肉馅,晚上我帮你包。之后扬长而去。当时我可兴奋了,爸爸终于能对我委以重任了!这证明他相信我的实力!我兴奋得屁颠屁颠地。和面,剁了一大颗白菜,费劲地煞汤。激动地等着爸爸快点回来视察我的成绩!等他调完馅后,我负责和面、切剂子、压皮。爸爸就是个大爷(二声),只负责包。但当时我却很有成就感,自己完成了那么多的事情,也不过是个初中生。

从此,我就经常围着锅台转,父母也很依赖我,尤其是爸爸,他总是说:你做饭真好吃!就算不好吃的时候他也这么说,其实那就是懒的,他想利用这种吹捧刺激我一直做下去。当然后来我渐渐明白了他的企图,逐渐淡出了做饭的事业。

但是爸爸又有新的方法对付我。他们会把饺子包得极大,最要命的是皮超厚。要知道这方面我是追求完美的,这样的饺子那还能叫饺子吗?干脆放蒸屉上当蒸饺算了。虽然我不吃,但实在看不下去,就会出马。当然现在我学精了,只压皮,其他一律不管。

所以告诫女孩子们,我们为什么要学会做饭呢?大厨不全是男人嘛。女孩子学会了做饭就是苦役的开始,亏了我及时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把自己从牢笼中解脱了出来。否则像我现在赋闲在家,一天三顿归我,那还不累死。

今年年夜饭,包饺子的组合中肯定没有我的身影了。我跟爸爸还没有说话……真的是个很别扭的小孩呀。但我也管不住自己的性子,还好我不爱吃饺子——这也算是任性的话罢。

2007年10月24日,補注:
基本上,我已經不會做飯了~~~
我的性格不好,可惜沒辦法,已經改不了了


《谁来和我干杯》——第十六节 不是玫瑰

第十六节 不是玫瑰


  一

  一个孤独的人,一个没有根的浪子,身世飘零,无亲无故,他能有什么?

  朋友!

  一个人在寂寞失意时,在他所爱的女人欺骗背叛了他时,在他的事业遭受到挫败时,在他恨不得买块豆腐一头撞死的时候,他能去找谁?

  朋友!

  有人说:世间唯一无刺的玫瑰,就是朋友。

  我并不十分赞成这句话。

  朋友就是朋友,绝没有任何事能代替,绝没有任何话能形容——就是世上所有的玫瑰,再加上世上所有的花朵,也不能比友情芬芳和美丽。

  绝不能。


  二

  白马非马

  女朋友不是朋友

  女朋友的意思,通常就是情人,情人之间只有爱情,没有友情。

  爱情和友情不同。

  爱情是真挚的,是浓烈的,是不顾一切的,不顾死活的,使可以让人耳朵变聋,眼睛变瞎的。也可惜爱情通常都是短暂的。

  可是这并不是可悲。

  因为爱情到了“情到浓时情转薄”的时候,虽然会变成无情,到了“此情可待成追忆”的时候,通常会变成忘情。

  但是真正的爱情得到细心良好的灌溉时,一定会开放出一朵美丽芬芳的花朵——友情的花朵。爱情和友情不同,可是基本上,却一定是互相沟通的。

  因为都是人类最真纯、最原始的、也最现代的感情,就因为人类有这种情感,所以人类常存。


  三

  多年的朋友,患难与共,到后来一定会有爱——绝不是同性恋那种爱,而是一种相互了解,永恒不渝的爱。

  多年的情人,结成夫妻,都后来一定会有友情——一种互相信任、互相依赖、至死不离的友情。

  在百花竞放的春天,在寒冷寂寞的冬天,在你大醉初醒,在你从温柔甜蜜的梦中醒来时,你可以看见睡在你枕畔的就是你多年以来患难与共,始终厮守的妻子。

  那是种多么伟大的幸福?那时你能不能分得清你与你妻子之间的感情,是友情?还是爱情?


-----------------------------

说实话,如果像先生所说,爱情升华成了友情,那么人是不是又该寻找新的爱情呢?这是不是一个很矛盾的问题。好在他只是个文人,抒情之后不用管后面的故事。


古龙说了很多话都不能前后一致,尤其是爱情和友情这样的问题上。他曾说过:

你最可怕的敌人往往是你的朋友,因为他知道你的一切秘密;

你的敌人,往往却是你最知心的朋友,因为他知道你够格做他的敌人。


所以他这样抒情时一定是喝高了,很多人就是这样,明明装作很冷酷、理智的样子,其实心中总有不甘,总会那么个美丽的幻想,那是他对爱情或其他什么的终极目标。可清醒之后,他会把这一切忘光。


以前曾写过一段:

可惜先生已逝多年,他那样的浊世浪子,怎么看这纷纷扰扰的江湖事?恐怕全写在了他的武侠世界中了罢。

总以为,他可以醉死,真的是死得其所。但是我们旁人又何能体会他的痛楚?!看来风雅的事情,其实并不风光。


只见过他的一张照片,在书的扉页上,那笑似乎有些轻薄、有些不屑。他没有炯炯有神的双眼,因为它们早已被陈酒泡醉。我会幻想他喝酒的样子,先是痴迷地望着,很快就一饮而尽……最舒服的是有真朋友作陪,一个人喝酒最没意思。以前我不明白为什么要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其实那是很深的孤独,只有影子为伴。但我总想,有朋友又如何?很多问题要靠自己解决,朋友的意见本不是意见,你只是需要被倾
听而已。但至少还有听你倾诉的好朋友,人就应该知足了不是吗?


看他写朋友,我会很兴奋。但很可惜我是个女孩,如果我是男人,如果古龙先生尚在人世,如果我们能够见面,我没有别的奢望,能像朋友那样共饮一杯已足心愿。但这一切都只是如果,结果甚至不用我去猜测,人生之大不如意9.9……



2005年2月6日 星期日

什么记性

很多人都夸过我记性好。我只有苦笑,应该记得的全不记得;不该记得的全部记得。
其实我永远也记不住自己的手机号,尤其是碰到关键时刻,所以朋友就成了我的小蜜,经常二传回我的电话。有个号码我却永远也忘不了,即使我销毁了所有的证据,但销不毁它在我心里的痕迹。这种记忆简直太可怕……
可这样的位置有什么用处呢?放在电脑里算浪费硬盘空间,那就是垃圾。看着恶心,我真的恶心得想吐。

这是身体里的一种毒瘾吗? 明明很简单的事情,都被我搞复杂了。女孩子就是这样的性格吗?本来可以直接到达,非要转很多的圈子。南辕北辙总有相见的一天,我却渐行渐远。
不这样又能如何,空记着一个号码,没有勇气打过去,怕听到曾经熟悉的声音……我会哭的。
我却从不曾奢望那个电话会打来,我怕它会将那个美丽的幻影戳破。
但我更害怕,当我拨过去时,主人已经换了电话。
进退两难,唯有远远地避开……

有一种记忆叫做刻骨铭心,不是我记性好,因为始终不曾忘记。

2007年10月24日,補記:
現在倒是不用哭了~~~
我想所謂刻骨銘心,只是孤獨寂寞時的一個催化劑。
催化什么?為了讓自己更痛苦?
那是一種疊加的情緒效果,通過情緒的烘托、過往感情的例證,讓自己陷入悲苦的境地,成為怨婦~~~
似乎這是一個不太好的事情,
然后人們希求擺脫這種境地,須要堅強起來,結果反而與人群疏離,遠遠地在人群之外。
因為,怕失望、怕受傷害。
變得不再付出,不再渴望感情的回報。
這就陷入一個惡性循環中……
慢慢地一個冷漠的環境也會就此產生。

嗯……
過去我會想,為什么這個號碼怎么也忘不掉;
今天我發現自己竟然會想不起來了,時間果然是良藥~~~


《谁来和我干杯》——第十五节 不是围城

第十五节 不是围城

  

  一

  有位聪明人曾经说:结婚就像围城,城外的人拼命想攻进去,城里的人拼命想冲出来。

  听过这句话的人一定不少,真正能了解过其中滋味的人一定不多。

  我曾经在城里住过,现在又到了城外。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住在城里时,只觉得有时欢乐,有时痛苦,有时爱得天昏地黑,有时恨不得爱个你死我活,其实究竟什么滋味,我自己也不太清楚。

  现在又到了城外,偶尔坐到高树上,看看城里的风光,倒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是什么滋味?或许也不过是一种不是滋味的滋味。

  

  二

  高树是什么树?

  通常都是棵枯树,也许根还没有死,可是枝叶都已凋零,坐在树上的人,随时都可能掉下来,掉到无底的深渊中去。

  因为他们没有根,没有可以依赖的根。

  坐在城里的人,远远看见一个人高高地坐在城外的高树上,一定会觉得这个人又风凉,又愉快。

  可是当到他们坐在这棵树上去的时候,也许他们就宁可躺在阴沟里。

  我说这些废话,并不一定是要劝各位都搬到城里去住。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树高千丈,落叶归根”,“人生总得要有个归宿”。

  这些话,我也并不一定十分赞成。

  可是每当我看到黄昏日落,林荫树下,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夫妻,手挽着手,互相依偎着轻轻低语时,我就希望自己能有一种权力——让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

  

  ----------------------

看了这段,想到现在的自己。

天天念叨韦端已的《思帝乡》: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

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

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妾妾的,跟小媳妇似的。可他写得真好呀,就是那样的一种决心,一种非卿不嫁的固执,我幻想着那个女孩子真诚热切的眼神,直看到人的心底。人生至少要有一次这样的勇气吧。“一生休”,也就没有什么好奢望的了;“不能羞”,认定的就绝不后悔。

但是,现代人大多失去了这样的勇气,在患得患失间已蹉跎了年华。

都怕被伤害,果真没有了伤害那也就不是爱情了。


还没碰见风流的年少,就想嫁人。听人说这是不对的,不能被热情冲昏了头脑,否则会后悔。我好不容易想决绝地择善固执一次,就被人敲了警钟!又想起了《抛球乐》:

珠泪纷纷湿绮罗,少年公子负恩多。

当初姊姊分明道,莫把真心过与他。

仔细思量着,淡薄知闻解好么。


事实上,这样转圈思考的话,我能琢磨出一大堆。但是理智归理智,人大多还是被自己的情感所支配。

好在我自从知道了后悔没用以后就再没后悔过,顶多了,就是个背面偷垂泪,这倒是挺符合我的性格。

  

说了这么多,我决定还是先找个风流的年少再说罢。

  

----------------------

2007年10月24日,補記:

我確實想要結婚了~~~



2005年2月5日 星期六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刚刚看完前苏的老电影《莫斯科不相信眼泪》,拍得真好,挑不出一点毛病来,很好。
几张剧照

电梯里



拿着酒杯的姿势帅透了



穿着风衣的样子也帅透了,那眼神真让我着迷



“我找了你那么久……我找了你那么久……”

《谁来和我干杯》——第十四节 不是推荐

第十四节 不是推荐

  

  ——谈舞台人生与人生舞台。

  甄珍第一部做女主角的电影《凤阳花鼓》,男主角是谁?《蓝与黑》中的表少爷,《四千金》中叶枫和穆虹共同争夺的新闻记者又是谁?胡金铨的《迎春阁风波》的编剧是谁?《天涯怪客》、《黄金劫》、《股票股票》的导演又是谁?

  台北最忠实的戏迷是谁?电影圈朋友口中?“最没是非的好人”又是谁?

  这许多“谁”会是一个人吗?

  会的。这许多“谁”就是一个人,这个人就是王冲。

  他是北平人,家里开北平最有名的西餐厅“雅叙园”,大学念“辅仁”,一九八四年到香港,进了电影圈,和李翰祥、胡金铨、蒋光超等英雄好汉一起打烂仗,终于各自全都打出了名堂。贰拾多年来,王冲自演而编而导,在电影世界可算是一名长将,这些年转战台湾香港星马韩各地,在人生的舞台上,也可谓经验
丰富。

  他的人缘好,是非少,朋友多,所见所闻。趣事成箩,由他来写舞台上的人生,和人生舞台上的悲欢离合,如果还不好看,那么谁能写得更好呢?

  最要紧的是,他写得是趣事,使看了后能让人觉得心里温馨快乐的事。损人骂人那一类的事,他说不干,他也不写。

  谢谢老天!幸好他不写。



2005年2月4日 星期五

刚刚听到的(我的心里只有你沒有他)

由Nana Mouskouri演唱的《Historia De Un Amor-一段情史》和Laura Fygi演唱的《我的心里只有你没有他》
这首歌曾被哥哥翻唱过,一直以为是个很热闹的歌。但希腊语的版本卻很是缠绵,我总是会为木吉他的声音着迷,人声和吉他都很漂亮哦;
第一次听清楚了歌词的内容,音乐好像一个女人和一个男人试探性地调情,轻轻缓缓……而人声的加入则演绎了一段美丽的故事

http://www.panda123.cn/Panda123/html/zt021.ram



《一石两鸟》

第一时间bt了《一石两鸟》,吸引我的看点就是吴宗宪。看了他一大堆的综艺节目,不得不感叹,那种娱人的精神真不像是他这么大算数的“中年男子”能有的,虽然宪哥本人的相貌实在没什么亮点,可只要我看到他,就想笑,所以我相信他主演的电影,至少不会让我哭吧。
《一石两鸟》和片子本身有什么关系?我还真没看出来,可能就是为了让人脸红地想到“两个男人坐石头上”的谜语吧。
这部电影就是部闹剧,看起来很轻松。里面有意思的就是那个杀手的名字,每当宪哥一本正经地说着“三点红……”,我就脸红。
还有,宪哥的春梦、雪村的凹脸……截了几张很好玩的图片

好玩吧,这是宪哥和林心如,他舌头都伸出来了



全身的哦



雪村和吴孟达的大蒜吻



這脸,看着让人伤心



2007年10月23日,補注:
現在有幾個記得雪村?感覺這個人已經消失了~~~
人們為什么那么在乎要被什么物質、精神的東西記住呢?
時間真是無情呀……
所以,那些悲傷過的,甚至現在仍然心心念念不肯忘卻的。
也許,在別人眼中、心中,早已煙消云散~~~
那么,你何必太在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