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5日 星期五

閑得慌,談魯迅~~~

看有人寫魯迅~~~實在閑得慌外加手癢,就掰了掰,沒想到一下子扯了一大堆~~~
我可真能掰呀……遠目……

2008年12月3日:
我很喜歡魯迅的~~~跟你掰掰
1. 糾正一下,《吶喊》按先生自己的話說是“短篇小說集結”,而你提到的最喜歡的四篇,是小說不是散文;
雖然熱愛魯迅,可我也沒覺得他“用最簡單樸素的文字”“打破舊有的常規和格局”寫作"嘲諷意味的"小說,比他早的人就已經這么做了,比如個人相當推崇的明末清初的艾納居士~~~
這是中國人擅長的寫作手法,寫得好是應該的。
魯迅先生的語言文字,始終有問題~~~

2. 關于“文學大師”。
從你的第二段可以看出,你對“文學大師”的認定恐怕是基于西方所謂“現代文學”的基礎上。對重視小說的西方而言,“現代文學”基本上就是小說;這種評判標準不符合中國人一直以來的文學評判體系。“小說”在中國歷來地位不高,有“稗官野史”之稱,是不入流的東西,正經文人不會寫的,要寫也是隱姓埋名寫,要看也是偷偷摸摸看。這種一貫思想影響中國人的寫作及對文學作品的評判。中國文人一向側重于詩詞、筆記、散文、雜文、政論文字,說一個人文采斐然,也是指這些方面,小說根本不在考慮范圍之內,所以延續至后代,你看到很多著名的散文大師,如周作人、梁實秋、林語堂等等,但西人的標準下,這些寫得好是不能叫做“文學大師”的。
你提到的那幾篇魯迅小說確實不錯,但他最出色的還是散文、雜文。縝密的思維下,融辛辣的諷刺、批駁,幽默于一身,同時懷有一顆悲憫之心。
另外,個人認為魯迅受中國傳統文學的影響是最大的~~~他借鑒了西方文學的表現形式,但骨子里的文字感還是中國式的。
個人認為你的“前輩”所謂“近一百年的中國, 未出現過一位真正的文學大師”,也是基于西方文學的評判標準。有沒有可比性,見人見智。

3. 你的第二段也有待商榷:
中國人雖然不重視小說,但是從元末至明清,文言小說、白話小說一直在發展,到了明清成就璀璨、矚目。尤其是對現實生活的描述,都是相當寫實的,基本上可以完全了解當時普通百姓的生活狀態~~~即便是才子佳人、帝王將相,也能看出當時各個階層的生活狀態、思想狀態。需要舉例嗎?這里面有很多好看的小說~~~
所以說“我國的發展似乎比西方慢了至少數十年”,這還是有些問題的。況且,中、外文學發展的走向就是不同的,甚至我也可以這么說:在散文、筆記上“外國的發展似乎比中國慢了至少數百年”。根本上,中國五四以前文學的發展走向同西方截然不同,只是國弱積貧,出于多種原因,掀起了猛學西方的潮流,才把小說的地位捧起來了~~~
關于“戲劇”,中國戲劇的高潮也是清末才開始的,這同西方自希臘到莎士比亞以來的戲劇傳統也是不同的,真的沒有可比性。
……
天,寫了這么多~~~

2008年12月4日:
为什么是台湾人~~~我是北京人~~~
西方拥有话语权,所以中国传统文学,在世界范围内自然被忽视。君不见诺贝尔、龚古尔文学奖之所以影响遍及全球,皆赖百多年西方之强势。
举个例子,明末清初的张岱有篇笔记《湖心亭看雪》:

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淞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驚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若论同期的西方,有那个“文学大师”比得上?我敢肯定一个都找不到。你当然会说我这么比不公平,所以呢,拿外国人“文学大师”的标准说中国没有文学大师,同样有失公允。
当然,中国小说的整体水平也确实不如西方。这有历史的原因,之前说过~~~

再开个玩笑:试想如果中国能延续盛唐的繁荣,那别国在审视文学时,标准就该是诗词、笔记等。设立个东坡文学奖,估计也是诺贝尔的声势~~~
当然了,历史没有如果。

========== ==========
很奇怪,為什么我的文風會被人誤會為臺灣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