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3月6日 星期一

浅谈文化的生命力与复兴

To DVW:
老实说,我不是完全明白你的观点,比如你的“土壤”到底所指为何?所以我只能用自己的语言去说这个事,希望能和你的问题发生有效的对话。

我觉得文化的传承依靠两个方面:一是有形的方面,比如书籍、文物、还在起作用的政治制度,等等,一是无形的部分,就是内化于此文化传统中的人群中的部分,特别是他们的集体意识或无意识中的文化积淀,以及在一般生活中已经日用化、习俗化的行为模式。

我认为,一个文化是否有生命力,取决于它在回答人类生活的实践、认识和价值需求方面达到的程度,象中国的传统文化这样“博大精深”的文化,在以上这些方面都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当然欠缺也很多)。所以,尽管经历了历代征服者的破坏、战乱的破坏、近现代西方的挑战,以及文化自身内在的自我扬弃、自我革命(其极端者:文化大革命),但仍然没有被人们完全抛弃。无论在社会组织、审美教养、安身立命的人生哲学等诸多方面,许多人仍然觉得传统文化还有它的价值,也仍然有许多知识分子在期待或致力于传统文化的复兴。

当然,“复兴”肯定是扬弃之后的复兴,在西方自由、平等等合理观念的洗礼之后,我们不可能再按原样接受诸如“三纲五常”之类传统文化的核心观念(如陈寅恪先生即认为纲常是传统文化之精髓),但是,在一定的程度上,传统文化中的许多东西在现代社会中依然有效而且应当复兴,这一点我觉得是肯定的。

你说“文化作为植物似乎从来没有发展到能够脱离或足以左右土壤从而按照自身规律自行发展的地步”。我觉得这本身就是一个过分的要求,文化作为一种本质上精神性的存在,肯定会依赖物质基础(这是否相当于你说的“土壤”?)而发展,我并不觉得它有必要、或有可能脱离开后者而独立发展。文化是人的文化,是历史经验中真实存在的人群的文化,我无法想象文化如同某种鬼魂或客观精神一般自在自为的发展。

我之所以觉得可以期待中国文化的复兴,是因为:第一,中国文化的硬件并未被完全摧毁,自民初到现在,中国的古籍并没经历重大的损失(但物质的文物在文革时破坏相当严重),反而因为甲骨文、汉简、敦煌等重大考古发现而得以扩充,而且现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一边高唱反传统的口号,一边却致力于整理国故,所以反传统最激进的二十世纪前半期竟然又是国学极度发达的时期,这也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奇诡的现象(可参看罗志田《国家与学术》);第二,在“人”方面,作为中国文化的载体的有文化的中国人(华人),并未被毁灭,虽然经历了无产阶级革命再革命的风暴,但无论在欧美、港台还是在大陆,毕竟还是保存下来一些文脉,而在民间也保留了一些难以摧毁的传统文化的无形的残余,这些种子在适当的气候下自然会慢慢发芽。

近读余英时先生的文集《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多谈到相关的问题,论证甚精,强力推荐。

小声说哦,这是我偷偷转载地,没有跟作者说,怕他不给,这是链接,不要告诉他我转载啦,我还是偷偷链地人家呢 
 卍珠者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