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19日 星期日

「黑子」……其實是一隻狗~~~

我:爸爸,你說黑子一個人在那兒,他孤單嗎?他每天都幹點什麽?
爹:傻玩……淘氣……胡鬧……

我:這位先生,那他除了玩就不做點別的了?
爹:對了,還有吃,見了飯跟瘋了似的,太饞了!

我:這位英俊的男士,他除了吃和玩,就沒別的事可做了?
爹:是呀……

我:那老同志,他真的什麽都不做了?是不是也太無聊了?
爹:……

我:這位文質彬彬的長者紳士,你說他真的就這麼過下去了嗎?除了吃就是玩?
爹:不,他每天都在看報……讀書……學習………………找工作……
















2010年12月6日 星期一

張愛玲誕辰九十周年研討會

上周參加的活動,圖片除最後一張,其他均轉自→2010北京张爱玲诞辰九十周年纪念研讨会

馬家輝主持

本來活動有兩位主持,梁文道、馬家輝。梁文道沒趕過來,由陳子善先生代替。馬家輝非常貧,電視上都沒這麼貧(同梁文道的描述差別很大),當然現場氣氛搞得很不錯。
大力說過,看馬家輝照片有點黃耀明的感覺,他們拍照姿態類似。現場呢,就注意到馬很喜歡自己的圍巾,常常拆開後再編個花樣圍上~~~好吧,我其實不怎麼注意馬,也愣是跟他學會一種圍圍巾方法~~~可見他擺弄圍巾有多頻繁


第一場:張愛玲的文學視野

由左至右依次為:馬家輝、陳子善、蘇韋貞、止庵
主講陳子善,上來就是一段徐訏和張愛玲的對掐,挺有意思,呵呵,更喜歡徐訏,其實我根本不是張愛~~~因為新作問世,關於視野,就提到了張的農村經歷(《私語錄》?),過去《秧歌》被那誰認為是張沒生活經驗的想像就站不住腳了。後面感覺有點牽強、過度拔高,也沒必要。
蘇韋貞,就記得挺溫柔,其他忘了。
止庵,可以說這次就奔著他去了。知道止庵是因為周作人全集,無論裝幀、內容相當精良,有知堂的氣息。後來看他Blog上寫要出知堂傳記,期待!他講的很不錯,聽完講座更喜歡他了


第二場:張愛玲的雙語創作

由左至右依次為:陳子善、宋以朗、楊連芬
主講宋以朗,中文口語不太流暢,卻講得仔細。這位老先生非常細心,將張愛玲有代表性的一段話(中、英),在不同時期的不同表述一一抽出進行對比,能看出張的變化,很有趣;
因為是雙語創作,宋還摘錄了很多人對張英文文本的評論,其中就有前一陣《蘋果日報》劉紹明的批評和邁克對此之反駁。而宋認為讀張英文沒太大問題,ok,這很好理解,因宋有良好中英文背景,但問題是普通美國人顯然不具備此能力。而他把張在美的出版不利歸結到當年美國出版界的意識形態問題,私以為有些偏頗。
比較遺憾的是沒人問張和他父母的罅隙,哎……雖然我比較八卦,奈何臉小,沒好意思問
這場如果能請到劉紹明和邁克對談,才有意思呢,哈哈。

講臺上,就是脫了衣服的宋以朗,深度八卦一個,這位老先生99%是……
同志呀

第三場:張愛玲與視覺藝術

由左至右依次為:止庵、郝誉翔、符娘娘立中
主講止庵,非常不幸,我睡過去了,嚶嚶嚶……因為人家之前沒睡好嘛,本來最期待的就是止庵
郝譽翔,很敏感。我發現女性張愛都挺敏感的~~~比如郝就將張的小說同聲音、繪畫(如印象派)聯繫到一起,觀點蠻新穎且言之成理,之前都沒聽說過此類觀點;
符娘娘立中,講張在影視界的發展情況。很不幸,親眼目睹此君臺下口惡心行為,完全沒好感,再聽他在臺上道小貌岸小然地講,總之就覺得他是個很1+1很自我愛慕的死月半子基亻老。

第四場:張愛玲的晚期風格

由左至右依次為:陳子善、陳建華、吳福輝、格非
主講陳建華,立論角度很高(高屋建瓴~~~),從那位哲學家(名字忘了)對作家晚期創作基本規律的分析,來觀照張,同時聯繫之前宋以朗的講解,不錯。
吳福輝,他主談張農村經歷在小說中的反饋。陳子善最後總結吳的發言:“能看出他非常熱愛上海”^^(插花一句:陳子善臨場總結、概括、分析能力非常強,且幽默風趣,很可愛的老先生)
格非:聯繫到了古典音樂。如貝多芬前後期變化,用以做張的對照;其次,是《小團圓》中現代文學的筆法。
總結:臺上人張愛占絕大部份,捧、維護的成份多,反面觀點極少,好吧,從主辦方看,當然還是爲了替書做宣傳,可以理解。

最後,請三個人簽字,簽在了《唐璜》上我還是包裏有什麽書,就用什麽書簽
(散場時,看見李敖兒子。)


101129



2010年12月2日 星期四

佐伯俊男的色情畫(補充過度闡釋?)

佐伯俊男(Toshio Saeki)的色情畫,給人很不一樣的感覺。
說透就不好玩了,請心領神會吧。
畫下又補了點感想,是不是有點過度闡釋?

看到這幅畫時,想到了川端康成的小說。接著就想起荷蘭黃金二十年一幅油畫,怒放的鮮花間一顆骷髏。

舉個例子,川端康成有篇小說《睡美人》,講的就是老年人(長者)的慾望。這幅畫我覺得好,是因為強烈的反差和對比:一個是鮮嫩的年輕女子,另一個是行將就木的老人對肉體無比渴望卻又無法得到。
此畫中裸體女人、月、花(三者都是對性的暗示)。從性的角度看,很完滿。但除了老人——慾望仍在,可望可及卻無能。
畫家很敏感,注意到了老人隱晦的性慾,以及生命的衰弱、即將消逝。


也是一組對比,我很喜歡那種對比出來的質感,女人肌膚和男人的差別。注意男人手指掐在女人臀部的狀態,很有質感。

這幅畫,私以為有三個視角

非常有趣,三個視角包括:男人、老人、女人。因為那個男人太巨大,極不真實。那麼此場景可能就是這三個人的性幻想(or夢):男人幻想自己很強大;女人幻想被強有力的男性佔有。在這兩者的幻想中可能會摻雜被第三方偷窺的快感;
老人是偷窺的視角,總覽全局,他看到的場面可能是真實的,更可能是自己幻想出來的(or夢)。在第二種可能性中,有種已衰老者對強大性能力帶給女人快感的豔羨,而且是隱秘的——這基於他偷窺的視角,就好像老年人極少會主動表示自己的性慾,他們不是偷偷的來就是只能幻想。 
我覺得這幅畫挺有想像力。


男人(畫家)幻想中,年輕女性對性的幻想。注意她身邊的男人都是虛的(點狀)。
這也許意味畫家認為,畫中女子是個學生看似清純,但在其不為人知的幻想(or夢)中,只要是個性能力強大的男人(且不只一個),無論他相貌、地位、財富如何(爲了抹平男人與男人的種種差異,所以用虛點虛掉),她都能被滿足。
注意舌頭的紅,是畫中唯一的色彩。

以下兩幅畫的構圖很類似,而畫家的想法也非常有意思——簡直可以說是雷同的構圖,但是場景變了(前者是藝伎館,後者是結婚現場),與此同時女人下身也發生變化,這個變化私以為有非常幽微的涵義,很有意思。

兩幅畫構圖基本類似,注意刀、扇子,男人、女人、老人的位置。構圖區別不大,但涵義差別很大。
前者,當時我想到了《紅樓夢》王熙鳳鏡子那段,骷髏和美女的對比(有點畫皮的意思,貪戀美色帶來的是死亡)。另外這幅畫中還有鬼火,意思更明確。男人在貪婪藝伎美色耽於性愛的同時,不自覺走向地獄;另一層是紅顏白骨;
後者,結婚場景,女人下身出現的人頭,私以為暗示繁衍。而這個男人愛的不是女人,而是結婚對象的生殖能力,能幫自己延續子嗣。這也是畫家選擇結婚現場作為背景的隱喻。
兩幅畫中的老太太、老先生表明第三方的態度,他們的表情很說明問題。

這本來是兩幅畫,分開看、放在一起看都很有趣。甚至再調換一次上下位置又會有一番新的詮釋,很好玩。

前者,單看是小鬼惡作劇在偷窺;
後者,單看是小鬼在做遊戲。
結合起來看,有種不真實感,女人如夢幻泡影,一陣風便被吹散了;
顛倒次序看,像是個魔法,小鬼吹樹葉吹出個女人。
總之就是很有趣。
11-30

2010年11月22日 星期一

炸醬麵,真好吃^^

其實吧,我一直都不愛吃麵條~~~
總覺得麵條這種主食中的麵很難入味,也就是說每一根麵條的間架結構間只是麵而已,沒有任何味道。我甚至曾設想過,要讓麵條的麺有香味,可以用雞湯or泡發香菇的水去和麵,這樣可能會比較好吃吧?奈何沒有合適機會,結果就不了了之了。

因為麵條種類很多,有打滷麵、湯麺(如蘭州拉麵那種)、雲吞面等等;相對而言,即便我不太喜歡麵條,卻唯獨熱愛拌麵,因為各種醬料和麵條混合在一起,醬麺交融,就不會有那種孤零零、寡淡的感覺,如西安油潑面、武漢熱乾麵、北京炸醬麵等。然而,在種種拌麵中,我最喜歡的則是閃亮的、迷人的,只要提到名字就要流口水的——宜賓燃面!!!

我真的太愛她了,那種滋味,麻、辣、甜、香綜合在一起,真是回味無窮,配合著漂亮的辣椒油,哎……好吃得要死……遠目……

可惜,這個比較麻煩,不太適合家中製作。印象中最好吃的燃麵當屬某大學的學生食堂,只是當年的大師傅走了,從此那裏的燃面成為絕響~~~以後,我就再也沒吃過那難忘的宜賓燃面,目前也就金鼎軒還能將就著一解嘴饞之苦~~~

好吧,看看我又跑題了,本來要說的是炸醬麵嘛。(也許這種跑題的潛意識正說明人家內心深處對兩種麵條的偏向~~~這位童鞋,你很偏心嘛~~~)
要知道老北京吃炸醬麵,麺要手搟,醬是六必居黃醬回家熬制,先把肥肉丁煸出油,炸至表面焦黃,之後下瘦肉丁一起熬,至香味出來就可以了,今天我媽做的炸醬真是香得要命呀,我又不行了
您以為有了炸醬和麺就齊活,能吃了嗎?
那簡直是開玩笑,真正老北京吃炸醬麵,還有非常重要的一環,那就是各色菜碼兒。特別講究的人,吃一次炸醬麵那就要好幾十種,什麽樣的蔬菜都要來點。菜碼兒、麺、炸醬拌在一起,再來點醋or臘八醋,那味道,沒治了!

今天我一高興,準備了11種菜碼兒(本來還想弄白菜、木耳、黃花、雞蛋,湊夠15種,結果被家長奮力阻止了):
1. 香菜(芫荽),切段;
2. 黃瓜,切絲;
3. 胡蘿蔔,切絲,焯好;
4. 心裏美蘿蔔,切絲;
5. 小白菜,焯水,切細段;
6. 油菜,焯水,切細段;
7. 豆角,焯水,切細段;
8. 芹菜梗,焯水,切細段;
9. 芹菜葉,焯水,切細段;
10. 黃豆(泡了兩天),煮熟;
11. ,包了10瓣。

這樣綠的黃的紅的白的按順序滿滿擺了三大盤,可好看了^^(說真的,炸醬麵吃的就是工夫,這麼多菜,別看我寫得簡單,但從擇、洗、焯、切,直到擺盤就花了1個多小時~~~而黃豆則從兩天前就開始泡了。現在,也就我這種在吃上有執念的人才會準備十幾種菜碼。看來「吃貨」的牌子,一時半會兒不會從我身上摘下了
等炸醬做好,我直接每樣加點菜碼兒、醬、醋拌起來,真的是太好吃太好吃了,嚶嚶嚶嚶嚶……
一口氣吃掉兩大碗炸醬拌菜,我留下了幸福的淚水……遠目……

嗯……其實吧……我吃炸醬麵,一般不吃麵條,還是以菜為主(就算吃很多很多,也不會發胖嘛,哇哈哈哈哈!!!)。
菜因季節不同,可根據時令改變,比如現在冬天就可以放白菜、春天香椿、夏天青蒜等等;
菜的選擇相當多樣,豆芽、油麥菜、蒿子稈、生菜、西蘭花、紫甘藍……;
其他如豌豆、黃豆、青豆這類豆子也不錯;
黃花、木耳、雞蛋、各色蘑菇都可以作為菜碼兒。
總之,炸醬麵是種怎麼吃都有新鮮感的老北京經典拌麵,好吃得流口水哟!


2010年11月8日 星期一

真正的超級硬漢……

我震驚得簡直不知道要說什麽好,一位硬漢74天孤身穿越「大羌塘」無人區……
用了好幾個小時一口氣看完貼,已經不知道該用什麽語言去組織文字,腦中只有兩個字「牛屄」!
這是真正的漢子、爺們兒……
天呀……

原帖    :北方的空地,孤身穿越大羌塘无人区(完)
脫水版:http://www.jd-bbs.com/thread-2405087-1-1.html


2010年10月31日 星期日

愛·生活,愛·Bach


愛·生活,愛·Bach

已經連著三個多月一直在聽J.S.Bach的音樂,簡直魔怔到打開電腦就要聽,尤其Goldberg Variations (BWV 988),足足聽了一個多月,從Glenn Gould、Wanda Landowska,再到Rosalyn Tureck。特別是Tureck那張1959鋼琴版,我聽了不下百遍,愛得心都快碎了。

哎……說到這裏,人的變化實在不可思議……過去的我,根本想像不到,自己也有喜歡巴洛克音樂的一天。就好像曾經對印象派繪畫的偏見一樣,彼時,我對古典音樂非常排斥,這有對過分媚雅者的反感,更多則是自己當年確實無知+自大,既沒耐心也不懂得去領略另一個世界的美好。但是,命中註定會有那麼一天,機緣巧合,你忽然看到了那種色彩,聽到了那種聲音,一發而不可收拾就此沈迷,甚至會詞窮到根本說不出爲什麽,愛就愛了,沒道理可言。

能喜歡上Johann Sabastian Bach真是一條曲折之路,原本我對古典音樂沒有太大興趣,只是出奇地喜歡古典吉他,下了一套Julian Bream,聽到第20張時正趕上他演奏Bach的Lute Suites (BWV 996、997)、Trio Sonatas(BWV 525、529),當時我好像是在專心刷論壇,聽著聽著那段背景音樂,沒一會兒,不知不覺就被帶走,連網站也不看了,整個思路完全隨音樂起伏。直覺感受是,音樂結構精妙、回旋往復、不盡不絕,是一種理性、和諧之美。這種美的力量,很輕易能將人從眼前、現實中抽離出去,總想去窮盡每一個音符。

同時,由於Bach作品基本以複調為主,聲部一般在兩個以上,那麼一段乍聽起來似乎簡單的音樂,耳朵會自動追隨每一個聲部,卡農(Canon)較為簡單,只有二聲部,從各單聲部到兩聲部重合,分開、綜合來聽都非常有趣;賦格(Fugue)聲部更多,相對也更為複雜。
有時,當你的理性已經找不出聲部時,便迷失在音樂中,渾然忘我。
Bach作品值得深思之處是,其音樂有極強數學性、邏輯性,以及堪稱完美的對位法。這所有浮現在樂譜上理性的一切,化成旋律演奏出來,反而成為感性領域「美」的存在。這種相互轉化,私以為非常奇妙,就好像科學同哲學的關係……

在複調音樂領域,Bach地位自不待言。但我最欽敬他的是,自由駕馭多種樂器和音樂形式的強大能力,無論大提琴、小提琴、鋼琴、管風琴、Harpsichord、Lute等,還是協奏曲、無伴奏、奏鳴曲、彌撒曲等等,幾乎每一種每一部都堪稱傑作!在我看來Bach的偉大也正基於此點,簡直就是神一樣的存在~~~

目前,我已聽過:
十二平均律 (The Well-Tempered Clavier BWV846-893) - Sviatoslav Richter
哥德堡變奏曲(Goldberg Variations BWV 988 ) - Glenn Gould、Wanda Landowska、Rosalyn Tureck
無伴奏小提琴(Solo Violin BWV1001-1006) - Arthur Grumiaux
無伴奏大提琴(Cello Suites BWV1007-1012) - Mstislav Rostropovich
勃蘭登堡協奏曲(Brandenburg Concertos BWV1046-1051) - Nikolaus Harnoncourt、Claudio Abbado

這裏除了十二平均律,目前聽不出什麽所以然,其他都非常喜愛~~~現在的最愛當屬Goldberg, 當Aria第一個音符響起,我能想到的形容詞,只有「幸福」,那是全身心的寧靜、滿足,甚至有一絲惆悵……到variation 1 則為之一變,跳脫歡快中蘊含著平衡和諧的美感……三十個變奏之後,再次回歸開篇的Aria,繁華過後一切歸於平靜,以Aria起以Aria終,忽然想到Glenn Gould,以Goldberg嶄露頭角又以Goldberg作為人生謝幕,冥冥中自有巧合呀……

談到這裏,必須說明的是,Bach同一部作品由不同人演奏、指揮,有時差別會非常大。因為在他那個時代樂譜上沒有速度、表情標記,後世音樂家在演奏時根據自己的理解,就會出現與別人完全不同的速度、表情。比如,同是Brandenburg,Abbado的版本明亮輕鬆;Harnoncourt相對而言顯得穩重平和。

而我聽Goldberg,則從Gould 1955年那版開始,全程僅38分31秒。說真的,這個震驚世界的速度,我第一次聽時,沒覺得多快。直到聽過Rosalyn Tureck女神Great Pianist(EMI)中1959年那版,全程81分42秒,同一部作品,兩者時間竟然相差將近一個小時,Oh My Buddha!!!更驚人的是,Tureck的Aria用時6分9秒,Gould居然只用了1分58秒!這是什麽概念,速度上前者是後者的三倍!要命的是,我更喜歡Tureck的版本,聽了一個多月Tureck後再重聽Gould 1955年版,這次明顯感覺到後者速度迅疾,快得我都快喘不上氣了(真的,一點都不誇張)。然而,也更加佩服Gould精湛嫺熟的演奏功力,那麼複雜的旋律,他居然不錯不亂,快節奏段落,清晰、迅捷、有力;但是到了舒緩如variation 25 他則用了6分28秒,與Tureck的8分51秒相差並不是太大。可見Gould絕非一味求快。事實上,並不是每個人的Goldberg我都買帳,比如Heinrich Schiff,感覺有點輕佻,反正就是接受不了~~~

之後,看過Gould一個現場版,感覺速度明顯慢了下來,嗯……等我聽夠Tureck,想嘗試一下Gould 1981版。
對於Tureck版,就沒什麽好說的了,除了愛還是愛,愛得不可自拔,愛得根本放不下……遠目……

不過,需要強調的是,由於Goldberg原本在Harpsichord上演奏,所以,Tureck除了我上面提到的鋼琴版,相應的也有harpsichord版。從鋼琴換到harpsichord,我更喜歡Wanda Landowska 1933年的演奏。Tureck忠於Bach時代的風味,較為舒緩,可Landowska雖然加快了速度,卻不會讓人明顯感覺到harpsichord的不足。

忽然發現寫了一大堆,哈哈,換到十年前的我這是根本不能想像的。就好像過去我嘲笑拜倫的《唐璜》,現在則看得津津有味,人的變化真是太可怕了……

---------- Goldberg Variations: Aria 三版比較 ----------

Rosalyn Tureck 1959



Glenn Gould 1955 & 1981


---------- Goldberg Variations: Variation I a 1 Clav 三版比較 ----------

Variation I a 1 Clav



Glenn Gould 1955 & 1981




2010年10月30日 星期六

我真喜歡劉瑜

無意中看到豆瓣一個同城活動——
【单向街·沙龙】第327期  刘瑜:作为生活经验的政治 

激動得我當時就出了一身熱汗。早早通知同好,一併向不在北京的傢伙們炫耀:「我就要見到劉瑜了!!!」

到現在都已經忘記,自己是什麽時候知道的她,看的第一篇文章又是什麽……不知不覺間讀完了劉瑜在「醉鋼琴」上所有Blog——甚至不止一遍;總是盼望rss裏能刷出新文章,結果她回國在清華任教後,發文頻率反而降低了。

仔細想想,到底喜歡劉瑜什麽呢?
顯然,我作為一個普通人,對政治涉及專業範疇的問題興趣不是很大,或者說政治在普通人(中國人)眼中,似乎總是拒人於千里之外。有時,我確實關心政治議題,但又感覺能力有限,尤其在行動方面,面對中國現狀也實在無能為力,充其量只是個看客(好在還沒淪落為犬儒)。進而深入到民主、自由等,也僅知概念,從沒想過其在生活中能發揮怎樣的作用,實際運行起來又是如何。

而劉瑜的Blog,正像其政治雜文集《民主的細節》這個名字,從英、美民主國家中生活的點滴細節入手,如英國劍橋地區政府網站、美國醫改的吵吵鬧鬧、美國大選花費多少等等,同時將艱深的概念、象牙塔中的專業知識,結合以上事例深入淺出,以政治科普的形式傳播給普羅大眾。讓讀者切實感受到民主、自由對生活無處不在的影響,他們並不是虛幻的詞彙,他們看得見摸得著。
而相對照的,某黨治下的天朝,也就不言而喻了。這種種反差,明白人也自然看在心裏。

有機會看到劉瑜的座談,感覺相當幸運。其實,在北京碰到文化界人物的概率非常高,此前我看見誰也沒這麼興奮過。清晨六點便起床早早準備了午飯,下午十三點出門卻碰上堵車。趕到傳說中的單向街,登時被眼前景象震住了,二層小樓的書店,上上下下摩肩接踵擠得水泄不通,甚至湧到了店門外空地上,圍得裏三層外三層;書店兩旁咖啡館樓上也站滿了人……後來,據反饋這次人數破了單向街沙龍的記錄……

開始,我在門外站著聽了足足一小時,之後才一點一點擠上二楼(樓梯上也全是人,冷然想到《羅馬十一時》~~~),可一直只聞其聲不見其人,就這樣直到座談結束才得见見劉瑜廬山真面目。雖然早看過相片,但还是三维立体大活人更为生动有實感。真實的劉瑜,說她漂亮顯得有些浮泛,但又夠不上美,應該說介於二者之間,看起來舒服悅目。尤其喜歡她抬起頭時燦爛自信的笑,奪目非常。整體而言,劉瑜身材嬌小、十指纖細,穿衣風格也符合我的趣味~~~(這位童鞋,你到底都在看神馬?!)。好吧,過去總以為研究政治的女性學者,嗯,也許會比較咄咄逼人過於鋒利,但她卻毫無淩厲之氣。當然,我看到的只是她的某一面,但不得不說,我喜歡這個顯得極有親和力的劉瑜^^

前一小時座談,劉瑜所談內容,在其Blog中大體都看過了,這部份無甚稀奇。私以為最好玩的是讀者提問環節,面對咄咄逼人的問題,劉瑜機智、反應速度快,政治相關知識非常豐富。
比如:
有人問:怎麼看愛國?
劉瑜分別舉了卡爾·馬克思、馬克思·韋伯對國家的定義,前者認為:國家就是暴力機構……;後者認為:國家定義為一個「擁有合法使用暴力的壟斷地位」的實體。
接著她反問,我爲什麽要愛一個「暴力機構」?
立時,現場一片笑聲^^

是次座談結束,感覺受益匪淺。
總之,如果說過去我只是普通程度喜歡劉瑜,那麼現在則是非常非常喜歡……

劉瑜Blog:情書 - 醉鋼琴


2010年10月24日 星期日

一不留神成巴赫 - 虎頭

299年以前,1708年(清康熙47年)7月14日,23岁的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来到魏玛。 
  这是巴赫第二次就职魏玛。五年前,18岁巴赫第一次就业便落户魏玛宫廷乐队。巴赫来自弥豪森(Muehlhausen),那里的极端虔信派要求教堂礼拜禁用器乐。等于端了巴赫的饭碗。而且弥城工资太低,二婚不久的巴赫曾叹息:“我们生活极其节俭,却仍常常连房租都交不起,并时时困于意外支出。生活何等艰难!”
  巴赫只好跳槽。
  1708年6月,到弥豪森一年,巴赫为魏玛侯爵翁威廉验收管风琴。他抓住机会为侯爵弹奏一曲。侯爵大悦,当场拍板聘他顶替刚退休的管风琴师。

  当时德意志有352个公侯小国,面积和居民等于中国的乡镇。乐队是这些乡镇宫廷的品位象征。翁威廉与其弟翁若恩侯爵共治魏玛,各有独立的宫廷和乐队。巴赫任职“宫廷管风琴师兼宫廷乐师”,算魏玛宫廷音乐三把手。不久,翁若恩去世,其子翁奥德继位。叔侄显然不是理想的执政团队。46岁的翁威廉是个暴君,一言不合便与老婆离婚,并将她打入深宫,圈禁至死。他主抓教堂音乐。19岁的翁奥德能演奏小提琴与长号,思想开明,主管宫廷音乐。
  从社会地位上讲,巴赫到魏玛算降格以求,因为他放弃了自由人身份。
   列位看官须知,世界史上,音乐人一直属于手艺人。巴赫来魏玛虽涨了工资,却与马夫厨娘并列仆人名册。教堂专为他设一小屋,侯爵礼拜时屋门开启以便听见琴声;祈祷时屋门关闭,巴赫坐在里边根本看不见侯爵。
  因此,巴赫想涨点儿薪水,得动半天脑子。
  巴赫爱钱。因为他出身贫寒。他爹是爱深鹤市(Eisenach)乐队号手,巴赫在八个孩子中行八,9岁丧母,10岁丧父,被继母发去50公里外的俄德鲁夫(Ohrdruf)投靠大他13岁的大哥。1700年复活节,15岁的巴赫高中毕业,成绩上大学有余。但已有四子的大嫂再次怀孕,家中人满为患,饭菜就着哥嫂脸色,无法下咽。恰逢岚堡修道院(Lueneburger Michaeliskloster)唱诗班招生。大哥托人推荐巴赫过去,连一分钱旅费也没给他。被亲人像垃圾一样推出门去的巴赫与同学艾格格带着干粮,在阴晴不定的四月天徒步走到岚堡。300公里!
  巴赫儿子巴佳爱在悼词中说巴赫有“透彻嘹亮的出色声音,音域宽广,唱腔极好”,因此他和艾格格都被唱诗班录取,巴赫还获最高奖学金,上学和吃住免费,有零用钱,冬天有免费木柴。此外,巴赫还勤工助学——为贵族学生擦鞋、收拾屋子和去城里买东西。
  巴赫在岚堡,等于海涅在巴黎。岚堡图书馆藏有欧洲175位作曲家的1100册手稿。他大抄其谱,如鱼得水。学校按新教要求学生无条件服从、勤奋、谦逊和虔诚,课程有拉丁文、希腊文、神学、逻辑学、雄辩术、哲学和诗艺。巴赫还在附近的骑士学苑学习路易十三宫廷社交礼仪、宫廷舞和“写作优美的信件”,为日后供职宫廷作准备。
  孤儿巴赫那时就明白:金钱就是独立。金钱就是尊严。
   因此,他一生都在争取涨工资。
   到魏玛五年后的秋天,哈勒(Halle,即后来发表爱因斯坦五篇“奇迹年”论文的城市)圣母教堂管风琴师、亨德尔老师查浮威去世。巴赫背着翁威廉前去应聘。12月13日,巴赫收到聘书。
  哈勒薪水不高,巴赫根本没想去。但他绕弯子让翁威廉看了聘书。此时他的年薪已从150金古盾涨到215金古盾,但翁威廉仍于1714年擢升他为“音乐会总监”,工资250金古盾,成为魏玛音乐界薪金一把手。
  巴赫涨了薪水,却失去侯爵信任。涨薪后两年,宫廷乐正去世。魏玛社会咸认为这把交椅非巴赫莫属。可翁威廉就是不任命他。他看上了汉堡四大教堂唱诗班总教习和汉堡市乐正台杰非(Georg Philipp Telemann)。这台杰非是巴佳爱的教父。他回信侯爵:“您手下的巴赫就是德国最好的音乐家。”然后,他写信通知巴赫。巴赫随即书面申请当乐正。翁威廉拒不作答,且拒见巴赫,后来更停止供应巴赫乐谱纸。
  巴赫展示了穷孩子的强悍:他停止为宫廷作曲,并申请辞职。
  翁威廉侯爵大怒:我不批!
  势同水火之际,侄子翁奥德娶了葛屯侯爵李傲德(Leopold von Koethen)之妹。李大舅子乃音乐发烧友,听说巴赫正在闹调动,立邀巴赫担任他的宫廷乐正,兼任宫廷音乐教习,加薪,提升为宫廷官员,全权负责宫廷所有音乐。
  巴赫立刻在合同上签字。埋骨何须定魏玛,人生处处是乐正!
  其实,巴赫未必真想去比魏玛还小的葛屯。他的意思跟当年孟尝君手下大叫“食无鱼”的冯谖一样,还是闹待遇。可翁威廉这回下定决心要给巴赫some colours to see see。除了挟哈勒自重,巴赫还利用领导矛盾自肥:他是翁威廉拍板招来,理当死忠于他,却跟翁奥德的大舅子沆瀣一气!他明知翁威廉喜欢法国音乐,却常演奏翁奥德喜欢的意大利音乐!老账新账一起算,翁威廉下手令将巴赫投入监狱,因为他“违反国家规定”:任何仆役未经侯爵批准不得离开。
  巴赫枯坐狱中无聊,遂提笔作管风琴众赞歌为嬉。这部儿子巴伟福(Wilhelm Friedemann)的音乐教材取名为《献给巴伟福的键盘小曲集》,封面题字“初学者雅正”,署名则是赤裸裸的挑衅:“葛屯侯爵殿下乐正”。
  他还坐着翁威廉的牢呢,就以“李傲德的人”自居!
  盛怒的翁威廉没说要关巴赫多久,所以巴赫计划写164部众赞歌,涵盖整个新教教历节日。
  众赞歌(Motetten)源于天主教赞美诗,是马丁•路德(1483—1546)为新教独创的管风琴合唱,礼拜时由唱诗班演唱。这是路德宗教改革的武器,他采用德文歌词,曲调多来自德国民歌。早期众赞歌无和声,为众赞歌配和声的正是巴赫,他的众赞歌至今被视为四部和声典范。恩格斯称巴赫的众赞歌《主即坚固堡垒》为“十六世纪《马赛曲》充满胜利信心的赞美诗”。
  准备把牢底坐穿的巴赫显然太过悲观,不到四周,在翁奥德和李傲德的双重压力下,翁威廉下令释放巴赫,史官记载:“11月6日,大逆不道的管风琴师巴赫因主动要求离职而被扣押于市裁判所。12月2日被恩准离职,释放。”计划中的164部众赞歌因此仅完成46部,后合编成集,即赫赫有名的《风琴小唱》(Das Orgelbuechlein)。
  出狱后巴赫立刻北上葛屯。翁威廉随即下令删除巴赫的一切官方记录,相当于注销北京户口。翁威廉充分显示了权力的傲慢:一个弹管风琴的,你以为你是谁?抓你一句话,放你也是一句话!
  权力面前,艺术算哪把夜壶?

  李傲德当场兑现400金古盾年薪,巴赫工资与内廷总管平起平坐,比前任翻了一番,比在魏玛涨了百分之六十,而且坐牢双薪,第一次工资发了四个月的。
  23岁的李傲德登基刚三年,手下只有五千多臣民。他热爱音乐,能演奏小提琴和羽管键琴。巴赫大受重用,常随侯爵去卡尔斯巴德浴场度假。三年后巴赫陪李傲德去浴场,三月后回家方知太太巴魅花因病去世并已下葬,留下三个儿子。
  巴赫也许不急需老婆,但他的儿子们显然急需保姆。
  与“满楼红袖招”的海涅相比,巴赫在搭讪女人方面只会以权谋私——把对方弄进自己的唱诗班。1705年他就是这样娶了巴魅花。

  葛屯丧妻,巴赫照方抓药。1721年夏,李傲德批准巴赫招聘一名合唱队员,巴赫招来的是魏亚蜜(Anna Magdalena Wilcke)。不到半年,只比巴赫长子巴伟福大七岁的魏亚蜜嫁给巴赫,改名巴亚蜜。婚礼“遵侯爵大人之命”在家中举行。这命令是巴赫自己申请的:这样他可以省下教堂的10个金古盾婚礼费。婚礼虽不隆重,却很热烈,现存一张葡萄酒账单证明,光葡萄酒就喝了27个塔勒。婚后李傲德立刻聘巴亚蜜为宫廷歌手,年薪200金古盾,巴赫家庭脱贫。
  巴赫对这个自带饭票的女高音保姆显然非常满意,他在给艾格格的信中不无骄傲地说:“孩子们天生就是音乐家。我只有在家里才能随时举行音乐会。此外,我妻子是歌喉优美的女高音,长女也勇敢地与她唱和。”婚后不久,巴赫编写《致巴亚蜜键盘小曲》(Clavier-Buechlein vor Anna Magdalena Bachin Anno 1722)两册,供她练习钢琴,其中包括名作《法国组曲》和《英国组曲》。
  巴亚蜜是真正的贤内助,她为巴赫抄乐谱抄到笔迹神似巴赫。当时欧洲尚无印刷术,雕印乐谱既少且贵,一般人只好抄谱。巴赫乐谱能够流传下来,巴亚蜜功不可没。
  抄谱是打动巴赫的撒手锏。当年巴赫大哥抄了一份键盘乐谱,包括当时所有大师,极其珍惜,藏在柜子里不让小巴赫看。柜门是铁丝格的。等到夜深人静,巴赫就从小铁丝格里伸进小手,在柜里把乐谱卷成细筒再拿出来。怕大哥发现,更不敢使用昂贵的灯油,巴赫就着月光抄了整整六个月。好容易大功告成,心花怒放的小巴赫乘大哥不在家开始弹奏,不幸被凑巧回家的大哥逮个正着。不顾小巴赫的苦苦哀求,大哥粗暴地撕掉了他六个月的心血。
  月光严重损害了巴赫的视力,所以在画像上巴赫总像妩媚的女生一样眯缝着眼:他近视,又坚持不戴眼镜。
  文化大革命时我抄过《贝多芬的交响曲》和《音乐家小传》。《音乐家小传》包括众多名家,独无巴赫!这笔记本至今尚在我家书橱中。
   巴亚蜜陪伴巴赫28 年,为巴赫生了13个孩子。巴赫曾请一位著名画家为妻子作油画一幅。从巴赫的财务情况看,这无疑是一笔巨大的投资。

  巴赫婚礼后八天,侯爵李傲德与19岁公主李福衡喜结连理,意乱情迷。公主不喜音乐,李傲德对音乐登时兴趣大减。
  巴赫早已未雨绸缪。到葛屯一年多,汉堡雅可布教堂管风琴师去世,汉堡乐监亦年老多病,汉堡广招贤才。1720年11月,巴赫向李傲德报称前去汉堡验琴。其实他是去应聘。
  巴赫首先拜见97岁的管风琴大师赖若丹(Johann Adam Reinken),并即兴演奏赖大师的幻想曲《巴比伦河畔》(An den Wasserfluessen Babylon),两小时不重样!一曲既罢,赖若丹叹道:“我原以为即兴演奏的手艺已死。真高兴看到它在你手中复活。”巴赫喜不自胜。当年他16岁时,曾专程徒步去汉堡听赖若丹演奏,那时他根本挤不到大师跟前儿。
  即兴演奏就是巴赫的惊艳一枪。那个时代的音乐强调即兴演奏,尤其管风琴。巴赫的即兴演奏大都失传,不过,巴赫最具传奇色彩的即兴演奏故事却未失传。
  那还是为赖大师表演之前三年的事。

  1717 年秋,刚到葛屯的巴赫被召到德累斯顿参加萨克森王国宫廷举办的马香楼(Louis Marchand)音乐会。这厮乃法国管风琴名家,法王大内音乐高手,恃才傲物,声名远播。有次法王把他的一半薪水支给了他老婆,结果当天他到宫中演奏,弹到一半即起身拂袖而去,说是:“下一半让我老婆来弹吧!”
  彼时法兰西乃世界惟一超级大国,欧洲音乐界惟巴黎马首是瞻,何况一个分裂贫穷、崇法媚外的德意志。音乐会富贵满堂,帝王将相冠盖云集。这马香楼亦非浪得虚名,他连乐谱也不拿,以一首即兴幻想曲开场,指法精妙,变奏流畅,一曲既罢,掌声如潮。
  然后,德方小厮巴赫上台。一个简洁精致的前奏曲之后,巴赫随手弹起马香楼刚才的曲子,第一遍一丝不差,然后,他将这首曲子连续变奏12次,再准确地回到主题!
  巴赫没有听到掌声。全体达官贵人目瞪口呆。他们忘了鼓掌。
  巴赫随即提出第二天与大他16岁的马香楼友谊比赛:两方按对方指定的主题即兴演奏。马香楼勉强答应。当晚,他搭邮车夜遁,逃回巴黎。
  巴赫技压马香楼,堪比岳飞大战金兀术,此事遂成德国音乐史千古传说之牛头山。

  经赖若丹引荐,巴赫获得与七位管风琴师竞聘汉堡雅各布教堂管风琴师职位的资格。《巴比伦河畔》所向披靡,教堂马上要求巴赫速付上任保证金。从不做风险投资的巴赫一听要钱,立刻转身回了葛屯。
  这是巴赫一生错过的最黄金的机会。后来有人信告巴赫,平庸的海德曼花四千马克得到了这个职位。教堂给了海德曼不少额外工作,这个富有手工业主的儿子很快就把这笔投资捞了回来。

  李傲德与音乐渐行渐远,跳槽汉堡又以失败告终,巴赫再次被打入冷宫。巴赫一生运交冷宫,可每次他都带着伟大的作品破宫而出。这个奇特的现象,我称之为巴赫定律。
  葛屯冷宫孕育的是一部24首前奏及赋格曲集。为初学者所写。巴赫作品几乎都为初学者所写。很多人觉得巴赫音乐听上去很单调,“像练习曲一样”。殊不知,它们就是练习曲!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些练习曲最后都成音乐史上的丰碑。
  《平均律键盘曲集》(Das Wohltemperierte Clavier),虽然写着Clavier(钢琴),但当时欧洲并无钢琴。我们津津乐道的“古钢琴”,根本就不是钢琴。这Clavier指的是羽管键琴。要知道,哲学家伏尔泰第一次听过钢琴演奏后说:“这新东西永远不可能取代羽管键琴的尊荣地位。它只是个钢铁怪物。”
  因此,称这部作品为《平均律钢琴曲集》是错误的。
  西方音乐一直是声乐天下,直到巴赫,乐器制作与演奏双双发展到高峰,器乐首现繁荣。巴洛克音乐以键盘乐器为龙头。巴赫一生执着键盘乐创作,而且他本人就是管风琴和羽管键琴演奏大师。

  17世纪末是键盘音乐史分水岭,当时的大师有亨德尔、意大利的斯卡拉蒂、法国的库普兰和拉摩等。他们加起来也没有巴赫一半伟大。巴赫不仅为键盘乐发展划分时代,而且为复调音乐奠定千古不变的基础。巴赫既让复调音乐“听不透”,又简化了乐句结构,让复调音乐空前完美,绝后成熟,用严密工致的形式表现出人类千变万化、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
  这是键盘音乐史的第一次伟大突破。
  复调音乐是中西音乐最后的分水岭。《西方的没落》作者斯宾格勒认为中国音乐(包括京剧)曾超远距离领先世界,但始终停留在二维平面。唐太宗时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管弦乐队,甚至能把乐音分成64个音节,却始终没有出现和弦!斯氏认为和弦是三维的,能带来纵深感,而纵深感是宗教的直接来源,欧洲教堂高顶穹窿突出的就是纵深感。中国人的灵魂对纵深向无要求,中国建筑的典型是苏州园林,小桥流水,柳暗花明又一村,在左顾右盼、流连忘返中施施然在二维平面上毫无目的地蜿蜒而去,不知所终。
  巴赫作品中充满数的象征。众赞歌《此即神圣十戒》中对位声部的动机反复十次,象征基督十戒,同时以三个调性结构表示三位一体。《马太受难曲》描述耶稣死后发生地震,其鸣动的低音部音型在歌词的对应下被区分为18、68和104三组音符群,而《旧约•诗篇》中第18、68及104节都提到地震。耶稣在最后的晚餐中预言有个门徒将出卖他,合唱中门徒一个接一个问:“主啊,是我吗?”共重复十一次,独缺了作贼心虚的犹大。巴赫还习惯用43个音符表示“我相信”,用121个小节来象征“基督”,等等。巴赫是有意为之。肖邦说“巴赫就像一位天文学家,靠数字的帮助发现了最奇妙的星星。”
  复调音乐和记谱法为欧洲音乐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东方音乐依然因循单声部道路在自给自足中翩翩写意前行,西方音乐却从此沿着多声部音乐的道路迅猛向无数个方向发展。
  西方向右,东方向左。东西方的鸿沟,并非奠定于二十世纪。

  《平均律》对西方音乐的影响,比太阳对地球还大。巴赫去世时尚不满一岁的歌德在致友人的信中谈到欣赏《平均律》的感受:“里面似乎有永恒和谐在喃喃自语,仿佛出自上帝创世之后的胸臆。”
  十二平均律,就是将音高相差八度的两个音符之间平均分为12个相等的半音,从而确定一个音级之内所有的半音和全音。此前键盘乐器均按“中庸律”调音,选调和转调几不可能,采用十二平均律后即可以自由选用二十四个调并自由转调,而转调,是音乐主题戏剧性展开的决定性因素。巴赫之前,键盘乐曲只能有几个调,调一多,音就不准了。
  据中国最新研究结果,全世界最先提出平均律的是明代朱载堉的《律学新说》(1584)。但巴赫的灵感来自德国作曲家费舍(J.K.F. Fischer)的《新风琴音乐的阿莉亚德尼》(1702)。这部包括二十首前奏和赋格的作品源于古希腊神话:阿莉亚德尼是克里特岛国王米诺斯之女,其母帕西法耳生了一个牛头人身的怪物,米诺斯把它幽禁在米诺斯迷宫,令雅典人每年进贡七对童男童女喂养。雅典王子德修斯借助阿莉亚德尼给他的线球和魔刀杀死怪物并循线球指引走出迷宫。费舍喻指大小调是管风琴师走出音乐迷宫的线球。这部作品共用十九个调,其中e小调用了两次。
  《十二平均律》用了全部二十四个调,首开西方音乐史先河。它是西方音乐全部律制的基础与核心,奠定了所有的规则和范式,并以创作实践证明平均律的优越性和实用价值,是“全部音乐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一”,被公认为“钢琴音乐的《旧约全书》”。
  “钢琴音乐的《新约全书》”是贝多芬的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但贝多芬与巴赫并非平行。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先有《旧约》,后有《新约》。从乐理上说,没有巴赫的十二平均律,根本就不会有贝多芬。1787年,17岁的贝多芬初赴维也纳拜访莫扎特。莫天才让他随便弹支钢琴曲,自己跑到隔壁应酬客人。可贝多芬手指刚一落键,莫扎特旋踵即回。一曲既罢,莫扎特说:“注意这个年轻人。有朝一日他会震惊世界!”他当场收贝多芬为徒。
  贝多芬弹的,就是《平均律》的第一首C大调。
  巴赫从未想到《平均律》将以它那博大精深的音乐内涵、严谨工整的结构布局和登峰造极的复调技术成为西方钢琴万世龙门。中国音乐界的说法是:小学生不一定能弹出平均律的音,中学生不一定能弹出平均律的音量,大学生不一定能弹出平均律的音色,大师也不一定能弹出平均律的意境!超一流钢琴大师李斯特晚年曾说:“宝藏全在里头,选个早晨弹曲巴赫的平均律来听,享受心灵的清静吧!”卡萨斯清晨起床头一件事就是先弹两首《平均律》作为晨祷。舒曼说:“日奏一曲《平均律》者定能成为杰出音乐家。”此言不虚,仅演奏《平均律》,世界上就出了无数的钢琴大师,如里希特、古尔德和希夫等等。在中国,有个音乐学院学生弹贝多芬的《悲怆》走火入魔得了抑郁症,遍寻良医无治,最后老师建议其分左右手弹《平均律》,结果右手弹完,左手刚弹几小节,抑郁症霍然而愈!
  《平均律》君临人世,它不仅是巴赫音乐的巅峰,也是一切音乐的巅峰,它穷尽了西方音乐所有的节奏与变化,而音乐的本质就是主题及其节奏与变化。因此,西方音乐都是对巴赫的模仿、发展和改写。莎士比亚戏剧是一切小说的源头,而西方音乐的一切都源自《平均律》,并且,巴赫的情感“在规模上与莎士比亚同等宏伟”。

  李傲德结婚一年后,巴赫离开葛屯,因为他儿子要入学了。葛屯学校都是加尔文教,而巴赫想让儿子上新教学校。1722年5月5日,莱比锡聘请巴赫出任圣托马斯教堂唱诗班乐监。李傲德奉送漂亮鉴定,慨允巴赫继续使用“葛屯宫廷乐正”头衔,并约定每年订制一部生日庆典康塔塔。几天后,39岁的巴赫举家乘两辆马车迁往莱比锡。
  这个德国音乐跳槽天王并不知道,莱比锡将是他的最后一槽。
  让人啼笑皆非的是,李傲德太太不久去世,李傲德随即修书希望巴赫吃回头草。彼时在莱比锡混得相当不咋个的巴赫却拒绝了。不过李傲德迎娶填房时,巴赫专程赶去演奏婚礼管风琴。1728年,34岁的李傲德英年早逝,巴赫在葬礼上以《马太受难曲》中的康塔塔(BWV 244a)与侯爵互道珍重。

  巴赫拒回葛屯,非常像恋人被伤透了心。因为,莱比锡给他的工作合同简直比《辛丑条约》还丑,不仅待遇低,而且在一大堆工作和义务之后还要宣誓:“我承诺出示葛屯侯爵批准我离开的证明;教学及其它分内工作我都将按良心尽力而为,实因力有不逮必须求助能人,定事先征得尊敬的市议会或学校首肯;我要以举止言行为学生榜样;教育学生必耐心;我必服从市议会督学大人和校长;我必勤于教导合唱,训练器乐,以节约学校开支;即使请人代上拉丁文课也绝不要求加薪……未经市议会书面批准,绝不去大学任职;未经市长书面同意,绝不擅离本市。”
  跟黑奴差不多!
  巴赫负责市议会和莱比锡所有红白喜事的音乐,而他手下只有四个号手、三个弦乐和一个学徒,剩下就是学生。聘书规定每周日演奏管风琴,尸唱(Leichensingen)时巴赫必须与学生同行。在行刑日,唱诗班唱歌陪伴死刑犯走向刑场,教习也必须同行!
  莱比锡民主选举的市议会比魏玛暴君翁威廉还专制。他们不需要伟大的音乐家。他们需要一个廉价的音乐教师。巴赫对此心知肚明。他写信告诉艾格格:“刚开始时我觉得,从宫廷乐正变成学校乐监对我并不适宜”,但他最后还是“承蒙主的旨意”前来履新。

  莱比锡是跳槽王巴赫一生绝无仅有的赔本儿买卖:从宫廷乐正降为乐监,相当于从部长降为中学副校长,还要上拉丁文课;虽然不用付房租和暖气费,但工资只有葛屯的四分之一。当时意大利歌剧女星年入一万金古盾,巴赫固定工资只得一百!莱比锡社会主流是年薪过万的富商、教授和贵族,手工业者、短工和士兵年薪都有三百金古盾。当时一金古盾可买十磅生肉或七磅黄油。巴赫比短工挣得少,可他比短工还会生孩子,到莱比锡的头六年连生五个孩子。而且新教不许女性参加音乐演出,巴赫家庭经济垮了半边。更糟糕的是,巴赫家永远住满前来请教的客人和学生,巴亚蜜还得喂饱所有的人。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巴赫是上赶着才做成这笔赔本儿买卖的。因为他把莱比锡看作成名成家的跳板。当时莱比锡经济发达。1701年,莱比锡几乎跟巴黎同步拥有了路灯。而且莱比锡还是新教发源地,成立于1409年的莱比锡大学是德国著名大学之一,其重点学科就是神学系。大学直属萨克森国王,莱比锡市连师生的税都收不着,所以大学与市议会的关系非常不咋个,处处勾心斗角。
  莱比锡挑选托马斯学校乐监,首选又是台杰非。他简直是巴赫“一生的敌人”。他们的竞争开始于1705年夏末,时任亚昂城管风琴师的巴赫去吕贝克拜访北德管风琴总瓢把子毕迪西(Dietrich Buxtehude),来回小一千公里。徒步!
  亚昂教监会准假四周。巴赫呆了仨月。因为他想接毕迪西的班。毕迪西只有一个条件:娶他30岁的胖女儿。当时欧洲女人十四五就结婚,三十岁的姑娘相当于今天六十岁。毕迪西并非只向巴赫推销过女儿,亨德尔、马德胜(Matteson)等音乐名人都曾一步三回头地拒绝过她。巴赫最后还是放弃了这个大他十岁的胖妞儿。在他之前含泪而去的,就是台杰非。
  台杰非的战术跟巴赫对付翁威廉差不多:他拿着莱比锡的聘书要求汉堡给他加薪,第二天工资涨了四百塔勒,第三天台杰非即通知莱比锡:“你被耍了。”
  活了86岁的台杰非当时远比巴赫有名。他写下40部歌剧、3000部众赞歌,44部受难曲,还有数千首军队进行曲、舞曲、红白喜事小曲。但今天我们提到他,主要是因为他与巴赫的瓜葛。
  被耍成熊猫眼的莱比锡先后哀求五人,皆惨遭拒绝。1723年2月7日,巴赫为市议会试奏一曲康塔塔,4月19日接到聘书。市长庞哈福的一句话几乎被所有巴赫研究文章引用:“既然咱们弄不到最好的,那只好将就用差不多的。”副市长兰过德更直白:“巴赫能让我们尽快忘记台杰非的戏弄。”
  巴赫迷们要记得:巴赫只是莱比锡的六号候选。
  今天,全世界都因为巴赫而嫉妒莱比锡!

  网络时代首重标新立异,韩寒郭敬明,都认为自己在开某一座山。
  其实,综观人类文化史,大师通常并非开山祖师。足球是中国开创的,现在只能看人家玩儿。火药是中国开山的,结果连故宫储水缸的镀金都被八国联军用刺刀刮了去。姜文天天在电视里气冲牛斗:“我定规则我就羸。”伪真理!中国文化精品最牛不过唐诗。唐诗规则是初唐四杰定的。除了大学中文系学生,有几个中国人知道初唐四杰指的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但几乎每个中国人都知道李白杜甫!
  因此,标新立异,远不等于出类拔萃。
   巴赫没有创立任何新的音乐体裁,可他成为西方音乐史上最杰出的集大成者,覆盖维也纳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晚期浪漫主义、十二平均律、调性乃至爵士乐和流行乐所有音乐风格的特征,清晰地体现出平衡与失衡、和谐与对抗、对称与非对称、有序与无序之间的相反相交、相对相合与相易相汇,堪称与宇宙同构。仓颉本人并未创造任何一个汉字,可我们都写着“他的”汉字。管风琴大师、著名巴赫学者史怀哲说:“巴赫是一个终结。他没有创立什么,可每一样事物都通向他。”古诺更精确:“如果巴赫时代以来所有的音乐作品都丧失了,也可以在他奠定的基础上重建。”
  巴赫涉猎的所有体裁都由别人开创,但巴赫之后,我们只知巴赫。巴赫没写过交响曲和弦乐四重奏,于是海顿横马立刀;他没写过钢琴曲,于是柴可夫斯基以第一钢琴曲雄霸天下;他没写过钢琴协奏曲,于是莫扎特笑傲江湖。
  如果,他写了呢?

  巴赫时代的音乐视标新立异为异端,最大限度地追求接近传统,就像中国古代只有注经才是正经学问,小说诗歌都是下流玩意儿。因此,当时的作曲家都只能在吹毛求疵的框架中施展才华。
  歌德说过,真正的天才就是在任何限制中游刃有余。
  巴赫衷心遵守基督教的严格框架,结果却凌驾于框架之上,他纳西方音乐千年传统之百川,内敛深含,机锋密布。他涉足的所有曲式都达到空前绝后的高度,让后来者除去巫山不是云:康塔塔、组曲、协奏曲、受难曲、弥撒曲、独奏奏鸣曲、前奏曲、幻想曲、变奏曲、众赞歌、古组曲和舞曲,等等,乐器包括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古大提琴、琉特琴(曼陀林)、管风琴、羽管键琴、短笛、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低音大管。惟少打击乐器。
  巴赫创作似乎“下笔如飞,一挥而就”。实际上他不像一般作曲家直接用乐器作曲,而是先写在纸上,然后一遍遍试奏、修改、誊清。巴赫海量创作只有一个秘诀:勤奋。他说:“我必得勤奋。与我同样勤奋的人皆会成功。”
  天才就是勤奋!爱迪生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这是谬论。在这个问题上,爱迪生显然不敌大他162岁的巴赫:天才,是百分之百的汗水!灵感,都是汗水泡出来的。巴赫翻越了他那个时代所有的音乐顶峰,只因他从未停下脚步。所以亚里士多德说:杰出不是一种行动,而是一种习惯。
  巴赫经常被称为音乐上帝。如果音乐真有上帝,那也一定是个勤奋的上帝。

  到莱比锡第三年,巴赫与大学发生劳资纠纷。大学的保罗教堂,其音乐由大学乐监负责,但巴赫求职时他把这个任务甩给巴赫。巴赫年薪仅100金古盾,一半还要付给替自己上拉丁文和教义问答的副校长,加上孩子众多,巴赫家庭经济濒临破产,要靠当家教、买卖乐谱、出租键盘乐器并在莱比锡博览会上为钢琴制造师石可德(Gottfried Silbermann)充当贸易间谍来搞钱。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想当年武松在柴进庄上落魄,宋江十两银子便买到打虎英雄的心。在岚堡期间,孤儿巴赫常向约翰教堂的管风琴大师彪姆(Georg Boehm)请教。1701年,16岁的巴赫常去汉堡听彪姆老师、时年78岁的赖若丹演奏“巴比伦河畔”。这个身无分文的孤儿每次带几块黑面包,徒步往返好几百公里!某次从汉堡返回岚堡途中,他精疲力竭地坐在一家啤酒馆外,正闻着肉香分泌海量哈啦子,忽然窗口扔出两个鱼头。巴赫捡起鱼头狼吞虎咽,最后竟在每个鱼头里吃出一个金古盾。
  巴赫没把金古盾交给警察叔叔。他用它作了下一次音乐朝圣的路费。
  像康德一样穷怕了的巴赫,像康德一样喜欢钱。
  巴赫免费工作两年后要求大学校长为保罗教堂的音乐付费。校长一口回绝。1725年,巴赫向大学领导、萨克森国王奥古斯特二世告黑状。几天后国王亲笔来信让大学给钱。欧洲大学惯例不大买国王的账,何况巴赫告了黑状。校长就是不给!国王又写了两封信,大学才开始付巴赫钱。

  1729年耶稣受难节,上任六年的巴赫再次献上他炮制一年多的巨作《马太受难曲》(Matthaeuspassion)。
  新教认为音乐是上帝的声音。路德要求“上帝话语与音乐最密切的结合。”
  新教的音乐思想是:是的,我们确实无法看见上帝。但我们可以听见他。
  多年后卡萨斯说:“在巴赫的音乐里,我听到了上帝的存在。”
  受难曲(Passion)是新教音乐牛耳,源于中古天主教格里戈利圣咏。巴赫写了五部受难曲,现仅存其二。《马太受难曲》源于《新约•马太福音》。托马斯教堂建筑结构特殊,有两台管风琴、两个唱诗班站台和两排长椅,巴赫因地制宜让两台管风琴、两支唱诗班和两支管弦乐队交互奏唱,相互应答,时而齐唱合奏,其场面之宏大、音乐之壮丽盛况空前,创造了当时绝无仅有的立体声效果,其共鸣效果之惊人,据说让墙上的白灰都纷纷龟裂!
  《马太受难曲》无疑是巴赫宗教音乐的代表作,纵观音乐史,只有莫扎特的《安魂曲》、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和《D大调庄严弥撒》及勃拉姆斯的《德意志安魂曲》略可望其项背。
  从没有第二部基督教音乐在全世界赢得如此普遍的爱戴。《马太受难曲》被称为“最伟大的受难曲”和“登峰造极之作”。以“上帝死了!”一声断喝彻底动摇基督教道德根基的尼采在1860年如此评价:“这周我听了三遍《马太受难曲》,每一次都充满同样无与伦比的惊叹。那些荒废了基督教义的人,真能在这里听到他们的福音。”《圣经》里有四个福音使者:马太、马可、路可和约翰,他们专门传达来自上帝的好消息(福音)。全世界有无数人听了《马太受难曲》后皈依基督教。因此,在基督教里巴赫被称为“第五福音使者”。
  巴赫音乐用时过长,素负恶名。《马太受难曲》全本演出时间超过三小时!市议会彻底被激怒了:他们五年前就因《约翰受难曲》太长而批评过巴赫。当时他发誓改过。可《马太受难曲》比《约翰受难曲》还长!没什么比屡教不改更能让领导抓狂。议会老爷们宣布:“唱诗班教习简直无可救药!”并决议:既然巴赫抱怨工作繁重,那就减少他的红白喜事演出。
  巴赫的基本工资是100金古盾,但托马斯唱诗班红白喜事演出的红包统归巴赫,正常年景收入一般能收900金古盾。1730年巴赫给艾格格写信时曾抱怨头一年莱比锡“空气实在太健康”,以致他“在普通葬礼方面少收入了130金古盾”。
  可现在市议会要断他的财路。而且美其名曰减轻他的工作压力!

  一生勤奋的巴赫几乎从未是领导和前辈的第一选择。上任六年,莱比锡所有的权力机关——教监会、教区牧师、大学校长和市议会集体看衰巴赫。
  巴赫习惯被人看衰。他的回答是:“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处处不留爷,爷当个体户。”
  当初,15岁的巴赫在岚堡上学时恰逢管风琴制造大师何若白修缮那里的管风琴。少年巴赫下课后除了给富学生擦鞋挣钱就是蹲在一旁看何若白工作。看来看去,他居然破格获得管风琴验收师资格,并立刻在江湖上扬名立万:他验琴必用双手双脚同时打开管风琴所有音栓检验风箱的缺陷,此即著名的“肺验(Lungentest)。肺验复杂且需坚强体力,但管风琴的问题一览无余,巴赫凭此成为甲方首选和管风琴制造界公敌。
  验收管风琴,无论从政治上还是从技术上看,都是大事。巴赫获邀去验收。

  西方音乐史上,器乐一直附属声乐。巴洛克时代管风琴脱离声乐独立发展,此即器乐的独立日。
  管风琴(Organ)是欧洲历史最长的乐器之一,产生于公元前二百年。它是世界音乐史上体积最巨、重量最大,构造最复杂、音域最宽广、气势最磅礴的乐器。它由许多大小、形状、粗细和材质不同的管子组成,每根管子只能发一个音,由脚踏板控制升降音,乐师操作键盘与脚踏板让风箱将空气压入管子来发音。管风琴是典型的独奏和声乐器,很少用于管弦乐队和交响乐团,主要用于教堂礼拜,由唱诗班伴唱。
  历史上最大的管风琴高度超过十米,包括三万多根音管,七层键盘,能发出当时所有乐器的声音,虽是独奏,但其音域、音色和音量与一个大型管弦乐队不相上下。罗曼•罗兰描写克里斯朵夫第一次听见管风琴时说他“一个寒噤从头到脚,好像受了一次洗礼”。这正是管风琴的妙用:它是从精神上对教徒进行洗礼的基督教工具。巴赫在《风琴小唱》扉页上亲笔写下“仅为崇奉至高上帝——使至亲从中受到教益”即是这个意思。
  管风琴是巴洛克乐器班首。“巴洛克”一词源于葡萄牙语“Barocco”,意为“不圆珍珠”,本用来贬称17世纪意大利的建筑和雕刻艺术,后转指文艺复兴之后、古典音乐之前的音乐。巴洛克音乐充满华丽的装饰音,旋律精致,格式严谨,高贵庄严,气势雄浑,把感情掩盖在精美工致的技术之下,喜怒哀乐一律犹抱琵琶半遮面。
  管风琴是教堂音乐之王,巴赫是管风琴之王。空前,且绝后。巴赫生前仅以管风琴演奏闻名。他首创五指并用演奏法(此前管风琴师不用大拇指),还有独门暗器——脚踏板演奏。巴赫有一部完全用脚踏板演奏的管风琴曲,其效果酷似无伴奏大提琴,据说是即兴演奏被人记录下来的。1714年底,巴赫到卡塞尔为弗里德里希王子演奏管风琴,后来有人回忆:“他的脚插翅般掠过管风琴脚踏板,轰鸣随之奔雷也似响遍教堂。王子对巴赫的奇技叹为观止,一曲既毕,余音尚在绕梁,便脱下钻戒赐予巴赫。试想,巴赫熟练的脚就值一枚钻戒,那亲王又将以何物去奖励他的手呢?”
  值得一提的是,在尼采度过八年童年时光的瑙姆堡有座温彩教堂(Wenzelskirche),其中保存着全世界惟一一架巴赫亲自设计的管风琴,1746年建成。令人失望的是,此琴现在无法原音重现。对此负责的居然是听众:巴赫时代听众穿的衣服厚得多,而且他们都戴着扑了厚粉的假发,因此那时的回音效果跟现在完全两样。
  巴赫的《十八首众赞歌》皆是管风琴精品,在第二首《来吧、圣灵》(BWV652)中,脚键盘在右、左手演奏后追随右手主题,然后双脚稍息,双手互相模仿,紧接着手脚轮换,旋律围绕主题生生不息,往复不休。结尾时手脚速度骤然加倍,音符缤纷而下,像煞春风荡漾,花朵雨般告别枝头乘风飘舞,一眼望不到尽头。巴赫经常在作品开头时给音乐以“第一推动”,然后隐匿消失,那些低柔曼妙的天籁,似乎润酥春雨下的草色,迎春风而摇曳,化在基督的血肉中,无法阻挡,无可逃避。一般乐谱常以渐趋安静结束,可巴赫却经常在结尾顿现高潮,捧出新鲜奇巧的赋格,让他的天才惊鸿一瞥地倏尔消失于我们视界的天际。
  舒曼听了门德尔松演奏《十八首众赞歌》中的BWV654后说:“在那旋律四周闪亮着金色的叶子……如果你失去了全部信念和希望,这一首可帮你恢复一切。我沉溺其中,静入天堂。我的痛苦是,我无法为它添加哪怕是一小片花瓣。”
  巴赫音乐多源于《新约》,但这一首却与古拙的《旧约》款曲相投。它们凭“死”相通。然而这“死”如此美丽,简直就是永生的开始。
  巴赫的管风琴,天下一品。西方音乐史管风琴这一章,竟是巴赫一人天下。
  管风琴是巴赫的爱之始,也是巴赫的爱之终。
  与北德不同,位于中德的萨克森视多声部对位音乐与和声为下流,遑论用于礼拜。热衷和声音乐的巴赫注定无法与市议会共建和谐社会。更糟的是,一年后,巴赫与自己的学生打起来了。1705年8月4日,巴赫训练时骂了老捣乱的学生盖巴火。当晚,比巴赫还大几个月的盖巴火纠集五名高年级学生在学校黑暗的门廊等到巴赫,棍棒齐举,要巴赫“拿话来说”。
  巴赫老师并不认黄,他拔出佩剑撵得这些学生满坝子跑,最后揪下盖学生的衣服掷地斩得粉碎,并于第二天报警。盖爸爸很有势力,盖巴火最后只被训诫几句,市议会却反过来要求巴赫“用温和的方式上课”。
  那座看见少年巴赫扬眉剑出鞘的门廊,至今尚存。

  1733年2月1日,萨克森国王、选帝侯奥古斯特二世去世,其子奥古斯特三世继位,并于第二年加冕波兰国王。波兰以天主教为国教,奥三世依例改奉天主教。新朝要用新臣,巴赫拼命努力想抓住一生中最后一次当官的机会。这个与天主教不共戴天的新教徒为天主教新王登基写了大量作品,内中就有《b小调弥撒》。这是巴赫惟一一部天主教弥撒曲。他选用拉丁文歌词,因为天主教和新教的礼拜都要用弥撒曲。
  “弥撒”一词源于弥撒仪式散席曲结尾的“missa”(散吧)。弥撒是天主教圣餐,弥撒曲即仪式中所唱歌曲。天主教弥撒一般包括慈悲经(Kyrie)、荣耀颂(Gloria)、使徒信经(Credo)、圣哉经(Sanctus)和羔羊经(Aenus Dei)。
  新教回归《圣经》文本,抛弃天主教以教皇为中心的统治阶层和华丽繁复的礼拜仪式。路德说,聆听上帝的话语就是聆听福音“活的”声音,所以他将《圣经》译为德语。不过他保留了弥撒。
  《b小调弥撒曲》(die Messe in h-Moll)是巴赫的第一部弥撒曲,他引入歌剧及受难曲表现形式,独创“弥撒康塔塔”,独唱合唱对比强烈,管弦乐色彩宏丽,共分六个声部,该设计源于《圣经•以赛亚书》第6章第2节中撒拉弗(天使)有六个翅膀的说法。
  《b小调弥撒曲》展示了巴洛克全部的作曲技巧:帕萨卡里亚舞曲、对位法、意大利协奏曲、咏叹调和管弦乐,动用了除直笛外所有的乐器。巴赫集当时音乐之大成,不仅将这些黑白判然的乐段连接成有机丰富的和谐整体,还赋予它令人炫目的技巧和无与伦比的华彩。巴赫专家艾达姆说:“他纳入旧作,把自己的一生都写了进去……他把过去创作的曲调纳入这部大型弥撒曲,凭此进入更高境界。这不再是尘世的境界,这是上帝的境界。这部弥撒曲是他献给上帝的独一无二、必不可少的完美颂词,是他信仰的表白……全曲位于凡间之上……巴赫知道,上帝不仅在彼岸,而且在尘世。不论他遭受过多少次命运的打击,上帝仍然活在他的心中。他必得创作这样一部弥撒。曲中除了他与上帝的关系之外,就是无与伦比的活力——恢弘的至死不衰的音乐活力。”
  音乐史上,只有贝多芬的《庄严弥撒曲》和亨德尔的《弥赛亚》敢跟《b小调弥撒》递葛。乐坛公认贝多芬基本音乐思想“透破黑暗迈向光明”即来自《b小调弥撒》。
  巴赫1733年就完成了这部弥撒的第一部分,但它直到巴赫去世95年后(1845)才出版!巴赫本人从未亲历自己这部伟大的作品。这部弥撒曲1934年由柏林歌苑首演,此时它已被世人遗忘184年。
  很多乐评家称《b小调弥撒》为“唯一最伟大的乐曲”,但巴赫的创作动机相当不伟大:他希望以此讨封“萨克森选帝侯宫廷作曲”。新王登基伊始他就写信请求赐封,那些极尽哀恳的信读来常使英雄泪满襟。国王没回信。四年后国王亲临莱比锡,巴赫再度写信求封。1737年11月21日,巴赫终于收到总理吕和喜伯爵签署的委任状。
  看官休要轻看这张烂纸。“宫廷作曲”是朝廷命官,直接受到国王本人的庇护。感激涕零的巴赫在德累斯顿圣母教堂上演盛大管风琴音乐会答谢。他终于可以堂而皇之地署名“萨克森选帝侯、波兰国王宫廷作曲”。这就像我在名片的“教授”屁股后头加个“(享受正处级待遇)”一样伟大。虽然永无补实之日,它却代表巴赫晋身“候补道”,已经不是庶民了。
  这是巴赫当过的最大的官儿。市议会从此对巴赫客气多了。

  “宫廷作曲”经常接触外交官。1742年,俄罗斯驻萨克森宫廷特使、帝国伯爵凯泽林专请巴赫给他作一部“柔和而活泼的”钢琴曲。作为催眠曲!
  巴赫施展长才写出“双键盘羽管键琴多变咏叹调”(Aria mit verschiedenen Veraenderungen vors Clavicimbal mit 2 Manualen)。在伯爵失眠夜为他弹奏这部作品的是私人钢琴师哥德堡(J. G. Goldberg)。此人曾奉伯爵之命跟巴赫学过钢琴,算巴赫门生。这部钢琴曲后来竟以“哥德堡变奏曲”(Goldberg-Variationen)之名传世,让无名鼠辈哥德堡直接进入世界音乐史。这部被巴赫注明“供音乐爱好者消遣的咏叹调及其各种变奏,由两个手键盘的羽管键琴弹奏”的变奏曲,是音乐史上规模最大、结构最恢弘、技术最复杂的万世惊叹之作。

  “变奏”一词源自拉丁语variatio(变化),就是围绕音乐主题派生出各种各样的变奏。《哥德堡变奏曲》主题来自《致巴亚蜜键盘小曲》中的一首萨拉班德舞曲,包括30段变奏,其音乐结构建筑之微妙,令所有听过的人气结于胸,舌矫不下,只剩“叹为观止”四字可叹!
  凯伯爵的失眠症显然好多了,他的稿酬相当伯爵:一个盛着一百个路易金币的大银杯。
  这是巴赫一生得到的最高稿费。
  单是弹奏这部作品,音乐史上便出了无数的大师,其中以加拿大人古尔德为最。他1955年在纽约和华盛顿演奏《哥德堡变奏曲》,一炮红遍全球。古尔德在弹琴时习惯把琴凳锯矮,脑袋无限接近琴键,带着眼镜,摇头晃脑,口中同时哼唱莫名其妙之“古尔德艺术歌曲”。钢琴史上称这种怪异表演为“古尔德演奏法”。1981年,49岁的古尔德以截然不同于1955年的演奏方式重录《哥德堡变奏曲》,两周后撒手人寰,写就加拿大版的“朝闻道,夕死可也”。

   1740年,弗里德里希二世(弗里德里希大帝,旧译腓特烈大帝)在波茨坦加冕普鲁士国王。这个首次统一全国的德国秦始皇善吹横笛,据说还作曲。他即位后召开长笛独奏会,巴赫儿子巴佳爱伴奏,正中弗国王下怀,立聘为羽管键琴师。七年后,柏林颐和园——无忧宫(Sanssouci)落成。弗大帝让巴佳爱把他爹叫来。5月7日,年已六十有二的巴赫以为鸿鹄将至,欢天喜地前来应召。
  无忧宫里到处摆着石可德的三角钢琴。他1726年就造出了德国版钢琴,但遭到巴赫激烈批评。这次看弗大帝面子,巴赫表示满意。然后大帝给了一个音乐主题,让巴赫即兴演奏三声部赋格。巴赫不慌不忙,信手奏来。
  大帝当场翻倍,要求巴赫就同一主题来个六声部赋格。
  诸位,五声部赋格几乎已是作曲的顶峰。巴赫恳求国王给几天时间。回莱比锡两个月后,作品完成,包括十部卡农、两部赋格和一部奏鸣曲,统统围绕弗大帝指定的主题。巴赫将他惟一的一部炫技作品刻成铜板题献大帝,后世称之为《音乐贡品》(Musicalisches Opfer BWV1079)。它展现了全方位巴赫:键盘天才、赋格大师、宫廷作曲、乐监、对位法集大成者和音乐教师。
  苦心经营的巴赫最终也未能把自己营销成姜太公。《音乐贡品》没有得到弗大帝一个字的青睐。
  事实上,巴赫一生没等来王公贵族的青睐。真正青睐巴赫的是平民百姓。当时欧洲的音乐仅供王公贵族欣赏。广大老百姓根本还不是人。但麻痹大意的王公贵族们没注意到事情正在起变化。1729年,巴赫接手台杰非创立的“音乐学社”,指挥由学生和业余乐手组成的乐队和合唱团举办户外合唱节,深受莱比锡人喜爱。巴赫还经常走到乡村小教堂去弹那些简陋的管风琴。有个乡村管风琴师听后对这位陌生人说:“您若不是伟大的巴赫,就是一位来自天堂的天使。这等技艺非他莫属!”
  这是巴赫有生之年听到的最高肯定。
  商人,只有商人,才是推动封建社会前进的动力。1743年,莱比锡16位棉布商店老板在“音乐学社”基础上组建“音乐大会”(Das grope Concert),约定每人资助一位音乐家,3月11日,第一场音乐会在“三天鹅”客栈举行。这就是莱比锡货栈乐团(Leipziger Gewandhausorchester)前身。它的建团历史仅次于德累斯顿国家乐团,名列德国老二。门德尔松、马勒和富尔特文格勒等著名指挥先后加盟,使它迅速成为世界一流乐团。
  1747年6月,巴赫成为“音乐科学通讯学会”第十四名会员。前十三名会员包括台杰非和亨德尔。全世界巴赫迷对这个协会感激涕零,因为协会要求每个入会者提供一幅近期画像。这是全世界现存的惟一一幅以巴赫本人为模特的油画。

  没当成姜太公让63岁的巴赫大受打击,他目力渐衰,人老体疲,但他的创作激情踏遍青山人未老。1748年他开始大规模创作赋格。他去世后,巴佳爱将这些作品结集出版。
  《赋格的艺术》(Die Kunst der Fuge BWV 1080),一部包括14部赋格和4部卡农的巨作。它涵盖了赋格所有的规则,是赋格音乐的顶峰,和结束。
  赋格和卡农是对位法的主要形式。对位法的顶峰是巴洛克复调音乐。巴洛克复调音乐的顶峰是赋格。
  巴赫,是赋格大师中的珠穆朗玛峰。他的赋格是复调与和声结合的最高典范。
  俄罗斯著名钢琴家鲁宾斯坦说:“仅在《平均律》中你就可以找到宗教性的、英雄气概的、忧郁的、雄伟的、哀诉的、幽默的、田园风味的、戏剧性的——各种各样的赋格曲。”
  《赋格的艺术》是巴赫音乐人生的最后惊叹号,被誉为“音乐史的哲学巨著”。除了未完成的《四重赋格》,所有赋格都围绕第一部赋格的主题。《四重赋格》最富传奇色彩,传说它就是杀死巴赫的凶手。这部作品的手稿出自巴赫临终前,在239小节戛然而止。巴佳爱在悼词中说:“死亡中止了写作……作者死于那首应当表现‘巴赫’这个名字的反主题赋格。”
  在这一节,巴赫嵌入了自己的姓B-A-C-H。在德国乐理体系里,B对应降si,A对应la,C 对应do,H对应si,而第239小节正好是si-la-do-si。
  这就是巴赫的“音乐签名”。音乐史称之为“巴赫动机”。
  音乐迷中有莫扎特崇拜、贝多芬崇拜、瓦格纳崇拜、柏辽兹崇拜,等等。可在所有这些音乐大腕中,只有“巴赫崇拜”。舒曼1834年说:“贝多芬不用嚼莫扎特的剩馍,莫扎特不用嚼亨德尔的剩馍,亨德尔不用嚼帕莱斯特里纳(意大利文艺复兴的音乐代表)的剩馍——他们薪火相传。但他们都只从一个人那里获得灵感——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碌碌红尘的巴赫最后被看作宇宙、信仰和生命这些题目的不二答案。而且,他在无意中还为德意志文化奠基。当时德国文化受法国支配,宫廷操法语,学术界用拉丁文,主宰剧院的是意大利人,连统一的德语都没有,民族文学奠基人莱辛还未出生。可巴赫却统一了德意志民族音乐!瓦格纳说:“巴赫是一切时代的音乐中最伟大的奇迹!”在《什么是德意志的?》(1878)一文中他说:“现在我们终于看到那个不可思议的伟大巴赫用这些元素创造的世界!我只能把这个造物指给大家看,因为它的丰富多彩,它的庄严崇高,它的涵盖万方,实在无法言传。”
  贝多芬在1825年告诉青年音乐家佛洛登堡:“他不应该叫Bach(小溪),应该叫Meer(大海),因为他的声音组合与和声所具有的丰富性无穷无尽。”
  那个时代所有的伟大作曲家都用“巴赫动机”进行创作,借此向巴赫脱帽致敬。莫扎特、贝多芬、肖邦、门德尔松、舒曼、勃拉姆斯、马勒、理查德•施特劳斯、荀和德,新古典主义争奇斗艳的万彩鲜花,从开始到结束,始终盛开在巴赫那宽阔无边、宁静澄明的蓝天之下。莱比锡巴赫档案馆馆长说:“巴赫是基础,就像数学里的数字……他是中世纪及其后音乐所有发展的中枢,他总结了音乐,并将它推到一个新的水平,而今天的音乐,都奠基于这个水平。”
  就连死为愤青的乐圣贝多芬,也在他最后六部弦乐四重奏《天鹅之声》中用“巴赫动机”表达了他对巴赫的心悦诚服。
  20 世纪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肖斯塔科维奇1950 年7 月赴莱比锡担当“巴赫逝世二百周年音乐会”评委,途中遭遇灵感,遂于10 月动笔,次年2 月完成《二十四首前奏曲与赋格》。这是肖氏钢琴曲的顶峰,被誉为“二十世纪的《平均律》”。肖氏在晚期创作中还仿效巴赫,用自己的姓名构成音乐动机“DSCH”,并将这个动机写入大量作品。
  康德说:“崇高必定伟大,而优美却可以渺小。崇高必定纯朴,而优美则可以着意打扮和装饰。”《赋格的艺术》没有激动人心的戏剧性旋律,没有庞大的配器和强烈的对比,然而就在那秋水长天、万物归一的澄明平和中,崇高自天而降。
  在这个意义上,我承认巴赫是“音乐的上帝”。
  赋格是常见作曲方法,但这并不等于说它容易。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考试就是写一部赋格,要从上午9点考到下午5点。交卷后,这些天之骄子们个个形容枯槁,神情恍惚。而且,考到现在,还没考出一个巴赫。或者近似巴赫。
  巴赫写了无数赋格,个个动情、动听、动人。他没进过任何大学,亦非名师弟子。他不用任何名校和名师来装点自己。
  他是自学成才的典范。因此他包罗万象。
  《赋格的艺术》堪称对位法音乐宪法。巴佳爱出版后一共售出30本!他一气之下将刻有这部音乐宪法的铜板当废铜论斤卖了。
  有眼无珠的人类!

  《赋格的艺术》是巴赫的音乐签名,而现存于世的巴赫最后的亲笔签名是在1749年12月。此后,他因白内障失明。事实上,六月份市议会已在“三天鹅”客栈密会萨克森宫廷乐监——他带着总理的亲笔推荐信。早就烦透了巴赫的市议会喜出望外,他们在见面之前就决定聘请他,见面只是个形式。
  巴赫未必知道此事,但他肯定本能地感到一生忙于接替别人的自己终于也变成了被接替的对象。于是他坚守工作岗位,需要签名就由太太和儿子代劳。
  1750年3月底,巴赫决定做白内障手术。十八世纪的欧洲,动手术跟谋杀差不多:当时根本没有麻醉,也没有消毒器械,整个欧洲连家医院都没有。全部的术前准备就是放血和服用植物毒汁以“排出有害体液”,全套医疗器械是一个“煮得滚热的苹果,把它放到眼睛上软化角膜”,而患者则“被捆在一把椅子上”。
  手术由英国谭若恩在他下榻的“三天鹅”客栈进行。谭医生的医疗方案是切除巴赫混浊的晶状体,再戴上高度眼镜。谭若恩术后第二天即赴德累斯顿,4月初回到莱比锡,发现白内障复发。在巴赫的坚持下,他再次进行了无麻手术。
  经过剧痛和黑暗的四个月,7月18日,巴赫打开绷带,重见光明!可他当天即中风,继而高烧卧床。十天后,1750年7月28日将近二十点,65岁的巴赫静静地为自己辉煌华丽的音乐人生画上了最后一个休止符。
  无人喝彩。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巴赫患的是糖尿病。此病1750年根本无法诊断,当然也就无法治愈。我感叹的是巴赫对死亡的态度,他在一部康塔塔中说:“我别无他求。我笑对死亡。啊,简直希望死亡已经降临。”当我们整天在功名利禄的烂泥里与想像中的仇敌殊死搏斗时,巴赫勘破了生死。
  绝大多数人朝九晚五碌碌红尘,他们的生命毫无意义,注定是悲剧。少数人觉悟到人生的短暂辛劳,而死亡必然让所有生命的辉煌回零。他们的生命因为这觉悟而更加悲剧。因此,人生注定是悲剧。这就是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
  巴赫为他死后38年才出生的叔本华给出了一个答案。
  去世前几天,女婿笔录了巴赫口授的管风琴众赞歌《当我行至主的王座前》,在第二十六小节戛然而止。此为大师绝笔。在曲中巴赫宣布:“我行至你的王座前……赐我极乐归宿吧,主啊!请在末日那天唤醒我!——让我永能看到你。”
  巴赫给出的答案是:只有信仰能拯救人类。唯信仰者有权拥抱希望。
  信仰什么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信仰本身。
  信仰,是人生悲剧无解方程式的惟一解法。
  在人欲空前横流、基督教徒急剧减少的21世纪,以《圣经》为创作题材的巴赫享有基督教君临欧洲时任何一个音乐家都难以想像的盛名,皆因信仰。现代人类所有的困惑都源于没有信仰。
  音乐的技法有限,而人类的欲求无限。巴赫举重若轻,在有限的音乐中把无限的信仰与喜悦指给我们看。
  德国大诗人荷尔德林曾引述十七世纪某诗人的话说:“Non coerceri maximo, conteneri tamen a minimo, divinum est”(极大不可限,极小亦可容,此即神性)。以此定义“神性”,则巴赫的音乐充满神性。
  天在心内。心在天内。基督就是我们。我们就是基督。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贝多芬说:“音乐是比哲学更高的启示。”

  莱比锡和柏林的报纸刊登讣告,莱比锡所有教堂发布死讯。市议会盖棺论定:“巴赫也许是个伟大的音乐家,但完全不懂教学”,而他们“需要的是唱诗班教习,并非乐团指挥”。
  前一句是例行客气话,后一句才是真正评价。
  两天后,托马斯学校学生送别巴赫,墓地下葬记录写着:“男性,67岁,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先生,宫廷乐正和圣托马斯学校乐监,住址托马斯学校,四个孩子。灵车免费。”
  巴赫与康德一样没有留下遗嘱。他的遗产只有千把塔勒、债券、股票、图书、乐器和乐谱。乐谱被分给家人,旋即被廉价卖到四面八方,流散江湖,直到它们重出江湖,倚天屠龙。
  巴亚蜜只继承了三分之一遗产。她像巴赫后母一样一贫如洗,但却拒绝把身边的三个女儿送给亲戚。市议会大发善心决定给她监护权,却附荒谬条件:不能再婚。她最后进入收容所,依靠施舍养活三个女儿,死于巴赫去世后第十年。
  巴赫最小的女儿1809年去世,去世前曾接受《音乐汇报》的慈善捐助。贝多芬参加了这次捐助。他终于帮上了巴赫的忙。虽然他本人根本不知道。
  因此,参加慈善捐助非常重要。为富不仁,天厌之。

  巴赫下葬约翰教堂墓地南墙,因为巴亚蜜没钱买墓碑,坟头半年即告失踪。135年后(1885),巴赫学会于巴赫诞辰200周年想重修巴赫陵墓,找不着坟头!此时已知巴赫价值的莱比锡议会在南墙钉一铭牌,上刻: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1750年7月31日葬此。九年后约翰教堂扩建,借施工之机推倒南墙,找到海量棺材——1750年下葬此处的有1400多人。经科学研究下葬记录,巴赫棺材是橡木,循此找到遗骨,殓入厚重石棺,置于约翰教堂地下室,上刻: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1685—1750。二战中约翰教堂被炸毁,1950年棺材再次迁葬托马斯教堂,埋于唱诗班站台下。
  去世二百年后,巴赫回到了他当年的工作岗位。

  有很多很多天才,穷其一生都没有等到成名的那一夜。比如曹雪芹。
  比如巴赫。这个贫寒孤儿艰苦奋斗,四处跳槽追逐名利,却碌碌一辈子无名。巴赫生前从未得到全国性肯定,遑论欧洲声誉。他在圈内只以管风琴演奏闻名。在莱比锡,巴赫自费出版的《第三键盘练习曲》只卖三塔勒,却根本卖不动。他的作品无人喝彩,去世即被遗忘。
  今天的《教会圣贤百科全书》大声武气地宣布:“巴赫为巴洛克音乐戴上皇冠。他的作品充满生命的源头活力,和谐是他音乐最强有力的基调。他是完善赋格与卡农的大师。他的康塔塔和受难曲中的合唱和咏叹调采用《圣经》作歌词,将歌词与乐曲融化为空前的一体,撼动人心。他的创作是他善良信仰和对上帝谕旨宣示的虔诚表达。从他的音乐,甚至仅仅从他音乐的架构就能看出,巴赫是一位以宣道为己任的传教士。他在音乐架构上的匠心完全依照新教思想:音乐是上帝创世的秩序与天堂极乐的先声……他深知人民疾苦,宣讲死亡和希望。他的音乐洋溢着远远超越宗教与文化界限的心花怒放的乐观主义。”
  其实,教会承认巴赫远在他被全世界承认之后。“虔诚的宗教音乐家”是对巴赫最严重的误读。德彪西称巴赫为“和蔼可亲的音乐上帝”,流毒甚广。
  是的,巴赫说过“音乐仅供敬主悦人。逆主音乐即魔鬼的噪音和吵闹”。是的,他还说过音乐和演奏“并非表达人类感受的艺术活动,而是客观需要,通过耶稣基督的口用《圣经》传达上帝圣言;这是信徒们、即基督徒们创造性集体的普遍强烈的愿望,其目的在于颂扬创世主上帝,给他以最高荣誉”,因此,“所有音乐的目的及其始终不变的动机,无外乎赞颂上帝和纯洁灵魂”。是的,巴赫作品常以J.I署名,即拉丁文Jesu iuvall(耶稣怜我)。是的,他的另一个常用署名SDG即拉丁文soli deo gloria(榮耀独归上主)。
  问题是,当时的每一位音乐从业者都必须这么说。巴赫出生地爱森鹤是新教堡垒,其旁的瓦特堡是匈牙利圣•伊丽莎白故乡,也是马丁•路德出生、学习和避难的地方。巴赫出生前一百多年(1531),路德反出天主教后正是在瓦特堡山林中将《圣经》译为德语。1693年,八岁的巴赫进入爱深鹤多明我会修道院拉丁学校启蒙——这正是路德本人当年上过的学校。
  巴赫彻头彻尾是新教下的蛋。
  巴赫家族取名独宗《旧约》,巴赫亲手制订的家谱里有一大堆汉斯、约翰、克里斯蒂安、克里斯朵夫、塞巴斯蒂安这些正宗基督教名。巴赫本人的名字“约翰”,希伯来语意为“主即仁慈”,而“塞巴斯蒂安”在希腊语和拉丁语意为“崇拜”,加起来就是“崇拜仁慈上帝”,他的姓Bach,贝多芬说过是“小溪”,其实按中世纪德国萨克森方言,此词本义为“音乐家”。巴赫的姓名契合他的名言:“音乐是赞颂上帝的和谐声音”。
   巴赫乐谱中的《圣经》歌词均用红墨水,“即便是匆匆浏览过手稿的人也会对这种强调经文的作法留下深刻印象……巴赫只对《圣经》之言感兴趣。”
  是的是的,这些都是事实。但它们并不证明巴赫比别人更宗教。巴赫时代任何想要出人头地的青年,都必须是基督徒。就像今天你想牛B必须有钱一样。
  巴赫抓住一切机会巴结权贵:《音乐贡品》献给弗里德里希大帝,《哥德堡变奏曲》献给失眠伯爵,《勃兰登堡协奏曲》献给边疆伯爵彭阁庐,巴赫还曾为萨克森选帝侯作圣诞节圣歌,谄题献词曰:“华歌侍大人兮,颂赞治者名。”
  此外,一个新教徒理应安贫乐道,可巴赫对钱的爱慕坚持一生。与爱因斯坦不同,巴赫是薪水谈判高手,几乎在每一个职位上,巴赫拿的工资都比前任高,而且居然也都比后任高。到莱比锡之前,他每次跳槽的结果都是工资大涨。
  凡此种种,足证巴赫并非“虔诚信徒”。

  如果盖棺就是论定,则巴赫的人生一败涂地。千万不要以为当时只有亨德尔台杰非巴赫这几个搞音乐。当时的乐坛像今天一样热闹,叱咤乐坛的韩寒郭敬明之流亦多如牛毛。19世纪初德国最受欢迎作曲家排名,巴赫仅列第七,远在亨德尔和台杰非之后。巴赫不像门德尔松和莫扎特那样童年成名,也不像聋子贝多芬能在《第九交响曲》首演式上听到掌声响起来,更不像写《天鹅湖》的柴可夫斯基荣任鲁宾斯坦音乐学院教授,并被贵妇梅克夫人包养14年。他不仅没有亨德尔、李斯特和肖邦有名,他也没有台杰非和维瓦尔第有名。
  实际上,他儿子都比他有名。十八世纪末欧洲音乐界说到巴赫,指的是他的三个儿子:柏林巴赫、伦敦巴赫与布克堡巴赫。作为丈夫,巴赫也是多产的,他与两任太太共生二十个孩子,仅六子四女成人。所有成人的儿子都是音乐家。
  柏林巴赫即巴佳爱(Carl Philipp Emanuel Bach),老四,第二个儿子。他4 岁学习管风琴,后遵父命学习法律,24 岁时却以羽管键琴成名柏林。他为弗里德里希大帝服务二十八年,弟弟伦敦巴赫亦从小随他习乐。他写的《论键盘乐器艺术的真谛》至今仍为研究18 世纪键盘乐重要文献。1768 年,他的教父台杰非去世,大帝命其赴汉堡接任,一身兼任汉堡五大教堂乐监。去世后,柏林称他为“柏林巴赫”,汉堡称他为“汉堡巴赫”,声誉之隆,可见一斑。
  伦敦巴赫是二任太太巴亚蜜所生的巴若安(Johann Christian Bach)。他曾赴波洛尼亚师从马蒂尼神父学习对位法,1760 年担任米兰大教堂管风琴师,两年后担任伦敦王室歌剧院作曲,兼任德裔王后索菲亚音乐教师。1764 年,8岁莫扎特随父访英十四个月,在伦敦向他求教。伦敦巴赫专门创作四首钢琴二重奏,让莫扎特坐在他膝上共同演出,轰动英伦。莫扎特《第一交响曲》明显受他的影响。伦敦巴赫曾建议莫扎特去莱比锡研究巴赫音乐,惜乎莫天才没来得及。不过,莫扎特听到巴赫的《向主唱首新歌》时五雷轰顶,惊呼:“这是什么音乐?我们终于找到效法榜样了!”海顿和贝多芬也自称受益伦敦巴赫匪浅。作为新教徒巴赫的儿子,伦敦巴赫居然是天主教徒!这个英国最红的歌剧作曲在巴黎导演一出歌剧能挣一万法郎,暮年时却被女管家骗走巨额财产,负债累累,穷困潦倒而死。
  布克堡巴赫是巴亚蜜所生的巴若夕(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 Bach),伦敦巴赫亲哥,自幼得父真传,17 岁入莱比锡大学修法律,18岁到布克堡宫廷任职,直到去世。他写了二十部交响曲和大量的协奏曲、室内乐、键盘乐、受难曲和康塔塔等,声乐作品颇为世人称道,同时也是杰出的键盘乐演奏家。

  巴赫去世的1750年,维瓦尔第入土已九载,亨德尔也因失明基本停止创作。音乐史上,巴赫逝世标志华丽辉煌的巴洛克时代结束,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代表的维也纳古典乐派横空出世,音乐风格转向主调和声,巴赫的复调音乐渐被视为历史垃圾。直到十九世纪二十年代,舒曼在莱比锡图书馆发现《马太受难曲》。
  歌德铁哥们儿、音乐家翟开西1791年建立柏林歌苑(Berlin Singakademie)。三十多年后,他决定公演《马太受难曲》,并选中学生门德尔松充当指挥。9岁成名的门德尔松拿到乐谱后排练近两年,1829年3月11日,在巴赫生日的这一天,19岁门德尔松在柏林歌苑上演了这部巨作。他的唱诗班有150人,超过百年前《马太受难曲》在托马斯教堂首演时五倍。听众中坐着海涅、黑格尔、神学家施莱马赫和普鲁士王室成员,门票高达20个格罗申。在回忆录中柏辽兹这样记述演出实况:“每个人都用眼睛追踪歌本上的词句,大厅里鸦雀无声,既无赞赏,也无指责,更无鼓掌喝彩,我们仿佛在教堂里倾听福音歌,我们似乎并非聆听音乐,而是参加礼拜。我们崇拜巴赫,信奉他,一刻都不怀疑他的神圣。巴赫就是巴赫,就像上帝就是上帝。”
  最后一个音符尚在空中袅袅,海潮般的掌声风生水起涨上九重,直与天齐,然后翻身雷霆下行,刹那间扑满巴赫的橡木棺材。
  黑格尔激动地写道:“巴赫是……一个坚定博学的天才,我们直到今天才重新认识到他的全部价值!”目空一切的浪漫音乐家集体宣布“I服了YOU”。
  《马太受难曲》柏林上演,轰然推开金碧辉煌的巴罗克音乐尘封百年的大门。门德尔松一步登天,就此成为世界级指挥家。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躺在约翰教堂墓地南墙、尚未被重新发现的巴赫,终于等到了成名的那一夜!在《马太受难曲》首演后第100年。在他去世后第79年。史称“巴赫复兴”。媲美于文艺复兴。
  巴赫像耶稣一样复活,但他等的时间比耶稣长多了。

  门德尔松一生缘定巴赫。他在英伦掀起巴赫热。去世一百年之后,巴赫终于在英国压倒了亨德尔。1849年,在舒曼推动下,门德尔松学生、舒曼朋友威廉•史汤达•伯内特建立巴赫协会编录巴赫全集。1899年全集出齐,协会解散,同日组建新巴赫协会推广巴赫作品。现在世界流行的《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音乐作品分主题编目》(Thematisch-systematisches Verzeichnis der musikalischen Werke von Johann Sebastian Bach)即由该协会按音乐体裁编录而成,于1950年(巴赫去世两百周年)出齐,其简称BWV已成德语固定说法,相当于俺们的“子曰”。
  1835年,门德尔松出任莱比锡货栈交响乐团指挥。八年后,他集资在托马斯教堂西侧树立一尊巴赫纪念像。巴赫最后一个孙子(已八十多岁)出席揭幕式。两年后他去世,饮誉乐坛的巴赫家族就此“断子绝孙”。
  1947年,二战刚刚战败的德国重印巴赫全集,凡46卷,蔚为壮观。
  到2007年7月,偶长长短短逗留德国11回。某回在法兰克福逛商场看见“特价巴赫”,内装四片CD十几首作品,于是买回放上书架,以为巴赫尽入我彀中矣。
  按BWV,巴赫作品已编到1120号!还不包括已编到189号的附件。
  闹明白这一点后,偶下决心要写这篇文章。

  门德尔松为巴赫正名后整整60年(1889),在那个命中注定的寂寞炎热的夏日黄昏,在柏林天际之外遥远的巴塞罗那,一个瘦削的13岁男孩独自走入那条泛黄长街的深处。
  在一家商店灰土呛鼻的角落里,他遭遇了那捆残破的乐谱。
  《无伴奏大提琴组曲》(Suites for solo cello),“来自这个音乐天才的无限喜悦”。1720年创作于葛屯。
  169年尘封的天籁,在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夕阳中缓缓在少年纤细的指间苏醒。
  少年花12年练习,平均两年一首,直到25岁走上舞台。少年就此成名。卡萨斯(Pablo Casals)!他儿时偶然听到大提琴声,说“这是我要的声音”,从此一直拉到97岁痛终。他用一生练习《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在练习的间隙登台演奏,把它们的精彩指给世界看。21世纪,中国有个音乐学院学生早上在食堂喝粥时独自哼唱这部作品,身未动,心已行,不觉之中竟泪如雨下,无法自已。
  《红楼梦》以尘世的华丽证明华丽的空幻,巴赫以音乐的工简证明华丽的空幻。他说:你看,生命是这样。
  巴赫根本不在乎我们是否相信。然而那个大学生相信。全世界每天有无数地方奏响巴赫音乐。几乎在巴赫音乐奏响的每一个地方,我们都能见到热泪奔流的听者。他们多非基督徒,更未必音乐发烧友。但是,巴赫仍然敲响了他们灵魂的琴键。
  卡萨斯说,巴赫给世上最短暂的自然现象装上永恒的翅膀,他发现了所有的高尚情感,并以最完美的形式加以歌颂,谱出音乐史上的最高境界。小提琴大师梅纽因要言之:“他代表人类心中的伟大。”
  《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从此被称为“大提琴《圣经》”。
  卡萨斯被称为“大提琴教父”。

  《小提琴奏鸣曲和组曲》(1720)是巴赫创作《无伴奏大提琴组曲》时的副产品,却是空前绝后的小提琴独奏名作。巴赫大量使用和弦及对位法,将繁重艰深的复调用于小提琴,要求在奏出和弦的同时照顾多条旋律线,使演奏变得几不可能。不要忘了,巴赫本人就是杰出的提琴手:“从青年到老年,他的小提琴音色纯正,深切感人,能轻松控制一般羽管键琴才能控制的乐队”(巴佳爱)。18岁巴赫的头一份正式工作就是魏玛宫廷乐队的小提琴手。小提琴大师魏若风在魏玛用长于演奏单声部旋律的小提琴完成多声部即兴演奏,为巴赫拉开小提琴明丽的天空。这部组曲的第四号d小调最有名,其第五乐章《恰空舞曲》更是脍炙人口,尽情展示了巴赫丰富的幻想,深邃的情感和高贵的立意,技巧玲珑,乐思泉涌,挡者披靡。即使巴赫一生只有这一部作品,也足以跻身世界著名作曲家之列。
  现在,这套作品是重大国际比赛的标准曲目,被誉为小提琴的《旧约全书》。
  1928年,德国《星期画刊》给爱因斯坦写信征询他对巴赫的看法,爱因斯坦没回信。编辑再次致信,爱大师回信说:“对巴赫的毕生事业,我只有一句话可以奉告:聆听、演奏、热爱、尊重,并且不说一句话!”
  对小提琴演奏超级自信的爱因斯坦,原是很喜欢对音乐评头论足的。
  19世纪,法国作曲家古诺为《赋格的艺术》上卷第一首C大调前奏曲配上一个庄重深邃的旋律,此即西方音乐经典歌曲《圣母颂》,手法简练古朴,分解和弦构成的优美音型贯穿全曲,美艳逼人,点滴心头,听者醉入纯美圣洁的人间仙景。《圣母颂》亦以小提琴小品风行于世。

  1838年,门德尔松指挥莱比锡货栈乐团上演《D大调第三管弦乐组曲》,此曲大红。门德尔松用钢琴把它弹给歌德听,歌德说:“乐曲开头壮丽非凡,像一大群人沿着富丽堂皇的宽大台阶庄严地迈步而下。”1871年,德国小提琴家奥古斯特•威海密将此曲第二乐章改编成小提琴独奏,由原来的D大调改为C大调,整曲只用小提琴的G弦演奏。
  《G弦上的咏叹调》!风靡世界,至今不衰。

   听音乐的人大都始于贝多芬和莫扎特,而止于巴赫。年轻人更喜欢追随音乐革命家贝多芬去“扼住命运的喉咙”,几十年后,以酸甜苦辣齐备的人生历练打底,他们才能听见生命如何在巴赫音乐中以逼人的朴素和近于冷漠的简洁将天上的华彩娓娓道来。歌德说巴赫音乐“就像永恒的和谐正与自己对话,就像上帝创世前心灵的流动,我似乎无耳无眼,也无其它感官,而且我也根本不需要它们,内心却自有一股律动源源而出。”
   欣赏贝多芬无需投资。欣赏巴赫却必长期投资方能见效。然而这是对生命真正有意义的投资。房龙说:“巴赫能给你的投资以最大的回报。大师将亲自告诉你如何理财,如何让它增长,直到有一天你突然发现你已拥有世界上任何人都夺不走的宝藏,那就是——对巴赫音乐的理解和热爱。”
   当你的血液终因血糖太多而无法承载贝多芬的力量,当你的心脏终因不再年轻而不得不放弃莫扎特的辉煌,那时,巴赫自会长驱直入,领你的灵魂上天。
  巴赫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巴赫深不可测。因为他的浅。
  巴赫就是朴,巴赫就是真。意大利人向来看不起没文化的德国人,可伟大的威尔第说:“啊,北方快乐的孩子,我多么羡慕你们能任意汲取巴赫的营养!”

  当年莱比锡付的工资几乎不够巴赫养活老婆孩子,可今天每位莱比锡市长都骄傲地宣布莱比锡为“巴赫城”。至今,托马斯童声合唱团周六、日仍在托马斯教堂礼拜时唱响巴赫,货栈乐团伴奏。每年圣诞节,这个已与维也纳童声合唱团齐名的合唱团都要上演巴赫的《圣诞清唱剧》。

  巴赫的艺术洞察力前人不可企及,后人无法仰望。随着他令旗一挥,西方音乐一夜之间步入成熟,从此万变不离巴赫。勃拉姆斯告诉自己的学生:“只消看巴赫。那里应有尽有。”肖邦对《平均律曲集》倒背如流,他认为“巴赫是音乐的全部和终结”。而一手提拔了肖邦、勃拉姆斯、柏辽兹、李斯特和瓦格纳的舒曼说:“巴赫之于音乐,正如创教者之于宗教。跟他比,我们都是半瓶子醋。”
  被列宁委以打倒俄罗斯旧文化重任的高尔基说:“如果用山峦来罗列伟大作曲家,那我认为巴赫就是其高耸入云的顶峰,在那里,太阳在雪白耀眼的尖峰上永远发射炽热的光芒。巴赫就是那样,像水晶一样晶莹透明。”
  依这段话来看,高尔基成为“革命的同路人”,是历史的必然。
  巴赫作品是对音乐结构彻头彻尾的追求,人工得老老实实一丝不苟,充满技术细节,他的音乐里只有音乐。既无尘世,也无天堂。
  巴赫音乐是本质的音乐。
  本质的音乐,就是本质的宗教。
  乐声飞处,天门开启。
  
  我觉得,巴赫从未蓄意百世流芳。他的乐谱像任何一个平庸作曲家那样随用随丢,经常被拿去包鱼。当时莱比锡最忠诚的巴赫迷是鱼贩子。这位德意志最伟大的音乐家每周都绞尽脑汁为下一个礼拜准备一部康塔塔,演出后却扔进抽屉,很少出版,甚至自己也很少用第二次。
  从未有第二个伟大的音乐家这样创作。
  巴赫没有留下自传,虽然当时写自传颇为流行。

  巴赫一生碌碌于尘世钻营,却从未真正“爬上去”。音乐其实只是他进入上流社会的工具:在葛屯他只写世俗宫廷乐,而在莱比锡几乎只写教会音乐。
  只有坐牢或被权贵冷落时,巴赫才埋首音乐,可每一次埋首都带来惊天绝响。
  为了在政教合一的社会中赢得封妻荫子,他毕生致力于创作充满限制和禁忌的教堂音乐。但教会从来都看不上他。
  最后,充满限制和禁忌的教会音乐,送巴赫登上万年大师宝座。

  一不留神成巴赫。

  2007年7月4日十七稿毕于北京卧藏居

http://www.dangdaizazhi.com/dangdaizazhi/ShowArticle.asp?ArticleID=7763

2010年10月11日 星期一

最近回帖比較多~~~

nani 2010-10-10 17:49
此貼很有意思呀。

一、關於思考
其實你有沒有發現,一般人極難做到真正的抽離、置身其外。如你所述「我們要多站在別人的角度去想」,這是有意識的反省or設身處地的換位思考。
但卻不能忽略,大部份人看問題或多或少總會帶點自己的「偏見」。而這「偏見」,常常是無意識的自覺與習慣,自己根本意識不到。進一步,當某些人談中立、客觀時,就已經存了偏見而不自知。
所以呢,能做到「靜觀」,是真正的智者。而我這等普通人是奢求不到了,能反躬自省,就相當知足。

二、關於排隊
「文明」的相對性,多提幾次也無妨,事實上大部份人很難意識到「文明的相對性」,這可能是傲慢、也可能是無知。
舉個比較明顯的例子,比如我們看到非洲、亞馬遜等土著部落,以當今這種所謂文明社會的角度看自然覺得他們不文明。但我們的文明何嘗沒經歷過部落階段?而土著部落那也是另一種類型的文明。

羅素說:參差多態乃是幸福本源。
用在自由民主社會這句話通用,用在不同文明間這話依然有可貴意義。而這視乎,我們是否足夠寬容……

關於排隊問題,我作為帝都人,只能說從小的家教和習慣就是排隊,對「加塞兒」行為也極為反感、厭惡。
所以,這句「其實不少城市也會排隊了」很有問題,帝都人很早就會排隊,從文化角度看,「加塞兒」這類貶斥不排隊行為的北京俗語在我出生之前就出現了,那麼可以看出至少帝都人有排隊傳統(其他地方沒調查沒發言權)。
私以為是否排隊遠遠還沒上升到「文明」的程度,也沒必要當其是「文明」去理解、尊重。這只是很基本的對別人是否尊重,如此而已。

引申開去,還要警惕一點,比如非洲的「割禮」,沙特、伊朗的石刑等等,這算文明的一種形態嗎?我們需要去尊重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所以,當我們談到文明時,千萬要注意分寸、區別對待,不要授人以柄。

nani 2010-10-10 22:29
我倒蠻喜歡「偏見」這個說法。說白了,就是自身教養、生活環境、成長經歷等對自己潛移默化的影響與改變,這種烙印不可能從自身完全移除。而這一切決定了我們對事物的看法,在此基礎(根基)上,我們才有、才能進行所謂的「思考」。
所以我會說「偏見」,其實,它根植在我們靈魂中,根本就離不開嘛,這就回到開始寫的「一般人極難做到真正的抽離、置身其外」,正是基於此點。
當然,如你所言「能夠認知自己的「偏見」,盡力理解別人,已十分可貴。」說得很不錯,這就是反躬自省、設身處地替他人著想嘛。

(對了,想起我熱愛的金克木先生一篇文,推薦你讀讀,跟今天的主題有點聯繫。
讀書 —— 讀語言世界(金克木)
http://hk.myblog.yahoo.com/nani_0327/article?mid=2242

你不覺得嗎?光有邏輯思考、推論是不夠的。相匹配的,是有沒有足夠豐富的材料去支撐邏輯推論。

其實「正確」也是相對的。因此,沒必要太執著於所謂的正確,私以為以自己的正確行事,別太離譜就可以了。

我亦非職業寫手,認真回帖於我而言對思考很有幫助~~~

文明怎麼說呢,第一層是印度文明、埃及文明、中華文明等不同的文明形態。中華文明不應站在自己的文化立場上,去鄙視歐洲等其他文明我們看不慣的東西,反之亦然。這是種尊重;

而文明還有一個縱向發展,經歷了部落文明、古代文明到現代文明社會等幾個文明形態。當我們站在現代文明角度看待非洲部落文明時,其實也不該抱有偏見,因為這是演進的一環,同樣應對其尊重。

今天談到的「加塞兒」,其實跟文明的關係不大,在我看來應屬於道德層面「公德」的範疇。或者說,當我們隨口一句「這人真不文明」,本意該是「這人沒公德、不遵守秩序」。
其實,我不太習慣用文不文明這類說法。

割禮、石刑等,在他們的文明中,是文明的;在我們的普世價值中這是不文明的。我們在理解這種文明形態時,應對那些具體的野蠻行為予以反對——通過這句,想必Keah Chun可以理解我之前對文明形態的解釋。


2010年10月8日 星期五

最近喜歡同人探討中文措辭

漸漸對崎谷小說產生興趣。喜歡其寫作視角、對細節的把握。
最近,也開始喜歡同人探討中文措辭,感覺在交流過程中於己亦有助益。不過,佔便宜之處是文本並非自己所寫所譯,壓力不大,哈哈。

好吧,來說說愿愿姑娘這篇譯作(我不懂日文,只能從中文入手,若有錯漏見諒^^)

發現很多翻譯君,都有各自的語言習慣用法、常用詞,如「時候」「自己」等等。這些詞出現在適當位置無可厚非,但問題是在同一句or連續句中若反覆出現,容易造成句子拖沓冗贅。那麼,在不損句意的前提下,練字煉句,有助於精簡句式、不致羅嗦。
而愿愿文中出現頻率較高的則是「了」「到」。
如開篇第一句:
慎一结束工作回家,看是把笔记本电脑和课本就那么摊在客厅茶几上、手脚长长地毯上睡着了义崇。

一、句子不長,卻有3個「到」。其實,通過技術手段完全可以刪除兩個;

二、同一句中,還有3「的」1「地」。「的」「地」濫用是如今翻譯文中常見問題,這種字過多句子會顯得羅嗦。那麼將:
「客厅茶几上」寫成「客厅茶几上」
「手脚长长伸到地毯上」寫成「手脚长长伸到地毯上」
這樣「的」「地」很容易便處理掉;

三、此句中「了」字,語義重複,注意:
「睡着的义崇」,「睡着」本身不是將睡or未睡,而是睡之目的已達即已入睡;「了」在這裏顯然是「表示动作或变化已经完成」之意。很明顯,「睡着了」語義重複。若改成「睡着的义崇」對句意無損;

四、「和」字,必要性不大;

五、此句後半句把主語「义崇」拋到末尾,造成前置定語過長(當然這是日語語序),致使句子有拖沓感。若改變語序,將定語後置,不僅讀起來符合中文習慣,也有助於減少的、地。
綜上,第一句若改成:
慎一结束工作回到家,只見义崇就那么把笔记本电脑、课本摊在客厅茶几上,手脚长长伸在地毯上睡着。(音:zhe)

我改得並不好,只是想說,還是有辦法在不損句意的同時,達到精簡句子之目的。當然,翻譯君自可斟酌行事,尤其還要考慮作者風格,則更為麻煩。

本番外第一句只是個典型例子,故此拿來同翻譯君討論,後面也有類似問題,不再細說。
若有不周處,望海涵……大家可一起討論^^


2010年10月6日 星期三

Parasitic Soul 讀後(更新图片)

Parasitic Soul,是木原音瀨2010年分六期在六份不同雜誌上連載的全新小說。故事從一個老人的死,藉由參與「最後的晚餐」的四位客人,以好似珍珠的藥丸為線索,引出四段截然不同的故事。
再看小說發表的順序,想必『最終話』,將會是對所有故事的一個收尾。
大膽猜測一下,也許木原會以晚餐開始,最後以晚餐終結。同樣是晚餐,但由那一個引子開始,每個人的命運卻有了根本改變。前後對照,這種寫法非常有趣。

這篇小說,令我產生好奇的是它的名字《Parasitic Soul》,寄生的同時,另一面是被寄生,這本身就是很值得探討的一對關係。
而木原將小說環境設置在了未來22xx年,不僅貧富差別明顯(有中央都市、貧民窟Hope Town以及介於二者的中間地帶);所謂人這個概念也發生了變化(人類、碧爾亞、海碧爾亞)。在這樣一個奇妙的舞台上,矛盾重重、結構複雜,想必會有極精彩的事情發生。

木原對小說結構的控制力一項很強。以0為起點,自然流暢地介紹了四位主角:
给这个房子外送食物的餐厅员工芭斗亚
一直来偷摘院子里的蔷薇花的脏脏小小的少女米娅
把庭院当作老狗散步的地方的少年尼柯拉斯
还有和莱万一样都是碧尔亚种的大学生八寻

他們身世各異、階層不同,木原開篇已經寫出了四人各自鮮明個性,接下來在會發生怎樣的故事?拭目以待……


詞解
0——從0話開始,木原構思的整體故事非常吸引人。可以明顯看出故事會從0向4條線展開。我想最終話,四條線將會回歸,而各人命運將在這裏有一個總結。
最後的晚餐——因为一个老人的死、一次「最後的晚餐」,這四個陌生人以此為交集,其後每個人的生活產生變數。「最後」意味死和完結,但也是某種意義上的生和開始。而「0」怎麼看呢?歸零時正是死與生的分際。
Parasitic Soul——至少前兩個故事,寫出了三對寄生的關係,無論是情感抑或身體,所謂的寄生不是單方面的,而是彼此相互依存的互生。這每一個人,既是寄生者,也是被寄生者,且深印於靈魂之中。
Hope Town——也許是《Hope》帶來的陰影,「希望」簡直成為了「絕望」的代名詞。而在這個骯髒不堪,充滿罪惡的Hope Town中,所有的一切都是無望乃至絕望,但終歸還是能看到若干生的微光……這Hope將落於何處?終結篇再見。
米婭(Mia——我喜歡的美國contemporary dance choreographer Mia Michaels,也是這個名字)——故事中唯一的女性主角「米婭」,注意她紅色的頭髮。這個標誌性色彩是全故事(我只看到目前翻譯處)黯淡基調中唯一的亮色。而從這兩話中可以推測出米婭是貫穿全書至關重要的線索性人物。我不由得想到《辛德勒名單》中的紅衣女孩、《上次、這次、下次》中的紅衣日本少女……米婭的存在,應有重要作用,等全書結束時再看分曉。
在前三話(含0話)的故事上,其實隱含著一個深層的背景:「海碧尔亚研究所」對海碧尔亚的研究。待故事明朗後,看看到底有什麼作用。



Fake Lovers
如果沒有那「珍珠一样的奶油色的圆形药剂」,八寻和喬爾·哈瓦德的故事再庸常不過。我不認為在耽美小說中,尋一個藉口讓兩個彼此仇視的人相愛是什麼難事。藥丸的出現,私以為只是讓故事更具傳奇色彩。
當你放下一切、執迷不悔愛著某個人的事實,原來只是藥效所產生的幻覺。那麼喬爾·哈瓦德付出的愛是虛假的嗎?他和八尋之間的愛是不存在的嗎?這也正好契合主題——Fake Lovers。
其實,這個故事有點類似《Cold》,只不過透遺忘了六年間同藤島恩愛的所有記憶,反應也相當暴烈。喬爾遠不如透徹底、激烈,逐漸認清事實、身體發生變化的過程中,他一直試圖說服自己「愛」著八尋,因為歷歷在目過往相愛的經歷都是「真實」存在的,怎麼可能假呢?相應的,八尋在審視喬爾對他的愛時,相當清楚那是藥效所致,卻在同時陷入那虛假卻真實的愛情中……
「我会喜欢上你的。就算现在不能喜欢上,明年也会喜欢上。如果明年不行,后年也一定会喜欢上的。一定的,所以……你要等我。在我身边」——第一話的結局在喬爾的話中暫時落下帷幕,Fake Lovers能否變為真愛?暫不可知。



Dear Brother'

未完……







其實,我也是有熱血的……

一直很喜歡樓主的翻譯,行文流暢、絕少病句,希望能常看到塔塔一姑娘的作品;

就這套書而言,尤其同臺譯比較後,我更喜歡樓主的譯筆,既沒有矯揉造作的趕腳,也沒有諸如「耶」「了啦」等等廢話。



有一點不太明白,「美貌医生坐上了停车廊里的总统」這句中的「總統」是車的名字?



另外,有些細枝末節的東西想同樓主交流:

像練字煉句,這有助於精簡句式、不致羅嗦。比如,「自己」這個詞有點多,尤其是在同一句or連續句子中:

看着呼吸平稳,正一脸满足地熟睡着的他,自己也衍生出了好想就这么一直看着他的睡脸,这种不符合自己身份的感情。

在那之后就倒下了吗?一想到这里,就开始后悔自己没有主动去见有着漂亮脸孔和老是装作一无所知的他了。

自己也没料到会发生这种事。


上面三個連續的句子有4個「自己」出現,私以為可酌情刪減。



再次,是「的時候」的用法,比如:

「中午的时候就在阳台上睡会午觉或是边喝红茶边看写真集之类的。」——因為中午就已經是一個時間點,感覺沒必要再重複一個「的時候」,否則就啰嗦了,對比一下:

「中午,就在阳台上睡会午觉或是边喝红茶边看写真集之类的。」是不是更為簡潔?

諸如此類,是否可酌情將「的時候」刪除or換成「時」?

「做到一半的时候,将医生送到最近车站的茅岛家的私家车也回来了。」

「晚上九点多的时候,卧室里的法式窗还是面向后院大开着。」

「傍晚的时候正好看见医生从宅邸里出来。」

「刚开始交往的时候虽然很不耐烦,」

當然「的時候」的選擇也要結合語境,私以為「当他想逃离我的时候」,就沒問題。

不只「的時候」,私以為「時候」也要慎用,比如:

他到这种时候反而有点不安」語序若改成:

此時,他反而有點不安」是不是更好?



嗯……因為是日語小白,我不太清楚這是日文or原文本身的特點,還是其他情況,說錯的話,樓主請用力蹂躪^^



下面說說對這套書的感想。

當初對茅島氏產生期待完全是因為日高的插圖,可到處也找不到翻譯;直到上次看見花園臨時錄入的站短,爲了一睹為快就興衝衝跑去做了人生中第一次錄入,我僅
有的兩次錄入經歷全獻給了它,結果全都沒趕上兩位男主角的互動內容,非常遺憾……終於錄完,才發現自己積分不夠,爲了看這套書,又不得不跑去高樓灌水~~~

經過一系列折騰,我的閱讀熱情已經被挑逗得空前高漲。滿心的期待呀,終於在週五如願以償看到全豹……

結果除了失望還是失望……



遠野春日,對茅島氏的刻劃太流於表面,作者顯然很注重描寫茅島澄人的漫不經心,不刻意也不附庸風雅,那種所謂與生俱來、渾然天成的「優雅」「高貴」。例子比比皆是,信手為狗取名字、對唱片材質毫不關心等等。

但這種描寫過多,有堆砌之嫌,更沒有塑造出一個令人信服的貴族大少爺形象。尤其人物對話和人物描寫嚴重分離,也就是澄人所說的話同作者對他的刻劃難以建立起一致的聯繫。對話不能側面反映、烘托出其精神世界及人物外在描寫。結果茅島澄人這個主角顯得輕飄飄,毫無實感,臉譜化。

作者明明想塑造一個隨性而為的貴族形象,但行文太過裝腔作勢。總之就是違和~~~

(嗯,我又想,是不是臺譯的問題?)



再看那位園丁先生,暴風雨之夜的思維邏輯太怪了。另外,他在用「我」去思考的時候,過於想當然。



哎……也許是我太挑剔了~~~反省去……

(其實,我想說的並沒留給譯者——人家果然最愛木原呀~~~)


2010年10月1日 星期五

那些臭臭的美味

中秋前,有人送來一坨滿身是刺碩大無比的榴槤,打開廚房門的瞬間,沒有任何心理準備,我就被一股迎面襲來臭呼呼的逼人氣浪包圍了、攻陷了、壓倒了……然而更加詭異的是裹挾在臭氣團中那股甜香,這種說不出來的違和感,讓我整個人徹底崩潰了……

好吧,其實多年前就吃過榴槤,當時跟家長逛超市,爸爸站在水果攤前眼巴巴望著我:「***吹牛說吃過榴槤,還說我一定不敢吃……」作為體貼家長虛榮心的乖女兒,我死死盯住爸爸真誠的雙眼:「你確定要吃嗎?這個很臭,買了以後都歸你,可不許浪費……」家長歡快回答:「男子漢大丈夫,保證不浪費!」結果換來的卻是,一塊月牙形榴槤肉,家長痛不欲生,吃了足足三天~~~並賭咒發誓再也不碰這玩意兒。

從此我家再沒買過榴槤。

可今次,卻是親友將榴槤當做禮物送來,遙想當年慘痛經歷,如何處理它頗費躊躇~~~扔掉吧太傷感情,轉贈他人實在辣手……本著感念親情、浪費可恥的偉大情操,最後決定——犧牲我一個,挽救全家人~~~

皺緊眉頭忍著燻天臭氣、噁心至極的黏膩手感剝出一瓣果肉……內心掙扎不止,這就是我接下來要吃的東西?這是我一個活生生人類能吃的東西嗎?算了,早死早超生,更何況作為一個熱愛臭中極品美味「北京臭豆腐」的人,榴槤算得了什麽!閉上眼狠狠心吞下一小勺,霎時間想吐的感覺洶湧奔來。那股臭味尚能忍耐,最讓人難以接受的是榴槤黏糊糊的口感,令我產生種極其可怕的聯想……花了大約一小時,才生不如死戰鬥完一小塊,將剝出的一整盤果肉草草包好丟進冰箱封住臭氣源頭,眼不見心靜真輕鬆~~~

第二天,悲觀地繼續面對這一大坨,本來美好的中秋,似乎有些灰暗鬱悶,哦,臭不可聞的一天又開始了……
可……可……可……意想不到的是,冷藏一宿,臭味居然減輕不少(呃……還是嗅覺已經麻木?)特殊的甜香開始占上風,驚訝過後,終於有餘裕真正去「品嘗」榴槤。結果,卻發現了一個奇妙新天地。

整體而言,榴槤甜度很高,但這種甜跟普通水果,如芒果、山竹、西瓜等不同,並非只有統一的口味,而是奇妙地在這一種水果身上,存在著很多不同層次口感、味道、甜度的組合。果肉外脆嫩的薄薄外皮,甜得清爽水潤;過去最讓我難以忍受的黏臭内裏,當臭味淡去,反而感覺綿軟細膩,甜得溫柔滑膩;最為神奇的是吃到後面,果肉中開始出現種特殊的堅果香氣,越接近果核越濃厚。水果、堅果兩類全不搭界的食物,在榴槤身上互不排斥相互融合,別有一番風味。

吃榴槤,很像是展開一幅甜蜜畫卷,當你撥開臭氣逼人的迷霧,展現在口中的,是豐富的味覺體驗,它感染了每一粒味蕾,繪出一幅肉色漸變的甜蜜圖畫,有層次有變化更有奇峰陡起。
又或者,榴槤好像個甜蜜的小乞丐,散發著臭氣一再警告別人:「我可不是好惹的!」可當你看穿她的謊言,揭開那醜陋偽裝,俏黃蓉躍然而出。

至此,我終於愛上了榴槤的味道。

說到臭臭的美味,又何止榴槤,眾所周知的芝士我一樣喜歡,味道越重越好~~~但不管榴槤還是芝士,就是快馬加鞭也追不上臭中奇葩——「北京王致和臭豆腐」。
也許有人會問,臭豆腐很稀奇嗎?臭名遠播大江南北的炸臭豆腐,沒吃過的人很少吧。這你就錯了,北京王致和臭豆腐跟炸臭豆腐,除了原始材料豆腐相同,其他無論製作、保存、食用方法等通通不同。就連臭的當量也天差地別,如果炸臭豆腐是啞炮(放不響的鞭炮),那麼相對的王致和臭豆腐就是炸彈級別。

記得第一次吃到傳說中過者掩鼻的炸臭豆腐,當時我就笑了,這也叫「臭」?這也配叫「臭」?!臭要是看見炸臭豆腐肯定會羞憤躲到牆角,哭著說:「不……不……不要往我身上潑髒水!!!人家雖然臭,但也是有自尊的!!!」對,臭也有自尊,我不明白明明一點也不臭,爲什麽敢大言不慚竊臭為美,這要置真正飄臭萬里的「北京王致和臭豆腐」於何地?
當然,我很喜歡炸臭豆腐,但它堂而皇之冠上本不屬於自己的臭,只能令我齒冷。

北京王致和臭豆腐,非帝都人士鮮有知者。其名氣更遠遠趕不上「北京豆汁兒」馳名中外。說到豆汁兒,和王致和臭豆腐一樣,都是乍一嘗難以入口,吃慣則滋味無窮。前者揚名海內外,靠得是老舍、梁實秋、梅蘭芳等人的傳播,又有那一句「沒有喝過豆汁兒,不算到過北京」的「重大意義」,名氣自然響亮。但隨著豆汁兒聲名日隆,其味道卻一日不如一日,爲了遷就世界各地食客的需求,豆汁兒被製作者自我閹割,愈來愈淡,簡直快要寡淡無味了。想想看,一個美國人第一次喝豆汁兒居然全無障礙,完全沒有作嘔的感覺,這讓我以後的惡作劇要怎樣進行下去?
幸好,北京還有——王致和臭豆腐。

而唐魯孫老先生就記述過那一段歷史:
……大概世界上盡多逐臭之夫,愛吃臭東西的,的確不在少數。歐美人不談,就拿中國各省愛吃腐臭食物的人就很多,廣東人、寧波人愛吃臭鹹魚提起臭豆腐,此地也有玻璃罐裝的賣,但跟北平的臭豆腐一比,味道可就完全不一樣了。
北平挑著圓籠下街賣的吃食,大約有二三十種,可是圓籠之小莫過於賣臭豆腐的圓籠了。您要是到圓籠鋪買小圓籠,鋪子裡人一定問您是不是賣臭豆腐的那種圓籠,可見賣臭豆腐的圓籠是最小號的啦。賣臭豆腐雖然是個小生意,可是從前北平競爭得挺厲害,就如同賣刀剪的王麻子有真的,有正的,有真正的,到底誰真誰假簡直鬧不清楚。後來經過地方士紳品嚐,大家認定宣武門外西草場鐵門有一家叫王致和的臭豆腐製品是「胔靦成方,著箸不粉,味正而純,貯久不霉。」當時還沒有什麼工會這類組織,經各家同意就由王致和領導,遇事由王致和排難解紛。並請翰林出身的志伯愚將軍寫了一方「臭腐神奇」的匾額,掛在店裡存證,才把賣臭豆腐的糾紛平息。
據前北平戲曲學校校長李永福說,有一天他陪高陽李石老經過鐵門,看見王致和「臭腐神奇」匾額是父執志將軍的墨寶,於是進去買了小罐回去品嚐,哪知從此李永福成了李石老買臭豆腐專使,每月總要買個三兩次。石老茹素多年,但不忌蔥蒜。他說暑天煩渴,胃口不開,如果來碗芝麻醬拌麵,不用三和油而用王致和豆腐滷就著大蒜瓣一吃,在他看,可算無上珍品。將來有機會回到北平,一定要打聽王致和無恙否,如果還存在,一定要痛痛快快吃一頓……
——《二談北平的獨特食品

……北平臭豆腐,均係店售,大多一間門面小鋪,夏季雨後新晴,亦有小販躉來沿街叫賣者,平素想吃臭豆腐,非辛苦兩條腿,自己去買不可。
北平真王致和,設在宣武門外西草場鐵門,雖祇一間門臉,而其牌匾則頗為講究。櫃檯豎一立匾,朱書「臭腐神奇」四字,字各徑尺,傳係伊犁將軍志伯愚某科任北闈主考,出闈時,值王致和來求墨寶,將軍素嗜此味,即用硃筆書贈。都中父老相傳,闈中硃筆,乃魁星點元之用,得之者大吉,從此臭腐乃成王致和金字招牌,生意興隆,其他各家均莫能爭。梨園中名武丑王長林最愛吃臭豆腐,誰家所製,發酵到家,味正而純,到嘴一試,便能嘗出,亦推鐵門王致和為第一。乃子福山,某次與人聊天說:他的老人家,能做出一桌臭豆腐席。話雖近謔,由此可知臭豆腐亦可做出其他佳餚,惜此老早已逝世,令人徒然流涎三尺耳。
——《燕京梨園知味錄

王致和臭豆腐的腐臭,是種徹頭徹尾由內到外的惡臭,臭得純粹再無他味,一般人絕難接受。但其神奇之處是,居然能在這全然的臭味中品出欲罷不能,雖談不上香,卻是滋味無窮回味淳厚。真的很難精確描述出王致和臭豆腐的味道呀~~~
只是誠摯建議,那段流傳頗廣的豆汁兒名言,如今若改為「沒有吃過王致和臭豆腐,不算到過北京」,較為妥當。

有人嘗將「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譽為真勇士。對此,我只能攤手聳肩,能說出這種話的人,顯然不知道世界上還有第一個吃榴槤的人,第一個吃北京臭豆腐的人……
仔細想來,到底要餓到什麽地步,抱著怎樣必死的決心,才吃得下去那第一口呀~~~
所以說,寧做飽死鬼不做餓死鬼,應該也算是中國人精神之一種罷。



2010年9月28日 星期二

鲁迅祭 - 木心

鲁迅祭
——虔诚的阅读才是深沉的纪念
作者:木心
鲁迅先生的人文业绩行谊风范,历来多有专门论著,本文仅限于对先生的文章特色略事诠释,或有助于青年们重读“鲁迅”时简练以为揣摩。 

在我的心目中,鲁迅先生是一位卓越的“文体家”。

文学家,不一定是文体家,而读鲁迅文,未竟两行,即可认定“此鲁老夫子之作也”。

在欧陆,尤其在法国,“文体家” 是对文学家的最高尊称。纪德是文体家,罗曼罗兰就不是。

鲁迅这种强烈的风格特征,即得力于他控制文体之为用。文体,不是一己个性的天然自成,而是辛勤磨砺,十年为期的道行功德,一旦圆熟,片言只语亦彪炳独树,无可取代,试看“五四”迄今,谁有像鲁迅那样地一枝雷电之笔。

《野草》集,“秋夜”篇: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就只这几句,已是使我认知天才之迸发,骤尔不可方物。

当“秋夜”被选入国文课本后,全国中学教师讲课时都为难了,怎么也无法解说这两句的巧妙,为什么不是“有两株枣树”,而却要“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呢,孩子们哈哈大笑,鲁迅先生不会写文章——这是鲁迅的得意之笔,神来之笔,从没有人用过此种类型的句法,乍看浅白、稚拙,细味精当凝练,这是写给成年人老年人看的——在文学上,凡是“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思维和意象,字句的功能就在于偏要绝处逢生,而且平淡天真,全然口语化,令人会心一哂,轻轻带过,不劳注目。

鲁迅发此一文,文坛为之震惊,它的艺术水准,可谓横绝一时,。论体裁,是西洋的散文诗,论文气,是离骚、九歌的郁勃骀荡。整体深蓝,“非常之蓝”,然后配以粉红(小花)雪白(灯罩)猩红(栀子)苍翠(飞虫),印象色彩,显示出一个画家的眼光和手段来。“秋夜”的调子是非常之蓝的背景,明艳的色点布置其间,读的时候宜一瞥而过,不要纠缠,这样就作者读者两潇洒,留下以后重读的余地。

“秋夜”虽偶露戾气,但非荒诞,夜半听到吃吃的笑声,竟发乎自己的嘴里,既魔幻又有深意——他退出自己,旁观自己,以构成美学:
“我即刻听出这声音就在我嘴里,我也即刻被这笑声所驱逐,回进自己的房,灯火的带子也即刻被我旋高了。”

这三个“即刻”的连续出现,意象和节奏极有力度,而且优美神秘,紧接着在深蓝的夜的氛围中,突然拈出一支猩红的栀子,是画在雪白的灯罩上的,这对比,这反差,越显得诡谲明丽——文章已告完成,但余绪未尽,精彩尚在后头:
“我点起一枝纸烟,喷出烟来,对着灯默默地敬奠这些苍翠精致的英雄们。” 

前面先有“看那老在白纸罩上的小青虫,头大尾小,向日葵子似的,只有半粒麦子那么大,遍身颜色苍翠得可爱可怜”,这是充分的伏笔,然后挥下最后一句“对着灯默默地敬奠这些苍翠精致的英雄们”。神完气足,寓意深长。

再看《好的故事》:
“河边枯柳树下几枝瘦削的一丈红,该是村女种的吧,大红花和斑红花,都在水里浮动,忽而碎散,拉长了,缕缕的胭脂水,然而没有晕。茅屋、狗、塔、村女、云……也都浮动着。大红花一朵朵被拉长,这时是泼辣奔迸的红锦带,织入狗中,狗织入白云中,白云织入村女中……”

此一段的绘画性之强,画家也该钦服,知先生之不尽也。画家都不忘为自己画像,尤其是伦勃朗,单凭他的几幅自画像就可名垂千古。鲁迅先生在其“一觉”篇中有意无意地作出了“文字自画像”,恬漠而庄严,一代文豪的形象永留人世:
“在编校中夕阳居然西下,灯火给我接续的光,各样的青春在眼前一一驰去了,身外但有昏黄环绕,我疲倦着,捏着纸烟,在无名的思想中静静地合了眼睛,看见很长的梦,忽而惊觉,身外还是环绕着昏黄,烟篆在不动的空气中上升,如几片小小夏云,徐徐幻出难以指名的形象。”

与“一觉”同样写得好的是“怎么写”(夜记之一):
“我沉静下去了,寂静浓到如酒,令人微醺,望后窗外骨立的乱山中许多白点,是丛冢,一粒深黄色火,是南普陀寺的琉璃灯,前面则海天微茫,黑絮一般的夜色简直似乎要扑到心坎里,我靠了石栏远眺,听得自己的心音。”

“寂静浓到如酒,令人微醺”是我至爱之句,只有鲁迅写得出。

鲁迅全集中我尤为钦佩喜悦的作品,谨列如下:
  孔乙己
  故乡
  社戏
  在酒楼上
  孤独者
  伤逝
  秋夜
  雪
  好的故事
  一觉
  无常
  范爱农
  理水
  采薇
  铸剑
  出关
  怎么写

《故事新编》,可谓找到了最“鲁迅风”的文体,这以前的散文和小说是有木刻味漫画味的,《故事新编》是文笔史笔兼施了,又好在超乎考据故实之外而入乎人性情理之中,句法老到,谐趣横生,已非“幽默”二字可资恭维了——这无疑是鲁迅的成熟之作,巅峰之作,近百年来无人可以比拟的文学杰构。

有一点始终令我惊诧的是,鲁迅的文章,上来就是成熟的,苍劲的,“狂人日记”“阿Q正传”一发表,真有石破天惊之势,蔡元培在致周作人的信中说:“读了令兄的《孔乙己》和《药》,实在佩服到了五体投地呀五体投地……(大意)”鲁迅是学医的,转为文学家好像不需要预备期练习期,也因此证见其才份之高之大。

廿一世纪再读鲁迅的杂文,当年的是非曲直善恶已成了历史观照,但营营扰扰之间,事实的正负然否的基本原则还是存在的,不可含糊的。凡与鲁迅笔战过的人,后来的作为、下场都不见好,甚而很可耻,益显得鲁迅目光的犀利精准,魑魅魍魉一一难逃鲁迅的雷电之笔——看鲁迅的杂文,要着眼看整体,这么多的“论敌”攻上来,鲁迅都分别迎战,或一枪刺于马下,或连篇周旋到底,或投一光辉照澈来犯者的嘴脸,喜笑怒骂,皆成文章,但我总是为他叫屈,先生用不着与此辈歹徒耗费时间精力,他们实在不配与鲁迅论战的。可慨先生已成了象征性的人物,他为真理而战,为正义,为民族,为轩辕(中国)而奋斗不息。有人说这是因为鲁迅脾气坏,原因在于婚姻不如意,——真是小人之见,先生慷慨豪放温厚慈祥,小人口蜜腹剑,先生口剑腹蜜,他的天性极其纯良真挚,每见于其对幼年的回忆杂感的篇章中,至情至性,率然流露,读来心为之酸,眼为之热,是可传必传永传的。

大哉鲁迅,五四一人,凡爱读鲁迅文者都可能成为我的良友。

2010年9月24日 星期五

昨天太神奇了,遠目……

和姑姑吃飽了出門散食,結果先是遇上一對四十開外高大熊男子同志小手牽小手仿似閒庭信步悠遊於住宅區小河邊欣賞沿岸一派秋色……(這段長句中沒有一個“的”字,朕心甚慰……)

不一會,則看到一位男異裝者(癖耶?非耶?),扭捏著腰肢從我和姑姑身邊妖嬈而過,這次不是高跟鞋黑蕾絲超短裙,而是緊身牛仔褲配彩色花格襯衫,可是有如刀劈斧鑿的一張淩厲臉龐洩露了他的真身。但是遙遙望向其身後那抹銷魂身姿,當真是比女人還有女人味兒!

這時,不遠處頭梳頂心髻著一身墨色道袍的年輕道士騎著摩托車眼神淡然地衝進了我們的視野……霎時間,我猛然憶起那個從奧迪A8駕駛座中走出的胖大和尚,心情一時無比複雜……原來和尚和道士待遇居然差這麼多~~~

然而施施然攜伴走來的年老道姑則低調得多,擴大的黑色暗紋中式對襟夾襖看起來舒適熨帖,唯一顯得招搖的是橫貫頂心髻的那根細長簪子……再想想自己腦後拿筷子充作簪子的行為,實在是慚愧呀慚愧……

昨天,真是穿越的一天、歡快的一天,中秋真好!
總之,祝各位人月兩
、萬事順意!
(話說……好像晚了好幾天咯,呵呵,人家……人家……人家向來是慢半拍地……捂臉害羞跑開……)

2010年9月17日 星期五

陶傑·小農DNA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陶傑的文章愈來愈走極端,過去還會當他是意有所指的反諷或者只是開開玩笑調侃而已。如今反而覺得他認真得益發偏激,甚至有些走火入魔,尤其言語更為尖酸刻薄,開始時估計很多人都受不了,現在是不是已經麻木到無視了吧?

老實講,陶傑的說話風格不改改,估計會進一步流失讀者。但好玩的一點是,過去他會說:
中國人的社會有癌症,而且不治,因為沒有白血球免疫系統,精英的良性細胞增生緩慢,不斷被癌細胞吞噬。」——《癌症哲學》;
可到了內地雜誌《南風窗》的專欄文中則變成:
科学地理解癌症,人生的许多疑难,迎刃而解,即使有家族遗传基因,也要打破宿命,做一个健康的快乐人。」——《癌症的社會哲學
這應該是考慮到受眾不同,發言較為謹慎,不過其固執之處倒是死活都不會改變,比如對DNA的堅持。另外,陶傑是不是有點不思進取?總是老生常談那些車軲轆話,這算不算思想僵化呢?
話說回來,像他這樣實在有點一稿多賣的嫌疑,賺錢不要太輕鬆哦。(梁文道也有這毛病)

縱有諸多怨言,但我始終不認為陶傑這個思想有什麽太大問題。 
他所謂的小農DNA(或者是其推崇的英國模式),說白了就是一種文化的慣性,它根植於各自文化本身中難以徹底拔出。這很像是柏楊在《醜陋的中國人》中提過的「醬缸文化」;
而梁文道在《村民公审甘乃威》中,也認同了陶傑的某些思想:
雖然我很不願意用陶傑常講的小農DNA去形容香港人的某些習氣,但又不得不承認,起碼在甘乃威求愛不遂這件事上,我們的表現實在很像文學中所描寫的那種封閉而遙遠的農村。

記得劉瑜在《禮儀之邦》的篇尾曾寫道:
在谈及“传统文明”的断裂时,很多人不约而同地指向文革。但是在鲁迅笔下,那个远在文革之前的年代里,围观屠杀的人群就有那样的神情,“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将近100年过去了,这一堆人还是那一堆人。也许几千年来,从来就只有一堆人。
再往回看錢穆的書裏都談過類似的東西,不過他看到的更多是中華民族的優秀之處。

文化中有些一脈相承的傳統、思想實在很難改變,陶傑說得不錯,只是言辭尖刻很多人接受不了。
真的,您換個語言風格,效果會更好。



2010年9月16日 星期四

聽,那隻貓在叫春……

時已入秋,但窗外野貓叫春的聲音似乎每天都未停止過。

那些壓抑的、沈吟的、呢喃的、宛如嬰兒啼哭的,甚至聲嘶力竭的叫春聲,倒是見出種難以言喻的情致。

曾專注聆聽過某次歡愛,細細的低喃,轉至此起彼伏綿長的沈鬱呻吟,想像中那該是怎樣一番交頸相貼抵死纏綿?
陡然一連串拔高的尖叫與相互撕咬之後,瓦礫鬆動間各自絕塵而去不留牽念,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走得倒真是乾脆瀟灑。

記得某篇科技文章,言及唯有人、豬能體味到性慾的極樂,其他動物不過是順從本能的交配行為,難以感受到快感。可當你聽過上面那場活春宮後,什麽科學論調,大抵是不會再相信的了。

以天為被以地為席的野合,淫蕩得如此激烈、坦蕩,縱情聲色間別有一番忘我、快意……


2010年9月8日 星期三

ゆめ見るもの讀後(追夢者 by 木原音瀨)

《追夢者》和《彼得与狼》有點類似,尤其兩對男主角在一起的因由。

嗯……雖然木原沒有直接點出桐野套李的性向,但他應該是天生的同志,從初會村迫雅連說話都緊張,其後不斷遷就與照顧,還趁其熟睡偷吻等等都暗示了套李的本性呀,結尾假作以死相逼實為求愛的行為也就順理成章了。

在套李看來,雅很像是父親的翻版,二人皆陶醉在脫離現實、透明且美好的理想國中,也“只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只会做自己喜欢的事”。套李雖然對父親的行為無力對抗(or無可奈何?),但鑒於身邊有個如出一轍的傢伙,他便將自己對父親的反叛、不滿、抗議,如數奉還到了雅身上。而這些類似報複的行為,在結尾達到了高潮:“在村迫的小腹上摩擦射精了,射了很多次,村迫的身子都被自己的体液弄得粘糊糊的了。”

要知道雅有嚴重潔癖,把黏糊糊的精液塗在他身上,簡直類似惡作劇般的玷污和褻瀆,而雅只能任其宰割根本無力反抗。所以套李才會充滿成就感地說出“好開心”,這在某種意義上是套李對父親的成功反抗。

只是有一點不滿意,套李性格前後不太一致,之前還很脆弱動不動就抹眼淚,後面突然變得堅強+心機滿滿了,轉變過快~木原要是能加點鋪墊就更好了。

除此之外,私以為小說中也滲透了木原對作家這個職業和小說的某些看法,比如:小說中的理想世界和現實世界的區別,讀者想像的作者和真實作者的差別等等。

通觀全篇,再回到《追夢者》的標題。兩個追夢者,一個活在夢想中難以抽身;另一個則被狠狠戳穿那個夢幻的世界,對現實幾乎難以接受。這是不是也恰好反映了木原對現實和夢想的態度呢?

我一直認為,木原對耽美小說是有一定抱負的,不是靠它混口飯那麼簡單。

總之,希望看到這篇小說的後續……又有得等了~~~

2010年8月11日 星期三

什麽是真愛……

He did not come out. It was okay. I understood. Maybe it was better this way. Not through talk; through taste. I did not come to Charlottesville for a meeting of the minds. I had come to Charlottesville because his food was a part of my life. His tastes had become my tastes. Where he went, I followed. I dug into a mound of cleavered chicken with peppers. My mouth went numb. Tears rolled down my cheeks.  

想繼續閱讀真愛示範錄請點擊以下鏈接:
http://www.oxfordamerican.org/articles/2010/feb/24/todd-kliman-chases-perfect-chef/

2010年7月19日 星期一

闺秀的气质 - 黎戈

我一直记得陈丹燕谈唐诗宋词的口气,不是不敬,也不是不屑,而是疏离,就像对一个父执辈的长者。她五十年代出生,长于文革,中国国学的根系,自从五四被风卷残云之后,到文革,大概连地下球茎都给摧枯拉朽了。之后,她在《上海的风花雪月》里写永安公司的郭家小姐,说她是个大家闺秀,“走在她的身边,我们三个年轻女人倒更像是男人,慌慌张张,笨手笨脚,粗声大气,倒更像是男人,她八十岁了,依旧是女子的精美和爱娇”。我是七十年代出生的,对“闺秀”也没有任何概念,在我身边,大概两种女人居多,一是骨架硬朗,行事强势,中性化的,一是愚忠愚孝,思想退化,完全附属于家庭责任的。

最近看的一些书,互为骨肉。比如《缀珍录》,是在学术层面上讨论上清代女子的教育和写作,然后又看了些近代闺秀的传记,正好补足了《缀珍录》里实例不足的部分。我恍然惊悟,在我生长的这片土地上,居然真的活跃过“闺秀”这么一种生物!

闺秀当然是出身高贵,不是官宦就是世家,看《合肥四姐妹》,母亲出嫁的行头,送嫁队伍能长达几条街,嫁妆准备了十年,连马桶都备好了。这是什么派头啊,文洁若是外交官的女儿,杨绛的姑母都是北女师校长,张家四姐妹是清代官员之后,张充和的养祖母是李鸿章的侄女。一班佣人伺候衣食,还有另外一班做粗使。闺秀当然学养丰厚,张家姐妹自幼就有私塾老师,学昆曲是专从戏班找的“角”。杨绛,郭婉莹,张爱玲,文树新,通通都是启明,中西女校出来的。这些学校的校规,礼数都很严苛。张爱玲自称很笨拙,可是几十年后,她在美国接待读者,后者一样赞许她动作的优雅。这是骨血里的流痕,无法清洗的。胡兰成被她端杯子的动作惊艳到,不一定是虚词。

闺秀因为家世的殷实,和成长环境的富足,都很有傲骨。郭婉莹贵为永安公司老板的掌上明珠,一样自己开车去谈生意,文革时被下放挖泥塘,手指关节都变形,她最骄傲的不是自己是四大家族之后,而是“这辈子都是自力更生”。 苦难之后,她连忆旧都不愿意,“不喜欢诉苦”,闺秀们自幼养尊处优,没有穷苦人家的苦大仇深,满怀着翻身复仇的怨毒。所以更加平和有光。

这种独立不仅是物质的,更是意识和判断力,郭婉莹非要嫁个清华穷学生,张允和找了完全门户不当的贫寒周家,只是因为——我喜欢。她们饱读诗书,却又大胆奔放。前阵子读小麦做的《民国少女日记》,那些滚热的呓语!文树新居然是文洁若的姐姐,真是惊到我了!

卞之琳追求张充和的诗歌“百转千回都不能与你讲,水有愁,水自哀,水愿意载你”——这首诗打动了无数读者,只可惜没有打动它要打动的那个人,张充和认为卞之琳喜欢卖弄,流于肤浅。倒是人人都施以白眼的刘文典,充和很欣赏他的不羁。充和最沉溺的艺术是书法和昆曲,她说这两种艺术的极境,就是“隔”,书法的悬腕“心忘于笔,手忘于书”,昆曲的“演员和角色之间的悬隔”——我真的被这个女人迷倒了,她活在内心的藩篱里,隐于云端。然而她又活泼入世,社交丰富,之前看到过很多西方作品里自转不息的女性,但我第一次看到中国式,闺秀式的强大自我,很美。

闺秀们并不骄矜,她们也不失传统女性的持家妇德——张兆和嫁了沈从文,对方一向活在精神小桃源里,世俗杂务得靠妻子,他还拒收兆和陪嫁,他的高姿态,要靠张允和多方筹措,勤俭持家才一点点补足。对此兆和一直保持缄默,直到编写从文文集的时候才略有微词。她承重的背影如此优雅。陈寅恪的太太唐筠,贵为台湾总督的后人,下嫁陈寅恪后,事事以丈夫为重,避居村野,为了给体弱的陈补身,还养羊挤奶。她们简直是能屈能伸,有次在《西南联大往事》里读到,杨步伟(是她么?),也就是校长夫人,身为留美医学家,因为没有教职安排,只能从事副业,好在她留学多年,擅长西点,居然摆起了蛋糕摊!

我之前接触的假道学,太多,所以对很多传统的东西有点不信任。现在发现,那些东西,气质纯正的,是极美的。闺秀们基本都婚姻幸福,夫妻恩爱,儿女成才,而她们恪守的那个体系,就是国学里最好的那块东西。而且被营养了——人是这样,如果发乎内心,那么就是滋养,反之就是虚耗。我一向认为,苦痛不堪的强作贤妇,还不如做荡妇算了。可是这些传统的女性,她们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深信不疑,而且还得到了满足。这是需要现代女性深思和学习的。


2010年7月17日 星期六

River's End 讀後

River's End 真的太虐了,十龜簡直就是悲慘遭遇的集大成者。
我幾乎是從故事中間,一直默默流淚到完結,看到文末“幸福”兩個字時,百感交集,莫可名狀的辛酸、心痛湧上心頭。而那所謂的“幸福”,又何嘗不是十龜的自嘲?對於三十歲的他而言,人生以一甲子記,前半生中的“幸福”簡直就是屈指可數的奢侈存在。(參看亦舒《我的前半生》)

而木原真不愧我心中的大神,冷靜寫實對待慘澹生活的筆觸,於不動聲色間虐到了極點。她從開篇到結尾極少煽情描寫,以十龜的角度冷淡對待一切,他好像什麽都不在乎,撿垃圾箱裏的東西吃算什麽?大雪天露宿街頭又算什麽?甚至不在乎別人罵他是“狗”。一個人到底要經歷過什麽才能對這些關乎尊嚴、臉面的東西,完全的冷漠麻木?這到底是真的不在乎,還是他的自我保護?或許兼而有之吧……

木原自始至終,沒有表明十龜對這種悲慘生活的強烈態度,但弟弟俊介的話:“只有我总是穿同一件衣服,只有我没有游戏机,我……只有去别人家才能吃到点心。”;
姐姐小春的抱怨:“……从来没买过一次新衣服,都是同事穿旧送我的。没有钱,我……我……
文中十龜從未有類似的抱怨和不滿,但這所有的一切,無不是他自己所切身經歷過的……而正值青春期的他,看到同齡人家“有床,有书架。书架上除了漫画还是漫画。墙上贴着足球明星的海报。”“……房间里还有电视和录影机……”反襯自己的生活,這是一種怎樣的淒涼?木原只是平靜地敘述,卻已經令我難過得不行。

然而總以為父親的即將離世會給這個殘破的小家庭帶來些微的希望,緊接著卻是姐姐、弟弟、父親的一同離世。甚至連最後準備好的那個蛋糕——他們心目中的“超级豪华”大餐,也沒有機會吃到。
魯迅先生說:“悲劇就是把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而十龜連僅僅只有那麼一點點的溫暖,也失去了!血淋淋殘酷的人生也不過如此了吧!最後試圖強暴二宮,根本就是不想留給自己一絲一毫的甜蜜回憶,就像他說過的“那些有形的东西,无形的东西,统统都失去了。真的,一无所有。而且,最后还是自己亲手摧毁了它们。
是呀,自己動手破壞掉不留一點希望,也好過眼睜睜地失去。

太虐了,此時天光大亮,心情卻灰暗到底。
哎……剛打開Bach的BWV1002,跟River's End簡直絕配了。


2010年7月11日 星期日

在西班牙取得勝利的這一刻,語言是蒼白的,我甚至不知道該如何表達我的激動之情……



這十二年來的支持,面對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偏偏在我心灰意冷,不抱任何期望的2010年,西班牙終於獲得了世界盃的冠軍!!!
從開賽就在唱衰你們,為你們攢人品,甚至連直播都不敢看,因為我一直有個迷信,總以為是因為我的觀看導致了你們的屢次失敗~~~
其實……真正的原因是——怕期望太高,失望就越大,我實在經受不住那些打擊了。

遙想,勞爾岡薩雷斯君還在為國家隊效力時,那第一次敗北,我便在心中默念,他能有幾個四年?結果一語成讖,西班牙沒有在勞爾身上實現捧杯夢想;
回顧2002年八分之一決賽,那是勞爾在時最接近決賽的一屆世界盃,結果卻因南朝鮮三姓家奴棒子的骯髒手段,無緣四強!!!
當年,我的憤怒無以言表。
今年,在勞離開後,我把所有熱情都傾注到了聖卡西利亞斯身上……
終於,西班牙在聖卡西的帶領下,挺過了荷蘭武術隊的猥瑣戰術,成為世界盃新貴!!!
這也讓,華麗的技術流攻勢足球狠狠抽飛一眾功利足球的追隨者。——這是足球精神的勝利。

然而,更加圓滿的是——【凤凰网:卡西利亚斯获FIFA金手套奖 淘汰赛0失球创历史
第一粒進球也是唯一的進球出現後,看到你落淚的那一刻,你真的如願以償了!
那麼多年的征戰,是你一次又一次在關鍵時刻救國家隊於危難,但是天不遂人願!每次都與冠軍擦身而過,那都不是你的錯,你已經盡力了!
今天,你仍然牢牢守衛住了西班牙的大門,而這一次幸運女神站在了你的身邊!!!勝利屬於偉大的聖卡西利亞斯!!!
我激動得已經開始語無倫次了……

最後,祝賀西班牙!





2010年7月7日 星期三

我是一隻隱藏得極深的熱愛西班牙隊的非球迷~~~

不知道說什麼好了,比賽還在繼續,目前進了一球,觀望中!!!
看到滿屏的『我心臟病都要犯了!』深有同感!!!
為了我西,我連直播都不敢看,巴巴盯著顯示器,看網絡聊天版,我的天呀!!!
就這樣心跳都加速了,我打上輩子起就是屬鴕鳥的,真沒救了!!!

卡西各種V5!!!我愛了你那麼多屆世界盃,誠不負我!!!
那麼多年過去了(我都記不清了),西班牙終於挺進世界盃決賽,這歷史性的一刻,我要蛋腚呀!!!畢竟結果未分!!!要冷靜呀!!!
再多的嘆號也難以表達我雀躍的心情!!!
這時,我想到了勞爾岡薩雷斯君!!!你在哪裏?6月27日生快!遲到的祝福!

比賽結束,西班牙,歷史性勝利,撒花!!!為你們祝福!!!
決賽再見!

2010年7月4日 星期日

關於『傷逝』,原來知堂確有所依

(1923年周氏兄弟反目之后)
周作人1925年10月12日在《京报副刊》发表译作《伤逝》:

我走进迢递的长途,
渡过苍茫的大海,
兄弟呵,我来到你的墓前,
献给你一些祭品,
作最后的供献,
对你沉默的灰土,
作突然的话别,
因为她那命运的女神,
忽而给予又忽而收回,
已经把你带走了。

我照了古旧的遗风,
将这些悲哀的祭品,
来陈列在你的墓上:
兄弟,你收了这些东西吧,
都沁透了我的眼泪,
从此永隔冥明,兄弟,
只嘱咐你一声珍重!

附记有云:
“这是罗马诗人喀都路死(卡图卢斯,Gaius Valerius Catullus)的第百一首诗,先经某君参照几种译本说给我听,由我自主笔述下来的。‘琵亚词侣(比亚茨莱,Aubrey Beardsley)’画有一幅插图,今转载于后,一个人举起右手,上题‘哀尾哀忒该乏勒’三字,大约即系表示致声珍重的意思。据说这是诗人悼其兄弟之作,所以添写了这样一个题目。”

越9日而鲁迅作小说《伤逝》。

以后周作人说:“《伤逝》不是普通恋爱小说,乃是假借了男女的死亡来哀悼兄弟恩情的断绝的。我这样说,或者世人都要以我为妄吧,但是我有我的感觉,深信这是不大会错的。”
《知堂回想录下·不辩解说》

——摘自止庵《周作人传》P108 脚注


2010年7月3日 星期六

倉央嘉措情歌(曾缄 译)

寫在前頭:
將倉央嘉措情歌,曾緘和于道泉二人譯本再次梳理一遍。此次全部手打,以曾本為主,兼及若干于本。不同譯本下註釋,乃二人自註,請注意。

六世達賴倉央嘉措略傳

六世達賴名羅桑瑞晉倉央嘉措,康熙二十二年正月十六日生於西藏寞地,父曰吉祥持教,母曰自在天女。五世達賴阿旺羅桑脫緇未久而倉央嘉措誕生,時第巴桑結專政,匿阿旺羅桑之喪,而陰奉倉央嘉措為六世。康熙三十六年聖祖仁皇帝有詔責問,第巴桑結具以實對,始受敕坐床即達賴位。

倉央嘉措既長,儀容瑋異,神采秀發,賦性通脫,雖履僧王之位不事戒持,雅好狎邪,鍾情少艾,後宮秘苑,時具幽歡,又易服微行,獵豔於拉薩城內。初猶自秘,於所居布達拉宮別為便門,躬掌鎖鑰,夜則從便門出,易名宕桑汪波,趨拉薩酒家與當壚女會,以為常,未曉潛歸,宮中人無知之者。一夕值大雪,歸時遺履跡雪上,為執事僧所見,事以敗露。諸不慊於第巴桑結者,故疑所立達賴為偽,至是(?)稔其無行,愈讙言非真達賴。會拉藏汗與第巴桑結有卻。以聞於朝:清聖祖下詔廢之,倉央嘉措怡然棄其尊位,益縱情恣慾,無所諱飾,拉藏汗諸蒙古王公先後戒諫之,不聽。

康熙四十四年,拉藏汗以兵攻第巴桑結,殺之。召大寺喇嘛雜治倉央嘉措,諸喇嘛惟言倉央嘉措迷失菩提而已,無議罪意。拉藏汗無如何,乃上奏聖祖,以皇帝詔,檻送倉央嘉措北京,命心腹大臣率蒙古兵監其行,道經哲蚌寺,寺中喇嘛出不意,遽奪倉央嘉措。大臣引兵攻破寺,復獲之。行至青海納革雛喀間,遂發病死。世壽二十五歲,時康熙四十五年也。

倉央嘉措既走死,藏人深憐之。拉藏汗更立伊西嘉措為新達賴,眾不之信,而思倉央嘉措彌篤。迨七世達賴轉生理塘之說傳至拉薩,合於倉央嘉措詩中預言,藏人皆大歡喜,以為倉央嘉措再世。迎立之日,不期而會,瞻仰膜拜,蓋十餘萬人云。

倉央嘉措雖不檢於行,然學瞻才高,在諸世達賴中最為傑出,故屢遭挫辱,猶為藏人愛戴。甚有目其淫亂為遊戲三昧,謂倉央嘉措非女人伴宿,夜不成寐,而皆體清淨,於彼女曾無染也。所著有色拉寺法令獻茶頌讚,色拉遮院馬頭觀音供養法及成就訣,答南方人問馬頭觀音供養法書,無生缬唎法,黃金穗故事,及箋啟歌曲等。而歌曲流傳至廣,環拉薩數千里,家弦而戶誦之,世稱六世達賴情歌。所言多男女之私,而頌揚佛法者亦間出,落花流水,美人香草,情辭悱麗,餘韻欲流,於大雪中高吟一曲,將使萬里寒光,融為暖氣,芳菲靈異,誠有令人動魄驚心者也。

故倉央嘉措者,佛教之罪人,詞壇之功臣,衛道者之所疾首,而言情者之所歸命也。西極苦寒,人歆寂滅,千佛出世,不如一詩聖誕生。世有達人,必去彼取此。

民國十八年,余重至西康,網羅康藏文獻,求所謂情歌者,久而未獲,頃始從友人借得于道泉譯本讀之,于譯敷以平話,余深病其不文,轍廣為七言,施以潤色,移譯既竟,因刺取舊聞,略為此傳,冠諸篇首,其有未逮,以俟知言君子。

曾緘    原載《康導月刊》1939年第1卷第8期
正文:

01. 心頭影事幻重重,化作佳人絕代容。恰似東山山上月,輕輕走出最高峯。

02. 轉眼苑枯便不同,昔日芳草化飛蓬。饒君老去形骸在,彎似南方竹節弓。

03. 意外娉婷忽見知,結成鴛侶慰相思。此身似歷茫茫海,一顆郦珠乍得時。

04. 邂逅誰家一女郎,玉肌蘭氣鬱芳香。可憐璀璨松精石,不遇知音在路旁。

05. 名門嬌女態翩翩,閱盡傾城覺汝賢。比似園林多少樹,枝頭一果骋鲊妍。

06. 一自魂消那壁廂,至今寤寐不能忘。當時交臂還相失,此後思君空斷腸。

07. 我與伊人本一家,情緣雖盡莫諮嗟。清明過了春歸去,幾見狂蜂戀落花。

08. 青女欲來天氣涼,蒹葭和露晚蒼蒼。黃蜂散盡花飛盡,怨殺無情一夜霜。

09. 飛來野騖戀叢蘆,能向蘆中小住無。一事寒心留不得,層冰吹凍滿平湖。

10. 莫道無情渡口舟,舟中木馬解回頭。不知負義兒家婿,尚解回頭一顧不。

11. 遊戲拉薩十字街,偶逢商女共徘徊。匆匆绾個同心結,擲地旋看已自開。

12. 長干小生最可憐,為立祥幡傍柳邊。樹底阿哥需護惜,莫教飛石到幡前。

13. 手寫瑶箋被雨淋,模糊點劃費探尋。縱然滅卻書中字,難滅情人一片心。
于道泉版:
13. 寫成的黑色字跡,已被水和『雨』滴消滅;未曾寫出的心跡,雖要拭去也無從。

14. 小印園勻黛色深,私鉗紙尾意沈吟。煩君刻畫相思曲,印入伊人一片心。

15. 細腰蜂語蜀葵花,何日高堂供曼遮。但使儂騎花背穩,請君馱上法王家。
16. 含情私詢意中人,莫要空門證法身。卿果出家吾亦逝,入山和汝斷紅塵。
(此上二詩,于本分之為二,言雖出家,亦不相離。前詩葵花,比意中人,細腰蜂所以自況也。其意一貫,故前後共為一首。)

17. 至誠皈命喇嘛前,大道明明為我宣。無奈此心狂未歇,歸來仍到那人邊。

18. 入定修觀法眼開,祈求三寶降靈臺。觀中諸聖何曾見,不請情人卻自來。
19. 靜時修止動修觀,歷歷情人掛眼前。肯把此心移學道,即生成佛有何難。
(以上二詩亦為一首,于分為二。藏中佛法最重觀想,觀中之佛菩薩,名曰本尊,此謂觀中本尊不現,而情人反現也。昔見他本情歌二章,余約其意為蝶戀花詞云:靜坐焚香觀法像,不見如來,鎮日空凝想。只有情人來眼上,婷婷鑄出姣模樣。碧海無言波自蕩,金雁飛來,忽露驚疑狀。此事尋常君莫悵,微風皺作鱗鱗浪。前半闕所咏即此詩也。)
于道泉版:
17上. 我默想喇嘛底臉兒,心中卻不能顯現;我不想愛人底臉兒,心中卻清楚地看見。
17下. 若以這樣的『精誠』,用在無上的佛法,即在今生今世,便可肉身成佛。

20. 醴泉甘露和流霞,不是尋常買酒家。空女當壚親賜酒,醉鄉開出吉祥花。
(空行女是諸佛眷屬,能福人。)

21. 為豎幡幢誦梵經,欲憑道力感娉婷。瓊筵果奉佳人召,知是前朝佛法靈。

22. 貝齒微張笑靨開,雙眸閃電座中來。無端覷見情郎面,不覺紅涡暈兩腮。

23. 情到濃時起致辭,可能長作玉交枝?除非死後當分散,不遣生前有別離。
於道泉版:
21. 因為心中熱烈的愛慕,問伊是否願做我的親密的伴侶?伊說:若非死別,絕不生離。

24. 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於道泉版:
22. 若要隨彼女的心意,今生與佛法的緣分斷絕了;若要往空寂的山嶺間去雲遊,就把彼女的心願違背了。

25. 絕似花蜂困網羅,奈他工布少年何。圓成好夢才三日,又擬將身學佛陀。
于道泉版:
23. 公(工)布少年的心情,好似拿在網裏的蜂兒。同我做了三日的宿伴,又想起未來與佛法了。

26. 別後行踪費我猜,可曾非議赴陽台。同行只有釵頭鳳,不解人前告密來。
(此疑所歡女子有外遇而致恨釵頭鳳之緘口無言也。原文為髻上松石,今以釵頭鳳代之。)

27. 微笑知君欲誘誰,兩行玉齒露參差。此時心意真相屬,可肯儂前舉誓詞。

28. 飛來一對野鴛鴦,撮合勞他貰酒娘。但使有情成眷屬,不辭辛苦作慈航。

29. 密意難為父母陳,暗中私說與情人。情人更向情人說,直到仇家聽得真。

30. 賦婥仙人不易尋,前朝遇我忽成禽。無端又被盧桑奪,一入侯門深似海。
(膩婥拉榮,譯言為多人魂魄之神女。盧桑人名,當時有力權貴也。藏人謂此詩有故事,未詳。)
于道泉版:
28. 情人藝桌拉茉,雖是被我獵人捉住的。卻被大力的長官,訥桑嘉魯奪去了。

31. 明知寶物得來難,在手何曾做寶看。直到一朝遺失後,每思奇痛徹心肝。
于道泉版:
29. 寶貝在手裏的時候,不拿它當寶貝看;寶貝丟了的時候,卻又急的心氣上湧。

32. 深憐密愛誓終身,忽抱琵琶向別人。自理愁腸磨病骨,為卿憔悴欲成塵。

33. 盜過佳人便失踪,求神問卜冀重逢。思量昔日天真處,只有依稀一夢中。

34. 少年浪跡愛章台,性命唯堪寄酒杯。傳語當壚諸女伴,卿如不死定常來。
(一云:當壚女子未死日,杯中美酒無盡時,少年一身安所托,此間樂可常棲遲。此當壚女,當是倉央嘉措夜出便門私會之人。)
于道泉版:
32. 若當壚的女子不死,酒是喝不盡的。我少年寄身之所,的確可以在這裏。
(于註:西藏的酒家多係娼家,當壚女多兼操神女生涯,或撮合痴男怨女使在酒家相會。……)

35. 美人不是母胎生,應是桃花樹長成。已恨桃花容易落,落花比汝尚多情。
(以此桃花易謝,比彼姝之情薄。)

36. 生小從來識彼姝,問渠家世是狼無。成堆血肉留難住,奔走荒山何所圖。
(此竟以狼況彼姝,惡其野性難馴。)
于道泉版:
34. 我自小相識的愛人,莫非是與狼同類?狼雖有成堆的肉和皮給它,還是預備住在上面。
(于註:這一節是一個男子以自己的財力不能買得一個女子永久的愛,怨恨女子的話。)

37. 山頭野馬性難馴,機陷猶堪制彼身。自嘆神通空具足,不能調伏枕邊人。

38. 羽毛零亂不成衣,深悔蒼鷹一怒非。我為憂思自憔悴,哪能無損舊腰圍。

39. 浮雲內黑外邊黃,此是天寒欲雨霜。班第貌僧心是俗,明明未法到滄桑。
(『班第』教名,此藏中外道,故倉央嘉措斥之。)
37. 黃邊黑心的濃雲,是嚴霜和災雹的張本;非僧非俗的班第,是我佛教法的仇敵。
(于註:藏文為ban-dhe。據叶式客(Yaschke)的《藏英字典》的二義:(1)佛教僧人,(2)本波pon po教出家人。按『本波教』為西藏原始宗教,和內地的道教極相似。在西藏常和佛教互相排斥。此處ban-dhe似係作第二義解。)

40. 外雖解凍內偏凝,騎馬還防踏暗冰。往訴不堪逢彼怒,美人心上有層冰。
于道泉版:
38. 表面化水的冰地,不是騎牡馬的地方;秘密愛人的面前,不是談心的地方。

41. 弦望相看各有期,本來一體異盈虧。腹中顧兔消磨盡,始是清光飽滿時。
于道泉版:
39. 初六和十五日的明月,到(倒)是有些相似;明月中的兔兒,壽命卻磨盡了。
(于註:這一節的意義不甚明暸。據我看,若將這一節的第1、2兩行和第42節的第1、2兩行交換地位,這兩節的意思,好像都要更為通順一點。據一位西藏友人說這一切中的明月是比為政的君子,兔兒是比君子所嬖幸的小人。)

42. 前月推移後月來,暫時分離不須衰。吉祥白月行看近,又到佳期第二回。
(藏人依天竺俗,謂月滿為吉祥白月)
于道泉版:
這月去了,下月來了。等到吉祥白月的月初,我們即可會面。

43. 須彌不動住中央,日月遊行繞四方。各駕輕車投熟路,未須卻腳嘆迷陽。
于道泉版:
41. 中間的彌盧山王,請牢穩地站著不動。日月旋轉的方向,並沒有想要走錯。
(于註:『彌盧山王』藏文為ri-rgyal-lhun-po。ri-rgyal義為『山王』;lhun-po義為『积』,乃譯梵文之Meru一字。按Meru普通多稱作Sumeru,漢文佛化中譯為『善積』,譯音有『須彌山』『修迷樓』『蘇迷盧』等,但世人熟知的,只有『須彌山』一句。在西藏普通稱此已為ri rab。古代印度人以為須彌山是世界的中心,日月星辰都繞著它轉。這樣的思想雖也曾傳入我國內地,卻不像在西藏那樣普遍。在西藏沒有一個不知道ri rab這個名字。)

44. 新月才看一線明,氣吞碧落便橫行。初三自詡清光滿,十五何來皓魄盈?
(譏小人得意便志得意滿。)
于道泉版:
42. 初三的明月發白,它已盡了發白的能事,請你對我發一個 和十五日的夜色一樣的誓約。
(于註:這一節意義不甚明暸。)

45. 十地莊嚴住法王,誓言訶護有金剛。神通大力知無敵,盡逐魔軍去八荒。

46. 杜宇新從寞地來,無邊春色一時回。還如意外情人至,使我心花頃刻開。

47. 不觀生滅與無常,但逐輪迴向死亡。絕頂聰明矜世智,嘆他於此總茫茫。
于道泉版:
45. 若不常想到無常和死。雖有絕頂的聰明,照理說也和呆子一樣。

48. 君看眾犬吠狺狺,飼以雛豚亦易訓。只有家中雌老虎,愈溫存處愈生嗔。

49. 抱慣嬌軀識重輕,就中難測是深情。輸他一種覘星術,星斗彌天認得清。
(天上之繁星易測,而彼美之心難測,然既抱慣嬌軀識重輕矣,而必欲知其情之深淺,何哉?我欲知之,而彼偏不令我知之,而我彌欲知之,如是立言,是真能堪破癡兒女心事者。此詩可謂妙文,嘉措可謂快人。)
于道泉版:
47. 雖軟玉似的身兒已抱慣,卻不能測知愛人心情的深淺。只在地上畫幾個圖形,天上的星度卻已算準。

50. 鬱鬱南山樹草繁,還從幽處會嬋娟。知情只有閒鸚鵡,莫向三岔路口言。

51. 拉薩遊女漫如雲,瓊結佳人獨秀群。我向此中求伴侶,最先屬意便為君。
(瓊結地名,佳麗自所出。杜少陵詩云:燕趙休矜出佳麗,後宮不擬選才人。此適與之相反。)
于道泉版:
49. 在拉薩擁擠的人羣中,瓊結人的模樣俊秀。要來我這裏的愛人,是一位瓊結人哪!

52. 龍鍾黃犬老多髭,鎮日司閽仗爾才。莫道深夜吾出去,莫言破曉我歸來。
53. 為尋情侶去匆匆,破曉歸來積雪中。就裏機關誰識得,倉央嘉措布拉宮。
54. 夜走拉薩逐綺羅,有名浪子是汪波。而今秘密渾無用,一路瓊瑤足跡多。
(此記更名『宕桑滄波』,遊戲酒家,踏雪留痕,為執事僧識破。)
于道泉版:
50上. 有腮鬍的老黃狗,心比人都伶俐。不要告訴人我薄暮出去,不要告訴人我破曉回來。
50中. 薄暮出去尋找愛人,破曉下了雪了。住在布拉宮時,是瑞晉倉央嘉措。
50下. 在拉薩下面住時,是浪子宕桑汪波,秘密也無用了,足跡已印在了雪上。

55. 玉軟香溫被裹身,動人憐處是天真。疑他別有機權在,巧為錢刀做笑顰。
于道泉版:
51. 被中軟玉似的人兒,是我天真爛漫的情人,你是否用假情假意,要騙我少年財寶?

56. 輕垂辮髮結冠纓,臨別叮囑緩緩行。不久與君須會合,暫時判袂莫傷情。
(倉央嘉措別傳言夜出,有假髮為世俗人裝,故有垂髮結纓之事。當是與所歡相訣之詞,而藏人則謂被拉藏汗逼走之預言。)
于道泉版:
52.
將帽子戴在頭上,
將髮辮拋在背後。
他說:『請慢慢地走!』
他說:『請慢慢地住。』
他問:『你心中是否悲傷?』
他說:『不久就要相會!』
(于註:『慢慢地走』和『慢慢地住』乃藏族人民離別時一種通常套話,猶如漢人之『再見』;這一節據說是倉央嘉措預言他要被拉藏汗擄去的事。)

57. 跨鶴高飛意壯哉,雲霄一羽雪皚皚。此行莫恨天涯遠,咫尺理塘歸去來。
于道泉版:
53. 白色的野鶴啊,請將飛的本領借我一用。我不到遠處去耽擱,到理塘去一遭就回來。
(于註:據說這一節是倉央嘉措預言他要在理塘轉生的話。藏族朋友還告訴了我一個故事,也是這位達|賴要在理塘轉生為第七代達|賴的預言。現在寫它出來。據說倉央嘉措去世以後,西藏人民急於要知道他到哪裏去轉生,先到箭頭寺去向那裏的護法神請示,不得要領。乃又到噶瑪沙(skar-ma-shangi)去請示。那裏的護法神附人身以後,只拿出一面銅鑼來敲一下。當時人都不明白這是什麼意思,等到達|賴在理塘轉生的消息傳來以後,乃都恍然大悟。原來作響鑼的銅藏文作li(理)若把鑼一敲就發thang(塘)的一聲響,這不就是明明白白地說達|賴要轉生理塘麼!)

58. 死後魂遊地獄前,冥王業鏡正高懸。一囚階下成禽日,萬鬼同聲唱凱旋。
于道泉版:
54. 死後地獄界中的,法王有善惡業的鏡子,在這裏雖沒有準則,在那裏須要報應不爽,讓他們得勝啊!
(于註:『法王』有三義:(1)佛為法王;(2)護持佛法之國王為法王;(3)閻羅為法王。(見《達达斯氏字典》430頁)。此處係指閻羅。
『善惡業鏡子』乃冥界寫取眾生善惡業的鏡子。(可參看丁氏《佛學大辭典》2348頁上。)
這一節是倉央嘉措向閻羅說的話。
『讓他們得勝啊』原文為dsa-yantu乃是一個梵文字。藏文字在卷終常有此字。)

59. 卦箭分明中鵠來,箭頭顛倒落塵埃。情人一見還成鵠,心箭何如挽得回。
(卦箭卜巫之物,藏中喇|嘛用以決疑者。此謂卦箭中鵠,有去無還,亦如此心馳逐情人,往而不返也。)
于道泉版:
卦箭中鵠以後,箭頭鑽到地裏去了;我同愛人相會以後,心又跟著伊去了。

60. 孔雀多生印度東,姣鸚工布產偏豐。二禽相去當千里,同在拉薩一市中。

61. 行事曾叫眾口嘩,本來白璧有微瑕。少年瑣碎零星步,曾到拉薩賣酒家。

62. 鳥對垂柳似有情,垂楊亦愛鳥輕盈。若叫樹鳥長如此,伺隙蒼鷹那得攖。

63. 結盡同心締盡緣,此生雖短意纏綿。與卿再世相逢日,玉樹臨風一少年。
于道泉版:
59. 在極短的今生之中,邀得了這些寵幸;在來生童年的時候,看是否能再相逢。

64. 吩咐林中解語鶯,辯才雖好且休鳴。畫眉阿姐垂楊畔,我要聽她唱一聲。
(時畢有以不入耳之言,強聒於倉央嘉措之前者。)

65. 縱使龍魔逐我來,張牙舞爪欲為災。眼前蘋果終須吃,大膽將它摘一枚。

于道泉版:第一最好是不相見,如此便可不至相戀;第二最好是不相識,如此便可不用相思。(62)
王沂暖版:第一不見最好,免得神魂顛倒;第二不熟最好,免得相思縈繞。
劉希武版:最好不想見,免我常相戀;最好不相知,免我常相思。
于貞志版:素昧平生各茫茫,免使魂魄兩迷蕩。縱使相見眉黛淺,不必惹得相思狂。
曾緘 版:但曾相見便相知,相見何如不見時。安得與君相決絕,免教生死作相似。(66)
(強作解脫語,愈解脫、愈纏綿,以此作結,悠然不盡,或云當移在39首之後,則索然矣。)



2010年6月23日 星期三

弄堂 - 张穆庭

第一次聽到《弄堂》,緣起自瓦舍的《公公徹夜未眠》,黃士偉不再耍貧嘴,開始難得地認真唱起歌來,居然動聽非常。
當歌聲響起,忽然傷感,他們是什麼意思?好像最後的道別,紀念演出不會變成告別吧?
淚水在打轉,為瓦舍;再後來因著歌詞,總有種說不出的辛酸與痛楚。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然而時過境遷,當繁華散盡,秋風落葉中獨立弄堂一隅,仰望碧空一線,前塵往事如過眼雲煙,盡皆成空。



《弄堂》
詞曲唱:張穆庭

繁華散盡落葉飄
徒然一身幽居歎寂寥
迎風身影燈火照
但求醉臥在今宵

不知何時才能與你再相逢 也許是多年以後
此情忘不了 深藏在心中 但願你會記得我

如果不能與你長相守
只願我能化成飛煙隨你走
就在夢中一笑別離後 淚珠滑落臉龐 更心痛

如果不能與你長相守
只願我能化成飛煙隨你走
多年以後往事再回首 笑我一生孤獨 全成空
……

『人生五十年,看世事,如夢幻流水,任時間一度,幻滅當前……』


2010年6月13日 星期日

《戀愛中的騙子》讀後(Liars in Love - Richard Yates)

好久沒靜下心來閱讀非流行通俗小說,這就是過分依賴電腦的結果,極難專注地只做一件事,即便是看動畫的短短二十分鐘,不僅要玩遊戲,時不時還要刷rss或論壇,順道再回個帖子也是常有的事。當我把Richard Yates(理查德·耶茨)的短篇小說Liars in Love(戀愛中的騙子)讀完後,簡直驚訝於自己的專注(呵呵,其實中間我曾去泡咖啡吃點心~~~)

這篇小說魅力何在?一開始,我根本沒有融入到故事中,我簡直患上了現代讀者的一個通病,總是在期待懸念、興奮點,或者精確點說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峰迴路轉。我期望的短篇小說即使不是用絢爛的文筆製造矛盾、衝突,也要做出意想不到卻合乎常理的結局。但Liars in Love則與我喜好的形式相差甚遠。平淡得不能再平淡的開篇,我按照閱讀短篇小說的習慣一直在焦急等待著高潮的到來,可敘事節奏始終平緩無絲毫起落,我不得不懷疑這真的是在寫戀愛中的騙子?結構精妙類似美國電影The Sting(中譯《騙中騙》 1973)的騙局又在哪裏?甚至反復確認自己有沒有看錯標題。

可隨著閱讀的深入,我漸漸忘卻初衷,一步步跟著男主人公沃倫·马修斯,看他同妻子卡罗尔分居到復合,如何同女房東朱迪思打交道,結識妓女克莉絲汀並同她交往乃至最後分手……沃倫在小說中的生活一直圍繞著各種女人進行。那麼,到底哪一個是“騙子”?男人?女人?對沃倫而言,妻子的愛、妓女的愛、女房東視其為“可愛”的愛,未嘗不是一種有意或無意的欺騙,其實她們都是騙子(注意小說題目是Liars)。反之,沃倫對她們又如何?欺騙的形式簡直就是女人們的翻版。
然而拋開這一切假象,愛是什麼?Liars in Love通篇不見絲毫愛意,各色人等有心無心地打著愛的幌子成為了欺騙自己、欺騙他人的騙子。其實——『愛』才是那個最大的『騙子』。

這篇小說文字細膩、樸實無華,通過對動作、語言的細緻刻畫,展現了某些形式愛的謊言,結構尤為用心。注意開篇,沃倫問妻子在他之後會選擇一個什麼樣的人?『你知道的,就是你希望在纽约找到的人。哦,我知道他会在十几个方面都比我强,不用说,他也会比我有钱得多,不过我是说他会是什么样?他会长什么样?』;再對照結尾,當沃倫準備去紐約同妻子相會時在音樂旋律中『由着它唤起了一幅情景——克丽斯汀躺在他怀里喃喃地说:“哦,我爱你。”因为他也想把这记住,然后他松开手,让音乐盒掉进垃圾堆。』,兜兜轉轉還是這同一個人,非常有意思。

相呼應的是妻子離開,之後又主動要求與沃倫復合。妻子的不同態度,顯示她對沃倫這個人的認知前後差異明顯:『“……回想起以前我们在一起的时候,我知道问题更多出在我身上,而不是在你身上。我经常错误地把你的温柔当成软弱……”』。那麼妻子從不愛到愛的是真正的沃倫嗎?『軟弱的沃倫』為什麼變成了『溫柔的沃倫』?其實在妻子離開前,沃倫始終不變,變得是妻子罷了;對沃倫軟弱或溫柔的判斷,也不過是她自己的想當然,這何嘗不是另一種意義上的自我欺騙?
 

其中一段插曲值得一提,女房東朱迪思同樣打著愛的名義,一直假裝不知道沃倫同妻子分居,直到沃倫要離開時才和盤托出,最後『她眼里涌出了泪水,她用手擦却擦不干净。“人一老,你很想让你爱的人过得幸福。”』依舊是以愛之名,作者用心可見一斑。
當然,有人也許會說,房東難道不是考慮到隱私,所以沒有說穿嗎?可是作者Richard Yates實在是太聰明了,他早早用房東偷聽沃倫電話這一點否定了所謂的房東尊重隱私,諷刺效果一下子就出來了,妙!

本文是我喜歡的譯者孫仲旭所翻,地址:戀愛中的騙子(Liars in Love)


2010年6月6日 星期日

網絡上的中日互動

今天專門轉載+翻譯日本著名揭示板2ch的blog-→「2ch看日本」,更新了一篇好玩的帖子《偶们的回帖被关注了~~~(上)》。看得我歡樂又開懷,這種兩國人在網絡上的互動,非常有意思。
:紅色字體為原帖鏈接,點擊進入。

前情如下:
「2ch看日本」的blogger-→letus2ch翻譯了某日本blogger整理自2ch上一篇名為『中国の欠点ばかりでは無く 良いところも挙げようぜ』《别老说中国的缺点,也来说说中国的优点吧》的帖子,並將之介紹到中國。由於此帖反響熱烈,還被轉載到了天涯等知名大陸論壇;
其後名為Anson的blogger,也將中國網民在該貼下對日本網民的評論整理+翻譯到了自己的blog。結果,此帖不僅引來日本網民熱議,同時又被2ch發現+轉貼;
一番熱烈討論後。2ch此貼+貼下討論,被一些日本blogger摘錄,其中就有在livedoor訪問量排名第二的著名blog「ニュー速クオリティ」;
最後轉了一圈,letus2ch終於看到了那些相關blog,又把帖子給翻了回來。

哈哈,轉述完畢,希望沒被我繞暈~~~
其實,帖子看得很歡樂,尤其是對南朝鮮人(韓國人、棒子、三姓家奴)的態度上,中日罕見地取得了驚人的一致。另外,雖然2ch上的網民只能代表日本部分意見,但是他們有些觀點一針見血,比如對歷史上的中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看法,對自己的認識也較為客觀。

下面說說我自己對日本的認知,其實大多是從:
小說:《枕草子》、《徒然草》、《宮本武藏》、川端康成、芥川龍之介、村上春樹、谷崎潤一郎、木原音瀨、偵探類小說等;
研究類著作:《菊與刀》、周作人先生的介紹;
動漫:太多太多了,我的涉獵範圍相當廣泛,少年、少女、青年、歷史類等;
電影:小津安二郎、伊丹十三、黑澤明、宮崎駿等;

數量不是很多,只能算浮光掠影。日本人,給我的總體感覺瑣碎、關注細節,印象最深的是宮崎駿《天空之城》主題曲如此悠遠令人心潮起伏,可歌詞居然是『踏上旅程吧,帶著一小塊麵包,小刀、油燈,都塞入行囊……』;
再如《銀魂》某集,空中雨絲飄落,阿銀即將搏命一戰,阿妙知其心意已決斷難挽留,生離死別之際,留下字條『這是我非常喜歡的傘,用完了記得一定還給我。』;
文學作品則如小林一茶的俳句『不要打哪,蒼蠅搓他的手,搓他的腳呢。』(知堂譯)。
他們筆下,很少出現宏觀角度或宏大敘事,煽情手段委婉含蓄鮮見激烈奔放;其對生活的理解、熱愛、傷痛、追憶等,很少直白地表露出來,而是體現在無數點滴細節中,極其具體細膩,甚至對待那些看上去微不足道的細枝末節也有著一板一眼的認真態度。這一點簡直算得上是日本人的民族性,放大到文學、做事的態度、人際關係等皆可管窺一斑。
其他,如對櫻花剎那燦爛的熱愛,對死亡的態度,曖昧是最大的美德,嗯……還有什麼,一時想不起來了~~~

目前為止,跟日本人唯一一次短暫接觸,是那年去杭州在青年旅舍遇到的日本姑娘。其人斯文有禮,主動同我打招呼。當我驚訝於她中文的流利,深入暸解後才知是芝加哥大學東亞系博士生,主修中國明清小說,到北大交換一年(主要目的是看珍本小說)。
聽到此處,頓覺違和,一個日本人跑到美國研究明清小說,這能學出什麼?當即,拿出李漁的《十二樓》(平話)考她,沒想到李漁居然是其導師最愛(她讀的李漁就是導師翻譯的英文版);接著,我又拿出張岱的《西湖夢尋》(文言),她竟然跟我買的同一版本,暫未看。當我實在拿不出什麼了,她拿出了張愛玲的《紅樓夢魘》……哦!這本對我而言的天書,她居然啃得下去!
聽她講,小學時喜歡《源氏物語》,經友人推薦讀了類似的《紅樓夢》,一發不可收拾愛上此書,此後每年都要讀一次。剛上大學,則拋開了日譯版,轉戰中文原文。《紅樓夢》對其影響至深,由於太愛此書,出於敬意反不敢研究,繼而選擇明清文學方向。
開始,我還覺得巧到極點,因為很少有人能跟我的閱讀方向匹配~~~從李漁、張岱、張愛玲、曹雪芹等,甚至連冷門的池田理代子老師的漫畫,我倆也都喜歡。可我只能算有所涉獵,她作為一個日本人在中國文學方面遠較我廣泛、深入。就連《三言》都是她推薦給我的。
短暫的接觸,我由曾經的違和,開始真正佩服這位日本姐姐,尤其是執著的精神,為了一個愛好,開始學中文,進而深入到一個與本文化相差甚遠乃至在國際上都極冷門的學科,日語、中文、英語切換自如,這是一種怎樣的愛和治學精神呀,遠目……
在她身上,就是一個日本民族性的具體而微:與她一樣的人,推到極致,在日本漫畫中所在多有;文學中,類似的精神,於耽美小說(過去的唯美主義小說)中屢見不鮮。哦,天呀~我又習慣性總結+昇華了~

再說回印象中的日本吧,八〇-九〇年代初,中日關係曾有一段蜜月期,要好到經常能在電視上看到日劇。其後逐漸冷卻,慢慢宣傳角度開始轉向彼此仇視。我不太清楚這種轉變因何而起~~~自己也曾受其影響厭憎過日本包括其人民,可隨著年齡日增,接觸到了很多不同於國內主流的歷史資料和觀點,同時歷史觀也發生轉變,反而覺得一味仇視、抹黑日本對認識歷史沒有什麼好處。當然,需要強調的是,我始終不能原諒日本政府的不認罪態度,前幾年那個為日本人洗白的《南京!南京!》也令我厭惡至極。

總結至此,也不過管窺一二呀。(其實這最後一句,是沒話找話,來個結束語呀。)
最後是『久石讓in武道館與宮崎駿動畫一同走過的25年』音樂會中《天空之城》主題曲《君をのせ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