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7日 星期一

記得綠蘿裙處處憐芳草(一)

不知道有沒有人被標題騙了,原本是興衝衝跑來看16歲婦女談情的,想不到呀!

01、綠蘿
我想呢,古代綠蘿肯定跟現在流行家養的綠蘿不一樣。畢竟後者來自南美,而五代牛希濟寫這闕詞時,距兩地通航尚需好幾百年(這是我瞎猜的~~~)。現代綠蘿若因此詞而得名,倒也是佳話一段。不過,『蘿』本意即指能爬蔓的植物,名字還不算牽強。

最開始養綠蘿,只是人云亦云管它叫『吊蘭』,到花卉市場調研一番,才驚詫於明明不開花、不起眼的植物,卻有個如此充滿舊日遐想、愛情的美麗名字,第一時間想起那闕詞『記得綠蘿裙處處憐芳草』。讓你不得不珍惜起擺在書櫃頂的普通綠植。它不同於古代的『蘿』“……託松而生。”(引自:《玉篇》),未依附任何其他植物,只需要一點點水,向著陽光慢慢攀爬下來。有意思的是,當空氣濕度很高時,綠蘿葉尖會滴下清澈水滴~~~中國古人喜歡把『蘿』賦予女性氣質,總要攀附著男性氣質的松柏而生。這麼看來二者名雖同,意向則迥然異之。

我家原本有兩盆綠蘿,說到『原本』真是心痛的回憶~~~,兩年來靠水活得好好,還繁殖了幾株送給姑姑。可我就是愛瞎操心,總怕它們沒有養料,跑去買了『香山黃葉綠』牌觀葉型營養液,施肥時太貪心,濃度、頻率有點高,結果生生燒死一盆青嫩~~~孩子們,姐姐對不起你們,我有罪呀。

現在,其中一盆已起死回生,方法是大量澆水,沖淡養料;將另一盆未死的植株剪掉腐爛根部泡在水中,也見起色,總有一天我要讓它們回到原來的盆裏,繼續欣欣向榮一血前恥~~~

02、風信子
前年初冬開始養起,第一次沒什麼經驗,看著兩坨跟洋蔥頭一般無二的圓球,想像它們能開出美麗花朵實在沒有信心,上供一樣擺在暖氣旁,盼著能有點變化。結果打葉片一露頭,兩個小傢伙簡直一天一個變化,每天躥高一點點,不久中心抽出花莖,也能淡淡看出紫、藍的底色,心才徹底踏實下來。不成想由於一直溫度過高,兩株風信子長勢太高,等莖頭大串花朵一齊開放,葉片、花莖已經撐不住了,紛紛倒伏,必須依靠牆壁才能勉強立住。花謝本想留住球莖待來年冬季再開,結果一個爛掉、一個乾枯而死。

去年也就是2011年底,不太甘心又買了兩株,粉色、溫情色(比粉淡)。這次埋在疏鬆土壤中,離溫暖地方遠遠的,生長速度不如之前快,但現在看來那高度就像花卉照片中一樣不高不低,葉片、花莖亦挺直有力;大串花朵美麗飽滿。可我又開始驚詫,真的太奇怪了。我家這兩株不同品種的風信子,今年居然每個球莖都長出兩枝花莖,這意味著能開兩串花!!!我沒在任何照片中看到這種情況,很多養植文章也未提及此種異象~~~而多出來的花莖並沒攤薄另一枝的養分,都非常茁壯。不知我家情況是否特別~~~
(手機拍攝且水平有限,技術帝輕拍)

風信子可水培、土培,想保留根莖必須採用土培。養起來毫無難度,保持水分充足即可。溫度忌高,宜涼爽。這是種讓養花人很有成就感的植物,花朵顏色豐富非常漂亮,花期很長。難點是夏季保存,今年我要挑戰一下保留根莖。


03、茉莉花
老北京誰家不養幾盆茉莉花呢,何況我們過去傳統上還喜歡、必定要喝茉莉花茶。
說起我家的茉莉花,簡直不可思議。你相信嗎?它已經有仨餘年歷史,比我年紀都要大,如今僅存的這盆,主幹有大拇指粗跟棵樹一樣蒼勁,跟本就不像其屬性的灌木。從它身上剪下枝條培植的子子孫孫,分送給不少親戚友人。

茉莉花生命力極其頑強、倔強,很難死掉。過去越冬時,我們隨便擺在八仙桌下,基本不管,想起來時倒點喝剩的茶水。開春一看總覺得已經枯死。可每次都是放到外面見見陽光喝喝水,又是一團濃綠,白色小花點綴其間,香飄滿院,此時在那一架葡萄下飲茶、閒聊,是我兒時最美麗的回憶,哎,往事已矣……茉莉花影響我對色彩的審美十餘年,我對白色小花的偏愛最近幾年才有所改變~~~

爺爺奶奶皆愛花之人,從不許摘一朵。可我總是偷偷趁其盛開穿成茉莉花串戴在腕上,香氣襲人,那時真的好得意。
後來,我發明一種玩法,將茉莉花、花蕾、葉片、枝條放進小玻璃瓶,冲入清水,放在冰箱裏凍住。完全成為固體後,他們成為凝住時間的藝術品,水珠點綴於青翠枝葉、嫩白花朵間,晶瑩剔透美麗非常,打開瓶蓋冰涼香氣淡淡飄散。

茉莉花可從4月開至10月,施肥得當,花期長,一撥接一波。我家是單瓣,較之重瓣香氣更為濃郁。用其泡白開水,不輸茉莉花茶。因此我認為茉莉花茶不管多貴都不算好茶,永遠比不上綠茶、大紅袍、鐵觀音……這些茶的香氣、味道靠的是茶葉自身的質素,而茉莉花茶必須靠茉莉花熏製才能得到香氣,反顯得茶葉沒那麼重要了。顯然,茉莉花茶是不會用太好的茶葉,就算用好茶也顯不出其本身特色,也是暴殄天物。

最近兩年這盆茉莉生了黴菌病,葉片上開始出現一個個枯黃色小斑點,漸漸擴散到整片,最後枯死。已經打了三個療程的藥,希望他能好起來,加油!

未完待續,下次講月季、蘭花、牡丹、菊花、君子蘭、蘋果樹、柏樹……
你看我從來都沒在Blog上說過自己養花,嚇一跳吧,哈哈!!!

2012年2月26日 星期日

潔癖不潔癖

我有潔癖吧~~~

進家門第一件事『洗手』,否則任何東西打死都不會碰。因為會把外面沾惹到的細菌帶回家中,要是萬一碰了什麼屋裏東西,則要認真清洗~~~
之後,馬上換家居服,才能上床。換下的衣服務必遠離牀鋪,之後還要再洗一次手。外面那麼髒,接觸過很多人,外出服裝又坐過公車、地鐵座位,而它們又都被別人的尊臀染指,而那屁屁也不知道有沒有在地上坐過或者碰過什麼髒東西,如此多細菌想想就可怕,怎麼可能讓它們碰牀!
甚至變態到家人若未穿家居服也絕對不允許他們坐。有次姑姑剛要坐下來,我大吼一聲:“不能坐!!!”就好像那上面有刀山火海一樣,把姑姑嚇到立刻彈起來~~~
我的椅子,當我、其他人穿外出服時可以坐,穿家居服時就是個擺設。否則會把細菌轉移到牀上,那就太噁心了。我坐父母屋中椅子,穿家居服時會把椅墊翻過來,若是外出服則不翻。
所以我根本無法理解那些穿睡衣出門買菜、購物、逛街的人,在外面裹一身髒,回家後這身衣服繼續在被窩裏翻滾,簡直不可思議!
當然,我也有很好的習慣,去別人家做客,無論他們怎麼邀請,都絕不坐床~~~椅子不夠,我寧可站著也絕對不坐。

就是這麼一個看著好像有點潔癖的我,卻非常喜歡在床上吃零食,餅乾、瓜子、水果等等~~~不過這時手就要保證絕對不碰牀鋪上任何東西~~~
也不喜歡打掃房間,垃圾亂扔,雖然有垃圾桶,基本無視之~~~有幾次跟媽媽出門,我擦完鼻子找不到垃圾桶,隨手放背包口袋裏,碰到垃圾桶才扔。我媽忍不住諷刺:“怎麼在家不見你有這麼好的衛生習慣!東西從來都亂扔!”
可一旦我想收拾,那就是徹底的大掃除,能把屋子歸置得賽過賓館,當然了,之後又是新一輪糟蹋。

我這樣的人比較少見吧,摸鬍子~~~

2012年2月12日 星期日

常聽Bach音樂,耳朵變敏感了

本來想說古典音樂,可一想自己幾乎只聽Bach,所以還是老實點針對Bach發言吧。又或者其他古典音樂可能不會讓我有那麼大感觸,當然未來就不好說了~~~



眾所周知我最最親愛的老Bach是複調音樂集大成者,眾生芸芸無論再大本事都像是《西遊記》中的猴子,永遠跑不出Bach大神的五指山,哈哈,每次提到這位泰山北斗,總忍不住自費給他抬抬轎子!!!



以Bach複調音樂傑出代表《The Art of
Fugue》(賦格的藝術)舉例,這部作品我已經聽過四個版本,連樂譜都淺淺閱過(誰快來救救這位魔怔的婦女呀,她根本就不識譜!!!)。可能很多人乍一
聽覺得好像旋律似乎有點亂,談不上什麼特別的悅耳。這可能是聽眾之前已經形成了一種路徑依賴,他們還是按著聽主調音樂的老樣子去感知複調音樂。怎麼說呢,
就好像他們只能看見在那遙遠的地方有棵水杉,這是一個模糊的整體印象,甚至由於距離太遠,也不太清楚到底是棵什麼樹,長勢如何等等。這時,你唯有走進渠,
才能看清枝椏的生長方式,每條樹枝間有高低、有起伏,卻疏密有致成長為一棵挺拔昂揚的水杉。例子雖然不合適,但複調音樂給你的感覺就是各個旋律間的層次結
構、乃至整體形成的美感,他們此起彼伏、疏落有致、互相配合,很邪門兒又很美妙。這種音樂鍛煉了你的耳朵去分辨複調音樂中的每一條旋律,漸漸則可以在一段
音樂中敏銳把握住兩個以上旋律。

Bach音樂之美,包括感性上的悅耳+同理性的思考。



最近一年多基本只聽Bach,使得耳朵益發靈敏,能聽出幾條旋律,但遇到的問題是有一次無意中聽到首過去喜歡的莫文蔚,沒有十幾秒就受不了了~~~在聆聽過程中,忽然就意識到一首個由兩部分組成:人聲+伴奏。

以前聽歌不會特別在意伴奏的存在,一首歌就是個整體。現在完全不同,感覺在聽歌時怎麼說呢,像是一邊有人在唱歌,另一邊又放著卡拉ok。

由於在Bach輔導下,能剔除人聲,直接感受伴奏音樂,結果非常不幸地發現配樂基本都特別乾癟單調乏味,那是種有規律不斷重複的節奏或者說是拍
子、鼓點,感覺是如此令人生厭、噁心,既不豐滿也鮮有音樂優美的旋律。我沒一點誇張,在說此話之前,已經暫時放下Bach,試著聽了各式各樣中外歌曲(現
在不佞認為除了古典音樂其他都是流行音樂,不要再跟我講那些亂七八糟什麼民謠、搖滾、鄉村等等,我只憑直覺說話),明顯感覺除非某個人聲特別有吸引力、歌
詞不錯,絕大部分流行歌曲無論多好聽,其配樂本質上相當無趣——注意,我說的是配樂,沒否定整首歌及人聲。(未聽Bach前的我,肯定會罵說這種話的人裝
屄,但當你真的深入聆聽過並熱愛其音樂,才能明白——啊,你是風兒我是傻,怪你年少太輕狂~~~)



有個想法,對於流行歌曲而言,配樂不能說不重要,但相對於歌詞,處於次要地位。畢竟那種配樂實在沒有什麼太大含金量,不信的話可以去KTV聽聽,
不要跟著唱,不要放原聲,就聽配樂,不用一分鐘就沒耐性了。流行歌曲,無論什麼分類,重要的還是歌詞,配樂則用以輔助烘托歌詞的氛圍,舉幾個著名例子
Bob Dylan《Blowing in the Wind》、Don Mclean《American
Pie》、鄧麗君《我只在乎你》、白光《魂縈舊夢》等等無論中外,這些優秀歌曲聽的都是『詞』。所以當過去給灣灣民謠彈吉他的話劇導演賴聲川在訪談中不屑
表示唱KTV沒有技術含量(只記得個大概),我就笑了,流行音樂配樂又有什麼技術可言~~~

另:大家可以注意一下,Bach音樂雖然有曲式但絕少出現重複性、有規律的拍子,有如行雲流水依勢而行;而流行音樂配樂形象點說特別像Sin、Cos曲線圖。



如果從西方音樂發展來看(中國古代以主調為主流),感覺大方向上變得愈來愈簡單:

從複調到主調(多旋律變單旋律);

從古典到流行(旋律、音樂性減弱,歌詞開始重要,為了適合演唱,音樂結構簡化,節奏感就是有規律的拍子鼓點逐漸加強);

從注重旋律到注重節奏。行至今日,連流行歌曲中的歌詞好像都不太重要了,最近流行的似乎是那些適合跳舞的音樂,節拍強烈,即節奏感壓過一切,很多時候連人聲基本都聽不到。



一路流行音樂聽下來,不禁感嘆,我親愛的Nina Simone又經住了nani時間的洗禮,她一個人就可以是一整個樂隊,她聲音的魅力能夠讓你忽略配樂的單調。

嚶嚶嚶,寫了這麼一大篇,好像在給Nina做廣告一樣,哈哈,其實不是的,只是不知道如何結尾嘛!



總之,愛上Bach是條不歸路,再回首時,很多過去喜愛的流行音樂已無法入耳~~~

2012年2月3日 星期五

腐女們,放過開封菜吧,他只是個孩紙!

開封菜不是河南菜,他就是國際著名連鎖餐飲店KFC——肯德基(Kai Feng Cai=KFC=Kentucky Fried Chicken)。
最近不知道為什麼流行起調戲開封菜送餐員活動(若是KFC的營銷活動,這種想法也很有創意了。)。在網上訂單備註那裏可以提些要求,很多人就開動腦筋,想出種種惡搞方案。最開始是語言戲弄,接著大家不只跟送餐員合影,還出來很多相關周邊包括宣傳畫、漫畫、小說……
找了幾張網上傳的很猛的圖,非常搞笑,另外來個鏈接,是網友收藏的: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64463574/





最近【忍夠】體,也非常流行,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