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6月30日 星期四

《徒然草》——吉田兼好 (三)

第一四二段
……
舍世之人孑然一身,与万物无涉,每多蔑视牵累多者遇事谄人且嗜欲深,此时属不当。若以当事者之心忖度之,
为其所爱之亲与妻子故,忘廉耻,为盗贼,亦属必然也。捕缚盗人,但因其恶行而治其罪,何如使世趋治,免世人于饥寒乎!人无恒产则无恒心,人穷则为盗,世不
获治则有冻馁之苦,罪人亦不可绝迹。陷人苦境,使人犯法,复治之以罪,实可悯已!

然而如之何始可惠人耶?上去奢费,抚民劝农,则下有利,无可疑也。苟衣食粗足,犹为恶事,是可谓真正之盗人矣。

第一四六段

明云座主遇相者,问曰:“余得无兵仗制难耶?”
相者曰:“确是有相。”

问曰:“何谓也?”
曰:“君身原无伤害之虞,然苟思及此并蒙垂询,是既已有危难之前兆矣。”

后明云果中矢而亡。

第一五零段
“欲习得艺能之人,当其未臻精熟时,未必愿为人所知,唯于暗中努力,而一俟艺能成就,始出现于人众之中,是则诚为可慕也。”此人只所常言者。

然作如此语者,必不能习得一艺也。

自艺能未精之辈而侧身于名手之中,备受嘲讽而不以为耻,不顾他人之非议而仍能泰然好之不止者,于此艺虽无天分,然不泥于其道,复不任意妄为,年复一年,终能出平庸之辈而臻于名手之位,德高望重,博得无双之名。

天下有名手之称者,其始皆有拙劣不堪之名,又有最劣之瑕疵,然斯人也,谨守正道,不自放任而终成一世之名家、万人之师表,此事诸道均无以易也。

第一八八段
……
年幼之时,于诸事欲立身,亦欲成大道,习技艺,为学问,劳心筹划久远之计,但终以来日方长,遂至怠惰,故仅纠缠于当前琐事以送日月,一事无成而身老矣。终则未精一艺,亦未能力身若始初所设想者,纵悔恨亦不得返老还童,而若下坡之车轮,速入衰老之境也。
……

第一八九段
今日虽思欲为某事,而此外又有其他急事,如此一日遂于忙乱中度过矣。

等待之人,有事不来;
不速之客,飘然而至。
可靠之事,不能如愿;
不意之事,反甚遂意。
烦难之事,圆满了结;
简易之事,却生遗患。

日日度日,绝不与所设想者相似。
一年间事亦若此,一生间事亦若此。
虽云前之所望皆不得实现,自亦有不与本愿相违之事,要之终觉事物难定。若唯觉世事无定,是诚为至确之论也。

第一九四段
达人观人之眼当无丝毫舛误之处。
譬如某人构虚言于世以惑众,有径信以为真而为之所绐;
有信之甚笃,更以己意附会之者;
有于诸事皆不在意,而不留心于此者;
有略生疑惑,然而难以确之可信或不可信者;
又有虽不以为然,然自忖既已有人言之,事亦容或有之,遂不复深究者;
又有经过种种推量,若有所悟,颔首会意,面露微笑,实则一无所知者;
又有先做种种推测,似觉有理,既而又似觉有误,因而处于疑惑状态者;
又有无何可怪,拍手而笑者;
又有心知其伪而口不言,心知其为流言而又不拟有所举措,因而与不知之人混同者;
又有自始即心知虚言之本意,然非但不加嘲笑,反而推波助澜,助纣为虐者。
知事物之真相者于愚者中之此等伎俩无论言辞与神色均能有所感受并详知之而无所遗漏。矧明智之人见迷惑之我辈实了如指掌也。
但此等推量,皆不得准佛法而言之也。
(作者观察细致,思维更是缜密、深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