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9日 星期二

民國人物 - 陶傑

陶傑 蘋果副刊 2008-12-09 黃金冒險號

民國人物

有人以京戲名伶的生平為題拍電影,看見卡士,令人有點擔心。

為什麼?因為名伶梅蘭芳是民國的人,而扮演梅蘭芳及其同時代者,是今日的明星人物。

民國人物,上承晚清的教養餘緒,即使是舊北平澡堂子里的一個堂倌,四大胡同的一個龟奴,迎官接客,一拂白巾,向掌櫃遠遠的喊一聲,抑揚頓挫,都有民國時代的風味。沒有在那個時代生活過的導演,像胡金銓和李翰祥,沒有第一手的體驗,這樣的題材,最好不要碰。

民國時代,不論江湖豪氣,還是詩酒風流,從北平到滬上,都有值得結識的許多人物。北大校長蔡元培,知識份子羅隆基、儲安平,美學家朱光潛、宗白華,京戲界更不用說,以梅蘭芳為中心,譚富英、李萬春、馬連良,還有戲園子里結交的軍閥和黑社會,都是仁義禮信兼備的上一代。那時候的中國人富有性格,品味獨步,有胸襟和風骨的人不少,慷慨激昂的有聞一多和魯迅,躺進書房去選擇頹廢的,也有張愛玲、施蟄存和詩人李金髮。就像十九世紀的巴黎,如果有時光隧道,按一個鈕,我會選擇回去那個時代做一個觀眾,看喬治桑怎樣在酒吧邂逅蕭邦,然後又搭上小說家福樓拜,背景是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遠處傳來隱隱的炮聲。

民國時代的人物令人神往,是因為昔日的繁盛,對照今日的蒼白;以前的繽紛,對照今日的貧瘠。因為一個文化的中國,烏啼樹梢,日落城頭,就是這個樣子的。二十六歲的胡適方從美國歸來,不知天高地厚,提倡白話文,開拓了一個新文學時代,卻又遭到北大名宿的非議批評。那時候沒有獨裁者,人人都可以展示性格和自我,比起同光中興,民國人物是風騷稍遜,但那時有自由,中國的知識份子活出了罕有的神采。

民國人物的神采,是今日中國人無法演繹的。無論是「老三屆」還是上山下鄉的一代。北平梨園的往事,從上一輩聽來,經過天翻地覆的六十年,香火斷絕,那是一個死了的時代,過去的就是過去了,裝模作樣的憑弔,只見浮誇。何況今日買票進戲院的觀眾二十多歲,他們沒有記憶,不會因為一兩個明星,掀起學京戲的文化熱,只會以為梅蘭芳是女人,是梅艷芳的一個遠房親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