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3月16日 星期三

这两天看的书

现在我最多的就是时间,为了不浪费他们,所以我拿出来全用来看书、看电影、看动画。

书籍:

1. 黄仁宇先生——《万历十五年》
没看前我想这可能是历史教科书方面的读物。但看完以后就有点傻了,没想到自己像读小说似的,很快就把它看完了,这本书相当好看。老先生可真棒把厚重的历史浓缩到1587年,纵横上下,至少我觉得作者比较中立,不偏不倚。看问题有历史的角度、也有人性的角度。尤其是对万历的评价上,用现代人的观点把他放在了一个人的角度上去衡量。而非传统的儒家思想下的评判标准。

那段历史我不太熟悉,之前只看过高阳的《正德外记》,觉得这个皇帝太乱来了,任性、昏庸、淫乱。黄仁宇先生只是几笔带过这个人物,但明显和高阳评价的观点不同。在他的笔下,正德是一个思想活跃、心灵不受拘束的热情少年。

所以,对于历史这个东西,我觉得怎么看历史真的是见仁见智的问题。有一种感觉历史是拿来被人利用的,每个时代的历史观都不同,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对同一段历史的阐释也会大相径庭。这样看来我也只能相信那些自己相信的东西,否则就真的要糊涂了。

之所以对历史,乃至现实问题存疑,主要是很多年前读过钱穆先生的书,他笔下的中国古代社会简直就是太完美了。而资本主义社会遇到的种种现代问题,用孔孟思想就能有效解决——大意如此。这样对历史的看法,同我以前学过的初高中课本是完全不同的,我忽然明白对历史的解释不只有一个版本,所以在某种叙事方式下,有很多东西都被蒙蔽了。但是在另一种解读下,可能会完全和之前的版本相左。故历史问题,即使有史实为依据也要怀疑一下作史者的立场,更何况诸家的评论。所以我就一直怀疑到了现在,养成的好习惯就是不偏听偏信。

2. 古龙先生——《铁血大旗》、《欢乐英》
连着一个月一直在打古龙先生的文字,里面反复提到了“铁中棠”这个人物,可我却一点印象也没有,于是找到电子书看了起来。怎么看怎么眼熟,但就是想不起来具体的情节。直到最后我终于明白这部书我确实是看过的,当时是奔着古龙先生的那篇序言去的(《谁来和我干杯》马上就要连载到那篇序言了),他认为这是可以留得下来的一部书,所以进行了改写。但是看后我却相当失望,尤其是结尾过于仓促,铁血门悲壮历史的原因也很牵强,至少在我看来这是一个故事不太成功的小说。在他的中期作品中比之《绝代双骄》和《武林外史》要差很多。不过我也有够健忘的,竟然把内容全都忘记了,真是晕呀……

《欢乐英雄》就属于经典重温型的,如果心情不好,看完它如果不能成为“欢乐英雄”,至少也是个“欢乐凡人”

3. 王小波——《黄金时代》、《红拂夜奔》、《杂文集》
从称呼上就可以看出我不是很喜欢这个人,但是仍然喜欢他的思路、看待问题的角度、丰富的想象力、幽默的语言。

中央十套播放了王小波的纪录片,我才想到返回去重看他的书。现在觉得他受历史的伤太重了,有一种很浓的批判精神,但有时候是不是过于左了呢?但是我没有经历过那动荡的十年也就没有什么发言权了。

4. 亦舒——《忽而今夏》
我总觉得这个女人有些冷冰冰,好像历尽沧桑般地不停给人泼冷水。她似乎过分看重个人是否成熟,成熟的人就会怎样而不会怎样。她阅人的眼光未免世故,但这也许就是生活的历炼所致,所谓练达的人生罢。我恐怕一辈子也倒不了这个境界。

但是也有一些很喜欢的书:《人淡如菊》、《她比烟花寂寞》。

5. 柯南道尔——福尔摩斯的侦探故事
我看过很多侦探故事,以日本居多,例如:《名侦探柯南》系列、“沟横正史”系列、西村京太郎系列等等,觉得已经很让我意想不到了,尤其是不在现场的证明,更是花样百出,让人匪夷所思。

抱着希望看了久负盛名的福尔摩斯的几个侦探故事,却让我相当失望,不光没有推理的过程,有的案件我就能给解决掉,最讨厌的是很多案件的突破性关键都是某种不为读者所知的巧合所致。我喜欢的侦探推理小说,至少要把案件所有的情况都摆出来,让读者和神探在公平的情况下对决,这才好玩。所以柯南道尔的小说我看到最后,只是为了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觉得很没什么意思。

推荐一下“江户川乱步系列”的《心理测验》,这个故事对心理问题的的分析很值得琢磨琢磨,尤其是那个“否定之否定”的心理推测。但是结尾却有点突然,有个小细节,作者没有告诉读者,但案件的突破口就是这个细节。

6. 《三国演义》
每天我都看几回,会把自己的问题都发在博客上。总之这部书,让我感觉特别地现实、可怕。但愿自己不要变成一只蝉。

7. 拉拉杂杂还看了些短篇的,就不细说了。

----------- ------------
2007年11月17日,補注:
娘地,居然很多態度都改變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